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再捷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2):2276-2278
【目的】分析和评估适形调强放疗对食管癌患者的疗效、毒副反应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47例采用适形调强放疗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和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全组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8.4%、65.6%、53.6%。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2.3%、59.6%、43%,中位生存期为21个月。单N素分析显示放疗前进食情况,病变部位、肿瘤长度、TNM分期、疗后X线评估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长度,TNM分期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三维适形调强放疗通过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确治疗,提高了食管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肿瘤长度、TNM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效果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观察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随访3年观察生存率情况,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87例患者三维适形放疗总有效率为91.95%,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共发生62例,发生率为71.26%,急性放射性肺炎共发生18例,发生率为20.69%。随访3年,8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1年生存率为71.26%,2年生存率为49.43%,3年生存率为31.03%。单因素分析显示7个可能影响因素纳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放射性肺炎和GTV体积是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近期疗效则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是食管癌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放射性肺炎、GTV体积和近期疗效与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81例食管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疗效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研究并未使食管癌放疗后长期生存率明显提高, 5年生存率多维持在15%~30%[1],局部未控和复发为食管癌放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国内多篇文献报道[2-4] ,认为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与传统常规放疗相比确实提高了局部控制率和近期生存率,但多数报道3D-CRT剂量常为非常规分割且以后半程采用适形放疗者居多.因此,笔者回顾性总结81例食管癌3D-CRT常规分割放疗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为食管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术后预防性放疗预后因素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8~2011年本院行食管癌术后放疗患者67例,术后病理分期Ⅱa、Ⅱb、Ⅲ期分别为22、10、35例,常规放疗20例、三维适形放疗(3DCRT)44例、调强放疗(IMRT)3例,中位放疗剂量50Gy,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进行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回归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全组随访率为97.1%,随访满3年者28例。全组1、2、3年术后生存率分别为92.4%、72.4%、51.1%。Ⅱa期、Ⅱb期、Ⅲ期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75.7%、63.5%、32.2%(χ2=15.497,P<0.001)。淋巴结阴性与阳性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68.2%、40.6%(χ2=8.872,P=0.003)。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是否转移、病理分期、肿瘤长度、术后开始放疗时间等为影响预后因素(χ2=9.337,8.872,15.497,10.716,5.190,P=0.002,P=0.003,<0.001,P=0.005,P=0.023),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是否转移、术后放疗开始时间为影响预后因素(χ2=4.867,3.930,4.437,P=0.027,0.047,0.035)。主要失败原因中远处转移21例,胸内淋巴结转移15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8例,腹腔淋巴结转移2例。结论肿瘤分化程度、是否淋巴结转移、术后放疗开始的时间是影响食管癌根治术后放疗的独立预后因素,有淋巴结转移食管癌术后患者宜45d内进行预防性放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二次放疗食管癌预后的因素。方法:14例食管癌放疗后复发患者接受二次放疗。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风险模型进行COX风险比例分析,最后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分析影响二次放疗食管癌的预后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原发部位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长度和分化程度是影响生存时间的主要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分析显示影响二次放疗食管癌患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是肿瘤分化程度,高分化患者生存时间明显优于中低分化。结论:分化程度是影响二次放疗食管癌的主要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对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收治的鼻咽癌患者108例,均应用三维适形放疗,分析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1、3、5年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7.2%、95.4%、92.6%,生存率为94.4%、86.1%、79.6%;TNM分期、颅底侵犯、咽旁间隙侵犯、化疗等对临床疗效具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对鼻咽癌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放疗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食管癌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放疗前外周血NLR分为低NLR组(NLR2.56)和高NLR组(NLR≥2.56),比较2组患者的3、5年总生存率和1、3年无病生存率。结果放疗前,低NLR组患者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52.8%、33.2%,显著高于放疗前高NLR组的32.3%、14.0%(P0.05);放疗前低NLR组患者的1、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2.8%、44.9%,显著高于放疗前高NLR组的45.0%、18.3%(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NLR、肿瘤分化程度及TNM分期是食管癌患者放疗后总生存和无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食管癌患者放疗前NLR升高是影响预后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6):1089-1090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12月中晚期食管癌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两组。放疗组单纯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增敏+放疗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甘氨双唑钠增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晚期食管癌局部控制率;1年生存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卡氏评分的差异;毒副反应。增敏+放疗组患者中晚期食管癌局部控制率高于放疗组(P0.05);增敏+放疗组1年生存率高于放疗组(P0.05);治疗前两组卡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增敏+放疗组卡氏评分改善幅度更大(P0.05)。两组患者毒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甘氨双唑钠增敏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控制病灶进展,提高1年生存率,且不增加毒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长期生存是否得到改善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三维适形放疗结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24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结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护理方法.方法:将48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单纯放疗组仅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剂量60~68 Gy,区域淋巴结剂量50~60 Gy,同步放化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顺铂化疗,剂量20mg/m2,于d1、d8、d15、d22、d29、d36静脉滴注.结果:单纯放疗组和同步放化疗组有效率分别为74%和87%;患者1、3、5年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0.5%、20.5%和9.4%,71.0%、49.2%和19.1;两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5%、25.5%和12.0%,79.1%、58.2%和29.2%.以上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步放化疗组Ⅲ/Ⅳ级毒副反应高于单纯放疗组.结论:三维适形放疗结合化疗可提高晚期食管癌的控制率和总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后放疗对T1和T2期伴有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的影响及其预后因素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03年1月至2007年5月经手术证实的伴有l~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的T1或T2期220例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采用κaplan-Meier法计算OS、LC和DFS,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分别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结果:全组患者的3年和5年的总生存率、局部控制率、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5.5%、95.0%、89.4%和94.7%、92.2%、87.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月经状态、T分期期、阳性淋巴结个数、内分泌治疗及术后放疗是影响局控率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阳性淋巴结数、年龄、术后放疗是影响局部控制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术后放疗可以提高T1和T2期伴有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率、局控率、无病生存率.阳性淋巴结数、术后放疗是影响局部控制率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69例不能手术或不同意手术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三维适形放疗同步DF方案化疗;对照组单纯三维适形放疗。两组放疗均采用常规分割,总DT66~70Gy。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CR PR)分别为85·7%和64·7%(χ2=4·099,P<0·05),一年生存率分别为80%和55·9%(χ2=4·619,P<0·05),3年生存率分别为31·4%和23·5%(χ2=0·539,P>0·0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放射性食管炎和白细胞下降,多为Ⅰ、Ⅱ级。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同步DF方案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近期疗效,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imensionalconformalradiationtherapy,3DCRT)技术治疗胰腺癌的疗效及生活质量,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31例胰腺癌患者采用3DCRT技术治疗,观察肿瘤局部控制率及1,2年生存率,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疼痛、食欲、睡眠等13项内容综合评估,并用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预后因素。结果:3,12个月时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58.1%,32.3%,1,2年生存率分别是38.2%,7.6%,中位生存期8.3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生活质量评分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CRT治疗胰腺癌,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提高生存率,临床分期和生活质量评分对胰腺癌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基于CT扫描所得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食管癌患者肿瘤局部因素指标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接受根治性放(化)疗且为临床N0期的食管鳞癌患者271例,分析其肿瘤局部因素与患者复发的关系,对影响患者长期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预测患者复发的最佳指标有GTV D、GTV L、GTV V、GTV V/L和X线造影长度,其判断复发的最佳界点值分别为3.5 cm、5.5 cm、28.7 cm3、4.8 cm2和3.5 cm。GTV D、GTV L、临床T分期、有无化疗和近期疗效均为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因素;年龄、病变部位、GTV V/L、临床T分期和近期疗效均为影响患者局控率的独立因素。结论 食管癌肿瘤局部相关因素对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临床N0食管鳞癌患者治疗后复发均有影响,其中GTV D、GTV L和GTV V/L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在根治性食管癌放疗后复发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食管癌常规根治性放疗后复发病例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评价近期疗效、生存率及急性放射反应。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放射治疗,肿瘤的完全缓解率为58.33%(35/60),部分缓解率为20.00%(12/60),无变化率为13.33%(8/60),恶化率为8.33%(5/60);6个月生存率为65.00%(39/60),1年生存率为51.67%(31/60),2年生存率为33.33%(20/60),3年生存率为16.67%(10/60)。急性放疗反应均可以耐受。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可以作为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局部复发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且患者的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N0期食管鳞癌根治术后的预后因素,并评价术后预防性放疗价值。方法分析1993年1月~2006年11月本院食管癌根治术后病理诊断证实均为鳞癌,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N0期患者859例,其中单纯手术760例,术后放疗99例。术后3~4周开始放疗,照射中位总剂量50 Gy,分25次,2 Gy/次,5次/周,5周完成。结果全组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3.4%、81.5%、72.9%和65.5%,影响预后的单因素分析是性别、年龄、病变长度和pT分期,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和pT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术后放疗较单纯手术可提高pT4期和病变长度>5 cm的生存率,5年生存率分别为67.1%、34.6%和81.3%、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能降低pT4期瘤床复发率;而对病变长度≤5 cm、不同病变部位、食管残端癌、脉管癌栓和pT1-3期患者术后放疗的生存率没有提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和肿瘤侵润深度是影响N0期食管鳞癌根治术后预后的重要因素,术后预防性放疗可明显提高pT4期及病变长度>5 cm的生存率和降低pT4期瘤床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西紫杉醇与卡铂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不能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39例行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化疗,28天为1周期,共4个周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在化疗第1天同期进行,总放射剂量为60~70 Gy/6~7周。结果39例患者同期放化疗毒性可耐受,总有效率(CR+PR)97.4%。3年中位生存时间为22.5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2.1%、67.7%、43.1%。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9.5%、71.8%、59.0%。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西紫杉醇与卡铂治疗食管癌的疗效较好,毒副反应患者能耐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对食管癌患者疾病控制率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2月食管癌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前程采取直线加速器三维适形放疗,对照组后程采取常规分割放疗,研究组采取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且均采取紫杉醇+顺铂化疗(治疗2个周期)。统计两组疾病控制率、治疗前后生存质量(QOL)分值,随访12~24个月,统计两组生存率。结果研究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QOL分值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12个月、18个月生存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4个月研究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食管癌患者采取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治疗,可提高疾病控制率及生存率,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技术治疗胰腺癌的疗效及生活质量,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3l例胰腺癌患者采用3DCRT技术治疗.观察肿瘤局部控制率及1,2年生存率,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疼痛、食欲、睡眠等13项内容综合评估,并用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预后因素。结果:3,12个月时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58.1%,32.3%,1,2年生存率分别是38.2%,7.6%,中位生存期8.3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生活质量评分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3DCRT治疗胰腺癌,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提高生存率,临床分期和生活质量评分对胰腺癌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孙红辉  贺利民 《临床医学》2020,40(12):36-38
目的探讨雷替曲塞联合洛铂化疗同步三维适形放疗对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近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入住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106例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雷替曲塞与洛铂化疗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及治疗后2年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客观缓解率[86.79%(46/53)]、疾病控制率[94.34%(50/53)]明显高于对照组[60.38%(32/53),77.36%(4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年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呕吐、腹泻、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及手足综合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中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替曲塞联合洛铂化疗同步3D-CRT能有效改善食管癌术后复发患者近期预后和远期预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初治青年鼻咽癌患者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行IMRT的初治青年鼻咽癌95例的临床资料,并对其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中位生存期为84.0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9%、88.4%、77.9%,1、3、5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LRRFS)分别为98.9%、96.8%、91.6%,1、3、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FFS)分别为91.6%、82.1%、76.8%,1、3、5年无瘤生存率(DFS)分别为89.5%、81.1%、74.7%。患者预后与N分期、T分期、EB-VCA-Ig A密切相关(P0.05),与性别、原发肿瘤体积、化疗方式、治疗前血红蛋白和乳酸脱氢酶的水平及吸烟无关(P0.05);且N分期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EB-VCA-Ig A是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初治青年鼻咽癌采用IMRT效果好,总生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