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所致关节伸直受限原因及康复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4年6月于本院门诊治疗的35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所致关节伸直受限患者。通过康复治疗方法治疗,并对治疗前后效果进行评估。[结果]35例患者均获得一年随访,膝关节均达到屈伸正常。治疗后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良好;膝关节力线正常;关节稳定性良好。股四头肌抗阻力测定为4级,部分患者股四头肌的抗阻力检测可达5级。MRI随访见内侧副韧带损伤部位均存在自愈现象。关节活动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早使膝关节恢复伸直状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通过康复治疗,可以使单纯膝关节内侧副韧带Ⅱ~Ⅲ度损伤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达到正常水平,避免手术治疗,也可以为单纯内侧副韧带后角Ⅲ度以上损伤或内侧副韧带后角损伤的患者,以及内侧副韧带损伤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或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后期重建手术及术后康复提供有利条件及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针刺拉花松解膝内侧副韧带技术在内侧间隙狭窄内侧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手术中用于扩大膝关节内侧间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5—2019-09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的16例合并膝内侧间隙狭窄的内侧半月板损伤,术中采用经皮针刺拉花松解内侧副韧带技术增加膝内侧间室的镜下显露范围与手术操作空间,顺利完成半月板部分切除或修复手术。结果 1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0(6~18)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医源性骨软骨损伤及血管神经损伤。4例术后出现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松解处疼痛、皮下瘀斑,术后2周逐渐缓解。术后3例外翻应力试验Ⅰ度阳性,术后1个月转为阴性。膝内侧副韧带松解前膝关节最大外翻位时膝内侧间隙为(7.6±1.3)mm,松解后为(12.1±1.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膝内侧间隙狭窄的内侧半月板损伤患者,经皮针刺拉花松解膝内侧副韧带技术简单可靠、安全有效,可增大关节镜手术中膝关节内侧间室手术视野和操作空间,有利于进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或修复,避免了医源性骨软骨损伤。  相似文献   

3.
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复合损伤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平  冯建民 《国际骨科学杂志》1999,20(2):111-113,F003
本文讨论了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复合损伤处理的不同意见,即急诊处理此类损伤时修复所有受损的结构和非手术治疗内侧副韧带损伤,对前交叉韧带做延期的重建手术。旨在提出一个治疗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复合损伤的方针,使病人能有最好的机会获得一个稳定的、功能良好的、无术后关节僵硬或内侧副韧带残余松弛的膝关节。 1 诊断 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复合损伤常发生于膝关节受到直接暴力时,也可发生于间接损伤(非接触性外伤),此时多造成内侧副韧带的  相似文献   

4.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急性损伤诊治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探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急性损伤的诊治方法. 方法 1998年8月~2003年8月,对收治的87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急性损伤均进行膝关节功能及MRI检查.其中35例Ⅰ、Ⅱ度损伤者行保守治疗;52例Ⅲ度损伤者行关节镜探查术,修复内侧副韧带,其中有21例应用前半部的股薄肌肌腱加强. 结果 32例Ⅰ、Ⅱ度损伤患者获6~24个月随访,平均13个月,按Lysholm评分标准,优良率达93.7%;50例Ⅲ度损伤患者术后获随访7~72个月,平均16个月,优良率达90%. 结论 MRI是确诊内侧副韧带Ⅰ、Ⅱ度损伤的重要手段,膝伸直位外翻应力时的直向不稳定是确诊Ⅲ度损伤的主要方法.Ⅰ、Ⅱ度损伤以保守治疗效果好,Ⅲ度损伤宜选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急性膝关节后内侧角损伤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急性膝关节后内侧角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自2000年12月~2004年1月收治急性膝关节损伤12例(12膝),病人均表现为伸膝位和屈膝30°位外翻应力试验阳性和伤膝旋转不稳定,于伤后2~12d接受了关节镜检查及内侧开放探查,12膝均有后内侧角损伤和内侧副韧带损伤,4膝伴前、后交叉韧带断裂;2膝伴前交叉韧带断裂;4膝伴后交叉韧带断裂。12膝均一期手术修复后内侧角和内侧副韧带。8周后,12例病人中8人接受二期关节镜下手术,前交叉韧带重建3例,前后交叉韧带联合重建3例,后交叉韧带重建2例。[结果]一期手术后8周评估表明12膝均恢复内后侧稳定性,伸膝位和屈膝30°位外翻应力试验均为阴性。12例病人随访10~20个月,平均12.0±3.2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87.08±6.28。IKDC综合评定正常(A级)4例,接近正常(B级)7例,异常(C级)1例。[结论]急性膝关节后内侧角损伤见于较高能量损伤,多为复合损伤,表现为伸膝位和屈膝30°位外翻应力试验阳性和伤膝旋转不稳定。应一期手术修复后内侧角和内侧副韧带,二期酌情重建交叉韧带。  相似文献   

6.
关节镜辅助下治疗膝内侧副韧带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是常见的运动性疾病,是膝关节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常导致股部肌肉萎缩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早期正确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本科自2001年以来,共收治13例患者,均在关节镜辅助下行韧带修补重建手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2001年以来,采用手术和石膏固定的方法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37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半腱肌重建膝关节陈旧性内侧副韧带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平泉  王胜 《中国骨伤》2009,22(3):183-184
对于陈旧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手术治疗方式临床报道较多,如陆景华等、“的带骨瓣髌韧带移植修复膝内侧副韧带陈旧性损伤。2003年至2008年共收治因漏诊、误诊或误治的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陈旧性损伤9例,行半腱肌重建膝关节陈旧性内侧副韧带损伤手术治疗,术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内侧副韧带(MCL)损伤是膝部最常见的韧带损伤之一。随着运动伤和交通伤等增多,内侧副韧带损伤的发病率不断增高。膝MCL损伤后由于误诊或未采取适当治疗(如休息或石膏固定),损伤的内侧副韧带在被拉长的状态下愈合,使膝关节内侧结构松弛,继而导致韧带对胫骨的制导和限制作用功能缺  相似文献   

10.
张中兴  许峰  陈焕诗 《骨科》2014,5(3):140-142
目的探讨利用带线锚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止点Ⅲ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TwinFix带线锚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止点Ⅲ度损伤24例,随访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并进行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0-18.0个月,平均14.2个月。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术后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手术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用带线锚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止点Ⅲ度损伤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膝关节内侧结构损伤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膝关节内侧结构损伤大多可经保守治疗痊愈,伴发其他韧带损伤时易忽视,诊治不当将影响整体治疗效果,甚至导致膝关节慢性不稳.近期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证实膝关节内侧结构对膝关节的稳定起重要作用.膝关节屈膝30°存在外翻不稳时提示单纯内侧侧副韧带损伤,可采用非手术治疗;膝关节伸膝外翻不稳时提示存在膝关节后内侧角损伤,常为复合伤,伴随交叉韧带损伤的概率增大,不加重视可能导致手术效果欠佳,甚至失败.唯有重视膝关节各损伤结构的治疗,才有利于恢复膝关节韧带重建的整体平衡.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锚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的手术过程及术后治疗效果。方法本院采用带有可吸收线的锚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病人24例,术后进行功能锻炼,关注病人功能恢复情况,创口愈合之后病人出院。术后随访3~12月,病人定期复查,进行Lysholm评分。结果优22例,良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14天,平均8天。结论应用带有可吸收线的锚钉修复膝关节断裂内侧副韧带的手术简单,并发症少,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修复方法改进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目的 探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修复的新方法 ,以早期获得满意的功能效果。方法 对 11例早期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行椎管麻醉下探查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病理改变 ,一期缝合修补断裂韧带 ,并切取 1/ 2宽的半腱肌腱 ,加强修复损伤韧带。 1例陈旧性损伤用股薄肌重建膝内侧副韧带。结果 平均随访 2 5个月 ,优 9例 ,良 2例 ,关节稳定有力 ,B彲hler征阴性 ,膝关节活动功能正常 ,恢复原工作。结论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多在止点 ,早期修复为好 ,同时切取邻近腱性结构加强修复 ,更加稳定可靠 ,功能效果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膝内侧副韧带陈旧性损伤半腱肌肌腱重建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对22例膝内侧副韧带陈旧性损伤采用半腱肌肌腱返折悬吊重建内侧副韧带.[结果]随访16~ 38个月,平均20.2个月,根据《膝内侧副韧带临床效果评定表》进行评定,优、良为手术有效.治疗的总有效例数为21 (95.45%),应用SPSS软件处理,得出P <0.01,显示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有1例手术后出现折叠肌腱间的缝线断裂,重新手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应用半腱肌肌腱返折悬吊重建内侧副韧带,早期功能锻炼,能很好的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不稳定、松弛等症状体征,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类型及使用半腱肌腱加强重建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使用内侧副韧带修补及半腱肌腱重建加强手术治疗内侧副韧带损伤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22~57岁,平均42岁。左侧16例,右侧22例,皆为单侧致伤。根据临床分级标准,Ⅱ度损伤2例,Ⅲ度损伤36例;新鲜损伤30例,陈旧损伤8例。结果38例皆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个月。按改良Lysholmscale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24例,良11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2.1%。结论断端修补缝合联合半腱肌腱重建加强手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是一种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锚钉固定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附着点断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诸力  杨贺杰  韩勇  周辉 《中国骨伤》2009,22(3):178-179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s,MCL)是膝关节内侧的主要稳定结构,膝关节外侧暴力常常导致其损伤,MCL损伤在膝关节韧带损伤中常见,其中股骨内上髁及胫骨内髁附着点的断裂又占相当比例。自2004年8月至2007年8月用锚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附着点断裂,取得显著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内侧副韧带损伤在膝关节韧带损伤中最为常见。大多数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严重的损伤将导致慢性膝关节不稳,加速关节退变。因此,对其损伤严重程度的判断、手术干预时机的选择及干预细节的认识有必要进一步总结与提高。本文总结了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的诊疗现状,旨在为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单侧夹板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部分断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占膝关节韧带损伤的首位,我们从1990年~1995年采用单侧夹板加弹性绷带缠绕外固定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部分断裂31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1例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I6~55岁;所有病例均于伤后1周内得到治疗。治疗方法1.用材置备:()夹板1块,由杉木皮制成。长:相当于患者下肢大腿中点至小腿中点的长度。宽:上端7~scm,下端5~6cm。内村棉纸。()棉垫2块.由棉花制成,规格7Cmx7cmXZcm。()弹性绷带2卷,规格7·soulX2·25cm。(4)硬纸壳1块一由胶布街制成,长15cm,宽为胶布筒的1半。2…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紧缩术治疗重度膝内侧副韧带断裂,并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关节镜下探查12例膝内侧副韧带及其他主要结构的损伤,对Ⅲ度膝内侧副韧带体部断裂进行紧缩术。结果 12例患者平均随访6~30个月,Lysholm评分由术前40.0分提高到80.6分,所有患者屈膝30°外翻应力试验阴性,应力下摄X线片示双膝内侧关节间隙差异从术前9.5 mm减少至3.3 mm。结论早期关节镜下重度膝内侧副韧带断裂紧缩术,具有损伤小、早期恢复膝关节稳定性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有关膝关节复合韧带损伤诊治中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膝关节复合韧带损伤最常见的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合并内侧副韧带(MCL)损伤,其次是后交叉韧带(PCL)合并MCL损伤;ACL合并外侧副韧带(LCL)和ACL合并PCL及MCL损伤。随着目前交通事故的增多和竞技体育运动的普遍开展,膝关节复合韧带损伤亦日趋常见。然而,复合韧带损伤的诊断与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