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胆囊动力学变化对胆囊结石形成的作用.方法 收集2007年8月至12月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行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胆囊结石中胆固醇的含量,将39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胆色素结石组(13例)、胆固醇结石组(13例)和混合性结石组(13例),分别检测胆囊收缩功能,胆囊壁缩胆囊素受体含量及活性,并将胆囊无结石、炎症的正常者设为对照组(13例).结果 (1)胆囊排空率、胆囊壁缩胆囊索受体含量及活性:胆色素结石组>混合性结石组>胆固醇结石组.(2)胆囊壁缩胆囊素受体含量及活性与胆囊排空率呈正相关(r=0.969,0.938,P<0.01);与结石中胆固醇含量呈负相关(r=-0.949,-0.979,-0.987,P<0.01).结论 胆囊结石中胆固醇含量与胆囊动力、缩胆囊素受体关系密切,可能是胆固醇通过影响缩胆囊素而降低了胆囊动力,促进了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胆囊动力学变化对胆囊结石形成的作用.方法 收集2007年8月至12月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行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胆囊结石中胆固醇的含量,将39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胆色素结石组(13例)、胆固醇结石组(13例)和混合性结石组(13例),分别检测胆囊收缩功能,胆囊壁缩胆囊素受体含量及活性,并将胆囊无结石、炎症的正常者设为对照组(13例).结果 (1)胆囊排空率、胆囊壁缩胆囊索受体含量及活性:胆色素结石组>混合性结石组>胆固醇结石组.(2)胆囊壁缩胆囊素受体含量及活性与胆囊排空率呈正相关(r=0.969,0.938,P<0.01);与结石中胆固醇含量呈负相关(r=-0.949,-0.979,-0.987,P<0.01).结论 胆囊结石中胆固醇含量与胆囊动力、缩胆囊素受体关系密切,可能是胆固醇通过影响缩胆囊素而降低了胆囊动力,促进了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胆囊动力学变化对胆囊结石形成的作用.方法 收集2007年8月至12月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行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胆囊结石中胆固醇的含量,将39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胆色素结石组(13例)、胆固醇结石组(13例)和混合性结石组(13例),分别检测胆囊收缩功能,胆囊壁缩胆囊素受体含量及活性,并将胆囊无结石、炎症的正常者设为对照组(13例).结果 (1)胆囊排空率、胆囊壁缩胆囊索受体含量及活性:胆色素结石组>混合性结石组>胆固醇结石组.(2)胆囊壁缩胆囊素受体含量及活性与胆囊排空率呈正相关(r=0.969,0.938,P<0.01);与结石中胆固醇含量呈负相关(r=-0.949,-0.979,-0.987,P<0.01).结论 胆囊结石中胆固醇含量与胆囊动力、缩胆囊素受体关系密切,可能是胆固醇通过影响缩胆囊素而降低了胆囊动力,促进了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胆囊动力学变化对胆囊结石形成的作用.方法 收集2007年8月至12月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行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胆囊结石中胆固醇的含量,将39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胆色素结石组(13例)、胆固醇结石组(13例)和混合性结石组(13例),分别检测胆囊收缩功能,胆囊壁缩胆囊素受体含量及活性,并将胆囊无结石、炎症的正常者设为对照组(13例).结果 (1)胆囊排空率、胆囊壁缩胆囊索受体含量及活性:胆色素结石组>混合性结石组>胆固醇结石组.(2)胆囊壁缩胆囊素受体含量及活性与胆囊排空率呈正相关(r=0.969,0.938,P<0.01);与结石中胆固醇含量呈负相关(r=-0.949,-0.979,-0.987,P<0.01).结论 胆囊结石中胆固醇含量与胆囊动力、缩胆囊素受体关系密切,可能是胆固醇通过影响缩胆囊素而降低了胆囊动力,促进了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胆囊动力学变化对胆囊结石形成的作用.方法 收集2007年8月至12月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行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胆囊结石中胆固醇的含量,将39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胆色素结石组(13例)、胆固醇结石组(13例)和混合性结石组(13例),分别检测胆囊收缩功能,胆囊壁缩胆囊素受体含量及活性,并将胆囊无结石、炎症的正常者设为对照组(13例).结果 (1)胆囊排空率、胆囊壁缩胆囊索受体含量及活性:胆色素结石组>混合性结石组>胆固醇结石组.(2)胆囊壁缩胆囊素受体含量及活性与胆囊排空率呈正相关(r=0.969,0.938,P<0.01);与结石中胆固醇含量呈负相关(r=-0.949,-0.979,-0.987,P<0.01).结论 胆囊结石中胆固醇含量与胆囊动力、缩胆囊素受体关系密切,可能是胆固醇通过影响缩胆囊素而降低了胆囊动力,促进了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胆囊动力学变化对胆囊结石形成的作用.方法 收集2007年8月至12月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行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胆囊结石中胆固醇的含量,将39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胆色素结石组(13例)、胆固醇结石组(13例)和混合性结石组(13例),分别检测胆囊收缩功能,胆囊壁缩胆囊素受体含量及活性,并将胆囊无结石、炎症的正常者设为对照组(13例).结果 (1)胆囊排空率、胆囊壁缩胆囊索受体含量及活性:胆色素结石组>混合性结石组>胆固醇结石组.(2)胆囊壁缩胆囊素受体含量及活性与胆囊排空率呈正相关(r=0.969,0.938,P<0.01);与结石中胆固醇含量呈负相关(r=-0.949,-0.979,-0.987,P<0.01).结论 胆囊结石中胆固醇含量与胆囊动力、缩胆囊素受体关系密切,可能是胆固醇通过影响缩胆囊素而降低了胆囊动力,促进了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胆囊动力学变化对胆囊结石形成的作用.方法 收集2007年8月至12月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行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胆囊结石中胆固醇的含量,将39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胆色素结石组(13例)、胆固醇结石组(13例)和混合性结石组(13例),分别检测胆囊收缩功能,胆囊壁缩胆囊素受体含量及活性,并将胆囊无结石、炎症的正常者设为对照组(13例).结果 (1)胆囊排空率、胆囊壁缩胆囊索受体含量及活性:胆色素结石组>混合性结石组>胆固醇结石组.(2)胆囊壁缩胆囊素受体含量及活性与胆囊排空率呈正相关(r=0.969,0.938,P<0.01);与结石中胆固醇含量呈负相关(r=-0.949,-0.979,-0.987,P<0.01).结论 胆囊结石中胆固醇含量与胆囊动力、缩胆囊素受体关系密切,可能是胆固醇通过影响缩胆囊素而降低了胆囊动力,促进了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胆囊动力学变化对胆囊结石形成的作用.方法 收集2007年8月至12月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行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胆囊结石中胆固醇的含量,将39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胆色素结石组(13例)、胆固醇结石组(13例)和混合性结石组(13例),分别检测胆囊收缩功能,胆囊壁缩胆囊素受体含量及活性,并将胆囊无结石、炎症的正常者设为对照组(13例).结果 (1)胆囊排空率、胆囊壁缩胆囊索受体含量及活性:胆色素结石组>混合性结石组>胆固醇结石组.(2)胆囊壁缩胆囊素受体含量及活性与胆囊排空率呈正相关(r=0.969,0.938,P<0.01);与结石中胆固醇含量呈负相关(r=-0.949,-0.979,-0.987,P<0.01).结论 胆囊结石中胆固醇含量与胆囊动力、缩胆囊素受体关系密切,可能是胆固醇通过影响缩胆囊素而降低了胆囊动力,促进了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胆囊动力学变化对胆囊结石形成的作用.方法 收集2007年8月至12月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行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胆囊结石中胆固醇的含量,将39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胆色素结石组(13例)、胆固醇结石组(13例)和混合性结石组(13例),分别检测胆囊收缩功能,胆囊壁缩胆囊素受体含量及活性,并将胆囊无结石、炎症的正常者设为对照组(13例).结果 (1)胆囊排空率、胆囊壁缩胆囊索受体含量及活性:胆色素结石组>混合性结石组>胆固醇结石组.(2)胆囊壁缩胆囊素受体含量及活性与胆囊排空率呈正相关(r=0.969,0.938,P<0.01);与结石中胆固醇含量呈负相关(r=-0.949,-0.979,-0.987,P<0.01).结论 胆囊结石中胆固醇含量与胆囊动力、缩胆囊素受体关系密切,可能是胆固醇通过影响缩胆囊素而降低了胆囊动力,促进了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胆囊胆固醇息肉和胆囊结石发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胆囊胆固醇息肉和胆囊结石的发生关系.方法 选择2008年4~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外科微创中心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62例,分别收集病人的胆石、胆汁及胆囊壁全层组织,其中胆固醇息肉31例,胆固醇胆囊结石18例,对照组13例.入院后上午餐前及餐后1h行B超胆囊三径测量,计算胆囊排空率对比显示胆囊功能.测定结石胆固醇含量及胆汁胆固醇、磷脂、胆汁酸浓度,胆囊壁组织做病理检查.结果 胆固醇息肉组病人平均胆囊排空率为(47.3±18.6)%.较健康成人平均胆囊排空率(71.7±8.1)%明显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胆固醇息肉组和胆固醇结石组病人平均胆囊排空率(47.6±23.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胆固醇息肉组胆汁胆固醇饱和指数为(1.0±0.2),较对照组胆固醇饱和指教(0.6±0.3)明显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胆固醇息肉组和胆固醇结石组胆固醇饱和指数(1.0±0.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例胆固醇息肉病人中,合并胆囊结石13例,结石发病率为41.9%.结论 胆囊胆固醇息肉的存在可以促使胆囊结石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胆囊排空与血浆和胆汁血管活性肠肽 (VIP)的浓度及其胆囊壁VIP受体 (VIP R)表达的关系以及在胆囊结石形成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B超测定胆囊排空功能 ,同时抽空腹静脉血及胆囊结石手术病人胆汁放免测定VIP浓度 ,免疫组化测定VIP R的表达。结果 胆囊结石病人胆囊排空障碍 ;血浆VIP浓度正常人为 ( 8.2 8± 0 .98)ng/L ,胆囊结石病人为 ( 15 .64± 2 .5 1)ng/L ,显著升高 ( P <0 .0 1) ;胆汁VIP高于血浆VIP ;空腹容积越大 ,血浆VIP(P <0 .0 5 )和胆汁VIP(P <0 .0 1)浓度越高 ,VIP R表达越强。结论 胆囊排空功能在胆囊结石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胆囊结石病人胆囊排空障碍与VIP明显相关 ,空腹容积与VIP及其受体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胆囊结石病胆囊排空与缩胆囊素受体基因表达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Shuai J  Zhang S  Han T  Jiang Y  Lei R  Chen S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5):292-294
目的探讨胆石病患者缩胆囊素(CCKA)受体基因表达及其与胆囊排空功能的关系。方法20例单纯胆囊结石病患者和10例健康正常人,术前用B超测定胆囊排空功能,另以8例因意外死亡无胆囊结石患者胆囊标本为测定CCKA受体基因表达的正常对照。CCKA受体mRNA表达的测定用RTPCR方法。结果胆石病组胆囊排空功能明显异常。胆石病组CCKA受体mRNA表达量(0633±0167)明显低于对照组(0944±0230)(P<001);在胆石病患者中,收缩减弱组的mRNA表达(0544±0124)又明显低于收缩正常组(0768±0131)(P<005),且CCKA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与胆囊排空率呈显著正相关(r=0925,P<001)。结论胆石病患者胆囊CCKA受体mRNA表达降低,此降低的基因表达与胆石病胆囊排空功能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胆囊幽门螺杆(Hp)菌感染与胆囊壁胆囊收缩素(CCK-A)受体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方法对35例单纯胆囊结石患者(实验组)及25例单纯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对照组)的胆囊排空功能进行检测,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两组患者的胆汁Hp细胞毒素相关基因抗原(cagA),用逆转录(RT)-PCR方法检测两组患者胆囊壁CCK-A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实验组空腹胆囊体积、胆囊排空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94,t=3.484,P<0.05);实验组胆囊壁CCK-A受体mRNA的相对表达量(1.2±0.3)%低于对照组(13.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9,P<0.05),并且,胆囊壁CCK-A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与胆囊排空率呈显著正相关(r=0.874,P<0.05);实验组胆汁标本中Hp cagA基因7例阳性(20.0%,7/35),对照组胆汁标本均阴性。两组胆汁Hp cagA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86,P<0.05),且胆汁Hp cagA基因检出与胆囊壁CCK-A受体mRNA的表达量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86,P<0.05)。结论胆囊结石患者中胆囊壁CCK-A受体基因表达下调,基因表达量的降低与胆囊排空功能障碍有关,胆囊Hp感染可能参与了这一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
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肝细胞MRP2基因表达的半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近研究表明,多药耐药蛋白2 (multidrugresistancepro tein 2 ,MRP2 )与胆盐的分泌有关[1 ] 。本研究旨在探讨肝细胞中MRP2基因的表达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1 .材料: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 0 0 1年1 0月至2 0 0 2年1 0月间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的肝组织1 4例,收集的标本均为术中肝穿刺所得,并得到患者的知情同意。其中男8例,女6例,平均年龄4 5岁。另收集同期正常人肝组织5例,其中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4 0岁,标本来自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破碎肝组织或行部分肝切除术而得(经术中探察或病理证实无胆囊胆固醇结石)。…  相似文献   

15.
胆囊慢性炎症对胆囊排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判断胆囊慢性炎症患者的胆囊排空功能,对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我们用B超法,以胆囊的最大截面积作为判断指标,对39例正常人和42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胆囊排空功能进行了对比研究。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正常组:共39例,其中男19例,女20例。年龄21~59岁之间,每10岁为一个年龄组,每组男、女  相似文献   

16.
胆囊小切口切除术674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 2年来行小切口开腹切除胆囊 6 74例 ,其中 6 5 3例切口长 3~ 6 cm,缝皮 3~ 4针 ,占 96 .9% ,2 1例切口长 10~ 12cm,占 3.1%。均无特殊器械 ,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 6 74例 ,男 15 0例 ,女 5 2 4例 ,年龄 14~ 80岁。体重 45~ 82 kg,腹壁脂肪厚 1~ 6 cm。择期胆囊切除 45 2例 (6 7.1% ) ,急诊胆囊切除 2 2 2例 (32 .9% )。胆囊结石 5 97例 (88.6 % ) ,其中合并胆囊管与胆总管交界处结石 2 7例 ,胆囊坏疽 2 9例 ,胆总管结石 2 1例。结石性慢性胆囊炎 45 6例 (76 .4% ) ,结石性急性胆囊炎 141例 (2 3.6 % )…  相似文献   

17.
自 1998年 2月至 1999年 10月间 ,我们同期进行MC与LC并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将 2 0 3例结石性胆囊炎病人随机分为MC组与LC组。MC组 10 5例 ,男 41例 ,女 6 4例 ,年龄 2 2~ 78岁 ,病史最长 40年。LC组 98例 ,男 43例 ,女 5 5例 ,年龄 2 3~ 73岁 ,病史最长 41年。1.2 手术方法 MC组硬膜外麻醉 ,经右上腹直肌切口 5~6cm ,逐层进腹 ,在胆囊下方及左右侧分别填入小纱垫 ,用两把小号S拉钩显露胆囊及Calot三角。用多功能刀括吸法解剖出胆囊管及胆囊动脉 ,分别用钛夹钳持钛夹夹闭胆囊管…  相似文献   

18.
过去胆囊胆固醇结石成因的研究多在脂质代谢异常及成核与抗成核因子方面。乙型肝炎病毒对结石形成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组采用多聚酶链反应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PCR)扩增技术检测胆囊胆固醇结石核心乙肝病毒DNA ,从分子水平研究乙肝病毒是否在胆囊胆固醇结石核心中存在 ,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新的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标本来源 :收集我院 1997年 8~ 10月经血液HBV抗原及抗体检测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胆囊胆固醇结石(按剖面法判断为Ⅰ型[1] ,含胆固醇 90 % ) 2 1份 ,本组男 1例 ,女 2 0例 ,年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胆囊结石病人成纤维生长因子-19(fibroblast growth factor-19,FGF-19)的血浆含量及其在胆囊黏膜的表达量,探讨FGF-19与胆囊舒张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对27例胆囊结石病人(男9例,女18例,平均年龄48.5岁),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胆囊黏膜FGF-19 mRNA的表达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空腹及脂餐后1.5 h、3.0 h血浆FGF-19的含量。B超检查胆囊收缩功能。结果:按脂餐后1.5 h胆囊排空率(ejection fraction,EF)将胆石病人分为胆囊收缩正常组(EF>60%,n=5),收缩减弱组[EF(30~60)%,n=15]和未收缩组(EF<0.05。结论:部分胆石病人存在胆囊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血浆FGF-19含量变化可反映胆囊收缩和舒张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20.
载脂蛋白E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基因多态性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60例健康人和40例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的Apo E基因多态性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Apo E基因型E3/4的频率23%(9/40)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7%(4/60)(P〈0.05),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组ε4等位基因频率为15%(12/80),明显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