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困难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机械通气能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时所致的通气功能障碍,但是由于COPD患者本身存在不可逆的病理生理改变,上呼吸机后发生撤机困难的最多,平均撤机时间最长[1]。据统计,80%的COPD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需要应用撤机技术[2]。本文就撤机困难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后的应用时机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36例COPD患者,随机选取18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并作为实验组,以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压力支持通气(PSV) 呼气末正压(PEEP)方式行机械通气,待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拔除气管插管,改为经面罩BIPAP无创通气,逐渐脱机.余18例做为对照组,行常规有创通气,最后以PSV方式至撤机.现察两组病例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例数、病死率、机械通气天数、总住院天数、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实验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21.1±1.8)天vs(27.1±1.4)天(P<0.05);机械通气时间为(11.4±0.8)天vs(14.8±2.4)天(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0 vs 5例(P<0.01);死亡例数为1例vs 4倒.实验组撤机前后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撤机后pH降低、PaCO2升高(P<0.05).结论 对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早期有创机械通气,序贯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显著降低VAP发生率,提高撤机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枸橼酸咖啡因对早产儿呼吸机撤离的效果,为实现早产儿尽早成功撤机给予指导。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5月在NICU收治的84例接受机械通气支持治疗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42例。两组在撤机前按负荷剂量[20 mg/(kg·d)]用枸橼酸咖啡因,参照组采取常规维持量[5 mg/(kg·d)],试验组采取高维持量[10 mg/(kg·d)],对比两组撤机成功率,机械通气时间、用氧天数及NICU治疗时间,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撤机成功率为97.62%,高于参照组的87.20%(P0.05);试验组的机械通气时间、用氧天数、NICU治疗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撤机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参照组为2.90%,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维持量应用枸橼酸咖啡因能有效提升早产儿撤机成功率,缩短辅助通气时间,不良反应较少,近期疗效更确切。  相似文献   

4.
郭安 《新医学》2006,37(10):645-647
目的评价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肺癌术后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38例肺癌术后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其术后采用机械通气方式不同分为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组(序贯组,19例)与单一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组(非序贯组,19例)2组。序贯组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非序贯组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2组的机械通气的时间、撤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入住ICU的时间,并比较序贯组改用无创通气前后的指标。结果序贯组机械通气的时间、入住ICU的时间比非序贯组明显减少,分别为(12±5)d比(24±11)d、(12±5)d、(27±13)d。2组的撤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序贯组拔除气管内导管,改用无创机械通气3h后,通气指标、呼吸功能、循环功能与拔管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肺癌术后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Smartcare智能脱机模式与自主呼吸试验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撤机中的效果,评估Smartcare智能脱机模式应用于COPD撤机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COPD机械通气满足撤机条件的患者40例纳入观察,随机分为Smartcare智能脱机模式组(n=23)与自主呼吸试验组(n=17)。记录每例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撤机时间、脱机成功率、48h再插管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与自主呼吸试验相比,Smartcare智能脱机模式能明显降低COPD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撤机时间(P均〈0.05),二者撤机成功率、48h再插管率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Smartcare智能脱机模式可缩短COPD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与撤机时间,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撤机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辅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时序贯撤机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接受经口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者随机分为2组:应用纤支镜辅助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撤机组(A组,54例)和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撤机组(B组,52例).A组纤支镜从气管导管外进入气道,操作过程中不间断使用呼吸机.两组患者一般治疗相同,达肺部感染控制窗( PIC)后拔除气管导管改无创机械通气模式,然后依情况决定撤机.治疗后比较两组病例下列指标:(1)PIC出现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首次撤机成功率、再上机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2)纤支镜操作对该类患者的安全性.结果 A组和B组PIC出现时间分别为(5.01±1.49)d、(5.87±1.87)d,p<0.05;总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6.98±1.84)d、(8.69±2.41)d,P<0.01;住ICU时间分别为(9.25±1.84)d、(11.10±2.63)d,P<0.01;首次撤机成功率分别为96.30%、76.92%,P<0.01;再上机率分别为5.56%、19.23%,P<0.05;VAP发生率分别为3.70%、23.07%,P<0.01.治疗组纤支镜操作简便、安全,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AECOPD并发呼吸衰竭进行机械通气患者应用纤支镜辅助治疗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增加撤机成功率,减少VAP的发生,且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困难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在本院ICU中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200例,根据撤机结果分为撤机完成组(A组)与撤机困难组(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组176例,B组24例,A组气管切开率为15.9%明显低于B组(79.2%),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较细管径使用率为34.7%,明显低于B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非正常性脱管及操作不当发生率分别为14.8%、6.8%与2.3%,显著低于B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插管管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非正常性脱管、人工气道建立方式以及操作不当等因素均会影响ICU患者成功撤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相气道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度Ⅱ型呼吸衰竭撤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COPD呼吸衰竭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4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l例与对照组20例。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时治疗组拔除气管内导管,应用BiPAP通气方式行无创通气,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逐步撤机。主要观测指标为:有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撤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和院内病死率。结果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时两组资料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拔管时与应用双相气道正压通气2h相比,心率、呼吸、动脉血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的有创通气时间较对照组缩短[(6.9±3.0)d与(13.1±4.3)dt=5.38,P〈0.01];VAP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48%(1/21)与40%(8/20)],X^2=5.51,P=0.02],撤机成功率较对照组提高[95%(20/21)与65%(13/20),X^2=4.19,P=0.04]。但两组机械通气总时间、院内病死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当COPD上机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时,应用双相气道正压通气方式撤机可缩短有创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提高撤机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程序化撤机策略。方法采用前瞻组性对照研究方法。将COPD机械通气患者分为两组,程序化组采用程序化撤机策略,患者先通过浅快呼吸指数筛选,随即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BT),通过SBT患者即可拔除气管插管。非程序化组患者依靠医生的主观判断与临床经验来决定撤离呼吸机的时机。结果程序化组与非程序化组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8.01±7.22)d和(10.74±5.58)d,ICU住院时间分别为(8.86±6.92)d和(12±6.10)d,程序化组明显低于非程序化组(P〈0.05)。程序化组撤机成功率为76.31%,非程序化组为4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程序化撤机策略及SBT方法可以减少COPD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提高撤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RF)患者应用呼吸机成功撤机的最佳时机、方式及护理,提高撤机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COPD合并RF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其全身情况和呼吸功能,在撤机前后,注意病情观察、呼吸道护理及心理护理,配合营养支持,采用过渡撤机和间断撤机2种撤机方式.结果 48例患者全部撤机成功,其中过渡撤机36例,间断撤机12例.结论 撤机时机和方式的掌握是成功撤机的关键,精心护理是成功撤机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序贯撤机的护理方法.方法:将74例入住呼吸重症监护病房行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予传统方法撤机,实验组予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撤机.比较两组PIC出现时间、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RICU时间、首次撤机成功率、住RICU费用及住院总费用;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PIC出现时间、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RICU时间、首次撤机成功率、住RICU费用及住院总费用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病例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中出现轻度SpO2下降及心率增快等并发症,操作顺利完成,未出现咯血、窒息、致死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在COPD机械通气序贯撤机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操作成功有赖于积极的护理配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临床应用和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2006年10月至2008年12月,本院住院COPD合并呼吸衰竭83例应用有创机械通气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83例患者,持续机械通气时间1.164d,平均25d。83例重症COPD呼吸衰竭患者中有11例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依赖撤机拔管困难4例。成功脱机、好转出院74例。死亡9例。结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呼吸衰竭临床疗效确切,但要严格掌握机械通气的指征及早行有创机械通气,以避免长时间缺氧造成多脏器损伤,延误抢救时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呼吸衰竭患者接受呼吸机治疗后的严重并发症,注意防治非常关键,正确掌握评估撤机和拔管时机,争取成功拔管和撤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呼吸系统功能评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撤离呼吸机中的评估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火炬开发区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诊治的需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急性发作并发呼吸衰竭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患者根据呼吸功能评分结果选择撤机时机,对照组依据传统撤机方法撤机,比较两组撤机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直接撤机成功率和再插管率分别为94.74%和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为(5.97±0.54)h,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肺部气压伤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呼吸功能评分结果作为撤机依据,在不影响直接撤机成功率的条件下可明显缩短通气时间,具有较高的安全可行性,适用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通腑平喘汤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包括机械通气),治疗组加用通腑平喘汤,每日1剂,煎汁200 m l,分2次鼻饲。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 d和5 d及脱机后的动脉血气指标,痰液中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百分比(N%)、氧合指数(PaO2/F iO2)、肺动态顺应性(Cdyn),病死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治疗组治疗后5 d血气分析、N%、PaO2/F iO2、Cdyn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均<0.05),而其余观察时间点两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8.6±3.7)d〕较对照组〔(12.1±5.2)d〕显著缩短(P<0.05),VAP发生率亦较对照组显著减少〔20%(4/20例)比40%(8/20例),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机械通气等治疗基础上加用通腑平喘汤,有助于尽快控制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肺部炎症反应,改善呼吸功能,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及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呼吸功 (WOBp)对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指导作用 ,探讨预计撤机的标准。方法 应用Bicore -cp10 0呼吸监护仪床边监测 2 7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通气治疗不同时期及撤机时及 12例COPD缓解期患者 ,分析不同WOBp标准预计撤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撤机成功组 2 1例 ,均值为 ( 1 19± 0 2 6 )J/L ,撤机失败组 6例均值为 ( 1 6 5± 0 39)J/L ,高于撤机成功组和对照组 ( 1 14± 0 2 8)J/L ,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动态观察 14例患者 ,急性加重期和撤机时 ,随病情改善 ,均值由 ( 2 0 7± 0 6 2 )J/L ,下降至 ( 1 13± 0 36 )J/L (P <0 0 1)。以常规的WOBp≤ 0 8J/L作为撤机标准 ,敏感性仅为 19% ,以≤ 1 1J L作为撤机标准 ,敏感性为 71% ,特异性为 10 0 % ,以WOBp≤1 3作为撤机标准 ,敏感性为 85 % ,特异性为 83%。结论 患者基础增高 ,常规撤机指标不适用于COPD患者 ,对COPD可适当提高判断标准。若以≤ 1 1J/L为撤机标准 ,可以提高预计撤机敏感性。动态监测有助于预测撤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撤机指数计分法作为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依据,研究撤机指数计分法的临床意义。方法对ICU采用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进行回溯性调查,收集患者的年龄、最大吸气负压、咳嗽反射、自主潮气量、呼吸机使用时间、自主呼吸频率、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营养状况、血红蛋白、撤机试验、原发病、是否有严重并发症等参数数据,进行量化评分并作为呼吸机撤机指数的指标。将撤机成功者作为观察组,撤机失败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撤机指数计分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的撤机指数计分为(16.86±5.19)分,对照组的撤机指数计分为(14.13±5.74)分,观察组的撤机指数计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7,P=0.043)。以撤机指数计分16分作为预测撤机成功的临界值,则撤机成功的敏感性为94.71%(72/76),特异性为90.00%(18/20),阳性预测值为97.30%(72/74),预测撤机结局的临床符合率达93.75%[(72+18)/96]。撤机指数计分预测法与实际撤机结局评价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2,P=0.727)。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撤机指数计分法作为撤机的依据,对成功撤机具有指导意义,有助于提高撤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模拟诱导式自主呼吸试验对于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2月入住本院的34名患者设为对照组,2021年3月—2021年7月的38名患者设为干预组,分别采用常规自主呼吸训练和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模拟诱导式自主呼吸试验,比较两组患者的撤机拔管成功率、48 h内二次插管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和总机械通气时间等。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撤机成功率分别为89.47%和70.59%,干预组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48 h内二次插管率和总机械通气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模拟诱导式自主呼吸试验可以有效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的撤机成功率,减少48 h内二次插管率,缩短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高申琴 《临床荟萃》2001,16(14):629-631
目的 :探讨无创压力支持通气辅助撤机的价值。方法 :把有创机械通气的COPD呼吸衰竭患者中 ,首次撤机失败的 2 9例分为经鼻无创压力支持通气组 (A组 )和对照组 (B组 )。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呼吸疾病加强监护病房(RICU)时间、医疗费用及病死率。结果 :机械通气时间 :A组 (2 5± 6)天 ,B组 (5 4± 12 )天。住RICU时间 :A组 (18± 6)天 ,B组 (5 4± 12 )天。医疗费用 :A组 (5 3 4 78± 414 7)元 ,B组 (1163 14± 62 63 )元。病死率 :A组 2 0 % ,B组 85 .7%。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差性。结论 :感染有效控制后仍不能成功撤机的COPD呼吸衰竭患者 ,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 ,可避免再插管 ,减少医疗费用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60例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儿,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30例患儿,给予肠外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治疗前后营养指标、1周内撤机成功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在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机械通气时间、肺炎发生率及机械撤机成功率的比较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种营养方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儿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撤机失败的主要因素,从而指导早期成功撤机。方法:对30例COPD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失败原因发进行临床比较分析。结果:30例COPD发生撤机失败的共58次。其中低蛋白血症和营养不良24例(41.38%);感染(原发病控制不力、食管返流误吸引起吸人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1例(36.21%);呼吸道管理问题6例(10.34%);脱机策略不当4例(6.9%);心理障碍3例(5.17%)。结论:找出撤机失败原因,行针对性预防及处理,提高撤机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