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低下,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的贫血疾患.临床表现除贫血、出血外,常伴感染及发热.本病属中医学"虚劳"、"血证"范畴.  相似文献   

2.
<正>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红骨髓总容量显著减少、造血功能衰竭引起的一组综合征,以贫血、出血、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属于中医"髓劳"、"虚劳"、"血证"范畴,多因脏腑虚损,功能失常,复加致病因素干扰所致。中医中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具有独特优势,疗效显著。笔者现将运用调补阴阳之法成功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2个案例报道如下。1典型病例  相似文献   

3.
辨证治疗小儿肝炎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儿科杨梦兰,李秀敏(100029)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刘某,男,13岁。病案号:144887。患儿因面色苍白、皮肤紫癜伴牙龈出血20天,于1987年9月1日由入院。入院前三个月曾患“急性黄...  相似文献   

4.
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出血、感染及全血细胞减少,以青少年患者居多,属干中医学虚劳、血证范畴.我们自1976年至1988年  相似文献   

5.
李玮 《中医研究》2007,20(4):61-62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所致的一种综合症,临床以贫血、出血、发热、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是难治性疾病。1998—2006年,我们采用中药健脾补肾方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慢性再障2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辨证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6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辨证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61例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261031)王树庆,李建华,赵世琴,张圣明,刘捷,李义清,刘素娟,王桂荣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辩证施治;中医药疗法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AA),属中医血证、虚劳、亡血等范畴。自1990年至1994年我们...  相似文献   

7.
葛志彰 《河南中医》2007,27(2):64-65
六味地黄汤出自《小儿药证直决》,为宋代医家钱仲阳所创。他根据小儿生机蓬勃、表现阳胜于阴的特点,采用张仲景《金匮要略》肾气丸减去附子、肉桂而成六味地黄丸,改为汤剂叫六味地黄汤。钱氏创原方,主治小儿行迟、齿迟、脚软、囟开、阴虚发热诸病。后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用治肾阴不足、濡养失职或阴虚炎旺、虚火上炎之症[1]。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审证求因,随症加减运用本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再生障碍性贫血李某,男,42岁。因出血、贫血,伴低热,于当地医院治疗,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住院月余,经西药常规治疗症状稍有好转,因经济困难出院,…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30例苏耀欧自1985年1月~1993年12月,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贫血)30例与单纯西药治疗的16例进行对比观察,报道如下。临床资料46例患儿中住院26例,血液专科门诊20例,均按《血...  相似文献   

9.
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华  徐树楠  李庆升 《陕西中医》2004,25(10):959-960
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统称血虚,属于“虚劳”、“血证”、“黄胖病”等范畴,再障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贫血、出血、感染。治疗也从这三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10.
联合用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敏  王锁欣 《河南中医》1999,19(1):20-20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难度颇大的血液系统疾病。临床上以贫血、出血、感染与发热为主要特征。这些表现有时与中医的“虚劳、急痨”相似,有时则属于中医“血证”的范围。中医治疗本病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有从补气补血论治者,有从补肾论治者,亦有从肾虚血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6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临床以贫血、出血、发热为主要表现,属于中医学"髓劳""虚劳""血证"范畴.多因脏腑虚损,功能失常,复加外邪干扰所致.杨淑莲主任医师系中国中医血液专病医疗中心、河北省廊坊市中医医院血液专科学术带头人,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2008年获首届河北省"名中医"称号;擅长运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疗法...  相似文献   

13.
<正>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一种由于免疫机能异常介导的骨髓造血干/祖蛋白质缺陷所导致的外周血全血细胞降低的临床综合征[1],以贫血、出血、感染为三大主要临床表现。AA根据病情的急缓、发热、贫血、出血的程度又可分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慢性再障又称非重型再障,患病比例占AA的80%以上[2],且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出血症状易反复,病程相对较长,难以痊愈,极大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从脾肾施护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物理、化学等多种原因引起骨髓干细胞造血微环境损伤及免疫机制改变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出现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以贫血、出血、感染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分为急、慢性两种类型,属中医“虚劳”、“虚损”及“血证”病范畴。慢性障碍性贫血,病程缠绵,易出现多种并发症,治疗和护理难度大,笔者从脾肾角度浅谈CAA的日常护理。  相似文献   

15.
闫爱兰 《河南中医》2007,27(10):59-59
再生障碍性贫血(AA,以下简称"再障")是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全,呈全血细胞减少的综合征.重型再障(SAA)属中医学"急劳"、"发热"、"血证"等范畴,治疗上多采用综合疗法.  相似文献   

16.
中医辨证为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30例王成章辽宁省兴城市中医院(兴城125100)再生障碍性贫血(下称再障),属于祖国医学中的“虚劳”、“血虚”、“血证”等范畴,是临床比较常见的血液病。笔者自1987~1997年通过中医辨证为主治疗“再障”30例,取得...  相似文献   

17.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严重受损,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该病可归属于中医"髓劳""虚劳""血虚""血证"等范畴。中医认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基本病机为肾虚。肾主骨生髓,肾虚不藏精,髓不化血,因此治疗强调"从肾论治"。史哲新教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二十余载,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介绍其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验案一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8.
分期论治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28例济南军区总医院(250031)蔡新吉,孔凡盛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本虚标实;辨证施治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重型再障)病情恶化快,贫血呈进行性加剧,常伴严重感染与出血,死亡率较高。我们根据中医标本缓急理论,采用程序性、...  相似文献   

19.
十四味建中汤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18例江西省信丰县中医院(341600)温盛华主题词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药疗法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是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引起的严重血液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及感染。我院采用十四味建中汤治疗慢性再障18例,疗效...  相似文献   

20.
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是一种进行性贫血。以周围血象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系减少为特征。以贫血、出血及反复感染为主要临床表现。属祖国医学的“虚劳”、“血证”范畴。病因尚不清楚,目前为认是由于骨髓造血机能逐步衰竭,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