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回医烙灸法对大鼠退变椎间盘中MMP-3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回医烙灸组.采用针刺手术方法制作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回医烙灸组在造模后1个月行回医烙灸疗法,5d1次,每次20 min;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不予干预.在造模后3个月各组大鼠处死取材L5~6椎间盘,进行标本的形态学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MP-3表达. 结果 模型组的退变指数较回医烙灸组和假手术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模型组椎间盘组织中MMP-3阳性染色强度高于假手术组(P<0.05),但较回医烙灸组低(P<0.05). 结论 回医烙灸疗法抑制大鼠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MMP-3的表达,从而延缓实验性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回医烙灸对兔膝骨性关节炎(KOA)软骨细胞外基质MMP2、MMP3、和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与烙灸干预组,每组各10只。采用Hulth法制备兔KOA模型,4周后烙灸干预组给予兔左后肢局部膝关节烙灸治疗,1次/天,20 min/次;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4周后取兔膝关节软骨进行SP免疫组化检测,蛋白免疫印迹法、RT-PCR分别检测MMP2、MMP3和TIMP-1蛋白表达与mRNA表达。结果:烙灸干预组软骨组织的SP免疫组化、软骨外基质的MMP2、MMP3蛋白表达和mRNA均较模型对照组降低(P 0. 05),而TIMP-1的上述指标均较模型对照组增高(P 0. 05)。结论:烙灸疗法可以下调关节软骨细胞外基质的基质金属蛋白酶,上调其蛋白酶抑制剂,改善外基质环境,减少兔KOA关节软骨的破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烙灸疗法对兔膝骨性关节炎(KOA)软骨细胞外基质Ⅱ型胶原、蛋白多糖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健康新西兰兔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造模组(20只)。采用Hulth法复制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10只)和烙灸干预组(10只)。烙灸干预组给以兔左后膝关节局部烙灸治疗,1次/天,20 min/次,连续4周。疗程结束后,取动物标本进行大体形态学和HE染色病理学检测,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软骨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结果:烙灸干预组软骨组织的改良Mankin's评分、软骨外基质的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的蛋白表达均较模型对照组降低(P 0. 05)。结论:烙灸疗法可以抑制软骨细胞外基质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降解,改善外基质环境,减少兔KOA关节软骨的破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回医烙灸疗法对脊髓损伤大鼠Wnt信号通路中Wnt-1、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Allen'制备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将造模成功的7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组、2 h烙灸组、6 h烙灸组,每组各15只。于第1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取损伤大鼠脊髓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脊髓组织中Wnt-1、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第1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模型组、西药组、2 h烙灸组、6 h烙灸组Wnt-1及β-catenin蛋白表达平均光密度均大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7天、第14天西药组、2 h烙灸组、6 h烙灸组均大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西药组、2 h烙灸组、6 h烙灸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第28天,2 h烙灸组、6 h烙灸组大于模型组、西药组,且2 h烙灸组表达率最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回医烙灸疗法通过上调脊髓损伤大鼠局部Wnt-1、β-catenin的表达,从而上调Wnt信号通路的表达,使其局部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以促进其局部神经的修复,且前期烙灸干预的效果好于后期干预。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7,(3):611-615
目的:探讨回医烙灸疗法对脊髓损伤后大鼠神经功能修复的影响。方法:采用Allen's法制备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激素组(C组)、造模2 h烙灸组(D组)、造模6 h烙灸组(E组),其中50只于第7、14、28、42、56天采用改良Ravlin斜板实验及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检测。另外25只取损伤脊髓组织,电镜观察脊髓超微结构及TUNEL染色细胞凋亡评分。结果:Ravlin、CSEP、电镜观察及TUNEL染色细胞凋亡评分表明D、E组效果明显优于B、C组(P<0.05),且D组疗效最显著。结论:回医烙灸疗法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且前期烙灸干预的效果好于后期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左归丸联合温和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左归丸组、左归丸+温和灸组,每组10只。模型组、左归丸组、左归丸+温和灸组采用手术完整摘除双侧卵巢法制造骨质疏松症模型。造模3个月后左归丸组予左归丸10 ml/(kg·d)灌胃,左归丸+温和灸组予左归丸10 ml/(kg·d)灌胃+长强穴艾灸治疗,空白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10 ml/(kg·d)灌胃。各组均干预6周。干预前后测定大鼠股骨近端及第2腰椎骨密度,干预后通过PCR法检测大鼠骨组织骨保护素(OPG)mRNA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股骨、腰椎骨密度,骨组织OPG mRNA表达及OPG/RANKL降低,RANKL mRNA表达上升(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左归丸组、左归丸+温和灸组大鼠股骨、腰椎骨密度,骨组织OPG mRNA表达及OPG/RANKL均升高,RANKL mRNA表达降低(P0.05或P0.01),且左归丸+温和灸组大鼠股骨、腰椎骨密度,骨组织OPG mRNA表达及OPG/RANKL均较左归丸组升高,RANKL mRNA表达较左归丸组降低(P0.05)。结论左归丸联合温和灸能明显升高骨质疏松症大鼠的骨密度,上调OPG mRNA表达、下调RANKL mRNA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回医烙灸疗法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修复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Allen's法制备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实验动物分为假手术组(A组)、单纯损伤组(B组)、西药组(C组)、造模2h烙灸组(D组)、造模6h烙灸组(E组),其中50只于1、2、4、6、8周采用脊髓损伤运动功能BBB法及感觉功能Reuter法评分,另外25只取损伤脊髓组织,作HE及尼氏体染色,观察脊髓损伤后组织形态的变化。结果 BBB及Reuter评分表明D、E组效果优于A、B、C组,且D组疗效最显著。HE及尼氏体染色图像显示,D、E组脊髓形态好于B、C组。结论回医烙灸疗法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且前期回医烙灸干预的效果好于后期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脐灸疗法对应激模型大鼠恐惧样行为的改善作用及对不同脑区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探讨脐灸改善恐惧样行为的潜在机制。方法:从50只Wistar雄性大鼠中选取45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脐灸组,每组15只,剩余5只作为电击鼠制备模型。模型组和脐灸组均采用旁观电击法制备恐惧应激模型,脐灸组于造模结束后开始脐灸干预,于“神阙”行隔姜灸,每次灸2壮,每次20 min,每天1次,持续21 d。造模后、干预后进行旷场实验评价大鼠恐惧状态;干预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和场景恐惧实验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恐惧状态,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大鼠海马、前额叶皮质、下丘脑NE、DA、5-HT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水平活动评分、垂直活动评分降低(P<0.01),大便粒数增加(P<0.01),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进入目标象限次数减少(P<0.01),冻结时间延长(P<0.05);与模型组比较,脐灸组大鼠水平活动评分、垂直活动评分升高(P<0.05),大便粒数减少(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热敏灸"中脘"穴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模型大鼠血清生长激素(GH)、胃蛋白酶原(PG)的影响,探讨热敏灸治疗CAG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2只)和造模组(54只)。空白组不予干预;造模组采用复合病因造模法造模12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11只)、维酶素组(11只)、艾灸组(22只)。艾灸组悬灸"中脘"穴40 min,艾灸后按2 mL·kg~(-1)·d~(-1)灌服0.9%氯化钠溶液,根据悬灸过程中大鼠尾温变化分为热敏灸组(11只)和非热敏灸组(8只);维酶素组等量灌服维酶素溶液。每日1次,共28 d。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的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GH、PGⅠ、PGⅡ表达,并计算PGⅠ/PGⅡ值(PGR);肉眼、光镜下观察胃黏膜形态学变化。结果:①造模后,造模组大鼠体质量低于空白组(P0.01)。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维酶素组、非热敏灸组和热敏灸组大鼠体质量均明显增长(P0.05);各干预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造模组大鼠肉眼及光镜下胃黏膜色暗红或灰白,皱襞变平,充血明显,固有层腺体萎缩甚至消失,且排列稀疏不规则,可见淋巴滤泡和炎性细胞。干预后,维酶素组、非热敏灸组和热敏灸组胃黏膜形态均改善。③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GH、PGⅠ、PGⅡ水平及PGR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维酶素组、非热敏灸组、热敏灸组大鼠血清GH、PGⅠ、PGⅡ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0.01),PGR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敏灸组血清GH、PGⅠ水平高于非热敏灸组及维酶素组(P0.05)。结论:热敏灸"中脘"穴可能通过上调血清GH、PGⅠ表达改善CAG大鼠胃黏膜形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Wnt信号通路探讨烙灸疗法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修复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烙灸组、西药组、Wnt抑制剂组和Wnt抑制剂+烙灸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大鼠采用撞击T9椎板方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烙灸组于建模后24 h在损伤部位局部进行烙灸,1次/d,每次5 min;西药组于建模后0.5 h给予20 mg/kg醋酸泼尼松注射,之后按照4.9 mg/(kg·d)继续干预;Wnt抑制剂组于建模后0.5 h在损伤部位皮下注射40μg/(kg·d)的Wnt通路抑制剂IWR-1;Wnt抑制剂+烙灸组于建模后0.5 h在损伤部位皮下注射40μg/(kg·d)的IWR-1,然后进行烙灸。各组均连续干预28 d。采用BBB运动评定量表和斜板试验评估大鼠运动能力,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学形态,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组织中巢蛋白(Nestin)、黏附连接蛋白(β-catenin)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糖原合成激酶-3(GSK-3β)表达情况。结果 随术后时间延长,除Wnt抑制剂组的BBB评分和斜板角度无明显变化外,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刀干预对颈椎间盘退变兔颈部肌肉形态学以及整合素α5、β1含量的影响,探讨针刀延缓颈椎间盘退变的机制。方法将24只新西兰家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刀组,每组8只,采用"低头位加风寒湿刺激"法建立异常应力诱导下的兔颈椎间盘退变模型,通过颈椎核磁共振(MRI)影像学验证造模是否成功。针刀组在造模结束1周后进行干预,干预在无菌状态下以针刀治疗四步曲为参考,每周1次,共治疗4周。空白组、模型组与针刀组采用相同固定方式固定。结束后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实验兔颈部肌肉组织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法和Real-time PCR法检测椎间盘髓核中整合素α5、β1含量的变化。结果颈椎MRI结果显示,空白组矢状面可见髓核呈高亮信号状态、椎间盘高度正常,横断面可见髓核内信号均匀且与纤维环边界清晰;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椎间盘的高度出现轻度降低,矢状面可见部分椎间盘髓核颜色较暗,呈灰色,信号强度较空白组明显减低,与空白组椎间盘横断面所见的髓核均匀分布相比,模型组髓核内部结构明显分布不均,且纤维环和髓核之间界限模糊,难以分清。HE染色显示,空白组可见肌纤维结构清晰,呈长条状平行排列,肌核少量散在纤维附近,肌细胞无变形水肿;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肌纤维出现粗细不皱缩、变形,肌核聚集在附近,肌节不清晰,炎性浸润片状散在出现;与模型组相比,针刀组可见肌纤维挛缩改善,肌核规律分布,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椎间盘髓核中整合素α5、β1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针刀组整合素α5、β1蛋白含量明显增加(P<0.01)。Real-time PCR法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椎间盘髓核中整合素α5、β1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针刀组整合素α5 mRNA显著升高(P<0.01),β1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所选取的"低头位加风寒湿刺激"模型具有可行性;针刀可以修复肌肉的紊乱排列,促进组织修复;针刀延缓颈椎间盘退变的可能机制是通过力学干预调整整合素α5、β1的表达含量,达到延缓颈椎间盘退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益气逐瘀利水方对人体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退变髓核细胞中1I型胶原(ColⅡ)、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mRNA的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破裂型LDH的住院患者经手术摘除的腰椎间盘组织,采用组织块法培养原代细胞;以SPF级雄性SD大鼠制备药物血清。将传代第1代的退变髓核细胞分为3组,实验组分别予体积比为5%、10%的益气逐瘀利水方血清DMEM培养液;对照组加入生理盐水血清DMEM培养液。通过Realtime PCR检测ColⅡ、Ag-grecan mRNA的表达。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体积比为10%的益气逐瘀利水方血清可上调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退变髓核细胞中ColⅡ、Aggrecan mRNA的表达。(P〈0.05)结论:益气逐瘀利水方可能通过影响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细胞中ColⅡ、Aggrecan含量,进而发挥防治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细胞的退变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不同剂量五福饮对大鼠尾椎间盘退变(IVDD)髓核β-连环素(β-catenin)、聚蛋白多糖(Aggrecan)、Ⅱ型胶原(Col2)的调控作用。方法:取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五福饮低剂量组及五福饮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构建IVDD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五福饮低、高剂量组灌服不同剂量的五福饮药液,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灌服生理盐水。五福饮干预8周后,检测椎间盘髓核β-catenin阳性表达细胞数及mRNA表达水平,Aggrecan及Col2 mRNA水平。结果:模型制备4周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五福饮低、高剂量组大鼠50%缩足阈值(PWT)明显降低(P<0.05);尾椎间盘髓核β-catenin阳性表达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五福饮干预8周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尾椎5~6椎间盘Aggrecan与Col2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β-catenin mRNA及阳性表达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五福饮低、高剂量组大鼠50%PWT、尾椎5~6椎间盘Aggrecan与Col2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β-catenin mRNA及阳性表达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与五福饮低剂量组比较,五福饮高剂量组大鼠50%PWT、尾椎5~6椎间盘Aggrecan与Col2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β-catenin mRNA及阳性表达细胞数明显下降(P<0.05)。结论:五福饮可延缓或部分逆转大鼠尾IVDD,且五福饮对大鼠尾IVDD治疗作用存在剂量依赖性。椎间盘髓核β-catenin可能是五福饮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胶原酶(Collagenase)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方法:1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椎间盘髓核胶原酶溶解术,依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分别采取不同护理方法。结果: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良好的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结论:良好的护理可提高胶原酶髓核溶解术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臭氧髓核消融联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臭氧髓核消融联合小针刀治疗,从后侧方穿刺至病变椎间盘中央,椎间盘外注入臭氧,椎间隙及患椎棘突旁进行针刀松解,观察效果。结果:穿刺成功率100%,总有效率92%。结论:臭氧髓核消融联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症出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肾壮督方对大鼠退变椎间盘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改善椎间盘退变的机制。方法:100只SD雄性大鼠,采用纤维环全层针刺造模,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补肾壮督方低、中、高剂量组(0. 38,0. 77,1. 53 g·kg-1),连续中药灌胃4周后,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椎间盘组织病理学变化;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UNEL)检测退变椎间盘中髓核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椎间盘组织中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3(active 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细胞色素C(cyt C)及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椎间盘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增加,髓核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 0. 05),active Caspase-3,cyt C和Bax表达量均明显增加(P 0. 05),Bcl-2表达量明显下降(P 0. 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壮督方低、中、高剂量组组织病理学评分明显降低(P 0. 05),髓核细胞凋亡率明显减少(P 0. 05),active Caspase-3,cyt C及Bax表达量均明显下降(P 0. 05),Bcl-2表达量明显增加(P 0. 05)。结论:补肾壮督方可能通过减少active Caspase-3,cyt C和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抑制线粒体凋亡通路,并存在一定剂量依赖性,从而改善椎间盘退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脊髓型颈椎病动物模型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脊髓型颈椎病大鼠模型中取得的椎间盘组织(造模组)进行HE染色及VEGF免疫组化检测,并与正常组作对照分析。结果:造模组大鼠颈椎间盘中髓核和纤维环VEGF的含量为74.10%和5.72%,分别高于对照组大鼠的28.40%和4.7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脊髓型颈椎病病变椎间盘内可诱导产生VEGF,提示VEGF可能通过促进新生血管的发生、发展,在退变的椎间盘组织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退变家兔腰椎间盘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以及细胞凋亡因子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0只。用髓核穿刺抽吸法复制腰椎间盘退变模型。术后4周,实验组用淫羊藿苷(3 mg/kg·d)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连续4周。分别于术后4周和术后8周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椎间盘中MMP-13、TIMP-1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椎间盘中Bax、Bcl-2水平。结果:MMP-13、TIMP-1、Bax、Bcl-2表达水平实验组术后4周及模型组术后4、8周与同时期空白组相比,实验组术后8周Bax、Bcl-2表达水平与模型组同时期比较,模型组、实验组术后8周Bax、Bcl-2表达水平与术后4周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淫羊藿苷可通过下调退变椎间盘中MMP-13、Bax的表达,上调TIMP-1、Bcl-2的表达,而起到防治腰椎间盘退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牛膝总皂苷(ABS)对大鼠椎间盘髓核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椎间盘髓核细胞,并建立氧糖剥夺(OGD)模型模拟退变微环境。采用不同浓度ABS单独或加入SIRT1抑制剂EX527、自噬抑制剂3-MA干预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caspase-3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外基质collagen II、Aggrecan mRNA表达, Western blot检测SIRT1、collagen II、Aggrecan及自噬相关蛋白ATG5、LC3II/LC3Ⅰ和p62的蛋白表达。结果 ABS(40μg/mL)可促进大鼠椎间盘髓核细胞存活(P<0.01);ABS干预可使OGD环境中的细胞存活率增加,细胞凋亡、caspase-3活性降低,collagen II、Aggrecan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上调,SIRT1、ATG5和LC3II/LC3Ⅰ蛋白表达上调,p62蛋白表达下调(P<0.05);EX527、3-MA干预可抑制OGD环境中ABS介导的细胞增殖增加、凋亡减少,collagen II和Aggrecan的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 ABS可通过SIRT1/自噬信号通路促进大鼠椎间盘髓核细胞存活和细胞外基质合成。  相似文献   

20.
针灸配合心理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动力灸、心理疗法并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的原则,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动力灸、心理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动力灸、心理疗法并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