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潜伏时间、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预后。方法:分析1996年8月~200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8例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3例为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结果:根据典型病史,术前多可做出诊断,本组均为手术彻底切除病灶,随访16例,失访2例,随访时间6个月~5年,均无复发。结论: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单纯彻底手术治疗可以治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分析我院1993年7月-2003年7月收治的25例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5例为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结果其发病的潜伏期多在1~3年。据临床表现,术前多可确诊。本组病例均行手术切除病灶。随访20例,随访时间6个月~5年,均无复发。结论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行病灶切除为其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 1例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 ,术后随访 0 .5~ 5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占我院同期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 1 .48% ,我院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为 1 .0 3/万。1 1例术前均得到确诊 ,病灶切除完整 ,随访 0 .5~ 5年无复发。结论 :详细询问病史 ,认真检查 ,易于对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作出诊断。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4.
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潜伏时间、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预后。方法:分析1996年8月-200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8例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3例为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结果:根据典型病史,术前多可做出诊断,本组均为手术彻底切除病灶,随访16例,失访2例,随访时间6个月-5年,均无复发。结论: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单纯彻底手术治疗可以治愈。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最常见的部位是盆腔脏器和腹膜,也可出现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如脐、膀胱、肾、输尿管、肺、胸腺、乳腺、淋巴结,甚至在手、臂、大腿等处,但罕见。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即特殊部位EMS的报道亦逐渐增多。下面就我院近10年收治的盆腔外EMS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常发生于盆腔脏器,盆腔外发生少见,但以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多见。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其症状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现将我院1995年-2005年诊治的14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盆腔外手术切口予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确诊的盆腔外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3例的发病部位、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3例盆腔外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0例;会阴切口予宫内膜异位症3例。所有病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3例内膜异位病灶较深,手术后加米非司酮12.5mg,口服,每日1次,持续3月。23例患者随访1—3年无复发,总治愈率100%。结论盆腔外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好发于经刮宫产及外阴侧切手术史的患者,符合子宫内膜种植学说。医源性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高发病率,值得广大妇产科医务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4年1月本院收治的11例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9例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为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且均采取手术彻底切除病灶。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发病原因较复杂,但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术前多可做出诊断。结论:手术彻底切除病灶为最有效的方法,必要时可以辅助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妇科较常见的一类良性疾病,它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内膜和肌层以外的部位.并出现周期性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并非肿瘤,但其病灶可向外播散,种植生长,在身体内几乎无所不及,但绝大多数的病灶位于盆腔,依次是卵巢、子宫直肠窝、盆腔腹膜、腹壁切口、膀胱壁、子宫颈、输卵管、肠壁、外阴阴道及其他。手术治疗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本治疗。  相似文献   

10.
李淑敏 《开卷有益》2005,(10):12-13
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发生在盆腔脏器,但也有发生在盆腔外的情况。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盆腔以外身体其他部位(包括外科手术瘢痕、外阴、宫颈、腹膜、腹股沟、消化道系统、泌尿系统、肺和胸膜、肌肉骨骼系统、中枢和周围神经、皮肤、肢体末端等)的病变。资料统计表明,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可生长于妇女体内的绝大多数器官,只有心脏和脾脏还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用于重度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与副反应。方法 回顾分析43例重度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比较应用米非司酮、达那唑的复发率和副反应率。结果 米非司酮用于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率低,副反应较少。结论 米非司酮用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术后辅助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身体其它部位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如果子宫内膜异位在盆腔内生殖器官和其邻近器官的腹膜面,又称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如果子宫内膜出现和生长在子宫肌层的,则称为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病和子宫内膜异位症都为内膜异位症,而且两者可能同时存在。但在组织发生学和临床表现方面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异位症朱建玲当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复粘膜以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异位于卵巢、子宫骶骨韧带等盆腔内组织时,称之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当子宫内膜出现和生长在子宫肌层,但未扩散至子宫浆膜层时...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较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而且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异位内膜最常见的部位是卵巢,而盆腔外器官发生较少见,如腹壁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现将我院近两年所见病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更正启事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多发生于盆腔脏器,盆腔外较少见,而发生于盆腔外的内异症以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多,多见于中期妊娠剖宫取胎术或足月剖宫产术后。自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共收治内异症患105例,其中经手术及病理确诊腹壁内异症6例,占同期内异症的5.71%,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常发生于盆腔脏器,盆腔外发生少见,但以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多见。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其症状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现将我院1995年~2005年诊治的14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23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周应芳 《北京医学》1994,16(3):141-143
分析23例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中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20例,脐部异位症1例,外阴异位症2例。药物治疗虽可缓解症状,但停药后容易复发。本组均手术切除病灶。18例获随访,时间术后半年至1年,均未见复发。手术切除病灶可以根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方法:收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21份、异位病灶组织8份及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正常盆腔对照组Ⅰ的子宫内膜10份,盆腔炎致盆腔粘连对照组Ⅱ的子宫内膜10份。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在位内膜、异位病灶内膜ICAM-1表达。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的ICAM-1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子宫内膜的ICAM-1表达,两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异位灶组织ICAM-1表达明显高于其在位及对照组内膜。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灶组织ICAM的异常表达可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辉 《大家健康》2016,(7):54-54
当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宫腔面以外时,称子宫内膜异位症。如内膜异位至子宫肌层以外的盆腔内组织如卵巢、子宫韧带等处时。为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或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至子宫体肌层时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病,前者远为多见。因而临床上一般所称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均指前者而言,子宫腺肌病多发生于30~50岁的经产妇。多次刮宫可能是致病原因之一。约半数患者合并子宫肌瘤,约15%患者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1]。  相似文献   

20.
手术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状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及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发生部位大多数在盆腔,但也可发生在会阴和腹部的手术切口。由于临床上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不同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因此,对我院近10年间的15例手术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资料进行了总结,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