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现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某高校大学的391名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对营养知识有一定的掌握,但不够全面深入;饮食行为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营养知识水平对他们选择食物及其他饮食行为有一定影响。他们多具有较好的营养态度,愿意接受更多的营养与健康方面的知识。[结论]应采取多种形式对高校大学生加强营养知识的宣传和饮食行为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佛山市顺德区中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膳食行为现状,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学生营养KAP调查问卷,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顺德区11所中小学共941名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结果小学生和中学生的营养知识及格率分别为55.6%和68.3%;大部分的中小学生有良好的营养态度,期望运用营养知识来改善自身存在的不良饮食习惯;小学生和中学生的营养行为及格率分别为36.0%和28.7%,在早餐行为、饮食习惯、零食行为和运动习惯上均存在程度不一的缺陷。结论要加强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树立健康饮食观,养成良好的健康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小学生家长的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和饮食行为,改善小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方法]2008年3月,对胶南市城区某小学的237名学生家长进行调查。[结果]调查237人,对20个营养知识问题的知晓率为62.22%,营养知识得分(满分50分)为12.46±3.31分;购买食品时主要考虑食品营养价值的占47.26%;对营养知识感兴趣的占91.98%,愿意改变自身不良饮食行为的占97.05%,积极对待孩子的偏食、挑食的占93.25%;家庭基本上每天吃早餐的占78.06%,每天饮奶的占26.58%,经常吃甜食、油炸食品、腌制食品、烧烤食品的分别占6.75%、4.22%、9.70%、2.53%。[结论]小学生家长具有一定的营养知识,营养态度良好,有待进一步提高营养知识水平,养成正确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4.
李园  王洪波  徐红  胡爱丽  刘雷  于冬梅  赵丽云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4):2781-2784,2788
[目的]在北京市海淀区开展"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健康教育,对项目效果进行评估。[方法]选取小学、中学各1所和1个社区开展营养教育干预活动,并随机整群抽取小学生、中学生和成年居民各115、109和94人进行干预前后营养与健康知信行问卷调查。[结果]营养教育后,小学生、中学生和成年人膳食指南知晓率分别达100.0%、99.1%和100.0%,营养与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对营养与健康问题持正确态度的比例均显著提高。中小学生偏食、经常吃油炸食品、甜点、含糖饮料等不健康饮食行为比例显著下降,经常吃早餐、主动饮水、几乎每天吃蔬菜水果和奶类等健康饮食行为的比例均显著提高。成年人食物选择多样化、主动饮水、点餐时考虑营养价值的比例增加,不经常吃早餐、口味偏咸、经常吃油炸食品和每天吃蔬菜水果的行为没有明显改善。[结论]受干预人群的营养与健康知信行水平得到有效提高,项目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包头市城郊中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K-A-P)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K-A-P问卷,对包头市城郊419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总分值分别为31.4±13.0、70.9±16.1、51.7±10.4;表明学生营养知识得分较低,但接受营养知识的态度较为积极,同时存在某些不良的摄食行为。[结论]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的营养宣教工作,以提高其营养知识水平,改变其不良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6.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民族医学院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现况及其之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右江民族医学院210名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 [结果]大学生对营养知识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营养知识问答题回答正确率最低为24.76%;12.4%的学生认为营养知识对医学生来说不重要;临床专业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营养态度比检验、口腔专业要好;普遍存在不吃早餐、3餐食量分配不合理等不良饮食行为;营养知识与饮食行为之间存在着关联性. [结论]应采取多种形式对民族医学院学生加强营养知识的宣传和饮食行为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7.
余芳  刘莉  王琼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7):3291-3293
[目的]调查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大专生的营养知识、态度、饮食行为情况,为今后的营养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对不同营养教育程度的345名医学专科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的调查. [结果]营养知识测试中,营养教育程度最高的学生得分最高,女生营养知识得分高于男生.大部分学生有良好的求知欲望,希望通过多种途径获得营养知识.大部分学生的营养态度端正、大部分饮食行为良好,但部分学生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不常吃水果、肉禽、鱼、奶类、豆类及制品及近一半学生早餐质量不高等. [结论]课堂教育对提高医学生的营养知识有重要作用,在加强课堂教育的同时,应注重综合性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营养知识水平,加强饮食行为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8.
学生良好的饮食行为需要正确的引导,营养教育是中小学生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关资料表明,人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为了解大同市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饮食行为的基本情况,作者在山西省大同市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9.
学龄前儿童家长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文菲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2):2278-2279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家长营养知识和态度对子女饮食行为的影响程度,为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某幼儿园489名家长进行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结果]家长对某些营养素的来源及与饮食有关的疾病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平衡膳食了解较少,多数家长及儿童均存在一些不良饮食行为.[结论]应积极向家长宣传儿童健康所需营养知识和/或进行营养干预,纠正家长错误的饮食态度及儿童不良饮食行为,帮助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0.
余小辉  涂小云  李萍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8):3709-3711
[目的]了解营养教育对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营养教育提供指导。[方法]随机抽取江西某师范大学1000名在校生,分成对照组和营养教育组,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结果]营养教育组的营养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营养教育组的营养知识、营养态度正确率大都高于对照组,但饮食行为正确率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营养教育可提高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转变营养态度,而未能改变饮食行为。因此,在进行大学生营养教育时,引导他们改变不良饮食行为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1.
严志玲  黎明强  王萍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4):2686-2687
[目的]了解和掌握柳州市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对2004年柳州市80036名中小学生进行现时营养状况评价。[结果]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为35.09%,营养良好率为52.77%,营养过剩率为12.14%。女生营养不良率(40.72%)高于男生(29.49%);中学生营养不良率(38.60%)高于小学生(30.88%)。[结论]柳州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与广西平均水平仍有一定距离,提示要进一步加强营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改善学生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2.
闫瑾  张涛 《职业与健康》2011,27(10):1085-1087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中学生吸烟现况,探索学校控烟模式,降低中学生吸烟率,为创建无烟学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9月根据北京市对中小学的分类,利用完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怀柔区初级中学3所、高级中学3所、职业高中1所,在每所学校内按顺序抽取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每一年级内对学生进行整群抽样,满足样本量需求。要求每所学校男女比例尽量一致符合1∶1。结果该学生尝试吸烟率与现在吸烟率分别为29.7%和17.2%,怀柔区中学生烟草使用率基本与全国水平持平。结论中学生吸烟的现状不容忽视,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制定有针对性的符合学生特点的控制吸烟政策,指导学校开展吸烟危害健康的相关活动,从而减少烟草对中学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曾祥丽  李萍  冯义  韦宛玉  马伟科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9):1658-1659,1663
[目的]分析第三轮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在卧龙区实施5年来的宣传干预效果。[方法]对卧龙区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底按照统一调查方案进行的中学生、村民、女性性服务者(FSW)、HIV感染者或AIDS病人(PLWHA)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结果]通过项目执行,卧龙区中学生、城乡居民、HIV感染者或AIDS病人(PLWHA)和女性性服务者(FSW)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由2005年底的77.00%,63.00%,68.23%和30.33%上升到2008年底的90.14%,85.00%,83.33%和80.59%(χ2=38.275、61.837、12.232、179.054,P﹤0.05)。PLWHA的安全套使用率从2005年的88.73%上升到2008年的100.00%,FSW的安全套使用率维持在80.00%以上水平。[结论]通过项目实施,卧龙区各人群的知晓率明显提高,高危人群的行为得到改变;但在很高的服务覆盖下,各人群仍有15%以上的人不了解艾滋病经性传播知识,重点人群安全套的使用率仍需进一步提高,因此需要针对人群特点调整宣传干预方法及策略以提高效果。  相似文献   

14.
翟蕾 《预防医学论坛》2007,13(8):729-731
[目的]了解海淀区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状况,为制定青少年视力低下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1996~2005年,每年对海淀区疾控中心9所监测点校在校学生使用标准对数灯箱视力表进行视力检查。[结果]在监测的10年间,海淀区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率以1997年最低,2005年最高,总体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平均增长率为2.0%;视力低下率随年级的增高而增加;初中学生视力低下的增长速度最快;普通高中学生视力低下率高于职业高中学生;女生视力低下率高于男生。[结论]海淀区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状况日趋严重,加强学生视力低下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李陈晨  赵锋  陈平  陈森  殷环  娜地拉  史宇晖 《中国健康教育》2012,28(10):827-828,838
目的评价北京市海淀区某小学龋齿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预防龋齿的健康教育活动制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利用问卷进行干预前后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后,小学生龋齿相关知识得分由干预前(7.01±1.85)分提高至(7.61±1.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四年级提高最为明显。定期口腔检查比例由干预前33.2%提升至42.3%(P<0.05)。干预前后对自身及他人的口腔健康关注态度变化不明显。结论口腔综合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小学生龋齿相关知识和口腔健康行为,还需要长期坚持在小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以降低患龋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北京市中小学校自供营养餐的管理现状,为学生营养餐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东城区和海淀区10所自供营养午餐学校的管理人员10名、中小学生3 761名、家长3 529名,于2007年4月2-6日进行营养午餐管理及态度行为调查。结果学校自供营养餐管理者从事营养餐管理工作年限较长,但均毕业于非营养相关专业;10所学校食堂只有5所学校有营养师,规模小的学校食堂中营养师及高级别厨师严重缺乏;学校对营养餐进行了大量的宣传,但在提高营养知识、改善饮食行为上效果不佳,学生剩饭率仍接近30%。结论学校自供餐是学生营养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进一步加强管理,强化人员培训,提高营养质量,加强学生营养教育工作及健康饮食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和掌握北京市昌平区中小学生视力状况,为进一步做好学生视力防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1学年辖区125所学校53 865名中小学生视力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昌平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5.0%,随学龄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呈上升趋势,视力不良检出率从一年级时的44.7%上升到高三时的81.9%,尤其重度视力不良检出率增长较快;视力不良检出率城镇学生高于乡村学生,男生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区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堪忧,亟需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做好学生视力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漯河市城乡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方法32005年9~11月。对漯河市6369名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进行调查,评价其营养状况。[结果]调查中小学生6271人,营养正常者占55.97%;营养不良率为28.34%,营养过剩率为15.69%,超重率为9.14%,肥胖率为6.55%。营养不良率,中学生和小学生分别为30.83%、25.74%,男生和女生分别为20.14%、30.92%,城区和乡村学生分别为24.97%、32.99%(P〈0.01)。肥胖率与营养过剩率,中学生分别为5.75%、14.45%,小学生分别为7.39%、16.99%(P〈0.05)。超重率城区学生为9.79%,农村学生为8.24%(P〈0.05)。[结论]漯河市城乡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夏惠芬  李伟  周建明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3):4578-4579
[目的]了解南昌市中小学肥胖和饮食行为的现状,为预防和干预中小学生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南昌市6所中小学1 620名学生进行身高和体重测量,同时以问卷的形式对该人群饮食行为进行调查。[结果]南昌市中小学肥胖率为9.2%,其中城区肥胖率为10.76%,农村的肥胖率为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饮食行为上肥胖学生都具有喜食油腻食品、暴饮暴食、爱吃甜食等特点。[结论]采取综合措施,早期防治肥胖,可提高中小学生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小学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运用多阶段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湖北省汉川市3个乡镇共561名小学生和1987名中学生,应用SCL-90心理健康测量量表,比较中小学留守儿童量表得分的差异。[结果]除阳性症状痛苦水平外,小学生各项因子得分均低于初中学生。小学留守学生在躯体化(F=12.533)、抑郁(F=11.312)、恐怖(F=5.925)、精神病性(F=8.354)等因子和总分(F=5.995)、总症状指数(F=5.995)、阳性症状痛苦水平(F=17.318)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小学生。中学留守学生在恐怖因子(F=4.332)和阳性症状痛苦水平(F=5.588)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中学生。中学留守学生在强迫症状(F=42.572)、人际关系(F=39.092)、抑郁(F=15.051)、焦虑(F=9.462)、敌对(F=5.401)、恐怖(F=8.632)、偏执(F=13.844)、精神病症状因子(F=13.522)和总分(F=19.636)、总症状指数(F=19.636)、阳性项目数(F=36.068)的得分,显著高于小学留守学生。[结论]父母双方外出打工会导致中小学留守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对中学留守儿童造成的心理危害比小学留守儿童更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