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MP/DBM关节腔内诱导成骨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观察骨形态生成蛋白与脱钙骨基质复合体在关节腔内与肌肉内诱导成骨过程的差异。方法 将兔BMP/DBM分别植入兔股骨髁部的软骨缺损内和股四头肌内。观察1、2、4和8周。结果 组织学显示BMP/DBM在关节腔内诱导成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0 ̄2周,间充质细胞趋化期;第二阶段2 ̄4周,间充质细胞分化为软骨细胞;第三阶段4 ̄8周,软骨细胞生长并趋于成熟。结论 BMP/DBM能在关节腔内诱导成  相似文献   

2.
家兔骨生长诱导修复腭裂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评价牛骨形成蛋白(bBMP)-白蛋白-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复合材料修复腭裂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建立家兔腭骨缺损模型,将固化的bFGF复合材料植入骨缺损区,通过其骨诱导作用,诱导新骨生成,修复骨缺损。经X线、组织学观察和钙含量测定。结果 bBMP-白蛋白-bFGF有很强的骨诱导作用,可以诱导骨形成、实验组与对照组X线骨修复分数评估分别为12分,0分,组织学检查实验组骨修复完成,  相似文献   

3.
1983~1992年应用同种脱钙骨基质(DBM)、骨基质胶(BMG)共368例。男性232例,女性136例。平均年龄30.4岁,随访332例,平均时间2年10个月。X线片成骨观察:Ⅳ级85.54%,Ⅲ级6.92%,Ⅱ级2.20%,Ⅰ级0.94%,0级4.4%。总成骨率95.78%。368例大宗病例首次为DBM、BMG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根据。DBM、DMG可应用于骨伤、骨病术后需要植骨的部位,不受病种和部位限制。其成骨能力与自体骨移植相似。局部注射,添加骨水泥或明胶移植均可发生诱导成骨。为临床应用开辟另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珊瑚/胶原/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 (rhBMP-2)复合人工骨的骨诱导活性。 方法:将珊瑚/胶原/rhBMP-2 植入大鼠背部肌肉内,以珊瑚/胶原或珊瑚/rhBMP-2 植入作对照。术后1 周和4周取材,通过组织学和计算机图像分析评价其异位诱导成骨情况。 结果:珊瑚/胶原/rhBMP-2 植入后1 周,在局部诱导软骨形成;4 周,形成含骨髓的板层骨;诱导成骨的量有明显的rhBMP-2 剂量依赖性(P< 0.001)。珊瑚/胶原或珊瑚/rhBMP-2 植入区无骨或软骨形成。 结论:珊瑚/胶原/rhBMP-2 复合人工骨具有良好的异位骨诱导活性,是一种较理想的骨移植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5.
新型植骨材料BMG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1年,Goldhaber发现活性骨组织可以通过扩散的微孔滤膜诱导骨组织形成[1]。Uris等人从骨基质中分离出具有诱导活性的蛋白—骨诱导蛋白(BMP),目前临床上已用它来治疗骨折、骨缺损等疾病。故我们研究用小牛四肢骨制备BMG,试图研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是一种具有诱导成骨作用的小分子酸性多肽,种属特异性差,可以从动物骨中提取。但其仅能做为一种诱导刺激物,作用于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转化成骨,无支持和充填缺损作用,缺乏理想的吸附载体。本文报告了作者制备人骨基质明胶(BMG),是在脱钙骨的基础上,连续用化学处理的过程中,彻底除去了BMP之外的占95%非胶元性蛋白质和脂类,使其抗原性进一步降低,而具有更恒定的骨诱导作用和作为植骨材料  相似文献   

7.
骨基质明胶 (BoneMatrixGelatin ,BMG)作为骨移植材料具有容易吸收 ,诱导成骨作用优于脱钙骨 ,具有明显的修复骨缺损的作用[1,2 ] 。 1996年 8月~ 1999年 4月 ,我们试用骨基质明胶颗粒复合骨水泥 (BoneCe ment ,BC)修复肿瘤性骨缺损 32例 ,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收集严重损伤不能再存活的肢体骨或新鲜尸骨长骨的皮质骨 ,按改良Urist方法[3 ] 去除软组织和骨髓 ,水洗、液氮冷冻 ,粉碎成 1mm3 的颗粒 ,用 1∶1氯仿甲醇溶液脱脂 ,0 6mol/L盐酸脱钙后 ,再依次经 2mo…  相似文献   

8.
周勇  范清宇  蒋维中  蔡和平  文艳华 《医学争鸣》1999,20(12):1085-1087
目的:探讨异体脱钙骨基质(DBM)骨粒、骨水泥(BC)及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复合骨制损修复材料成骨诱导活性。方法:小鼠股部股袋内植入复合材料,不同时间分别取材HE染色观察复合骨制损修复材料的异位诱导成骨活笥;检测不同复合质量比的复合材料的聚合温度。结果:第7日时材料外周即形成间充质组织包膜,并沿材料不规则裂隙向植入材料内部长入间充质组织。第14日间充质组织继续大量长入且逐渐深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甲亢病人的钙磷代谢、骨代谢和骨密度改变及机理。方法 对38 例甲亢病人治疗前后用单能 C T( S E Q C T) 测定骨密度( B M D) 变化,用双抗体法测定血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 C I C P) ,骨钙素( B G P) 和尿脱氧吡啶酚( D P D) 排泄率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 B M D 明显降低[ 男(120±8) mg/cm 3 H A,女(114 ±7 .2) m g/cm 3 H A] 治疗后都恢复正常。血 B G P 男性从(15 .2 ±7 .9)μg/ L 下降到(7 .5 ±2 .8)μg/ L( P< 0 .05) ,女性从(16 .4 ±7 .1)μg/ L 下降到(6 .8 ±2 .1) μg/ L( P< 0 .01) 。血 C I C P 男性从(185 ±23 .5)ng/ ml 下降到(70 ±10 .4)ng/ ml( P< 0 .05) ,女性从(164 ±16 .2)ng/ ml 下降到(69 ±9 .2)ng/ ml( P< 0 .05) 。尿 D. P. D 男性从(13 .7 ±2 .5)n M/ m M 下降到(3 .4 ±1 .0) n M/ m M( P< 0 .01) ,女性从(14 .6 ±2 .3)n M/ m M 下降到(4 .5 ±1 .2  相似文献   

10.
骨形态发生蛋白的提取,纯化及诱导成骨的实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取,纯化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并验证其异位诱导成骨的活性。方法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提取并纯化出BMP,植入家兔肌肉和豚鼠颅骨进行动物实验研究,结果植入BMP组14d即有成纤维细胞转化为软骨细胞;第21,28天形成软骨和骨组织,成年豚鼠颅骨缺损修复过程中,植入BMP后第28天即有骨痂生成,84d时颅骨缺损修复完整,结论BMP有明显的异位诱导骨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