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措施。方法:对58例开胸手术患者放置的胸腔闭式引流管进行精心细致的护理。结果:58例患者,经精心细致的护理,均按时拔管,康复出院。结论:术后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引流液的观察,保持引流管固定通畅,防止感染,是保证置管引流成功、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外科术后闭式胸腔引流管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80例开胸术后闭式引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了精心的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全部康复。结论: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精心护理是胸外科专科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如何改进护理措施减轻开胸术后患者不适.方法 对比160例开胸术后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措施,分析其对舒适度影响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利用改变开胸患者体位及改进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固定方法等护理措施改进,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引流管护理单在普外科护理的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引流管护理单在普通外科病房的使用。方法:对2007.8—2009.9月间需要进行引流的患者360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引流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新的专科护理单进行引流护理。后进行数据的比较。结果:360例患者中使用新的专科护理单进行引流护理的125个引流管均得到了有效引流,拔除引流管后随访半年,无1例引流管相关的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患者因人为的遗漏有16患者延误了拔管时间,12例因为没有及时更敷料,消毒引流管引起感染。结论:普通外科病房引流管护理单的使用在提高护理水平上作用显著。有效的避免了各种遗漏可能产生的失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胸外科开胸手术后行综合护理干预对引流管留置时间与患者围术期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开胸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护理干预模式,对比2组患者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及疼痛、不良情绪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疼痛评分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疼痛情况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焦虑与抑郁不良情绪比对照组显著改善(P均<0.05)。结论有效的针对性护理能够明显缩短开胸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疼痛,缓解围术期的不良情绪,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腔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引流管护理体会.方法 从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我院60例行甲状腺手术病人术后引流量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及分析,并通过对各时间段引流量多少、引流液颜色、术后疼痛和术后积液情况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腔镜手术组引流量较传统手术组引流量少、出血少、疼痛轻.结论 通过引流量观察从而寻求最佳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骨科手术后及感染性骨科疾病,常需要放置引流装置观察病情及治疗.目前常用的引流装置大体分为三类,非负压引流装置,如引流管、引流条;负压密闭引流装置,如密闭式负压引流管;冲洗引流装置,如双套管冲洗引流管.不同的引流装置作用不同,在临床护理中要区别对待,采用相应的护理及观察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引流管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急诊行胰腺被膜切开引流术,术后留置胰床、胰周引流管,腹腔、盆腔引流管,胃空肠造瘘管,“T”型管,导尿管,胃肠减压管等多根引流管,并派专人观察和记录引流管放置时间,引流管引流效果及有无引流管堵塞、扭曲、脱落、出血等并发症;登记病人一般资料和转归情况。结果:3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住院时间为21~84d,平均(34.58±12.46)d,治愈32例,死亡0例,治愈率达100.00%;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胰周脓肿1例,胰瘘1例。结论:术后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腔内置管闭式引流治疗胸瞳积液护理的措施及注意事项。方法:对50例胸腔积液患者应用闭式引流术前后的护理过程进行总结。结果:50例患者,经精心细致的护理,均按时拔管,康复出院。结论: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引流液的观察、穿刺点的保护,保持引流管固定通畅,防止感染,是保证置管引流成功,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3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腰大池持续引流脑脊液治疗的护理,笔者认为认真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及用物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医师,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基础护理及引流管的护理,控制好引流速度和引流量,可促进病情恢复,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恶性胸腔积液后注入榄香烯乳护理工作。方法:对32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后注入榄香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2例患者手术治疗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15例,无效11例。结论: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改善营养状况、引流管的护理、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有效地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的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心胸外科2012年1月~2013年2月26例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的护理。结果:通过科学系统的护理,26例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患者达到了预期护理效果。结论: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的护理要切实做好如下几项:保持胸腔闭式引流的密闭性及通畅性,有效引流,妥善固定管道,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严密观察与记录,指导患者呼吸功能锻炼,加强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促进患者舒适,掌握拔管指征,顺利拔管,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管引流治疗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我院于2005年8月~2009年8月对收治的直肠癌患者进行了保肛术并对实施三管引流的患者实施了积极的护理措施。结果:发生吻合口瘘6例,经三腔引流管治愈,1例患者因出现腹膜炎、发热而行结肠造瘘,其余患者均临床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25.2±10.8)d。结论:三管引流法对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疗效明显,操作方便,辅以必要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是治疗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腹腔引流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明确腹腔引流的目的、适应症及分类,掌握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对患者术后尽快康复有十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血气胸病人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对维持肺气体交换及术后的早期恢复非常重要。自86例胸膜腔闭式引流病人的护理经验中认为,充分引流,密切观察,有效的镇痛能使病人减少并发症,早期拨管,减轻痛苦,有利于手术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脑科持续腰大池引流的护理体会。方法:对脑室外引流术拔引流管后出现切口脑脊液漏病例3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及加强围术期护理,死亡1例,余38位患者症状逐步改善,治疗周期短,后遗症少。结论:加强腰大池引流的围术期护理能保证在神经外科应用持续腰大池引流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7.
脊椎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对术后早期恢复非常重要。2002~2006年我科脊椎手术全部采用自然引流,对727例患者的术后自然引流的护理经验。我们认为:充分引流、密切观察、有效的止痛能使病人减少并发症,早期拔管,减轻痛苦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8.
肺叶切除手术是外科较大手术,损伤较大,术后常规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目的是引流胸膜腔内渗液、血液及气体,重建胸膜腔内负压,维持纵膈的正常位置,促进肺膨胀。由于麻醉及手术创伤等刺激,患者如果不能很好的配合,常导致并发症的发生,若护理不当极易造成致命的危险。我科于2009年1月-12月行肺叶切除术48例,下面对其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十二指肠瘘在外科临床上较少见,但处理上极为棘手。除了做好常规护理外,仔细的l临床观察以防多器官功能衰竭,加强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尤其是腹腔引流管引流通畅,造瘘口皮肤护理是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田淑媛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5):157-157
胆道手术后,T型管引流是最常用的方法,能使胆汁经引流管进入肠道或分流至体外,以保证胆总管缝合处不致承受过高张力而造成胆汁外溢,同时T型管引流还能促使炎症消退,有利愈合,也可防止狭窄、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胆道术后对T型管引流护理尤为重要,直接影响手术的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