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观察TDP神灯照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切口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1例术后常规静脉注射抗生素、甘露醇,加用TDP神灯照射治疗;对照组30例术后常规静脉注射抗生素、甘露醇.观察2组患者切口疼痛、渗液、肿胀及愈合情况,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93.55%,对照组显效率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DP神灯照射可有效减轻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切口疼痛、渗液、肿胀,有利于切口愈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TDP神灯照射治疗骨科术后切口早期感染的效果。方法:将81例骨科术后切口早期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术后常规静滴抗生素,加用TDP神灯照射治疗;对照组术后常规静滴抗生素。并观察两组患者伤口疼痛、渗液、肿胀以及愈合情况。结果:试验组显效率为92.7%明显高于对照组65%(P<0.05)。结论:TDP神灯照射是治疗骨科术后切口早期感染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壳聚糖敷料联合坐浴和烤灯照射对Miles术后会阴切口愈合的效果。方法将42例行Miles术的患者,采用抽签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方法护理切口,观察组采用无菌壳聚糖敷料联合高锰酸钾坐浴、红外线烤灯照射的方法护理切口。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总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换药次数、换药费用、切口一期愈合率、切口感染率及残腔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换药次数及切口感染率均少于对照组,切口一期愈合率、换药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壳聚糖敷料联合坐浴和烤灯照射可促进Miles术后会阴切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切口皮片引流联合特定电磁波治疗器(TDP)照射预防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方法有潜在切口脂肪液化高危因素的剖宫产产妇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剖宫产术中皮下脂肪层放置皮片引流,对照组不放置皮片引流。术后均用TDP照射切口。观察2组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切口愈合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无1例发生脂肪液化,切口均甲级愈合;对照组有6例(20%)发生脂肪液化,脂肪液化切口行二期缝合。观察组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分别为(7.8±1.6)、(18.7±3.3)d,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9.0±1.7)、(21.5±3.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剖宫产术中皮下脂肪层皮片引流联合术后TDP照射切口,可有效预防切口脂肪液化,促进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1):2599-2600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择期行腹部手术的68例肥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生理盐水冲洗等常规干预,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切口皮下置管引流干预,比较两组切口愈合情况、切口感染率、切口脂肪液化率及住院时间等。结果试验组切口甲级愈合率、切口感染率、脂肪液化率分别为94.12%、2.94%、2.94%,与对照组的61.76%、17.65%、20.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平均拆线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皮下置管引流能明显减少肥胖患者腹部术后切口感染率,促进切口良好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药仙方活命饮加减联合异维A酸治疗中重度痤疮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0月收治的中重度痤疮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异维A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中药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两组治疗6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1%,高于对照组的8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仙方活命饮加减联合异维A酸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确切,有助于促进皮损消退,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营养膳食护理联合局部氧疗对跟骨骨折术免疫功能及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科62例因跟骨骨折行内固定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营养膳食护理联合局部氧疗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引流时间、引流量、住院时间及切口愈合情况;术后24h、48h、72h皮肤温度差;术后6h、24h及72h切口组织液氧分压;术前、术后7d、出院时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引流时间、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愈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8h及72h皮肤温度差低于对照组,术后24h及72h组织液氧分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d及出院时Alb、Hb及TF、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CD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膳食护理联合局部氧疗不仅缩短了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时间,且通过改善切口局部温度及氧浓度,增加机体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降低切口不良愈合率,提高切口甲级愈合率,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多侧孔硅胶引流管负压引流联合外科换药预防肥胖患者腹部Ⅱ类切口术后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行胃肠道等腹部手术并符合肥胖标准的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术后切口治疗组采用多侧孔硅胶引流管负压引流联合外科换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外科换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感染率、切口二次缝合率、切口愈合分级及切口愈合时间.结果 术后切口感染率治疗组为3.3%,对照组为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切口二次缝合病例,对照组切口二次缝合3例(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愈合分级治疗组甲级96.7%、乙级3.3%,对照组甲级83.3%、乙级6.7%、丙级10.0%,两组甲级、丙级切口愈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级切口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愈合时间治疗组为(8.0±1.4)d,对照组为(12.0 ±1.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侧孔硅胶引流管负压引流联合外科换药可减少肥胖患者腹部Ⅱ类切口术后感染率及二次缝合率,且可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鲜芦荟贴敷联合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TDP)促进会阴切口愈合的效果。方法 300例会阴侧切分娩的初产妇按分娩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碘消毒会阴侧切口后,用TDP照射会阴侧切口。观察组先用碘消毒会阴侧切口后,用新鲜芦荟贴敷在会阴侧切口上,并配合TDP照射。观察2组初产妇会阴侧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切口甲级愈合比例86.67%(130/150),高于对照组的53.33%(80/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鲜芦荟贴敷联合TDP照射能促进会阴侧切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喻文球教授妙用仙方活命饮的临床经验。方法:应用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白血病并肛瘘、乳腺癌术后胸壁感染、痤疮,观察其疗效。结果:喻文球名老中医抓住所治疾病病程长、久病必虚、瘀滞不通等共性,异病同治,应用仙方活命饮治疗白血病并肛瘘、乳腺癌术后胸壁感染、痤疮,取得良好效果。结论:仙方活命饮是将消、托、补三大法有机融合一体,灵活应用的有效方剂,在诊治疾病过程中,只要辨证准确、配伍得当,其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切口感染风险缝隙全方位填补法在胃肠道肿瘤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切口感染风险缝隙全方位填补法实施前后于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胃肠道肿瘤病人各44例为研究观察样本,实施前后胃肠道肿瘤手术病例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胃肠道肿瘤手术病人按手术室常规护理提供服务,试验组手术病例接受切口感染风险缝隙全方位填补式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术后3 d内切口感染发生率和切口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第3天切口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切口感染风险缝隙全方位填补法对胃肠道肿瘤手术病人施加干预,可显著降低其术后切口感染率,促进切口愈合进度,改善切口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9):3469-3470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患者手术切口甲级愈合及预防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髌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感染率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甲级愈合率93.33%(56例)、感染率3.33%(2例)、护理满意度98.33%(59例),对照组分别为80.00%(48例)、、13.33%(8例和86.67%,两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甲级愈合率,减少感染,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加速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芒硝与大黄外敷联合红外线局部照射预防切口愈合不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该院进行腹部手术的80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患者常规换药后接受芒硝与大黄外敷联合红外线局部照射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换药联合红外线局部照射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广谱抗菌药物和补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比较切口感染、脂肪液化发生情况,以及切口愈合时间、皮肤表面红肿消退时间、皮下硬结节消退时间。结果研究组甲级愈合率为95.00%,对照组甲级愈合率为77.50%,研究组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脂肪液化的概率低于对照组,且切口硬结节消退时间、皮肤表面红肿消退时间以及切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硝与大黄外敷联合红外线局部照射能够缩短手术切口愈合时间,预防切口愈合不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葡萄糖氯己定术前洗浴在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方法]将160例行阑尾切除手术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病人术前做常规处理,观察组于术前及术后采用氯己定洗浴预防感染。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切口感染情况、愈合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感染率、感染程度低于对照组,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发热持续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伤口拆线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阑尾切除术病人于术前应用氯己定洗浴可有效预防术后切口感染,降低切口感染严重程度,促进切口甲级愈合,缩短切口愈合时间,从而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肤痔清应用于会阴侧切术后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46例行会阴侧切术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会阴侧切术后护理常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肤痔清涂抹切口.观察两组产妇会阴侧切切口愈合、疼痛程度及切口感染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切口愈合、切口疼痛程度、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肤痔清应用于会阴侧切术后可明显提高切口甲级愈合率,减轻术后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复方苦参洗剂冲洗联合雷火灸治疗治疗会阴侧切术口愈合不良的愈合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阴道分娩会阴侧切术口愈合不良的产妇12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62例予高锰酸钾溶液1:5000坐浴会阴切口,结合硫酸镁湿敷,远红外线照射会阴术口;试验组63例予复方苦参冲洗会阴,后予雷火灸悬灸会阴切口2。观察2组会阴术口达甲级愈合所需的时间、总有效率、总满意率及切口疼痛、红肿、分泌物、影响哺乳及大小便等因素。结果:试验组会阴术口甲级愈合所需时间 (6.35±2.56)d,优于对照组(10.55±2.7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会阴术口治疗有效率 (92.06%)高于对照组(7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会阴术口治疗总满意率 (93.65%)高于对照组(8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洗剂冲洗联合雷火灸治疗会阴术口愈合不良,有效缓解产妇会阴术口疼痛、水肿程度,减少术口分泌物,缩短术口愈合时间,促进会阴术口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血肿方外敷联合贝复新局部用药对腹部切口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我院妇产科住院手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换药,观察组采取血肿方外敷联合贝复新局部用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腹部切口甲级愈合率、二期缝合率、切口红肿消退时间、表面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切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后3个月切口愈合后瘢痕评分。结果观察组的甲级愈合率较对照组高,二期缝合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红肿消退时间、表面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两组切口VAS评分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切口愈合后瘢痕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肿方外敷联合贝复新局部用药可提高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甲级愈合率,降低二期缝合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轻切口疼痛,改善切口愈合后瘢痕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一次性引流管对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 21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观察组间断全层缝合腹膜及腱膜,皮下放置一次性引流管后间断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对照组不放置引流管。分析比较两组切口愈合时间、拆线时间和愈合率。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率为8.6%,对照组为29.5%。观察组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切口愈合时间、拆线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结论腹部术后放置一次性引流管可降低切口感染提高切口愈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腿前外侧单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对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62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小腿内外侧双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腿前外侧单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对比两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切口愈合时间、骨痂形成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组膝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3.55%,高于对照组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68%,较对照组35.4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腿前外侧单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临床效果较好,可缩短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及骨痂形成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侧小切口和"L"型切口取跟骨骨折术后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分别采取外侧小切口与"L"型切口治疗的48例跟骨骨折术后行钢板内固定取出的患者,观察两组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愈合时间及切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小切口组甲级愈合率为95.83%,切口愈合时间为(12.87±1.596)d,未出现切口并发症;"L"型切口组甲级愈合率为79.17%,切口愈合时间为(16.45±2.963)d,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小切口组切口甲级愈合率、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L"型切口组(P0.05)。结论:外侧小切口在跟骨骨折术后钢板内固定物取出中效果显著,创伤小、切口愈合快,术后切口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