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孕妇缺铁导致新生儿缺铁的发病情况和铁剂干预对二铁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48例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铁剂组,孕中期开始分别服用安慰剂和铁剂。分别测定孕妇在服药前、后及新生儿的各项铁营养状况指标:血清铁(serumiron,SI)、运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TS)、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血红蛋白(Hb)值为临床资料。结果:孕末期铁剂组孕妇缺铁性贫血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照组孕妇孕末期Hb、SI、TS、SF水平值较孕中期明显降低,而铁剂组孕妇孕末期Hb、SI、TS较孕中期明显增加且SF值未进一步降低。对照组新生儿Hb、SI、TS、SF平均值均低于铁剂组新生儿;对照组新生儿贫血发病率和贮铁不足率达79.2%和45.8%,明显高于铁剂组新生儿。结论:孕妇缺铁可导致新生儿缺铁,铁剂干预能改善孕妇及新生儿的铁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力蜚能预防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妊娠在16-18周,无合并妊娠期贫血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人.研究组给予多糖铁复合物(力蜚能)干预治疗;对照组未服铁剂,两组孕妇分别于孕26-28周、34-36周检测血红蛋白及铁缺乏指标并分析妊娠期干预性补铁的疗效及意义.结果干预性补铁组Hb RBC HCT SI均高于对照组,孕晚期妊娠合并贫血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多糖铁复合物(力蜚能)用于预防妊娠缺铁性贫血效果良好,无副反应,可作为孕期常规补铁制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海宁市532例妊娠合发贫血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分析海宁市孕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与其相关因素的关系,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532例在我院建卡的孕妇进行血色素检查,并由专人统计调查。结果孕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12.91%,随着孕周的增加贫血患病率增高,孕晚期达高峰。结论孕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高,需采取综合措施,并从孕早期开始补充铁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重庆开县育龄妇女及早中期孕妇贫血及铁储存情况.方法:分层抽取236名育龄妇女及127名早中期孕妇.取静脉血测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氰化高铁法)、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酶联免疫定量检测法)和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erum transferring receptor,STIR)(微粒子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结果: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率分别为32.63%,轻度贫血占98.71%.早中期孕妇贫血患病率为42.52%,轻度贫血占87.10%.育龄妇女和早中期孕妇铁减少患病率分别为16.11%和24.41%,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0,P>0.05).孕早期组和孕中期组铁减少患病率分别为14.29%和33.81%,孕中期组显著高于孕早期组(χ2=6.33,P<0.05).贫血患者中SF异常的比例达34.26%,而STfR异常的比例仪14.82%.与育龄妇女组相比,早中期孕妇组Hb显著降低.与孕早期组相比,孕中期组Hb、SF显著降低,STIR显著增高(P<0.05).结论:开县育龄妇女与孕妇贫血患病率较高,以轻度贫血为主;当地可能存在其他引起贫血的原因;随妊娠进展,铁储存减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孕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与其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对1000例建立孕册的孕妇血常规检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孕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31.5%.结论 通过调查分析,孕妇贫血程度与其生活条件及是否摄入含铁丰富的食物有较大关系,应采取综合措施及进行营养教育,必要时应补充铁剂.  相似文献   

6.
正常妊娠     
021604孕妇缺铁性贫血561例调查及体内铁状况分析/张珠兰…//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一2002,18(6)一339一341 目的:调查了解孕妇体内铁代谢状况及影响贫血发生的因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561例孕妇进行血红蛋白(Hb)、血清铁(Fe)、血铁蛋白(SF)、运铁蛋白饱和度(TS)、血锌叶琳(ZPP)进行测定,并对有关影响因素实行专人问卷调查。结果:妊娠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为17.29%,随着孕周的进展贫血发生率增高,孕20周后贫血发生率上升显著,SF、Fe、TS下降明显,孕28一36周时贫血发生率最高达29.组%,铁缺乏症发生率高达82 .05%,此阶段孕妇的Fe、SF…  相似文献   

7.
718例孕妇缺铁性贫血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海原地区孕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718例孕妇进行血色素检查,并由专人问卷调查。结果孕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30.92%,随着孕周的增加,贫血患病率增高,孕晚期达高峰。结论孕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高,需采取综合措施,并从孕早期开始补充铁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孕期食用铁强化酱油对孕妇缺铁性贫血的影响。方法将263名孕妇分为铁强化酱油饮食组和普通酱油饮食组,于孕28周测定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统计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结果食用铁强化酱油组缺铁性贫血发生率显著降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铁强化酱油能够降低孕妇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且节约了铁剂,降低了胃肠道副作用发生率,更易于被孕妇接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纵向分析本中心孕妇铁缺乏现状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2月在我院产前检查的孕早、中、晚期孕妇,筛选检测铁蛋白3次以上,检测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 SF)及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按照首次检查是否缺铁、贫血分为4组:铁缺乏贫血和不贫血组及非铁缺乏贫血和不贫血组,铁缺乏组予补充铁剂,研究孕妇缺铁情况及补铁疗效,分析补铁效果不佳原因。结果:符合中心研究要求的孕妇共994例,各期SF和H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妊娠早、中、晚期铁缺乏(iron deficiency, ID)患病率分别为66.90%、78.41%、64.88%,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 IDA)患病率分别为16.95%、14.13%、3.94%。经正规补铁治疗后,妊娠晚期ID及IDA均明显改善(P<0.001)。结论:铁缺乏现象严峻,但可防可治。孕妇进行SF检测,指导孕妇科学补铁,关注孕妇补铁的依从性,可明显减少妊娠期缺铁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临床调查缺铁性贫血发病急妊娠期铁缺乏的发病情况,并分析其预防性补铁时机.方法 该研究方便选取的样本病例为该院收治的80名血清铁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正常的孕妇,以2014年10月—2016年10月间为样本选取时段,采用抽签分组方式进行分组,不予以铁剂补充的40名孕妇为对照组,而予以生血宁片进行口服的40名孕妇为实验组,对两组孕妇不同时段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水平、缺铁性贫血发病率和铁缺乏发病率进行检测和比对.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孕妇各个阶段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明显较高,缺铁性贫血发病率(15.0%)和铁缺乏发病率(42.5%)明显较低,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在孕周16周时对其进行预防性补铁,可将缺铁性贫血和铁缺乏发病率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中期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和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 SF)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0―12月于苏北人民医院产检的孕妇276例,测定其Hb与SF等相关红细胞参数,根据Hb与SF的值分为正常孕妇组、缺铁性非贫血组及缺铁性贫血组,对3组孕妇Hb及SF等红细胞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在276例孕妇中,铁蛋白缺乏者占25.3%,贫血发生率13.4%,其中绝大部分为轻度贫血。贫血孕妇中56.8%存在铁缺乏,铁蛋白缺乏者中30%存在贫血,Hb与SF存在相关性。此外,缺铁性非贫血组与正常孕妇组S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b、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缺铁性贫血组上述各项指标均低于正常孕妇组(均P<0.05)。结论:为了母婴健康,建议对孕妇的孕期尤其是孕早中期进行SF检测,以便及早发现铁缺乏孕妇,在缺铁性贫血的早期进行干预性治疗。  相似文献   

12.
孕妇缺铁性贫血与孕期营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城市孕妇膳食营养与缺铁性贫血的关系,为预防孕妇贫血提供依据。方法以不同孕周的孕妇为研究对象,进行3日膳食调查分析与生化测定。结果 孕妇缺铁性贫血在中、晚期明显高于早期,孕妇膳食中铁的摄入量均不足,植物铁近一半,吸收率低。结论 孕期需加强营养,强调多摄入动物性铁食物,增强铁的吸收,建议孕中期开始适当补充铁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妊娠期妇女铁缺乏(ID)和缺铁性贫血(IDA)的患病情况。方法选取武汉地区医院收治的妊娠期妇女2275例,统计ID和IDA发病率,比较不同孕周妇女ID、IDA的发病情况和贫血程度。结果武汉地区妊娠期妇女ID患病率为28.79%(655/2275),IDA的发病率为24.79%(564/2275)。孕晚期孕妇ID、IDA的发病率高于孕中期和孕早期,各孕期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妇女IDA轻度贫血患病率高于中、重度贫血患病率(P0.05)。结论武汉地区妊娠晚期妇女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高,以轻中度贫血为主,应给予妊娠期预防性补铁。  相似文献   

14.
553例孕妇缺铁性贫血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春冬  常青  王琳  史常旭 《重庆医学》2008,37(9):980-981
目的调查孕妇缺铁性贫血概况及其在妊娠各孕周期的发生规律,以期提高妊娠期保健质量。方法查阅553例孕妇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和其住院病历资料,并分别按早、中、晚孕及孕妇的年龄和文化程度分别分组,统计分析各组贫血的发生率。结果妊娠期孕妇贫血总发生率为10.32%。贫血发生率与孕周、孕妇年龄和其文化程度均相关。结论孕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高,需采取综合措施,并从孕早期开始补充铁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纠正缺铁对孕妇贫血以及产后出血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0月缺铁性贫血孕妇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没有及时通过铁剂补充,单纯增加进食富含铁的食物,而研究组则及时补充铁剂。比较两组补铁后贫血相关指标以及分娩后产后出血情况。结果研究组孕妇通过铁剂纠正贫血后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红细胞比容(Hct)比对照组好,产后出血率比对照组低,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注重纠正孕妇贫血对降低产后出血率存在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补铁对孕妇铁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132名孕中期妇女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连续进行12周(追踪观察至孕晚期),两组孕妇于干预前后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红细胞游离原卟啉,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运铁蛋白饱和度。结果 干预组除铁蛋白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贫血患病率及储存铁缺乏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孕中期补充铁可以改善孕妇铁营养水平,降低孕期贫血患病率。  相似文献   

17.
铁强化酱油对孕妇缺铁性贫血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孕期食用铁强化酱油对孕妇缺铁性贫血的影响。方法将263名孕妇分为铁强化酱油饮食组和普通酱油饮食组,于孕28周测定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统计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结果食用铁强化酱油组缺铁性贫血发生率显著降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铁强化酱油能够降低孕妇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且节约了铁剂,降低了胃肠道副作用发生率,更易于被孕妇接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昆明城区及大理农村 7月~ 7岁儿童目前的铁缺乏水平 ,进一步展开对儿童铁缺乏症的防治 ,降低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 .方法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两地 7月~ 7岁儿童共 96 9名进行血清铁蛋白 (SF)、锌原卟啉 (ZPP)、血红蛋白 (Hb)实验室检查 .结果 :7月~ 7岁儿童的总铁缺乏检出率为 2 5 1% ,铁减少检出率为 19 0 % ,贫血患病率为 6 1% ;男女童患病率在 1岁以前差别较大 ,1岁以后差别不明显 ;各年龄组患病率以 7月~ 1岁组最高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童患病率相对较高 ;铁缺乏的儿童营养不良的患病率高于正常儿童 .结论 :儿童缺铁性贫血仍要引起重视 .在防治中要抓重点人群 ,除改变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 ,对目标人群要适当补充铁剂预防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孕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及影响贫血发生的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200例建立孕册的孕妇血常规检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在200例产妇中,发生缺铁性贫血的有86例,占43%,随着孕周的进展,贫血发生率增高,常规的贫血治疗加上科学的营养指导是纠正孕期贫血的有效形式。结论孕妇的生活条件、膳食搭配情况等都和孕妇的贫血程度有一定的关联性,对于贫血的孕妇,需要想方设法加强对其的营养教育,增强其对贫血的正确认识,提醒其在有需要时要对铁剂加以补充。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贫困农村孕妇核黄素水平与铁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某贫困县123名孕中期妇女进行核黄素及铁营养状况的横断面调查。结果核黄素缺乏率为69.1%,储存铁缺乏率为70.73%,贫血患病率为47.97%。核黄素缺乏者的贫血患病率为61.17%,明显高于核黄素正常者的18.42%(P<0.01)。储存铁缺乏率在核黄素缺乏者中为76.47%,明显高于核黄素正常者的57.89(P<0.05)。结论核黄素缺乏与孕妇贫血及铁缺乏之间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