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患者的rCBF显像与CT/MRI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简称狼疮脑病)患者rCBF显像结果并与CT/MRI比较,探讨rCBF显像对狼疮脑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0例狼疮脑病患者根据神经精神表现程度分为两组:严重神经精神疾病表现组20例(严重组),轻度神经精神疾病表现组20例(轻度组)。所有受试对象均进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局部脑血流灌注(rCBF)显像和CT/MRI脑扫描。结果严重组20例患者rCBF显像阳性20例(100.0%),其中19例局部脑血流降低,1例局部脑血流增加;20例患者CT/MRI头部扫描阳性4例(20.0%),与rCBF显像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轻度组20例患者rCBF显像阳性18例(90.0%),均表现为局部脑血流降低;CT/MRI扫描20例患者未见异常,同rCBF显像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rCBF显像与CT/MRI比较,诊断狼疮脑病更灵敏。狼疮脑病患者rCBF显像有脑血流改变,多表现为局部脑血流降低。rCBF显像对狼疮脑病的诊断、治疗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大面积脑梗死4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治疗原则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45例大面积恼梗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治疗预后。结果:死亡15例,病死率33%;存活患者中遗偏瘫生活能自理6例(20%),植物状态24例(80%)。结论:大面积脑梗死病情凶险,临床症状重合并症多,治疗效果差,预后差。早期足量应用脱水药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非酒精性Wernicke脑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Wernicke脑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对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非酒精性Wernicke脑病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包括精神或意识障碍,以及程度不等的复视、眼震或共济失调等症状。头部MRI检查3例发现有双侧丘脑内侧、中脑顶盖区和导水管周围区域的长T1、长T2信号,尤其在T2 FLAIR和弥散成像上可见明显的高信号病灶。另外2例MRI检查无阳性发现。经补充维生素B1后明显好转4例,好转1例。【结论】非酒精性Wernicke脑病患者早期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头部MRI可以发现特征性异常,影像学改变可能与临床病程的严重度相关及早补充维生素B1则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肺错构瘤的CT诊断、手术治疗.方法 对24例肺错构瘤患者的胸CT影像学诊断、手术治疗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均经CT扫描,术前仅6例确诊,误诊率高.手术方式有病灶单纯切除、肺楔形切除、肺段或肺叶切除.切口多以小切口为主,手术切除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CT扫描是肺错构瘤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手段,但误诊率仍高,手术是治疗肺错构瘤的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狼疮脑病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并发症临床较多,而表现为脑血管意外尤其脑出血少兄,我科近期收治以脑出血及脑梗死为发病形式的狼疮脑病各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陈莹  程琼  林松龄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9):4687-4688
目的总结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误诊原因,以提高诊断率。方法对20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曾误诊为结模性脑膜炎10例,病毒性脑膜炎2例,脱髓鞘脑病3例,肾性脑病1例,狼疮脑病1例,血管性头痛3例;均经脑脊液病原学检查确诊。结论脑脊液病原学检查是隐球菌性脑炎诊断金标准,反复检测、应用多种病原学检测方法可提高诊断率;对临床表现、脑脊液常规与生化、影像学检查的综合分析有利于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reversible cerebral vasoconstriction syndrome, RCVS)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RCV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者的触发因素分别为子痫和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表现包括癫痫、意识障碍和视觉缺失。影像学表现包括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和可逆后部脑病综合征。例1患者对症治疗2周获得良好预后。例2患者因进展为脑梗死遗留神经功能缺损而预后差。结论RCVS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各异。当患者出现特征性表现时,临床及影像科医生需高度怀疑该病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早期脑梗死的CT表现,为神经内科提供及时的客观诊断依据,使患者得到有效治疗.方法 对30例本院收治的脑梗死病例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早期脑梗死影像学特征.结果 本组病例均为发病24 h之内行CT检查,有25例的CT图像表现出异常征象,1~2 d后随访复查均证实为脑梗死.结论 CT在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发生机制.【方法】回顾分析42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发病时间、CT特征及临床表现特点.【结果】出血性脑梗死多发生于大面积脑梗死,且大多(71.4%)在脑梗死2周內发生出血.45.2%的病人表现为原有症状恶化.【结论】大面积脑梗死起病2周内均应复查头颅CT,当脑梗死症状恶化时应高度怀疑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方可降低病死率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孕产期妇女甲型H1N1流感的胸部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实验室确诊的孕产期妇女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共摄胸片46张,CT扫描15人次.结果:本组孕期为8~39周,临床分型:轻症17例(17/28),重症9例(9/28),危重症2例(2/28),经3~35 d治疗后,28例均符合出院标准,无一例死亡.100%(28/28)的患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39 ℃ 16例.16例(16/28)发病1~5 d内出现胸部影像学异常.轻症胸片表现阴性12例(12/17),肺纹理增粗5例(5/17).重症与危重症典型影像学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肺下叶胸膜下区的小片状渗出,4例(4/11)病情进展迅速,很快累及多段、多叶并融合、实变,2例(2/11)伴有少量胸腔积液;10例(10/11)病灶完全吸收消散,1例(1/11)CT显示残留索条状纤维灶.结论:孕产期妇女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易发展为重症病例,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预后良好.胸部影像学表现是甲型H1N1流感临床分型和评估的重要指标,对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肺CT特点及其与临床转归相关性.方法 将73例甲流肺炎患者分为呼吸衰竭组和非呼吸衰竭组,比较两组胸部影像学的差异及影像学严重程度与临床转归的相关性.结果 73例患者中,呼吸衰竭组32例,非呼吸衰竭组41例.两组患者胸部影像学比较病变形态差别不大,但病变范围上有明显差别,呼吸衰竭组患者病变范围大于非呼吸衰竭组.结论 影像学严重程度可以作为判断甲型H1N1流感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左旋咪唑致脱髓鞘脑病患者的临床、CT与MRI的特点.方法分析36例左旋咪唑所致脱髓鞘脑病的临床、CT与MRI资料.结果左旋咪唑所致脱髓鞘脑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弥漫性脑损害,尤以早期的精神症状(77.8%)和神经障碍(91.7%)突出,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好,36例患者的CT和MRI检查异常率分别为89%和100%,CT异常以低密度灶为主(81%),且大多数累及额、顶、颞、枕叶及侧脑室等白质区,MRI异常多为双侧脑室周围及额、顶、枕、颞叶白质区和基底节等处,呈多发、散在的长T1和长T2异常信号灶,T2加权像显示敏感,两种检查占位效应均不明显.结论该病的诊断依据其临床特点和影像学检查,CT和MRI检查对该病的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均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出血性脑梗死20例临床及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出血性脑梗死的病因,影像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3 a中341例住院非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分析30例HI的病因,临床和影像改变。结果:HI发病率占同期脑梗的88%。脑栓塞为其主要病因,占70%,并以心源性栓塞为主。HI最早发生在脑梗死24 h内。最大时间30 d。26例发生在MGA分布区。有血肿型和非血肿型之分(18例和12例)。结论:脑栓塞和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症状加重或治疗后无明显好转者,建议发病后1-2周进行影像学复查。  相似文献   

14.
周志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2):3030-3030
目的 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RPL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均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包括头痛、视觉障碍、意识障碍等.头颅MRI以双侧大脑半球后部白质为主的T1WI略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Flair高信号表现.结论 多种病因可引起RPLS,RPLS具有特征性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可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及其在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患者CT表现胰腺肿胀、蜂窝织炎、点片状低密度坏死区或高密度出血灶、胰管扩张、肾前筋膜增厚;CT增强扫描可分辨水肿性和坏死性胰腺炎。结论 CT检查是诊断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的有效影像学方法,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简称HIE)的CT诊断分度及其预后情况.方法 选择有围产期窒息史,首次影像检查选择CT扫描并诊断为不同程度HIE的新生儿90例,分别于<1个月、1~3个月、3~6个月、6个月~1岁、1~2岁进行头颅CT或MRI复查(主要以CT复查为主),同时结合临床体检.结果 3个月以内复查59.5%影像表现异常,主要为外部性脑积水,30.9%有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6个月时40%有影像表现异常,基本都伴有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1岁以后20%的病例有CT异常,主要表现不可逆的脑部影像,并有相应的临床表现.结论 (1)HIE是造成儿童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2) HIE复查时所表现的头颅影像异常,1岁以前所主要表现的外部性脑积水,可以恢复.1岁以后仍存在的脑萎缩、脑室系统积水,脑梗死、脑软化和脑囊性变,成为不可逆的严重后遗症.(3)HIE的预后与首诊CT分度关系密切,轻度者预后良好,中、重度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减少误诊、误治的发生。方法总结2例首次CT显示为脑出血的急性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及治疗经过,结合文献对临床特点进行复习。结果 2例出血性脑梗死早期CT表现为少量脑出血,动态复查CT或MRI显示大面积脑梗死,梗死灶中合并少量出血。结论出血性脑梗死早期CT只表现为少量脑出血时临床易误诊,必须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2TDACI)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70例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110例非糖尿病脑梗死(NDAI)患者作对比分析.结果 2TDACI组与NDACI组相比较在脑CT、MRI表现及血脂、尿酸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1或P<0.05).结论 2TDACI组临床症状重、致残致死率高、复发率高、预后差.积极控制血糖、抗血小板、降脂、抗凝等综合治疗措施是减少脑梗死致残致死率、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血管性痴呆与皮质下缺血性脑梗死CT表现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皮质下缺血性脑梗死在脑血管病中最为常见,但其具体的影像学表现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目的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脑梗死CT表现与血管性痴呆之间的关系.设计以诊断为依据,在双肓情况下采用完全随机相互对照的横断面、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研究对象为1999-10/2002-01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128例CT证实有皮质下多发脑梗死患者,其中女68例,男60例,年龄54-89岁.方法对比分析皮质下多发性脑梗死有痴呆和无痴呆患者的CT表现.主要观察指标皮质下脑梗死的发生部位、体积及数目;伴随脑白质疏松的程度及脑萎缩指标的测量.结果痴呆组中额叶皮质下、内囊前肢、尾状核、半卵圆中心前部、侧脑室体旁前部白质及丘脑梗死发生率、平均梗死灶数目及平均梗死体积均大于对照组(P<0.05);3级(3.%,18/60)、4级(32%,19/60)脑白质疏松出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5%,10/68;7%,5/68;x2=4.81,12.22,P<0.05);脑萎缩指数测量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额叶皮质下及丘脑梗死灶数目、侧脑室旁前部白质梗死灶体积、脑白质疏松以及脑皮层萎缩的程度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显著相关.结论皮质下多发脑梗死性痴呆与梗死灶的部位、数目、体积和脑白质疏松及皮质萎缩的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郭俊  王家林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0):7417-7417
目的 分析肺内结核球病灶CT误诊原因并吸取经验教训.方法 对安顺市西秀区人民医院肺内结核球CT误诊为肺癌,后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并进行诊断性抗痨治疗的18例患者CT影像学特点进行回顾.结果 18例患者中CT表现有分叶征者11例,有毛刺征者7例,且有4例伴分叶,3例伴胸膜凹陷征.4例患者可见不规则厚壁空洞,4例30~42 Hu CT增强扫描后表现为不均匀强化,无包膜样强化.结论 分叶征、毛刺征为肺结核球不典型CT征象,医师认识不足而易被误诊为肺癌.对肺内肺块的CT诊断要纵观全局,注重与患者病情病史的结合方可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