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经衰弱多见头痛头昏,失眠多梦,萎靡不振,健忘,耳鸣,心悸,纳呆。针刺主穴为失眠穴,配穴为三阴交、神门、行间、足三里、风池、大椎、百会等。如治李某,男,46岁。失眠已5年,服安眠药仅能睡二三小时,醒后头晕胀痛,经常头痛,工作忙碌时两颞、前额及头顶加剧,多梦,、神萎纳减,面色黯黄,舌质略红、苔薄黄,脉弦数。首次针刺配穴取三阴交,第二次取足三里,第三次行间,此后睡眠增至6小时,续治8次,症状全部消除。  相似文献   

2.
五款砂锅煲     
广东地处东南沿海,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可供食用的动植物品种繁多,是粤菜发展的物质基础,广东菜历来以选材广博、菜肴新颖奇异而闻名全国,擅长煎、炒、烤、煽、煎、煲,广东的煲肴品种繁多,细嫩软烂,滚烫鲜香,独具一格,颇具特色,驰名中外,下面推荐几款,便于制作。  相似文献   

3.
《新中医》2008,40(8)
陶纪志医师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本科,专业从事风湿病的研究,结合现代医学独创十四经筋结新疗法。该疗法为创新理论,独创技术,具有适应症广、疗效快的特点。符合简、便、验、廉的特点。不打针,不吃药,通过特殊手法,按照十四经结,可对颈椎病引起的麻木、疼痛、头晕、呕吐,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肩周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无菌性骨坏死,  相似文献   

4.
胡献国 《气功》2011,(8):691-692
生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除居家调味外,其茎、皮、叶等均可入药,为药食两用食物。生姜,又名鲜生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根茎,全国各地均产。中医认为,生姜性味辛、温,入肺、胃、脾经,有发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和中解毒之功,适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肺寒咳嗽等。  相似文献   

5.
药汤(羹)     
香菇鱼片汤 【原料】鲜香菇100g,枸杞子30g,砂仁6g,草鱼200g,混合油50mL,清汤800mL,生姜、精盐、酱油、味精、葱白各适量。 【制法】新鲜香菇洗净泥沙,干品则先用冷开水浸泡,撕成片状。枸杞子洗净,清水浸发。新鲜活草鱼去鳞剖开后,取纯肉,切成薄片,用少许精盐和酱油抹匀。沙锅内放入清汤,置武火上煮沸,放入香菇、枸杞子、砂仁(捣碎),待香菇半熟时入鱼片、混合油(先煎熟)、生姜、精盐、酱油、味精、葱白调味即可。  相似文献   

6.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由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芎、牛膝组成,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效,主治血瘀证,如胸痛,头痛日久,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或心悸失眠,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黯或两目黯黑,舌黯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笔者在临床中用于治疗偏头痛、输尿管结石、慢性前列腺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获效尚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新医散治疗小儿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新医散组成和制法 新医散由人工牛黄600g,冰片200g.川贝母200g,天竺黄600g,天麻1500g,羚羊角粉400g,黄连600g,麦冬1000g,玄参1000g,朱砂600g,琥珀1000g,胆南星600g,白芷600g,橘红1000g,枳壳1000g,硼砂400g,雄黄600g,共17味药组成。先将天麻、黄连、麦冬、玄参、白芷、橘红、枳壳研成细粉,再同其他药物  相似文献   

8.
咳嗽一证,临床常见而多发,但辨证不当,失治、误治,往往变生他病,迁延难愈。故治疗此疾,精于辨证,“温、化、宣、敛”,四法详参,顽咳久咳,寒温并用,攻补兼施,宣收共投,方可收效满意。1 精于辨证,“温、化、宣、敛”四法详参 1.1温法:温化、温润之法。适用于咳嗽痰湿偏盛者。咳嗽一病,不论寒热、虚实、新久,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25岁,司机,2004年7月26日就诊。全身肌肉疼痛1日。患者1日前,曾在孛调汽车内持续驾驶7h之久,下车后即感觉全身发紧、不适、四肢发凉、不出汗等症状。当晚,全身肌肉开始疼痛,并逐渐加重,翻身困难,曾服用芬必得,贴膏药等药物治疗,但仍觉疼痛不减,于次只下午来我科就诊。检查见患者痛苦面容,全身肌肉肤色正常,触之发凉,疼痛部位以肩、背、臀、腓肠肌处的肌肉最为剧烈。体温、血压都正常。实验室检查:抗“0”正常,血沉正常,类风湿因子正常。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西医诊断为空调综合征。中医诊断为“痹证”。治拟温经散寒、通络止痛。针刺取肺俞、脾俞、风池、肩井,配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承山穴,均取双侧,留针20min,肺俞、脾俞、肩井三穴均加艾条灸,每日1次。次H复诊,患者自述疼痛已去大半,身体还略有发紧、不适感,共治疗4次而愈。3个月后随访未复发。  相似文献   

10.
《养生大世界》2009,(9):I0001-I0001
笔名文明,1963年生,原任解放军某部美术创作员,现为专业画家。曾多次参加文化部、中国美协等主办的全国大展,还为大使馆、首都机场、国防大学、博物馆等绘制巨幅中国画作品,作品《龙潭映月》、《秋染红河谷》、《母亲河》等作品获得了很多奖项,曾出访美、日、澳门、菲律宾、马来西亚,数次赴韩国交流活动。宋石明的山水画作品大气厚重,艺术性和观赏性极佳,尤其以画太行山著称,作品高大、雄厚,可游可居,使人心情舒畅,使人振奋,真正体现了中国气派。  相似文献   

11.
马齿苋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齿苋临床应用体会江苏省淮安市人民医院(223200)张佩元关键词马齿苋,疮疖,瘰疬,黄带,淋证马齿苋,性寒味酸,入大肠、肝、脾经,有清热解毒,散血消肿之功,临床多用于治疗热痢脓血,笔者临床用治痈肿恶疮、瘰疬、带下、诸淋等证,常收佳效,为彰其用,简述...  相似文献   

12.
李传芬教授认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发生与正气不足、外邪侵袭、情志不畅密切相关。柴胡桂枝汤既作用于肌肤腠理,调和营卫,祛邪扶正,又作用于半表半里,和解少阳之枢机,畅达情志,并且气血同调,痰饮兼治,契合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体虚受风”“枢机不利”病机。气虚者,加黄芪、白术益气固表;阴血亏虚者,重用芍药,加当归、熟地黄、何首乌、鸡血藤等滋阴养血;阳虚者,加附子、肉桂、补骨脂、蛇床子等;兼风寒者,去黄芩,加麻黄、桂枝、防风,或合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兼风热者,加金银花、菊花、连翘、牛蒡子;兼风湿者,加薏苡仁、地肤子、白鲜皮祛风除湿;风邪入络、瘙痒剧烈者,加全蝎、乌梢蛇熄风通络。  相似文献   

13.
中医认为,小米味甘、成,性凉,入肾、脾、胃经,有清热解渴、健脾养胃、补益虚损、和胃安眠等功效。《本草纲目》亦记载,小米“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适用于脾胃虚热、反胃呕吐、消渴、泄泻等病症,常可作为“健脾、和胃、安眠”的食疗佳品.  相似文献   

14.
人体的生命是由于阴阳运动、阴阳气化所产生,凡是向阳光的、外向的、明亮的、上升的、温热的都属于阳;凡是反过来背阳光的、晦暗的、下降的、寒凉的,都是阴。对于人体,头为阳,脚为阴,体表为阳,内脏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气为阳,血为阴。如果阴阳能够平衡,那么人的气血充足,精力充沛,五脏安康,人的气色就会非常好。  相似文献   

15.
<正>李氏清暑益气汤出自《脾胃论》,由黄芪、苍术、白术、升麻、葛根、人参、麦冬、五味子、泽泻、当归、黄柏、陈皮、青皮、神曲、炙甘草组成,具有益气生津、健脾利湿之功效,东垣将其用于“时当长夏,湿热大胜,蒸蒸而炽,人感之多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懒于动作,胸满气促,肢节沉疼……”之湿困脾胃、气阴两伤证。  相似文献   

16.
1、生姜或生姜粉15g,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每日1剂。 2、当归、黄芪、羌活、独活各20g,伸筋草、老鹤草、碲莶草各10g,乌梢蛇15g,洗净,水煮,代茶频饮。  相似文献   

17.
九昧清淋饮     
下焦湿热所致之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急性尿道炎患者症见腰痛,少腹疼痛,尿频、尿急、尿痛,小便短赤,淋沥不尽,大便秘结,口干、口渴、口苦、纳呆,难寐,甚则心烦,口糜舌烂,严重感染者,可见恶寒、发热、头痛,周身疼痛等症,舌质红、苔黄,脉弦数等。本方适用于急性尿路感染之患者,包括急性’肾盂炎、急性膀胱炎、急性尿道炎或慢性肾盂炎急性发作等。  相似文献   

18.
1病历摘要 王某,女,79岁。咳嗽、咳痰5d,饮食减少3d,于2009年1月19日入院.患者于5d前因受凉及进食生冷,出现畏寒.身疼,无发热,翠塞,流涕,咳嗽,痰多,服用头孢拉定、必嗽平、氨茶碱、扑尔敏等,症状不能缓解,咳嗽加剧,痰量增多,食欲减退,入院时症见:稍畏寒,身疼痛、无发热,咳嗽,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36岁。患者因“左眼眶神经鞘瘤术后眼睑完全下垂10天”入院。体检见一般状况可,神清,右眼视力1.0,左眼0.5,右眼前后段正常,左眼上睑完全性下垂且闭合不全,眼球轻度突出,向外上、下方可微动,余方向均运动受限,球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不浅,瞳孔D=6mm,直、间接对光反射均迟钝,晶体玻璃体透明,眼底左视乳头边清,以颞侧为主,视网膜无渗出及出血,A:V为2:3,静脉无充盈,黄斑中心凹反光存。入院后行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激素对症支持治疗,配合针灸治疗。针刺取穴腈明、攒竹、阳白、鱼腰、四白、太阳、风池、太冲、足三里、丘墟、太溪、三阴交。穴位常规消毒后,将针快速刺入,得气后,接通G6805电针仪,选连续波,频率10Hz,输出电流以局部肌肉抽动而患者又能耐受为度,通电20min,每日1次。针后行穴位注射,取穴风池、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太溪,每穴注入当归注射液0.5mL,隔日1次。连续治疗30d后,患者上睑已可抬举至中线,眼球向上、外下运动明显灵活,视物较前清晰,瞳孔D=4.5mm。治疗60d后,上睑可完全抬起且闭合完全,瞳孔直径3.5mm,对光反射灵敏。治疗80d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20.
美味八宝豆腐 【色泽明亮,咸鲜微辣,质地鲜嫩】 原料:豆腐400g,鱿鱼50g,虾仁、鸡片、鱼片、熟肚各30g,香菇、葱头、黄瓜各15g(也可放些油菜),蚝油20g,水淀粉45g,老抽10g,料酒15g,白糖5g,高汤50g,面粉50g,清油750g(耗约75g),鸡蛋半个,葱、姜末各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