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外循环全身热灌注疗法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全身热灌注疗法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及其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美国FCM的TEMET1 0 0 0型体外循环全身热灌注治疗系统对 80例各类晚期恶性肿瘤及丙型肝炎患者进行全身热疗 ,观察经 1 2 0min高温 (4 2 .5℃ )平台期后 ,患者出现的相关中枢神经统系异常的临床表现 ,并通过动物实验 ,观察治疗高温 (4 2 .5℃ )下脑组织的病理损伤情况。结果 共有1 8例 (占 2 2 .5 % )患者在术后出现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临床表现 ;动物实验病理结果表现为神经元细胞的水肿 ,经过 2 4~ 4 8h后都可恢复。结论 全身热疗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的损伤是轻微的、可逆的。加强做好围手术期的针对性护理 ,对减轻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及相应的临床症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体外循环全身热灌注治疗(EWBH)术,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恢复期,提高疗效.方法全身麻醉状态下,将病人体内的血液从一侧股静脉引流出来,经加温后再从另一侧股静脉灌注回体内,使身体的中心温度达到42~42.5 ℃,并持续120分钟,达到杀死肿瘤细胞及病毒的治疗目的.结果我院2001年7月~2002年3月先后治疗此种病人28例.结论就其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可缩短术后恢复期,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红外线全身热疗联合腹腔热灌注治疗晚期恶性消化道肿瘤的护理.方法 通过观察肿瘤患者红外线全身热疗联合腹腔热灌注患者的生命体征、皮肤、尿量,配合合理用药,采取有效护理手段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本组患者中有3例热疗后出现皮肤浅Ⅱ度烫伤,4例热疗麻醉期出现低血压.其余46例无并发症.结论 对于红外线全身热疗联合腹腔热灌注治疗晚期恶性消化道肿瘤,加强护理监测及有效干预措施,可以使治疗顺利进行,避免各种并发症和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田新  杨向亚  贾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2):8053-8054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围术期呼吸系统护理,减少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方法对527例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加强围手术期规范化的呼吸系统护理,术前戒烟、锻炼呼吸功能、加强排痰训练,术后注意气道湿化、加强体疗、协助排痰等。结果 527例全部获得满意效果,未发生肺部感染。结论通过加强并规范呼吸系统护理能有效减少全麻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ET-SPACE-I 型全身热化疗系统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恶性肿瘤患者行ET-SPACE-I 型全身热化疗系统治疗,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均安全完成治疗,且未发生烫伤、心血管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一般并发症症状与体征均于1周内消失,平均住院7 d.结论:全身热化疗系统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种安全、损伤小、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治疗前、中、后实施精心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围热疗期间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 方法 总结分析56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非侵入式远场大功率深度全身加热围热疗期的护理工作。结果 周到、细致的护理措施使全部病例完成治疗,无一例发生意外。结论 做好围热疗期各项护理工作,是围热疗期患者安全、防止意外事件发生、顺利完成热疗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胃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腹腔热灌注化疗(CHPPC)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26例胃肠癌患者于术中和术后早期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实施连续、全面、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循环热灌注化疗均顺利进行,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加强严密、有效的护理有助于安全进行循环热灌注化疗,避免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体外循环全身热灌注治疗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应用体外循环全身热灌注治疗(EWBH)术,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恢复期,提高疗效。方法 全身麻醉状态下,将病人体内的血液从一例股静脉引流出来,经加温后再从另一例股静脉灌注回体内,使身体的中心温度达到42-42.5℃,并持续120分钟,达到杀死肿瘤细胞及病毒的治疗目的。结果 我院2001年7月-2002年3月先后治疗此种病人28例。结论 就其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可缩短术后恢复期,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郝建安  武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0):7453-7453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心脏不停跳,可避免全身炎性反应、凝血异常、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等体外循环(CPB)存在的一系列有害作用,且患者围术期生理干扰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肺癌射频热疗过程中病人加热温度的监测与病人高温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根据临床资料和综合文献,对射频热疗过程中的温度监测和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肺癌射频热疗过程中的温度监测包括:做好测温的充分准备;治疗过程随时观察温度曲线;每15分钟入热疗室观察病人对高热的耐受情况,并采用降温措施来限制全身温度;热疗恒温期(高温期)病人的护理措施包括降温、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全身情况、预防皮肤烫伤等措施.结论 进行肺癌射频热疗、精确测温与控温并防止病人出现热疗不良反应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