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目的 观察用早期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均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假体治疗.术后3个月按Harris评分,优:大于85分;良:75~84分;可:55~74分;差:54分以下.术后1周开始借助助行器或扶双杠负重训练.所有病例随访12~24个月.结果 优11例,良5例,可4例,优良率为80%.无因手术并发症而死亡病例.结论 早期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不稳定骨折的一种较好疗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2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均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假体治疗。术后3个月按Harris评分,优:大于85分;良:75~84分;可:55~74分;差:54分以下。术后1周开始借助助行器或扶双杠负重训练。所有病例随访6~24个月。结果优10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为81.89%。无1例因手术并发症而死亡。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不稳定骨折的一种较好疗法。  相似文献   

3.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2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均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假体治疗。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24个月,优10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为81.89%。无1例因手术并发症而死亡。术后1周开始负重。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不稳定骨折的一种较好疗法,该手术具有显著降低骨折并发症,早期能下地锻炼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患者52例,施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结果 5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周能利用助行器下地负重行走。52例均获随访6-48个月,平均22.5个月,无人工髋关节脱位、松动及其周围骨折、感染发生。术后6-8个月时患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优29例,良16例,可7例,优良率为86.5%。结论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患者效果满意,可早期负重行走,并发症少,肢体功能恢复好,但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3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中Evans分型Ⅲ型32例;Ⅳ型11例。采用骨水泥型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保留股骨大小粗隆动力系统。结果43例患者均完整随访,随访6~36个月,平均24个月,术后早期感染1例,假体周围骨折1例。按照Harris评分,优32例,良6例,优良率为88.4%。结论采用保留大小粗隆动力系统的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可减少卧床时间,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分次截骨并修复股骨大、小粗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经股骨颈分次截骨并复位固定股骨大、小粗隆,在此基础上应用骨水泥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骨折17例.结果 本组随访13~35个月,依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评定:优10例,良5例,可1例,差1例.所有患者无术后脱位、假体下沉、髋内翻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分次截骨并修复股骨大、小粗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近期疗效满意,但远期效果仍需继续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患者应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骨水泥型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文收集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1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应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骨水泥型置换术治疗,探讨该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10例患者治疗后,1例术后肢短,随访6-24月,肢短者穿垫高鞋不影响行走,10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达90%。结论临床上针对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患者应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骨水泥型置换术治疗,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生物型加长柄假体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租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生物型加长柄假体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23例.结果 术后随访6~48个月(平均14.1个月),Harris评分优良率达82.6%.结论 生物型加长柄假体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旨定,术后可早期负重,提高生活质量,与骨水泥假体相比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不稳定性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19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Evans分型,Ⅲ型4例,Ⅳ型12例,Ⅴ型3例,均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伤口均一期愈合,无1例感染.18例术后随访13个月~4年,无假体松动、再骨折,无髋关节脱位,优良率为88.9%.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创伤小,操作简便,能早期离床活动,并发症少,可明显改善高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股骨粗隆间C型骨折采用人工股骨假体置换术的可行方法.方法 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假体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C型骨折38例,获得连续随访32例.按Evans分类,Ⅲ型11例,Ⅳ型21例.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为9个月~5年,平均2年.根据Harris评分标准:优26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达87.5%.结论 股骨粗隆间C型骨折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假体置换术可获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2005年7月~2009年3月收治7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9例采用用标准双极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按照Harris标准评价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分为优、良、可、差四级.结果 手术时间(70.0±15.6)min,手术出血量(460.0±55.8)ml,无手术死亡病例发生,随访时间3.4~17.9个月,平均6.7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假体松动、断裂方面的并发症.术后Harris评分:优16例,良8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2.76%.结论 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高龄粗隆间骨折的一种有较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保留髋关节动力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非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保留髋关节动力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非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15例,股骨头采用骨水泥型普通双极人工股骨头,采用保留髋动力:大粗隆及小粗隆骨折钢丝固定;股骨距缺损采用骨水泥填充;基底部完整者,股骨颈截骨变粗隆间骨折为股骨颈骨折,保留股骨距,插入人工股骨柄固定。[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无晚期关节松动、脱位及感染病例,优良率达88%,患者均术后1~2周下床功能锻炼。[结论]采用保留髋关节动力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非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恢复股骨近端解剖,稳定髋关节,使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改善高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不稳定性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25例。[结果]优13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80.5%。[结论]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不稳定性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2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炳全  黄素碧 《西部医学》2009,21(11):1951-1951,1953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解决了因固定不牢、骨折畸形愈合及骨不连、长期卧床反复手术等诸多并发症。本组2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Ⅱ-Ⅲ型采用骨水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伤口一期愈合,无一例感染,术后随访6-12个月,22例髋关节屈90°-110°,功能大多数恢复到受伤前的水平,疗效满意。应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联合股骨转子重建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组22例,其中男9例,女13例;年龄76~95岁,平均83岁.骨折按Evans分型:Ⅲ型8例,Ⅳ型14例.均采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联合股骨转子重建术.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关节无松动、脱位,髋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联合股骨转子重建术是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7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新鲜骨折,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27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随访以髋关节活动度、疼痛度及生活自理情况为指标进行评定,其中优14例,良9例,可4例,优良率为85%,无假体松动、脱位、下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陈阳斌  肖东波  李国庆 《吉林医学》2010,(25):4341-4342
目的:探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评价我科从2006年7月~2009年7月以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21例,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8.6个月,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短期内即能获得满意的髋部活动,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对于高龄、不稳定、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并对非骨水泥生物型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的疗效作出临床评价。方法 2000年9月~2003年11月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118例股骨粗隆间不稳定粉碎性骨折患者,年龄70~84岁,平均76.1岁。分别应用非骨水泥生物型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52例)和骨水泥人工双极股骨头(66例)。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负重行走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应用非骨水泥生物型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组的52例中,49例能行走;应用骨水泥人工双极股骨头组的66例中,41例能行走,22例因髋关节疼痛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影响行走功能。结论 应严格掌握病例的选择标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合并严重骨质疏松的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治疗方法,应用非骨水泥生物型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的效果较传统骨水泥人工双极股骨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4年3月-2007年8月,采用DHS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56例。根据Evans分型,Ⅱ型13例,Ⅲ型25例,Ⅳ型16例,Ⅴ型2例。骨质疏松Singh指数分级(股骨颈小梁指数法):Ⅱ级4例,Ⅲ级36例,Ⅳ级16例。对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56例术后随访12~39个月,平均18.6个月。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DHS组33例,优良率84.8%(优11例,良17例,可4例,差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组23例,优良率95.7%(优13例,良9例,可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和髋关节优良率方面均显著优于DHS内固定组。结论DHS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均须严格掌握病例选择标准、手术适应证和术中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高龄EvansⅢ、Ⅳ型股骨粗降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平均手术年龄为78.6岁的26例高龄EvansⅢ、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采用手术置换双极人工股骨头,并且重塑股骨矩,股骨矩破坏缺损处灵活运用骨水泥弥补。结果术后随访6-48个月,根据临床综合评定标准评为优15例,良8例,可3例。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作为内固定治疗的补充,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可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