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罗冠均 《江西医药》2021,56(7):1012-1014
目的 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顺铂+培美曲塞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本院确诊的60例晚期NSCLC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顺铂+培美曲塞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均持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CA125、CA199和CEA水平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治疗后1年的中位总生存期(OS)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观察组中位总生存期(OS)、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均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A125、CA199和CE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3%,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顺铂+培美曲塞方案化疗治疗晚期NSCLC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顺铂在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原发性肝癌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2021年5月收治的118例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培美曲塞、顺铂治疗,观察组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抗癌效果、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血清甲胎蛋白(AF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临床获益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D-1、AFP和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1年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原发性肝癌采用卡瑞利珠单抗可提高疗效,降低PD-1表达和肿瘤标志物水平,安全性高且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孙文泽  张莹冰  王琳 《中国药师》2023,(11):241-248
目的 探究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方案对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诊治的晚期非鳞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培美曲塞联合卡铂化疗。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卡瑞利珠单抗组(Camrelizumab)和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组(Camrelizumab+SFI)。以客观反应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进行短期疗效和长期疗效评价。生存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分析,根据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CTCAE 4.03)评估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共纳入95例晚期非鳞NSCLC患者,Camrelizumab组48例,Camrelizumab+SFI组47例。Camrelizumab+SFI组和Camrelizumab组患者的ORR分别为59.57%和45.83%(χ2=1.799,P=0.180),DCR分别为78.72%和58.33%(χ2=4.569,P=0.033)...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信迪利单抗(Sintilimab)与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联合PP(培美曲塞+顺铂)方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后疾病进展的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受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后疾病进展的晚期非鳞NSCLC患者为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培美曲塞+顺铂治疗(Chemotherapy)组和培美曲塞+顺铂+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治疗(Sintilimab+Bevacizumab)组。比较两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客观反应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并评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共纳入107例患者,Sintilimab+Bevacizumab组53例,Chemotherapy组54例。Sintilimab+Bevacizumab组中位PFS、中位OS均显著高于Chemotherapy组(P <0.05)。Sintilimab+Bevacizumab组与Chemotherapy组ORR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加卡铂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0例晚期NSCL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10例,贝伐单抗15mg·kg-1+培美曲塞500mg·m-2+卡铂AUC6)与对照组(20例,培美曲塞500mg·m-2+卡铂AUC6),21d为1个周期。完成2个周期以上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0.0%、40.0%(P<0.0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4.7、3.2个月(P<0.05),有效率分别为20.0%、5.0%(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2、7.9个月(P>0.05)。2组主要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加卡铂二线治疗晚期NSCLC在疾病控制率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方面优于培美曲塞加卡铂方案,且未加重不良反应,患者能够耐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培美曲塞+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为NSCLC 的新辅助化疗提供参考。方法 将2014 年1 月至2015 年6 月治疗的Ⅳ期NSCLC 患者9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 例,对照组按多西他赛+顺铂方案化疗,研究组前瞻性给予培美曲塞+顺铂方案化疗,化疗前、后检测两组肿瘤标志物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情况,比较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实体瘤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化疗后血清癌胚抗原(CEA)、CYFRA21-1 浓度显著低于化疗前及对照组(P<0.05);两组化疗前、后EGFR 突变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美曲塞+ 顺铂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与一线化疗相当,但新辅助化疗可延长PFS,其对EGFR 基因突变状态变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 回顾性分析舟山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中晚期NSCLC患者104例的临床资料, 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52例)和B组(52例)。A组采用吉西他滨+顺铂或培美曲塞+顺铂化疗方案治疗, B组采用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或培美曲塞+顺铂化疗方案治疗, 21 d为1个周期, 两组患者治疗3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 治疗前后Ⅲ期、Ⅳ期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免疫功能指标, 生存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近期总有效率[51.92%(27/52)]高于A组[32.69%(17/52)])(Z=4.11, P < 0.001)。治疗后, 两组Ⅲ期、Ⅳ期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CD8+百分比均比治疗前低, 且B组均低于A组(均P < 0.05);两组CD4+百分比、CD4+/CD8+比值、功能子量表、症状子量表、总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 < 0.05), 且B组均高于A组高(均P < 0....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含铂双药方案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行含铂双药方案治疗的82例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含铂双药一线治疗的有38例(观察组),仅行含铂双药一线治疗的有44例(对照组)。记录两组临床疗效[客观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个周期后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变化,分析两组患者生存情况[包括无进展生存(PFS)及总生存(OS)],并评估治疗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ORR及DC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个周期后,两组外周血CD4+及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外周血CD8+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信迪利单抗联合常规化疗方案对EGFR/ALK突变阴性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EGFR/ALK突变阴性初治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分配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培美曲塞与顺铂常规化疗,观察组采用信迪利单抗联合培美曲塞与顺铂化疗。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CBR)、客观缓解率(ORR)、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CD3+、CD4+、CD8+)及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铁蛋白(SF)、糖类抗原125(CA125)、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l...  相似文献   

10.
应乐 《药品评价》2020,(15):40-42
目的:观察贝伐单抗联合 PC(顺铂 + 培美曲塞)化疗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肿 瘤标志物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 NSCLC 恶性胸腔积液患者 86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组各 43 例。对照组采用 PC 化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贝伐单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治疗 4 个 周期后血清肿瘤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 125(CA125)]、免疫细胞(CD3+、 CD4+、NK+ )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 4 个周期后,客观有效率观察组(81.40%)高于对照组(60.47%); 观察组血清 VEGF、CEA、CA125 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 CD3+、CD4+、NK+ 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观察组腹泻、皮疹、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 > 0.05)。结论:贝伐 单抗联合 PC 化疗方案治疗 NSCLC 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可降低血清 VEGF、CEA、CA125 水平,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卡铂一线治疗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晚期非鳞状NSCLC初治患者38例,一线进行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或卡铂化疗:培美曲塞500 mg/m2 d1,联合顺铂25 mg/m2 d1~d3或卡铂(AUC=5)d1,每3周为1个周期重复,所有患者接受至少2个周期化疗.结果 38例可评价,CR 0例,PR 10例,SD 20例,PD8例,客观有效率26.3%,疾病控制率78.9%,临床受益反应率为71.1%;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能耐受.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卡铂一线治疗晚期非鳞状NSCLC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微,易于耐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铂类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就诊本院的100例晚期食管患者,按照区段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联合组(n=50),对照组应用白蛋白紫杉醇+铂类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联合组应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铂类化疗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个周期后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糖类抗原125(CA125)]、免疫功能指标[CD4阳性T淋巴细胞(CD+4)、CD8阳性T淋巴细胞(CD+8)、CD+4/CD+8]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个周期后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4个周期后,两组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CEA、HMGB1、CA125)、免疫功能指标(CD+4、...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细胞免疫、血管生成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中晚期NSCLC患者86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43例,接受化疗治疗)、研究组(43例,接受化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共治疗3个周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血管生成因子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免疫功能[CD4+、CD3+、CD4+/CD8+、CD8+]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均比对照组高(P<0.05);相比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血清Cyfra21-1、CA125、CEA、VEGF、bFGF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相比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CD4+、...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评价卡铂和培美曲塞联合卡瑞利珠单抗与单独化疗用于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建立Markov模型,对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与单独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鳞状NSCLC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临床效果参数和效用参数源于Ⅲ期临床试验(CameL试验)数据和国内外参考文献,结果指标包括成本、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和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采用单因素和概率敏感性分析对结果进行分析,以评估模型结果的稳健性。结果:基础分析显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可产生额外的0.395 QALY,增量成本为48 786元,从卫生体系角度来看,对应于每个QALY的增量成本效益比为123 509元。从医保支付方角度作情境分析,结果显示,从城镇居民医保角度卡瑞利珠单抗化疗的ICER为101 959元,从职工医保角度ICER为103 393元。结论:基于217 341元/QALY的支付意愿阈值,对于中国晚期非鳞状NSCLC患者,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的一线治疗相对于单独化疗具有经济学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顺铂/培美曲塞二钠方案与卡铂/培美曲塞二钠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对比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使用我院电子病历系统,筛选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应用培美曲塞联合铂类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案例共71例,将其分为顺铂组(34例)和卡铂组(37例),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顺铂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160d,顺铂组为150d,(P>0.05);一年生存率为分别为50%和48.7%(P>0.05),客观缓解率(CR+PR)分别为为26.5%和29.7%(P>0.05);两方案Ⅲ-Ⅳ度血液毒性和肠胃道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两组方案在一线治疗晚期NSCLC中具有相似的疗效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和顺铂化疗对NSCLC患者脑转移发生率、生存时间及VEGF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培美曲塞+顺铂治疗,观察组给予贝伐单抗+培美曲塞+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存率、VEGF蛋白水平、不良反应及脑转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ORR、DCR高于对照组(53. 33%vs. 26. 67%,86. 67%vs. 63. 33%)(P <0. 05)。观察组患者1年、2年、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66. 67%vs. 40. 00%,40. 00%vs. 16. 67%,26. 67%vs. 6. 67%)(P <0. 05)。观察组患者的VEGFA、VEG-FB、VEGFC蛋白水平[(87. 51±10. 36)、(78. 42±9. 48)、(50. 17±7. 34) pg/ml]低于对照组[(160. 37±18. 95)、(129. 74±11. 87)、(89. 74±10. 23) pg/ml](P <0. 05)。观察组患者高血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贫血、蛋白尿、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1年后,观察组脑转移2例(6. 67%),对照组脑转移5例(16. 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2年后,观察组脑转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 00%vs. 33. 33%,P <0. 05)。结论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顺铂化疗可以提高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降低脑转移发生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且患者耐受性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培美曲塞与多西他赛分别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肿瘤科晚期肺腺癌患者82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方案,观察组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比较疗效。结果对照组缓解率为70.73%,观察组缓解率为68.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58.54%)高于观察组(24.39%),差异明显(P<0.05)。结论培美曲塞与多西他赛在化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相当,培美曲塞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多西他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顺铂化疗用于局部晚期食管癌术前的效果以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水平的影响。方法 73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电脑系统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研究组(37例)。对照组术前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顺铂化疗治疗,研究组术前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PD-1、PD-L1水平,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D-1、PD-L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D-1、PD-L1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研究组患者的PD-1(244.47±15.72)ng/L、PD-L1(292.13±21.67)ng/L均低于对照组的(258.89±13.64)、(314.98±22.54)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D3+、CD4...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尼妥珠单抗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方案在晚期胰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90例晚期胰腺癌患者根据平行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尼妥珠单抗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与参考组(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各为45例,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均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参考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妥珠单抗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胰腺癌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命时间,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后进行培美曲塞同药维持治疗在晚期肺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间我院收取的ⅢB~Ⅳ期肺腺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的患者均已经过4个周期的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化疗且病情已得到控制。两组患者均给予缓解肿瘤相关症状支持治疗及最佳关怀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予以培美曲塞维持治疗;对照组则在两药联合化疗后不进行任何抗肿瘤操作。治疗8个周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均治疗至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或疾病进展或随访至48周满,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实验组的客观缓解率为35%,疾病控制率为87.5%,对照组分别为5%、17.5%,两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PFS为(2.50±1.04)个月,实验组为(5.60±1.1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口腔黏膜反应、重度白细胞减少、皮疹、重度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后进行培美曲塞同药维持治疗能够控制晚期肺腺癌患者病情进展,延长PF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