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α-受体阻滞剂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无效的危险因素,明确初诊老年BPH的药物选择。方法回顾研究96例老年BPH患者,其中单用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新治疗组42例,与5α-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联合治疗组54例,比较两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最大尿流速(Qmax)、残余尿量(PVR)、前列腺体积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结果联合用药与单药治疗组比较,前列腺体积、Qmax和IPSS具有统计学差异;多元回归分析显示IPSS(P<0.001)及前列腺体积(P<0.05)与老年BPH单药治疗无效密切相关。结论老年BPH患者单药及联合治疗均能改善病情,对于初诊时具有较高的IPSS评分及严重的前列腺体积增大者应给予药物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用药情况,探讨BPH与COPD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BPH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生活质量量表(QOL)对患者进行评价,所有患者均详细询问病史,并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超声测量前列腺体积(PV).结果 老年BPH患者PV和PSA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疾病严重程度以中度(IPSS 8~19分)多见;COPD者合并BPH较其他呼吸疾病合并BPH者多见,COPD组PV显著高于非COPD组合并BPH者(P<0.05);我院BPH患者服用5-α还原酶抑制剂和α受体阻滞剂者多见,治疗依从性好.结论 老年BPH患者严重程度与年龄、COPD相关;药物治疗以5-α还原酶抑制剂使用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胡长福 《山东医药》2010,50(33):21-21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多发病,可导致下尿路梗阻、急性尿潴留、反复尿路感染、肾功能损伤等,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我们采取中药前列康治疗老年BPH患者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该院泌尿科收治的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13例。根据患者使用药物的种类分为α受体阻断剂组29例、5α还原酶抑制剂组27例、联合组57例,对三组患者治疗前临床指标、治疗过程中用药情况、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三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前列腺体积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α还原酶抑制剂组患者药物持有率、药物治疗依从性明显好于受体阻断剂组和联合组(P<0.05);服药依次性好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依次性差的患者,不良反应、急性尿潴留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依次性差的患者(P<0.01)。结论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好,可能与药物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有关;服用5α还原酶抑制剂的依从性好于α受体阻断剂。  相似文献   

5.
郭枫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1):2560-2561
目的 探讨非那雄胺在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8例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使用非那雄胺2d服药1次治疗组(简称观察组)以及非那雄胺1d服药1次治疗组(简称对照组),以6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最大尿流率(Qmax)、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QOL);以及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分级.随访1年,观察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前列腺相关指标比较,对照组优于观察组,但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心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随访1年,观察组发生心血管事件1次,为急性心力衰竭,再次人院,主要副反应为乳腺疼痛者1例;对照组发生心血管事件3次,均为严重心律失常,再次人院,主要副反应3例,其中乳腺增大1例,性欲减退2例.两组随访情况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间歇性使用非那雄胺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其疗效与每日使用非那雄胺作用相当,不良反应降低明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盐酸特拉唑嗪联合非那雄胺片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非那雄胺片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特拉唑嗪联合非那雄胺片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TNF-α、PSA的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最大尿流率均显著高于治疗前,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及IP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 05);观察组治疗后的最大尿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IPSS评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均P<0. 05);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PSA均显著小于治疗前(P<0. 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PSA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 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盐酸特拉唑嗪联合非那雄胺片可显著降低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TNF-α和PAS的浓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治疗老年男性巨大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性。方法老年男性巨大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64例,平均年龄(72.10±7.2)岁,前列腺大小(108.04±26.6)ml,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26.78±2.4)分,生活质量(QOL)评分(4.52±0.7)分,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7.63±2.5)ml/s,手术时间(101.35±34.72)min。结果 64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术中转开放病例,术后患者下尿路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对老年男性巨大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老年高危前列腺增生(BPH)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了中日友好医院70岁以上的1065例高危BPH患者的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平均每例合并心血管等高风险因素有4种以上。采用非手术治疗、膀胱造瘘术、腔内手术及开放手术切除前列腺四类治疗方法,观察效果。结果非手术治疗352例,应用药物及留置尿管,未加重合并症,但携带尿管引起生活不方便并发尿路感染。膀胱造瘘术102例,未加重合并症,但伴有尿路感染100%,生活不便。腔内手术切除前列腺326例,发生严重合并症11例,其中2例死亡。开放手术治疗85例,发生严重合并症14例,其中l例死亡。结论非手术治疗及膀胱造瘘术治疗方法安全,但效果有限,生活不便;手术切除前列腺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效果良好,但有加重合并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TUDP)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高危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眉山市中医医院外三科拟实施手术治疗的老年BPH高危患者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BP-TURP)组和TUDP组,每组50例,研究两种术式用于老年BPH高危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相比BP-TURP组,TUD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残余尿量(RUV)、生活质量评分(QOL)和最大尿流率(Q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尿、尿道狭窄、暂时性尿失禁等并发症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DP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可用于老年BPH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临床特点及用药情况,探讨BPH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方法 搜集本院老年病科100例BPH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生活质量量表(QOL)对患者进行评价,所有患者均详细询问心血管病史,并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采用腹部超声测量前列腺体积(PV). 结果 老年BPH患者PV和PSA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疾病严重程度以中度(IPSS 8~19分)多见;BPH患者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患病率高,冠心病者PV显著高于非冠心病者(P<0.05);我院BPH患者服用5-α还原酶抑制剂和α-受体阻滞剂者多见,治疗依从性好. 结论 老年BPH患者严重程度与年龄、冠心病发病相关;药物干预治疗以5-α还原酶抑制剂使用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正前列腺增生为男性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多发病,多因后尿道延长、弯曲、变窄,导致尿等待时间过长,排尿无力,尿线细,射程变短,尿后有滴滴嗒嗒等情况表现,严重的情况下,尿排不出来,最终膀胱内残余尿增加,继发膀胱结石。前列腺增生症伴膀胱结石现临床上多采用微创治疗,但患者手术时若缺乏有效的护理措施,会造成手术预后较差,并发症发生率高。因此研究前列腺增生合并泌尿道结石微创术采用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62例前列腺增生合并泌尿道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老年科门诊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前列腺体积、最大尿流率、生活质量评分(QOL)和下尿路症状评分(IPSS)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中国南北两地区11个城市(北方4城市,南方7城市)33个三级甲等医院2 027例>60岁的BPH门诊患者进行研究.结果 全国老年科门诊60岁及以上BPH患者前列腺体积(41.8±19.7) ml、最大尿流率(9.6±2.7) ml/s、QOL (2.6±1.2)分及IPSS (13.3±7.2)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BPH患者IPSS与前列腺体积、最大尿流率和QOL相关.结论 老年科门诊BPH患者临床症状指标之间存在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并发尿失禁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5例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的资料,术后随访并发尿失禁情况,将患者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对其临床信息进行回归分析,确定尿失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老年患者术后发生尿失禁41例,发生率为32.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膀胱功能、前列腺电切术史、术中保护尿控神经为老年患者术后并发尿失禁的相关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膀胱功能失代偿、前列腺电切术史、术中未保护尿控神经是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并发尿失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龄、膀胱功能失代偿、前列腺电切术史、术中未保护尿控神经会增加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并发尿失禁的发生,应在术中尽可能保护尿道远端括约肌,保留尿控神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长沙市3家医院老年病科门诊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基本情况及药物应用情况. 方法 采用BPH诊断情况日报表、BPH患者就医需求问卷、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表、BPH患者生活质量量表(BPHQLS)对单月在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长沙市三医院3家医院老年病科门诊就诊的BPH患者进行调查. 结果 2008年单月3家医院老年病科门诊患者总计657人,其中男性456人,女性201人.诊断为BPH者289人,占老年病科就诊患者的44.0%,占男性患者的63.4%.完成全部调查项目者145人,平均年龄(77.2±5.7)岁,前列腺体积平均值(41.44±21.00)ml,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中位数值2.24 μg/L,最大尿流率(12.65±5.74)ml/S,IPSS评分(14.80±8.11)分,BPHQLS评分(2.56±1.36)分.145例患者中,药物治疗率为66.21%(96/145),α受体阻滞剂单用率为6.90%(10/145),5α还原酶抑制剂单用率为8.97%(13/145),联合治疗方案采用率达26.90%(39/145). 结论 3家医院的门诊BPH患者为高进展风险人群,患者目前治疗方案以药物治疗为主,药物的选择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癃闭舒联合非那雄胺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残余尿量(RV)的影响。方法206例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应用双色球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3例。对照组给予非那雄胺,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癃闭舒。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前列腺增生指标、生活质量(QOL)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RV、前列腺体积(PV),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评分,QOL评分和白细胞介素(IL)-17、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最大尿流率(Qmax)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癃闭舒联合非那雄胺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效果显著,明显改善前列腺增生指标和QOL,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中国老年科门诊良性前列腺增生药物治疗的现状,并对其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 2008年2月至2008年9月在全国11个中心城市的34个老年科门诊进行调研,首先对在调查时间内前来老年科门诊就诊的全部男性患者进行有关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病史询问,然后从中选取11000例正在进行良性前列腺增生药物治疗的患者填写详细的调查问卷并进行相关检查.结果 在1000名被调查者中,共收到有效问卷774份,其中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偏高且前列腺体积偏大者比例较高.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药物治疗方面,联合药物治疗(5α还原酶抑制剂+α受体阻滞剂)的比例最高,达45.48%,以下依次是α受体阻滞剂(36.30%)、5α还原酶抑制剂(13.05%)和其他药物(主要是中成药和植物制剂,5.17%).结论 当前,我国老年科门诊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治疗方面,还存在着只重视症状的改善而轻视疾病进展的倾向,和当前的国际、国内的治疗指南以及众多的随机、对照研究的结论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PKEP)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其中75例采用PKEP手术、45例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PKRP),比较两组围术期各项指标、术后6个月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PKEP组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手术出血量均少于PKRP组,而前列腺切除体积大于PKRP组(P0.05)。术后6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和残余尿量(PVR)比较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PKEP组的PSA值低于PKRP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KEP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安全性好、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适合在各级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8.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影响老年男性生活质量的最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前列腺体积逐渐增大,引起膀胱出口梗阻,产生尿频、尿急、急迫性尿失禁(储尿期症状)及排尿踌躇、尿线变细、尿不尽甚至尿潴留(排尿期症状)等症状,严重者出现上尿路损害而威胁生命。  相似文献   

19.
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夜尿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夜尿次数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328例初诊或曾药物治疗但停药3个月以上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夜尿次数、前列腺及膀胱功能相关指标,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随着患者夜尿次数增多,生活质量评分(QOL)逐渐升高。夜尿次数0~1次者平均QOL评分3.45分,夜尿次数2~3次者平均QOI,评分3.57分,夜尿次数4次及以上者平均QOL评分5.08分。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及残余尿量与夜尿次数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06(1.01~1.10)和1.01(1.00~1.01),单次尿量与夜尿次数呈负相关,OR值为1.00(0.99~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前列腺体积和最大尿流率与夜尿次数无相关性。结论夜尿次数增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相比前列腺增生而言,年龄和膀胱储尿功能对夜尿次数的影响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复杂而严重的尿路并发症是导致肾移植手术失败及移植肾带功死亡的重要原因.移植受者由于膀胱肌肉萎缩、组织纤维化明显,组织修复能力下降,加之老年男性患者多合并前列腺增生等下尿路疾病,术后易发生漏尿、膀胱输尿管反流、尿路感染及下尿路梗阻等并发症,故需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