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s)是脂肪合成基因重要的转录调节因子.SREBP-1a、-1c主要调节与脂肪酸代谢相关的酶,SREBP-2主要调控胆固醇代谢.SREBP-1c又称脂肪细胞定向和分化因子(ADD1),在脂肪细胞的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SREBPs还参与脂肪合成基因的营养调控,并受胰岛素/葡萄糖和瘦素调控,而且是代谢综合征中重要的基因调控连结点.对其调控作用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将对糖尿病、肥胖等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和临床治疗有更新、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胰岛素对高脂诱导胰岛素抵抗的骨骼肌细胞脂代谢及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L6成肌细胞诱导分化后行棕榈酸干预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胰岛素干预后,分别检测3组脂代谢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脂组诱导胰岛素抵抗后,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升高,IRS-1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降低.胰岛素干预后,SREBP-1c表达下降,IRS-1表达升高.3组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stat3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高脂诱导骨骼肌胰岛素抵抗下,胰岛素干预可能通过影响脂质代谢通路中关键的转录因子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3.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s)是脂肪合成基因重要的转录调节因子。SREBP-1a、-1c主要调节与脂肪酸代谢相关的酶,SREBP-2主要调控胆固醇代谢。SREBP-1c又称脂肪细胞定向和分化因子(ADD1),在脂肪细胞的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SREBPs还参与脂肪合成基因的营养调控,并受胰岛素/葡萄糖和瘦素调控,而且是代谢综合征中重要的基因调控连结点。对其调控作用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将对糖尿病、肥胖等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和临床治疗有更新、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期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细胞内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7~8周龄高脂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的雄性糖尿病SD大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未治疗糖尿病组、胰岛素组、格列齐特组,每组各6只.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骨骼肌细胞SREBP-1c mRNA和核内成熟型蛋白表达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子3磷酸化(Tyr705)(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3.7±1.1)比较,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细胞SREBP-1c mRNA(7.3±2.6)和核内蛋白(3.3±0.4)、TNF-α(0.44±0.03)及P-STAT3蛋白(0.50 ±0.08)表达水平显著上调,早期胰岛素治疗则下调了SREBP-1c mRNA(4.1±1.8)和核内蛋白(2.7±0.3)表达、TNF-α(0.19±0.22)及P-STAT3蛋白(0.29±0.03)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胰岛素治疗抑制骨骼肌细胞内脂质合成通路中关键转录分子的表达,可能是骨骼肌内脂质沉积减少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OCS)是一组抑制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信号转导的蛋白,由CIS(cytokine inducible SH2 containing protein)、SOCS-1~7组成,在体内町抑制多种细胞因子的信号转导.研究显示,SOCS的一些成员作用于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受体底物(IRS)、磷脂酰肌醇3激酶(PDK)、JAK等胰岛素信号转导分子及瘦素受体(LR)、JAK2、STAT等瘦素相关信号因子,负性调节胰岛素受体信号和瘦素信号的转导,引起胰岛素抵抗和瘦素抵抗,诱发体内葡萄糖代谢失衡,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是一种重要的核转录因子,它主要调控脂肪合成和葡萄糖代谢相关酶基因的表达。SREBP-1c不但受到胰岛素/葡萄糖和瘦素等多种激素和营养物的调控,而且介导胰岛素对多种基因表达的调控。最近研究发现,SREBP-1c的过度表达与肝脏和胰岛等非脂肪组织的脂质积聚相关。实验研究提示,干预SREBP-1c的不适当表达可能是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协同刺激因子-1α(PGC-1α)是一种介导细胞能量代谢过程的核受体辅助激活因子.在肝脏,PGC-1α基因转录水平、转录后修饰及PGC-1α与相关转录因子的结合能力,可以影响肝脏糖脂代谢关键酶的表达,并和肝脏胰岛素抵抗有密切关系.近年的研究认为,机体各组织PGC-1α的表达差异对胰岛素抵抗可以产生不同的影响,协调各组织的PGC-1α表达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8.
肿瘤坏死因子-α与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大量证据表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参与了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并在与肥胖相关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TNF-α致胰岛素抵抗的主要机制有:(1)直接作用于胰岛素信号转导系统,减少酪氨酸磷酸化。(2)降低葡萄糖转运子4的表达及转运从而减弱胰岛素的作用。(3)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相互拮抗,负性调节与胰岛素敏感性有关的核转录因子。(4)通过促脂解作用介导游离脂肪酸增加。  相似文献   

9.
肿瘤坏死因子-α与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大量证据表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参与了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并在与肥胖相关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TNF-α致胰岛素抵抗的主要机制有:(1)直接作用于胰岛素信号转导系统,减少酪氨酸磷酸化。(2)降低葡萄糖转运子4的表达及转运从而减弱胰岛素的作用。(3)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相互拮抗,负性调节与胰岛素敏感性有关的核转录因子。(4)通过促脂解作用介导游离脂肪酸增加。  相似文献   

10.
脂毒性导致胰岛β细胞衰竭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毒性可通过抑制β细胞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因子-1(PDX-1)和肌腱膜纤维肉瘤癌基因同源核A(MafA)的表达,使胰岛素基因表达减少,并通过上调同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激活其下游靶分子,导致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脂毒性还可通过激活氧化应激、导致各种凋亡因子失衡、内质网应激、microRNA途径引起β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柴苓调肝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造模成功的63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7组,每组9只,分别为模型组,饮食控制组,甘乐对照组,三七脂肝丸对照组,柴苓调肝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未造模的9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的血糖、血胰岛素、肝脏SOCS-3mRNA和SREBP-1c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糖、血胰岛素、肝组织S)CS-3mRNA、SREBP-1c mRNA表达显著上调;柴苓调肝颗粒高、中、低剂量组SOCS-3mRNA、SREBP-1cmRNA表达较模型组下调,且血糖、血胰岛素水平下降;用药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OC-3mRNA表达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SREBP-1c mRNA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SO)C-3可能通过胰岛素抵抗及上调肝组织SREBP-1c mRNA表达参与NAFLD发病,柴苓调肝颗粒能抑制肝脏SO)C-3 mRNA及的SREBP-1c mRNA表达,对NAFLD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肝脏糖异生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脏糖异生是肝糖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一系列转录因子的调控,其中Fox01、CREB、PGC-1α与激素和糖异生限速酶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K)编码基因的串话是决定糖异生启动的关键环节.另外诸多因素,如孤儿核受体Nur77和TR4、细胞因子抵抗素和脂联素、游离脂肪酸直接与转录因子结合,通过多种信号转导通路抑制或增强转录因子的活性,从而影响糖异生限速酶编码基因的转录.肝脏糖异生紊乱导致的肝糖输出增多是机体肝脏胰岛素抵抗发生的重要诱因,因此通过干预肝脏糖异生信号通路的不同环节,减少肝糖生成,将为治疗肝脏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及新药研发提供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对大鼠骨骼肌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表达调控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合消化法取2~3 d SPF级雄性SD大鼠原代骨骼肌细胞,将原代细胞分为对照组(C)、对照+胰岛素组(C+I)、高脂组(PA)及高脂+胰岛素组(PA+I).将表达SREBP-1c腺病毒转染L6细胞,根据感染复数(MOI)分为含绿色荧光蛋白阴性载体(GFP)组、MOI值为5、50、100、200组.将靶基因为SREBP-1c的干扰RNA (siRNA)转染L6细胞,并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siRNA组及SREBP-1c siRNA组.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SREBP-1c、IRS-1、蛋白激酶B(Akt)基因及蛋白表达,油红O染色法检测细胞内脂质沉积情况.多组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结果 与C组相比,PA组SREBP-1c基因和蛋白水平升高(分别为2.72±0.08比1.00±0.18,3.02 ±0.19比1.00±0.05,t=15.240、18.289,均P<0.05),IRS-1基因和蛋白水平降低(分别为0.71 ±0.04比1.00 ±0.05,0.82 ±0.04比1.00±0.04,t=-7.960、-6.052,均P<0.05),丝氨酸磷酸化IRS-1蛋白表达升高,丝氨酸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下降(t=20.987、-5.869,均P<0.05).与GFP组相比,MOI值为50、100和200组的SREBP-1c基因和蛋白表达呈剂量依赖性上升(均P<0.05),IRS-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性下降(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siRNA组相比,SREBP-1c siRNA组SREBP-1c基因和蛋白水平降低,IRS-1蛋白表达升高(均P<0.05).结论 SREBP-1c可抑制骨骼肌IRS-1胰岛素信号通路,参与肌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抵抗素是由脂肪组织特异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其存在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是联系肥胖与胰岛素抵抗的重要信号分子.抵抗素基因表达的调节可能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和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EBP)、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转录因子完成.抵抗素通过作用于胰岛素靶器官导致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代谢出现异常.除了对胰岛素作用的影响,抵抗素还与脂肪细胞的分化、免疫、炎症、心血管疾病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15.
脂素基因(LPIN)是新近发现的双向调控身体脂肪的一个基因家族,至少包括LPIN1,LPIN2,LPIN3 3个成员.其蛋白产物称为脂素(lipin).该蛋白家族在不同组织发挥相似的功能,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作为磷脂酸磷酸酶(PAP)1发挥甘油三酯、磷脂合成作用,二是作为转录协同刺激因子联系肝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γ协同刺激因子1α(PGC1α)和PPARα,进而调节脂肪酸氧化基因的表达,因而在脂质合成和基因表达方面有双重作用,影响着糖脂代谢.该基因变异可能与胰岛素抵抗、肥胖、2型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相关.Lipin可能为胰岛素抵抗、肥胖、糖尿病及其相关代谢异常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肝细胞脂质蓄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源Huh7肝细胞,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及5 mmol/L二甲双胍、10 mmol/L二甲双胍、15 mmol/L二甲双胍处理组,确定最佳浓度后,使用LDL荷脂,然后分为空白对照组、LDL处理组和LDL+15 mmol/L二甲双胍处理组。实验终点,采用细胞增殖及毒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油红O染色和BODIPY脂质探针检测细胞内脂质含量,Dil-LDL检测细胞脂质摄取能力,Western blot分析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SREBP-1c、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和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二甲双胍可抑制LDL诱导的肝细胞脂质蓄积,降低SREBP-2、SREBP-1c、LDLR和PCSK9的蛋白表达。结论二甲双胍可能通过减少转录因子SREBP-2和SREBP-1c,下调LDLR表达,从而抑制细胞脂质蓄积。  相似文献   

17.
PPARδ与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δ是新近发现与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相关的转录因子,属PPAR家族。PPARδ存在多种配体。动物试验表明,激活PPARδ可以改善血脂谱及胰岛素敏感性。PPARδ通过调节脂代谢所需酶的表达来调控机体的脂代谢,并调节胰岛素的敏感性。PPARδ的基因多态性研究也提示其与血脂、血糖、体重指数相关。PPARδ可能是调控脂代谢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8.
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第60届学术年会简况(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2 脂肪与胰岛素抵抗 脂肪与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过去多集中在空腹或餐后血脂成分变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面 ,目前的研究兴趣更集中于器官组织内脂肪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1 2 1 脂肪组织与胰岛素抵抗 脂肪细胞信号传递与转录激活因子 (STATs)的调节与功能 :STAT是诱导脂肪细胞分化的转录因子家族 ,其表达与脂积聚有关。Stephens等 [12 95 P]研究了脂肪细胞STATs转录调节的基因表达。以干扰素 (IFN)γ处理 3T3 L1脂肪细胞和大鼠脂肪细胞 ,引起STAT1磷酸化和核异位 ;IFNγ可完全抑制过氧化物酶体增…  相似文献   

19.
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与肿瘤坏死因子和瘦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瘦素起了重要作用。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时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增强 ,可能通过抑制各种基因转录 ,干扰受体信号转导等机制发挥作用。瘦素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干扰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肥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抑制叉头状转录因子O1(FoxO1)基因表达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构建针对转录因子FoxO1 mRNA特异性的携带红色荧光标记的siRNA载体,并测序鉴定.高浓度(10-6mol/L)胰岛素诱导24 h建立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实验共分4组:A组为普通培养基培养的细胞组;B组为未处理胰岛索抵抗细胞组;C组为转染FOxO1 siRNA载体的胰岛素抵抗细胞组;D组为以转染试剂为对照的胰岛素抵抗细胞组.转染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红色荧光的表达;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各组细胞葡萄糖的消耗;RT-PCR技术检测FOxO1 mRNA表达;Western印迹和免疫沉淀技术检测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蛋白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结果 经测序,成功构建了FoxO1 siRNA 载体.在转染后48 h,细胞内红色荧光表达最强.此时,与A组比较,B组葡萄糖消耗量降低(P<0.01),FoxO1 mRNA表达增强(P<0.05),IRS-2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别(P>0.05),但其酪氨酸磷酸化明显降低(P0.05).结论 抑制FoxO1基因在胰岛素抵抗细胞中的高表达,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反馈调节IRS-2蛋白酪氨酸磷酸化,增强胰岛素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