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表型与基因突变位点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分别扩增92株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基因rpoB,异烟肼耐药基因katG、inhA、ahpC,链霉素耐药基因rrs、rpsL,乙胺丁醇耐药基因embB及喹诺酮耐药基因gyrA,SSCP筛选出突变序列,DNA测序分析突变性质.结果 59株利福平耐药株rpoB基因突变检出率94.9%(56/59),以Ser450Trp突变最多;90株异烟肼耐药株中,katG基因突变检出率38.9%(35/90),以Ser315Thr最多,3株检出inhA基因突变,ahpC基因无突变检出;34株喹诺酮耐药株中gyrA基因突变检出率82.4%(28/34),主要为Asp94Gly,其次为Ala90Val;31株链霉素耐药株中,15株检出rrs突变,最常见为A514C和A1041G,10株发生rpsL Lys88Arg突变,总的链霉素基因突变检出率为77.4%(24/31);31株乙胺丁醇耐药株中embB 基因突变检出率19.4%(6/31),主要为Met306Val.结论 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以DNA测序为基础的基因突变分析能快速有效地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rpoB、katG、gyrA、rrs、rpsL、embB 等耐药分子标识,显示了西安地区耐药性结核分枝杆菌的突变特点,为结核病的临床诊断和合理用药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中国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相关基因的分子特征。方法对138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和45株敏感菌的耐药相关基因inhA、katG和oxyR-ahpC间隔区(异烟肼)、rpob(利福平)、gyrA(氧氟沙星)和rrs(卡那霉素)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其基因突变特点。结果 138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中,14.4%的菌株inhA基因发生突变,72.5%菌株的katG基因发生突变,15.9%菌株的oxyR-ahpC基因发生突变,同时考虑这3种基因,异烟肼耐药相关基因突变检出率可达90.6%;94.2%菌株的rpoB基因发生突变,74.5%菌株的gyrA基因发生突变,61.1%菌株的rrs基因发生突变,主要的突变位点为katG315(66.7%),inhA-15(9.4%),oxyR-ahpC-10(5.1%),rpoB516(13.8%),526(26.1%)和531(49.3%),gyrA90(21.6%)和94(51%),rrs1401(61.1%)。结论我国耐多药结核菌异烟肼、利福平、氧氟沙星和卡那霉素耐药相关基因最常见突变为katG315、inhA-15,rpoB531、526和516,gyrA94和90,rrs1401。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广西钦州地区结核分枝杆菌(MTB)相关耐药基因rpoB、katG、inhA、rpsL及embB的变异特征。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反向斑点杂交法对237例MTB-DNA阳性的痰液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5种常见耐药突变基因检测。结果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菌株占30.38%,其中单耐利福平(RIF)占2.53%,单耐异烟肼(INH)占13.92%,仅对链霉素(STR)耐药占3.80%,对两种及以上抗结核药物耐药(PR)占3.80%,同时对RIF和INH耐药(MDR)占6.33%。5种耐药基因的13个突变位点中,INH inhA基因的-15M位点最多见,其次为RIF的S531L位点和STR的43M位点。结论广西钦州地区的主要耐药菌株为INH耐药,其中又以inhA基因突变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耐多药结核分枝菌中embB基因突变与乙胺丁醇耐药的相关性. 方法 比例法检测84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乙胺丁醇(EMB)耐药性,基因测序检测embB基因的突变,2检验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84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中有43株(51.2%)对EMB耐药,41株(48.8%)对EMB敏感,57株耐多药菌株(67.9%)的embB基因发生突变.在43株EMB耐药菌株中,embB基因突变的菌株为40株(93.0%),而41株EMB敏感菌株中,embB基因突变的菌株为17株(41.5%),embB基因在耐药菌株中的突变频率远高于敏感菌株(2=25.58,P=0.00).embB306是最常见的突变位点,其在耐药菌株的突变率也高于敏感菌株(2=12.37,P=0.00),embB基因和embB306位点检测EMB耐药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93.0%和65.1%,58.5%和73.2%,76.2%和69.0%. 结论 EMB耐药的产生与embB基因和embB306突变有关,二者用于检测EMB耐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四川德阳地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位点的分布特点及基因型耐药的分析。方法收集在2010年2月-2013年3月检出的257例肺结核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DNA阳性的痰液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反向点杂交(RDB)相结合的基因芯片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位点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257例肺结核患者中检测出49例存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位点突变,其中发生katG 315、rpsL43、embB 306和rpoB 531丝氨酸(S531L)位点突变的分别为30例(11.67%)、18例(7.00%)、11例(4.28%)和10例(3.89%)。234例初治肺结核患者对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及链霉素的基因型耐药率分别为9.83%、4.27%、3.42%和5.13%,耐多药率为2.99%;23例复治肺结核患者对上述药物的基因型耐药率分别为52.17%、26.09%、13.04%和43.48%,耐多药率为13.04%。初治患者的基因型耐药率及耐多药率均明显低于复治患者。结论四川德阳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常见耐药基因突变位点分别为katG 315、rpsL 43、embB 306和rpoB 531丝氨酸(S531L)突变位点;肺结核初治患者的基因型耐药率及耐多药率均明显低于复治患者;该地区肺结核的耐多药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6.
大量的研究发现,结核分支杆菌(MTB)耐药多数是由于其特定基因位点发生突变所致。已经发现的耐药基因有katG、inhA、kasA、ndh、oxyR-ahpC基因间隔区、rpoB、embB、embC、embA、pncA、rpsL、rrs,gyrA和gyrB基因等。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方法用于MTB突变基因的检测。现就MTB的耐药性和耐药基因的关系及耐药基因的检测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突变情况,建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的检测方法.方法108例临床痰标本分离株均做PCR-SSCP和传统梯度药敏试验.结果耐SM(rpsl)、RFP(rpoB)、INH(katG)基因突变率分别为78.5%,78.2%,70.5%.其中高耐SM、REP、INH分离株突变率分别为86.9%,89.3%,84.3%.低耐分离株突变率分别为28.5%,16.6%,7.1%.结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与耐药水平联系是密切的,且结核耐药分枝杆菌基因突变绝大多数易发生在高耐药株中,也有少部分在低耐药株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 验证膜芯片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RFP)、异烟肼(INH)、链霉素(SM)和乙胺丁醇(EMB)耐药性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393例临床标本(包括痰液、尿液、胸腔积液、腹水标本),根据结核分枝杆菌耐药位点的DNA序列,设计用于检测rpoB、katG、inhA、rpsL和embB基因常见突变类型的膜芯片,对上述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并将其与传统微生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对不相符结果用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直接测序(PCR-DS)进行验证.结果 以常规培养法为金标准,膜芯片法扩增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0.4%、98.8%和95.7%,其对结核分枝杆菌RFP、INH、SM和EMB耐药性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92.3%、83.3%、68.8%和83.3%;准确性分别为98.6%、97.3%、96.6%、和98.5%;特异性均达到100.0%.结论 膜芯片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可作为常规微生物敏感性试验的补充.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结核分枝杆菌katG、inhA、ahpC、fabG1、sodA及sodC基因突变的特征及其与耐异烟肼的关系。方法对127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进行菌型鉴定及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提取结核分枝杆菌菌株DNA,应用PCR扩增katG、inhA及ahpC、fabG1、sodA及sodC基因片段,并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试验显示127株结核分枝杆菌中,其中47株耐异烟肼,80株对异烟肼敏感,耐异烟肼率为37.01%。47株耐异烟肼中,29株存在katG和(或)inhA基因突变,其中22株(46.81%,22/47)存在katG基因单位点突变,3株(6.38%,3/47)存在inhA基因单位点突变,4株(8.51%,4/47)存在katG及inhA基因联合位点突变。22株katG基因单位点突变中,20株为AGC315ACC、AGC315AAC (42.55%,20/47)突变,2株(2.13%,1/47)分别为CTG378CCG(Leu378Pro)、ACG394ATG(Thr394Met)突变,该突变位点及突变形式尚未见文献报道。18株katG及inhA未突变结核分枝杆菌均未检测到ahpC、fabG1、sodA及sodC基因突变。结论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耐药主要与katG和inhA基因突变有关。耐异烟肼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378和394新突变位点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耐药机制以及耐药结核病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embB306位点及其他突变位点与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的耐药表型及耐多药(multidrug resistant,MDR)的关系;分析embB基因突变与EMB药敏表型及MDR的关系. 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MTB采用BD MGIT 960 SIRE试剂比例法进行药敏试验,取48株EMB耐药、46株EMB敏感但耐其他药及7株四药均敏感MTB提取核酸并扩增embB基因全序列,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embB基因序列,与H37Rv标准株序列比对,分析embB基因各突变位点、形式及频率. 结果 101株MTB发现embB基因序列上有17个不同位点突变形式.53株MTB在embB基因序列上发生突变,其中46株为EMB耐药,7株为EMB敏感;embB基因野生型的MTB有48株,其中2株为EMB耐药,46株为EMB敏感;embB突变型与embB野生型的MTB之间EMB耐药率有显著性差异(x2=68.95,P<0.01).101株MTB中MDR有51株,其中有42株发生embB突变,9株为embB基因野生型,embB基因突变率在MDR和非MDR之间有显著性差异(x2=36.9,P<0.01). 结论 embB306位点与EMB耐药及MDR中度相关,embB基因突变与EMB耐药及耐多药结核菌(multidrug resistant-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MDR-TB)高度相关,embB基因突变可作为MDR-TB的检测分子标记物,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离心柱法抽提、显色法芯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利福平(RIF)与异烟肼(INH)耐药基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离心柱法直接抽提痰液中MTBDNA,显色法芯片检测69例结核患者、30例非结核患者痰液和H37Rv标准MTB株DNArpoB、katG、inhA和ahpC4个基因片段多态性。结果42例RIF耐药组rpoB区基因总突变率为90.4%,rpoB511、513、516、526、531位点突变率分别为9.5%、9.5%、7.1%、40.4%、38.0%,有1例未检出芯片信号;46例INH耐药组katG、inhA、ahpC区域突变率分别为58.6%、19.5%、6.5%,有4例未检出芯片信号;30例非结核病人痰液芯片检测结果均为阴性,H37Rv标准株为野生型。结论离心柱法抽提、显色法芯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RIF和INH耐药基因方法灵敏、特异、简便,无需特殊仪器,对指导临床用药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吉林省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rpoB、katG基因突变特点,为建立本省快速耐多药检测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对吉林省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菌株扩增rpoB、katG基因测序后比对分析。结果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rpoB、katG基因的突变率分别为83.53%和70.6%,突变类型包括点突变、联合突变和缺失。在rpoB基因中,82.30%突变发生在RRDR区域,最常见突变位点为rpoB 531、rpoB 526、rpoB 516。KatG基因突变率为70.6%,最常见突变位点为katG315,占所有突变的68.55%。结论吉林省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最常见突变位点为rpoB531、rpoB 526、rpoB 516和katG 315。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云南省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中结核分枝杆菌(MTB)耐利福平RNA聚合酶β亚单位编码基因(rpoB)和耐异烟肼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编码基因(katG)、烯酰基还原酶编码基因(inhA)突变特点。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该省208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标本进行MTB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rpoB和异烟肼耐药相关基因katG、inhA分析。结果 208例标本中共34例(16.3%)耐药,其中单耐利福平6例(2.9%),单耐异烟肼10例(4.8%),二者同时耐药18例(8.7%)。24例利福平耐药MTB的rpoB基因突变位点主要为531(TCG→TTG),占66.7%(16/24);28例异烟肼耐药MTB的基因突变位点主要为katG基因315(AGC→ACC),占78.6%(22/28)。结论云南省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中MTB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基因突变具有多态性,其中耐利福平rpoB基因的主要突变位点为531(TCG→TTG),耐异烟肼katG、inhA基因的主要突变位点为katG基因315(AGC→ACC)。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多重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multiplexpuly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multi-PCR-SSCP)方法快速、特异地同时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性的效能.方法 根据结核分枝杆菌的inhA序列、katG序列、rpoB序列,分别设计出3对特异性寡聚核苷酸引物.采用multi-PCR-SSCP技术,一次性检出耐异烟肼和利福平的结核分枝杆菌.新方法的有效性通过116株临床分离株(70株耐异烟肼,66株耐利福平)的验证.结果 名 Multi-PCR-SSCP方法检测临床分离株基因突变的有效性,以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为金标准.116株临床分离株和H37Rv标准株中除了4株katG缺失突变,其余菌株3个基因katG、inhA和rpoB在单基因PCR中都扩增成功.与H37Rv标准株相比,46株katG基因突变,14株inhA基因突变,58株rpoB基因突变.38株katG和rpoB,4株inhA和rpoB,4株inhA和katG同时突变,还有2株3个基因都有突变.multi-PCR-SSCP对于耐异烟肼和利福平的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的敏感度分别为80%、82%,特异度分别为100%和92%.结论 multi-PCR-SSCP方法敏感、特异,能同时快速有效地检测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有望成为临床指导用药的好方法,为深入研究耐药基凶检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与基因突变情况,分析耐药表型与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培养、鉴定结核分支杆菌;应用药敏试验、单链探针反向杂交试验技术(LiPA)和基因测序分析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与基因突变情况。结果50株结核分支杆菌中,12株耐异烟肼(INH),7株耐利福平(RFP),15株耐链霉素(SM),2株耐乙胺丁醇(EMB)。LiPA检测耐RFP菌株,4株rpoB基因531位TCG→TTG突变;耐INH菌株中5株KatG基因315位AGC→ACC突变;耐SM菌株中6株、SM敏感株1株rpsl基因43位AAG→AGG突变,1株耐SM菌株rpsl基因88位AAG→AGG突变;rrs基因未检测到突变;1株耐EMB菌株与1株EMB敏感株的embB基因306位发生ATG→GTG突变。结论本市结核分支杆菌的耐药性增加的趋势显著,加强监测与综合干预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江西省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中链霉素耐药的分子特征,探究北京基因型结核与链霉素耐药基因(rpsL、rrs和gidB)突变及链霉素耐药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医院及江西省胸科医院2021年1-12月分离的非重复耐多药结核菌106例,检测其耐药表型、是否为北京基因型及与链霉素耐药基因rpsL、 rrs和gidB突变的关系。χ2检验rpsL、rrs和gidB基因突变与北京基因型及表型关系。结果 106例耐多药结核菌中链霉素耐药76例,其中58例rpsL 43A> G突变,8例88A> G突变,5例rrs突变,3例gidB突变。任何rpsL、rrs和gidB基因突变与表型耐药的符合率为89.6%,特异度及敏感度分别为86.7%和90.8%。北京型结核菌分离率为88.7%,其耐药基因突变主要集中于rpsL和rrs,非北京型菌耐药突变则主要集中于gidB;北京型菌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P=0.013),但表型耐药无差异。结论 rpsL、rrs和gidB基因突变与表型耐药符合率较好,可采用分子生物学直接检测耐药基因预判菌株耐药性;结核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链霉素耐药相关基因rpsL、的突变与链霉素耐药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和PCR~DS技术对66株临床分离株进行rpsL、rrs基因检测和序列分析。结果:常规药敏实验显示20株为链霉素敏感株,46株为链霉素耐药株。20例敏感株中未发现2个基因突变,46株耐多药临床分离株中rpsL 67%,rrs基因突变率为37%,两种基因同时突变率为2%。结论:PCR—DS对耐链霉素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较高,与传统药敏试验互补,对临床耐药性检测和用药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与利福平耐药基因联合突变特征,为耐多药结核病的分子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2017—2018年从广西30个结核病防治定点机构收集的结核分枝杆菌中选取49株耐多药菌株和459株全敏感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  结果   耐多药表型与基因联合突变的符合率为71.43%。 单基因突变率和基因联合突变率在耐多药菌株中均高于全敏感菌株(χ2=5.753,P=0.016; χ2=284.034,P<0.001)。 katG和rpoB的单基因突变率在耐多药菌株中高于全敏感菌株(χ2=7.524,P=0.006; χ2=4.353,P=0.037)。 katG+rpoB基因联合突变在耐多药菌株中高于全敏感菌株(χ2=279.956,P<0.001)。 在基因联合突变的位点分布中,以katG315+rpoB450和katG315+rpoB445位点突变为主,占40.82%(20/49),2种形式的基因位点联合突变率在耐多药菌株中均高于全敏感菌株(χ2=144.232,P<0.001; χ2=19.014,P<0.001)。  结论   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基因联合突变的检测可作为广西耐多药筛查的重要指标。 广西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基因突变以katG315、rpoB450和rpoB445位点突变为主,基因联合突变以katG+rpoB形式为主。 katG315+rpoB450和katG315+rpoB445位点突变是广西地区耐多药产生的主要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基因突变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根据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序列,自行设计覆盖rpoB、katG、inhA基因突变区的系列寡核苷酸探针,并检测临床样品中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突变情况,以此来判断耐药结果。结果在56个利福平耐药菌株中,有50个菌株都在rpoB基因上榆出有突变,利福平耐药突变检出率为89.3%(50/56);有30个利福平敏感菌株rpoB基因上都未检出突变。有58个异烟肼培养的耐药菌株中有47个在katG或inhA基因上检出有突变,异烟肼耐药突变检出率为81.0%(47/58);有30个异烟肼敏感菌株katG或inhA基因上未检出突变。结论用膜芯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性,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临床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结核分枝杆菌乙胺丁醇耐药的分子机制及其快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结核分枝杆菌乙胺丁醇(EMB)耐药的临床分离株embB基因突变的情况,并探索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EMB耐药性的实验方法。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和PCR扩增产物测序方法。分析结核分枝杆菌EMB耐药和敏感各30株的embB基因。结果: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标准株为对照。发现30株EMB耐药株中有11株(36.7%)embB基因扩增产物SSCP泳动异常,部分耐药菌株测序分析证实为306位密码子突变;而30株敏感株的embB基因扩增产物SSCP泳动均无异常。结论:embB基因突变是结核分枝杆菌EMB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PCR-SSCP技术可能成为一种检测结核分枝杆菌EMB耐药性的准确和快速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