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电脑中频治疗仪及中药灌肠联合治疗小儿湿热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1年6月章丘区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小儿湿热泻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干预1组和干预2组,每组30例.干预1组选择中药灌肠法进行治疗,干预2组使用中药灌肠法联合电脑中频治疗仪进行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后临床应用效...  相似文献   

2.
笔者用半夏泻心汤合痛泻要方加减加中药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UC),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34例中,男18例,女1 6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29岁,平均45岁;病程在8个月~15年,平均6.2年.主要症状为腹泻、脓血便、腹痛、下坠感.其中湿热内蕴与肝郁脾虚型8例,湿热内蕴兼肝郁脾虚型2例,湿热内蕴兼阴血亏虚型1例,脾胃虚弱与肝郁脾虚型9例,肝郁脾虚兼脾胃虚弱型6例,肝郁脾虚兼脾肾阳虚型4例,脾胃虚弱兼湿热内蕴型4例.均参照<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1]诊断.所有病例经纤维结肠镜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3.
1996年 10月~ 1999年 10月 ,我院儿科自制神金散治疗婴幼儿腹泻 67例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1996年 10月~ 1999年 10月门诊和住院的婴幼儿腹泻病人 10 7例。其中男 59例 ,女4 8例 ,发病年龄 2个月~ 3岁 ,病程 2 h~ 6个月。1.2 分组情况 符合中医伤食泻、脾虚泻和湿热泻。其中观察组 67例 ,伤食泻 2 8例 ,脾虚泻 30例 ,湿热泻 9例。对照组 4 0例 ,伤食泻 16例 ,脾虚泻 18例 ,湿热泻 6例。2 治疗方法2 .1 观察组 自制神金散。处方 :神曲 10 g,鸡内金2 0 g,焦山楂 10 g,莱菔子 15g,半夏 5g,茯苓…  相似文献   

4.
刘文英  孟惠改  薛芳 《河北中医》2008,30(11):1182-1183
目的 观察中药灌肠配合口服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4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80例用中药灌肠配合口服复方谷氨酰肠溶胶囊治疗,对照1组80例单纯口服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对照2组80例单纯中药灌肠治疗.治疗组和对照2组均按中医辨证分为2型灌肠:脾虚寒湿型以肠炎Ⅰ号+肠炎Ⅱ号为基本方;湿热壅滞型以肠炎Ⅰ号+肠炎Ⅲ号为基本方.3组均2个月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7%、83.1%、85.3%,1年内复发率分别为12.8%、35.3%、33.3%.治疗组与对照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中药灌肠配合口服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敷脐联合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湿热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小儿秋季腹泻(湿热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给予速泻停糖浆口服、止泻散敷脐、三字经派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口服,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5%(42/44),对照组总有效率76.7%(33/43)。2组疗效比较,P0.05。结论中药口服、敷脐联合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湿热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轮状病毒肠炎是小儿秋冬季的常见病之一,属中医学"泄泻"范畴,由于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或中土虚弱,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所致.目前,多数医家认为,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中医辨证论治与湿热之邪密切关系,治疗上多数采用清热利湿止泻法[1].我院儿科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并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自拟止泻合剂结肠给药治疗小儿湿热型轮状病毒肠炎20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均为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2011年12月~2012年11月符合湿热泻[2]的住院患儿,选择临床资料相对完整的2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100例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最小1个月,最大3岁,平均1岁;腹泻10次/d以上20例,10次/d以下80例,伴呕吐80例,伴发热81例,伴脱水90例.  相似文献   

7.
我们自1986年1月至1989年1月运用“健童散”覆脐治疗小儿腹泻800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80O例患儿中男519例,女281例;年龄1岁以内511例,1~+~2岁者125例,3~4岁者91例,5岁以上者73例;按中医辨证分型:伤食(乳)泻327例,风寒泻135例,湿热泻(湿偏重者79例,热偏重者70例)149例,脾虚泻136  相似文献   

8.
我院儿科近年来利用电-磁机配合中药粉敷贴脐穴治疗小儿腹泻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治疗组100例,均系门诊患儿,男57例,女43例,年龄最小的3个月,最大的6岁,平均年龄1.9岁。病程1~3天的44例,3~7天的38例,7天以上的18例,平均病程4.8天,中医辨证:风寒泻40例,伤食泻34例,湿热泻15例,脾虚泻11例。大便呈蛋花汤样或稀水样,或夹少许粘液,日行大便次数均达3次以上,多则10余次,平均每日7次。大便镜检:脂肪球 ~ 88例,少量白细胞12例。轻度失水47例,中度失水21例,重度失水6例。伴呕吐23例,发热12例。对照组50例,病情等与治疗组无显著差异。治疗方法治疗组100例全部采用低频电磁综合治疗机(P-K-4-2型,苏州无线电五厂生产)加中药粉填脐治疗。填脐药粉为:伤食泻、风寒泻用苍术粉3g,湿热泻用黄芩粉3 g,脾虚泻用丁香粉、肉桂粉各1.5g,填药后用普通胶布覆盖固定。然后将圆形磁头敷盖在胶布上,磁感应强度为1000高斯,每次磁疗15min(冬  相似文献   

9.
我科自1986年春至1988年夏在门诊采用中药“覆脐止泻散”覆盖神阙穴,治疗小儿腹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212例疗效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212例中男性124例;女性88例。年龄:1岁以下者151例,1—2岁者33例,3—4岁者28例。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其中伤食(乳)泻74例,风寒泻83例,湿热泻28例(湿偏重者16例、热偏重者12例),  相似文献   

10.
婴幼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秋季多见。中医辨证主要有湿热兼表和脾胃虚弱两证型。自1986~1988年,笔者自拟止泻散Ⅰ、Ⅱ号方治疗婴幼儿腹泻2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250例患者中,男146例,女104例。年龄最小者28天,最大者3岁。1岁以内80例(占32%),1~1.5岁120例(占48%),1.5~+~2岁35例(占14%),2~+~3岁15例  相似文献   

11.
20 0 0 0 3~ 2 0 0 1 0 9,我们在西医预防或纠正脱水的基础上 ,采用自行研制的中药敷脐止泻膏外敷脐部 ,治疗以水样便为主要表现的小儿腹泻 ,并设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门诊及住院腹泻患儿1 4 8例 ,均符合腹泻病诊断标准[1 ] ,随机分为 3组。治疗甲组 30例 ,男 1 7例 ,女 1 3例 ;年龄最小3个月 ,最大 1岁 7个月 ,平均 1 0个月 ;急性腹泻2 4例 (其中轮状病毒性肠炎 1 0例 ,细菌性肠炎 6例 ,非感染性肠炎 7例 ,霉菌性肠炎 1例 ) ,迁延性腹泻 6例。治疗乙组 5 8例 ,男 36例 ,女 2 2例 ;年龄最小 …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推拿"止泻四法"在脾虚泻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脾虚泻患儿76例随机分为推拿"止泻四法"护理组和基础护理组各38例。比较2组患儿护理前、后泄泻次数。结果:2组患儿护理前与护理1个疗程后腹泻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护理后腹泻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止泻四法"在改善脾虚泻患儿腹泻次数方面优于基础护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止泻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湿热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患儿23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口服止泻散,对照组口服利巴韦林,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8.33%,对照组治愈率为89.6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止泻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湿热泻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止泻膏敷脐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9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卫东 《新中医》2004,36(9):41-42
目的:观察止泻膏敷脐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96例,其中56例辨证为风寒泻者用暖脐止泻膏、40例湿热泻者用清热止泻膏敷脐;对照组48例用思密达冲剂口服,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风寒泻患者总有效率92.86%、湿热泻患者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77.08%。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止泻膏敷脐 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较好,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多见于婴幼儿,好发于秋冬季,病程一般5 d~7 d,起病急,常伴发热、呕吐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呕吐常发生在腹泻前1 d~2 d[1]。现将我科小儿轮状病毒肠炎100例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均为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2011年8月~2012年3月符合湿热泻的住院患儿,男40例,女60例;年龄1岁~3岁;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腹痛、腹泻及呕吐;经治疗  相似文献   

16.
泻易停糖浆治疗小儿湿热泻的临床观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方黎明(200025)关键词:腹泻,湿热泻,中药泻易停,氟哌酸腹泻是小儿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多为外感六淫或内伤乳食致脾胃受损,运化失常。中医辨证分脾虚泻、伤食泻、湿热泻三大类,脾虚泻和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并总结止泻1号贴敷神阙穴治疗小儿湿热泻的效果。方法:66例湿热泻患儿,按序列号的奇偶数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止泻、补水和调节肠道菌群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并两组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7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贴敷神阙穴治疗小儿湿热泻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用中药肠炎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4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中药肠炎方中药液50~150mL睡前保留灌肠,每日1次,1疗程15d。结果中药肠炎方保留灌肠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1年复发率为10.53%。结论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疗效,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9.
一般资料 50例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5个月~2岁23例,2~4岁6例,4~5岁8例,5~6岁3例,病程:最长者3个月,最短者6个小时,脾肾阳虚泻11例,伤食泻27例,寒湿泻4例,脾虚泻3例,久泻气虚下陷5例,36例经检查粪便常规,有脂肪滴17例,西医诊断为消化不良性腹泻、小儿肠炎等。治疗方法处方:木鳖子2个,白胡椒2粒,丁香4粒.将木鳖子煨熟去外壳与白胡椒,丁香一起研末,与凡士林一起捣成膏状敷于脐中,再用胶布(或伤湿止痛膏)固定三天。  相似文献   

20.
脾虚泄泻局部免疫及消化吸收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脾虚泄泻局部免疫及消化吸收功能的变化以及中药的调节作用,我们观察了脾虚泄泻(下称脾虚泻)、湿热泄泻(下称湿热泻)患儿肠道局部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D-木糖吸收率及唾液泻粉酶(SA)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脾虚泻47例,除3例因其他原因未用药外余44例,其中男31例,女13例;年龄最小75天,最大10岁,平均8.6个月;病程最短2周,最长8个月,平均53天。湿热泻58例,男30例,女28例;年龄在3个月至2岁半之间,平均10个月;病程均在3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