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朝晖 《抗感染药学》2021,18(3):446-449
目的:比较乳酸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唑肟分别对急性水肿型胆源性胰腺炎(AEBP)抗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7月-2020年7月间收治的AEBP患者84例,按治疗用药的不同将其分为头孢唑肟组42例和左氧氟沙星组42例;头孢唑肟组患者予以注射用头孢唑肟治疗,左氧氟沙星组患者给予注射用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临床相关指标复常时间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各炎性因子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氧氟沙星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症状、血液淀粉酶、血常规复常时间均早于头孢唑肟组(P<0.05),白细胞(WBC)计数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测得值低于头孢唑肟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乳酸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唑肟分别用于AEBP患者治疗中均可取得理想治疗效果,但乳酸左氧氟沙星对炎症因子水平的改善时间更早,临床症状缓解更快,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抗感染药学》2017,(7):1426-1428
目的:评价替硝唑和左氧氟沙星与中药蒸汽外敷对盆腔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盆腔感染患者81例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硝唑与左氧氟沙星联用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蒸汽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随访3月内的疾病复发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白细胞(WBC)计数、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为72.5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WBC、ESR和CRP测得值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WBC、ESR和CRP测得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替硝唑和左氧氟沙星与中药蒸汽外敷治疗盆腔感染患者的疗效优于替硝唑与左氧氟沙星联用治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降低了疾病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杨丽娟  梁云  韩志成 《抗感染药学》2019,16(7):1224-1226
目的:评价头孢他啶与左氧氟沙星联用对心力衰竭患者伴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其对病原菌清除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6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常规组患者单纯给予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头孢他啶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病原菌清除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即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病原菌清除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CRP、PCT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CRP、PCT水平测得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RP、PCT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采用头孢他啶与左氧氟沙星联用治疗心力衰竭患者伴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提高了病原菌的清除,且改善了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4.
《抗感染药学》2017,(6):1239-1240
目的:比较乳酸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唑肟对急性水肿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抗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水肿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92例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唑肟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治疗后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的总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用药后的总有效率为91.30%高于对照组为71.74%(P<0.05),胰腺炎症状消失时间和用药总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35%低于对照组为17.39%(P<0.05)。结论:乳酸左氧氟沙星对急性水肿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抗感染的疗效优于头孢唑肟,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马长兴 《抗感染药学》2019,16(11):1941-1943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唑林联用对产褥期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间收治的产褥期感染患者9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A组患者予以左氧氟沙星治疗,B组患者给予头孢唑林治疗,C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唑林联用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如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GRAN)计数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WBC、GRAN计数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计数测得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C组患者WBC、GRAN计数测得值均低于A组、B组(P<0.05);C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B组(P<0.05);3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产褥期感染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唑林联用治疗的疗效优于单一用药,有效改善了血常规,提高了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轻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余镜春 《抗感染药学》2019,16(5):886-888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与替硝唑联用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安全性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间诊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硝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炎症因子如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CRP、PCT水平测得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左氧氟沙星与替硝唑联用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机体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黄海波 《抗感染药学》2019,16(5):793-795
目的:探究左氧氟沙星与甲硝唑联用对腹腔手术患者残余感染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腹腔手术患者6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前0.5 h给予甲硝唑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前0.5 h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即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1(sICAM-1)、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以及用药后术后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s ICAM-1、CRP和IL-6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sICAM-1、CRP和IL-6水平测得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sICAM-1、CRP和IL-6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0 d后的术后残余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左氧氟沙星与甲硝唑联用治疗腹腔手术后患者残余感染的疗效较为显著,有效改善了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8.
陈亚兰  杨霞  李上饶 《抗感染药学》2019,16(7):1262-1264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与阿奇霉素联用对宫颈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炎患者92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炎症因子即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TNF-α、hs-CRP和IL-6水平测得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NF-α、hs-CRP和IL-6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左氧氟沙星与阿奇霉素联用治疗宫颈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其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杨秋英  陈军波  熊桂兰 《抗感染药学》2019,16(10):1779-1781,1840
目的: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对糖尿病伴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尿液中致病菌清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伴泌尿系统感染患者6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B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尿液标本中致病菌(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值和高倍镜下白细胞个数值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即空腹血糖(GLU)和餐后2 h血糖(PBG)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B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GLU、PBG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GLU、PBG水平测得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B组患者治疗后的GLU、PBG均低于A组(P<0.05),尿液标本中致病菌(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值和白细胞计数测得值均低于A组(P<0.05)。结论: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糖尿病伴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疗效优于左氧氟沙星,有效改善了其血糖值,提高了对致病菌的清除率。  相似文献   

10.
魏俊雄  胡志宏 《抗感染药学》2019,16(9):1618-1620
目的:评价头孢呋辛钠术前术后给药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预防切口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月间接收治疗的骨科手术患者1 500例资料,按用药治疗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50例;治疗组患者术前术后给予头孢呋辛钠预防感染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炎症因子(白细胞计数、CRP、TNF-α)水平测得值和体温复常时间的差异,以及治疗费用和抗菌药物用量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体温复常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炎症因子(白细胞计数、CRP、TNF-α)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费用和抗菌药物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头孢呋辛钠不同时段给药预防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均优于左氧氟沙星,有效改善了机体炎症因子水平,减少了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衣鑫婷 《抗感染药学》2019,16(5):837-839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与甲硝唑联用对妇科患者腹腔镜术后预防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实施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术前0.5 h给予甲硝唑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前0.5 h加用盐酸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即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1(sICAM-1)、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sICAM-1、CRP和IL-6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术后的血清sICAM-1、CRP和IL-6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左氧氟沙星与甲硝唑联用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其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2.
章甘竹仔 《抗感染药学》2019,16(11):1971-1973
目的:探究甲硝唑与左氧氟沙星联用肛周切开挂线对肛周脓肿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原素(PCT)表达和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间住院治疗的肛周脓肿感染患者112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采用肛周切开挂线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甲硝唑、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CT、CRP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PCT、CRP水平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后两组血清PCT、CRP水平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CT、CRP水平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甲硝唑与左氧氟沙星联用肛周切开挂线治疗肛周脓肿感染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缓解了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了临床疗效,且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谢龙先 《抗感染药学》2019,16(10):1801-1803
目的:评价头孢他啶与依替米星联用对化脓性胆管炎患者T管引流术后预防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化脓性胆管炎T管引流术患者168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替米星术后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加用头孢他啶术后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指标即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降钙素原(PCT)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细菌清除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CRP、SAA和PCT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CRP、SAA和PCT水平测得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RP、SAA和PCT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头孢他啶与依替米星联用治疗化脓性胆管炎患者T管引流术后预防感染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其炎症因子,提高了细菌清除率。  相似文献   

14.
《抗感染药学》2018,(2):262-264
目的:比较左氧氟沙星与不同抗菌药物(比阿培南或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用对多重耐药菌致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多重耐药杆菌致HAP患者86例资料,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与比阿培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相关指标(WBC、hs-CRP、PCT和SAA)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相关指标(WBC、hs-CRP、PCT和SAA)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相关指标(WBC、hs-CRP、PCT和SAA)水平测得值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左氧氟沙星与比阿培南联用治疗多重耐药菌致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疗效,有效改善了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抗感染药学》2019,(1):122-124
目的:评价万古霉素骨水泥疗法在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髓内感染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对临床疗效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骨折内固定术后髓内感染患者7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即彻底清创、清除坏死组织和抗菌药物闭式冲洗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万古霉素骨水泥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炎症指标即血沉(ESR)、白细胞计数(WBC)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为68.57%(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ESR、WBC和CRP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ESR、WBC和CRP水平测得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ESR、WBC和CRP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万古霉素骨水泥疗法治疗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髓内感染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其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6.
《抗感染药学》2018,(8):1416-1418
目的:比较头孢替安与头孢呋辛围术期使用对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患者预防术后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痔疮行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患者90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A组患者给予头孢呋辛预防性抗感染治疗,B组患者给予头孢替安预防性抗感染治疗,C组患者给予不用抗菌药物的常规预防性治疗,比较3组患者用药后感染的相关并发症和体温升高的发热率差异,以及手术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3组患者用药后均未发生感染相关并发症,B组患者用药后体温复常率均明显高于A组和C组(P<0.05),A组患者的体温升高的发热率明显低于C组(P<0.05);3组患者手术前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C-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PCT)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手术后的WBC、N%、CRP与PCT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头孢替安预防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患者术后感染的疗效优于头孢呋辛,明显改善了术后体温的复常。  相似文献   

17.
马国杰 《抗感染药学》2019,16(11):2012-2014
目的:探究莫西沙星与万古霉素联用对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其对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83例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n=41)和观察组(n=42);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万古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莫西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相关指标即白细胞计数(WBC)、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血浆D-二聚体(DD)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WBC、CRP和D-D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WBC、CRP和D-D水平测得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WBC、CRP和D-D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常规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莫西沙星与万古霉素联用治疗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降低了其WBC、CRP和D-D水平,提高了其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党宁 《抗感染药学》2019,16(10):1833-1835
目的:探究替加环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感染肺炎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6月间收治的ICU PDR-Ab感染肺炎患者82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1)与治疗组(n=41);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加环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WBC、PCT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以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RP、WBC、PCT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RP、WBC、PCT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对照组,但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替加环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治疗PDR-Ab感染肺炎患者,有效改善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轻微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抗感染药学》2017,(9):1781-1783
目的: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脑卒中患者伴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细菌清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伴肺部感染患者60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他啶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和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测得值经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WBC、CRP和PCT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脑卒中患者伴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了细菌的清除率。  相似文献   

20.
邱钰超 《抗感染药学》2019,16(12):2152-2155
目的:评价美罗培南与环丙沙星联用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感染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9年6月间收治的MDR-PA感染重症肺炎患者60例资料,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患者给予单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治疗,B组患者则给予美罗培南与环丙沙星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症状指标如体温、WBC、氧合指数(PaO_2/FiO_2)及炎症因子如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测得值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肺部感染(CPIS)、病情程度(APACHEⅡ)评分值的变化情况。结果:B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治疗10 d后体温、WBC计数值低于A组(P<0.05),PaO_2/FiO_2测得值高于A组(P<0.05),治疗10 d后血清PCT、CRP水平测得值低于A组(P<0.05),CPIS、APACHEⅡ评分值低于A组(P<0.05)。结论:与单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相比,美罗培南与环丙沙星联用于治疗MDR-PA感染重症肺炎患者,有效改善了症状,降低了炎症因子水平,缓解了肺部感染程度,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