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06年河南口岸出入境人员疾病监测体检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掌握河南口岸出入境人员各类疾病的发病情况及特点,为加强河南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河南口岸2006年19010名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检出口岸控制疾病46例,其它传染性疾病568例,非传染性疾病3420例,检出率分别为0.24%,3.00%和18.00%。结论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在加强对传染病监测的同时,应加强对直接威胁人体健康和旅行安全的非传染性疾病的监测,更好地为出入境人员服务。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盐城口岸出入境人员中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以便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对2000年到盐城国际旅行保健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751名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检出传染性疾病73例,其中HBsAg阳性59例;乙型肝炎6例;梅毒7例;肺结核1例。传染病患者占监测总人数的4.2%;非传染性疾病88例,占监测总人数的5.1%。[结论]梅毒和HBsAg阳性是影响盐城口岸出入境人员健康的主要传染病,出国劳务人员是重点监测人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青岛机场口岸出入境人员中疾病的流行情况,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对2002~2004年青岛机场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的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4930名出入境人员中检出HBsAg阳性435例;肺结核186例;病毒性肝炎30例;梅毒29例;HIV抗体阳性2例.[结论]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应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工作,特别是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HBsAg阳性、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性病和艾滋病的监测,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深圳口岸1999-2001年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口岸传染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深圳口岸1999-2001年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结果 共检查139 314名出入境人员,检出传染性疾病12 190例(检出率9.43%),其中HBsAg阳性者11 613例,梅毒阳性415例,HIV抗体阳性13例,肺结核131例.结论 通过了解传染病的感染现状,加强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工作,制定有效防治措施,降低发病率,对控制国际间传染病传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河北省出入境人员中疾病的流行情况,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 对2002年河北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的出入境人员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500名出入境人员中共检出高血压342例;异常心电图304例;HBsAg阳性134例;病毒性肝炎18例;梅毒1例;HIV抗体阳性1例。[结论]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应加强对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工作,特别要加强回国劳务人员和入境外籍人员的传染病监测,严防境外传染病传人我国。  相似文献   

6.
龙口口岸出入境人员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出入境人员这一特殊人群中传染病的流行情况,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开展疾病的防治工作.[方法]对2004年经龙口口岸出入境的1156名出入境人员的疾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疾病及指标异常者187例,占受检人数的16.18%,其中HBsAg阳性92例;ALT增高45例;心电图异常44例;肺结核3例;皮肤病2例;HIV感染1例.[结论]认真做好疾病监测工作,可有效的防止传染病的传入、传出,同时能控制传染病蔓延.  相似文献   

7.
目的防止传染病由国境口岸传入和传出,为口岸疾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4.12-2005.8西藏樟木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1289名出入境人员、口岸从业人员和尼泊尔司乘人员的疾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各种传染病101例,检出率为7.84%。结论在樟木口岸对常年往返的尼泊尔司乘人员应重点加强传染病监测,同时加强对口岸酒吧、餐饮服务人员的监测和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出入境人员疾病分布情况,进一步做好四川口岸疾病监测体检和疾病防治工作。方法 四川口岸对2002年的13293名出入境人员进行疾病监测体检并进行了疾病监测体检结果分析。结果 共检出传染病及病原携带者569例,检出率为4.28%,占阳性总数的68.47%。非传染性疾病262例,检出率为1.97%。占阳性总数的32.53%。结论 应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疾病监测体检工作,以防止传染病的传入和传出。  相似文献   

9.
深圳口岸1999~2001年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出入境人员中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为口岸传染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9~2001年经深圳口岸入出境的129314名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结果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结果〕共检出传染性疾病12190例,检出率为9.43%,其中HBsAg阳性者11613例;梅毒感染者415例;HIV感染者13例;肺结核患者131例。〔结论〕通过了解传染病的感染现状和传播途径,加强对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工作,制定有效防制措施,降低发病率,对控制国际间传染病传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连云港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流行情况,为今后该口岸传染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连云港口岸2000~2001年12226名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连云港口岸出入境人员中以劳务输出人员最多,占体检总人数的77.64%。检出传染性疾病334例,总患病率为2.73%。传染病患者其中HB_sAg阳性300例;梅毒17例;活动性肺结核15例;疟疾2例。〔结论〕HBsAg阳性是连云港口岸影响出入境人员健康的主要传染病,劳务人员、交通员工、口岸饮食服务人员及归国人员是重点监测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淮、宿两地出入境人员中疾病流行情况,制定有效措施。方法对2005年淮安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的出入境人员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检出高血压患者151例次;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145例;丙型肝炎抗体阳性15例次;梅毒感染者15例次;陈旧性肺结核13例次及非传染性疾病300多例次。结论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应加强对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工作;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禁止出入境的传染病梅毒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显示,主要传播途径以非婚性接触感染占绝大多数,主要表现为婚外性行为。提示出入境人员所查疾病中,高血压患者和心电图异常者较多,对出入境进行体检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连云港口岸传染病监测情况进行分析,了解连云港口岸出入境人群中传染病的感染和流行特点,为传染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1年连云港口岸33 914名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传染病727例,检出率为2.14%,其中HBsAg阳性546例;梅毒171例;肺结核6例;HIV感染4例。结论HBsAg阳性是连云港口岸检出的主要传染病,交通员工HBsAg阳性检出率最高。劳务人员和交通员工两类人群传染病检出数占总检出数的95.32%,对这两类人群应加强疾病监测和健康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经验,提高工作质量,促进中韩客运班轮航线出入境卫生检疫监督工作顺利开展。方法对秦皇岛至仁川中韩国际客运班轮航线通航一年来出入境卫生检疫监督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和改进措施。结果在入出境卫生检疫监督、旅客携带物品检疫查验和旅检现场设施等方面均发现和存在较多的问题及不足,特别是船舶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和国际带工携带违禁物品等方面更加突出,表明中韩航线存在疫情疫病传入等巨大潜在风险。结论建议制定统一完善的中韩客运班轮航线出入境卫生检疫监督工作标准和操作规程,开展人员培训和业务交流,提高工作质量,达到有效防止疫情疫病和其他危害因素传入传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和掌握出入境人员这一特殊人群中肺结核病的流行情况,有效地防止肺结核在国际间的传播,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开展肺结核的防治工作。〔方法〕采用X射线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询问病史及做痰涂片检查,对2001 ̄2005年龙口口岸的5756名出入境人员进行了活动性肺结核的监测。〔结果〕共检出活动性肺结核29例,其中,男性检出28例,女性检出1例。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的趋势,其中50 ̄59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经过痰涂片检查,29例肺结核患者中,阳性5例。〔结论〕出入境人员的流动性很大,应加强这一人群的结核病监测工作。特别是在日常工作中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强预防肺结核病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认真做好疾病监测工作,有效地防止传染病在国际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加强出入境邮包快件的检验检疫监管,保护人体健康和我国动植物生命安全。方法通过出入境邮包快件的检验检疫监管模式的调查研究,发现存在问题与不足,并结合本口岸和兄弟口岸邮检工作实际,对出入境邮包快件的检验检疫监管工作进行探讨。结果出入境邮寄物存在严重的卫生安全隐患,截获扣检率和疫情检出率逐年居高不下。结论检验检疫机构应统一全国邮检工作模式,利用科技手段,深化邮检现场关检合作机制,有效防控疫情疫病通过邮政口岸传入传出,有效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宁波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感染情况,从而有效地开展传染病监测工作。[方法]对2005-2006年宁波口岸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6年共监测体检人员11782名,检出各种传染病1014例,总检出率为8.61%。其中HBsAg阳性962例,梅毒45例,HIV抗体阳性3例,活动性肺结核4例。[结论]HBsAg阳性、梅毒是宁波口岸出入境人员中流行的主要传染病。加强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加大卫生知识宣传咨询力度,提高出入境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以及制定有效防治措施,将有利于防止传染病在国际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归国劳务人员入境检疫和我国艾滋病流行的关系,强化入境检疫的监督力度。[方法]对舟山口岸发现的15例艾滋病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其感染途径及传播方式,揭示入境检疫对控制我国艾滋病疫情的作用。[结果]15例艾滋病感染者中的绝大部分人在境外有高危行为,感染途径均为性接触。有6例在入境时未作HIV抗体检测,其中1例失控时间长达4年之久,期间继续发生高危行为造成持续的再传播。[结论]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短期入出境人员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存在管理上的盲区,很难适应目前我国国境口岸控制艾滋病疫情的需要,亟需进一步完善。归国劳务人员的艾滋病监测工作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镇江口岸出入境人员中乙型肝炎、丙肝、梅毒及艾滋病的感染情况,为口岸传染病预防和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镇江口岸2005年出入境人员部分传染病结果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结果共检查3534名出入境人员,检出传染病及指标异常111例(检出率3.14%),其中HBsAg阳性者69例(其中乙肝DNA阳性33例),丙肝抗体阳性26例,肺结核2例,梅毒阳性12例,HIV抗体阳性2例(均为再次出国人员)。结论通过了解传染病的感染现状,加强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工作,制定有效防治措施,尤其应对归国人员及时进行艾滋病监测相关法规的制定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济南地区出入境人员丙型肝炎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出入境人员血清抗HCV携带情况。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口岸出入境人员抗HCV携带情况,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测出入境人员6689名,抗HCV携带阳性率为3.59%;入境人员高于出境人员;男性高于女性;各年龄组血清抗HCV携带率年龄分布状态呈“V”型,50以上年龄组最高达8‰以上;各类别出入境人员间亦有差异:结论济南口岸出境人员抗HCV携带阳性率均低于全国一般人群携带阳性率水平:入境人员高于出境人员携带阳性率水平?同时认为出入境人员是传染病检测工作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抗HCV携带情况不能完全代表社会一般人群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出入境人员超声异常情况的分析,了解出入境人员健康状况及某些非传染性疾病的分布规律,有利于健康咨询工作的开展。[方法]采用PHILIPS ENVISOR C超声诊断仪,对经宁波口岸出入境的2193名出入境人员进行超声检查,检查部位为肝、胆、胰、脾、双肾,并按年龄、性别、职业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发现超声异常者658例,检出率为30.00%;脂肪肝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检出率;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以40-59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以交通员工及台湾同胞检出率最高。[结论]出入境人员所患各类疾病在性别、年龄、人群分布上差异有显著性,健康咨询和健康教育的开展应以此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