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吸入氧化氮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吸入氧化氮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王丹华,赵时敏氧化氮(NO)是血管内皮舒张因子(EDRF)的成分之一,对调节围产期新生儿的肺血管张力有重要作用。动物实验表明,吸入NO作为选择性的肺血管扩张剂,能有效地缓解低氧、酸中毒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近年来,吸...  相似文献   

2.
儿科患者低氧血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肺动脉高压在低氧血症中起重要作用。肺血管阻力增加,心脏排出量减少,受损的组织释放氧,其结果是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肺血管阻力增加,部分原因是受损的血管内皮减少了内源性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合成,最终导致局部血管收缩。NO吸入(inhaledNitricOxide,iNO)代替缺乏的内源性NO〔1〕,目前已应用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和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 iNO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2例IDDM患儿和28例正常健康儿童血清,采用比色法检测NO和以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IDDM组患儿血清NO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而SOD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IDDM中伴血管并发症者与无血管并发症者比较,前者血清NO的增高和SOD的下降更为显著(均P<005);患儿血清NO与空腹血糖呈明显正相关(r=0735,P<001),与SOD呈负相关(r=-0449,P<005),而与病程无明显相关性;血清SOD与空腹血糖、病程均无相关性。结论:NO参与了IDDM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鼠中枢神经系统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琳  黄绍敏 《中华儿科杂志》1999,37(10):633-633
一氧化氮合酶(NOS)催化L精氨酸分解生成一氧化氮(NO)和瓜氨酸,NOS活性的变化反映组织内NO含量的变化。NO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理活性的物质,除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等能合成内源性NO外、脑组织也是内源性NO合成的重要场所。本研究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鼠中枢神经系统中NOS的变化,以探讨脑组织局部NO的变化。材料和方法:1-实验动物:正常7日龄、体重18~22g的SD新生鼠45只,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5只:正常对照组;急性缺氧组:吸入氧浓度(FiO2)为0-08的氧10~15分钟;HI…  相似文献   

5.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呼吸衰竭的新疗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救中心(00045)陈贤楠,耿荣1987年欧、美两个实验室同时发现一氧化氮(NO)可作为血管内皮舒张因子(EDRF)。从此对内源和外源NO的生物效应开展了深入研究,并获得了广泛进展。现已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CO)和一氧化氮(NO)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作用。方法:对28例新生儿HIE血浆CO和NO水平进行检测,并与30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组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8例新生儿HIE患儿血浆CO、NO水平显著增高;与轻、中度新生儿HIE患儿比较,重度者血浆CO、NO水平显著增高;CO和NO呈显著正相关。结论:CO和NO在新生儿HIE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一氧化氮(NO)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变化及其作用,测定了28例患儿血甭NO2/NO3含量,结果表明:肺炎急性期患儿血甭NO水平较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重症型较普通型更明显(P〈0.05),并且血清NO的变化与丙二醛(MDA)的变化趋向相同。无论普通型肺炎还是重症肺炎,患儿血清NO、MDA水平在恢复期均降至对照组水平,本文提示在小儿支气管炎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还对NO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8.
一氧化氮合酶在脑缺氧缺血中的双重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氧化氮合酶(NOS)在脑缺氧缺血(HI)中的双重作用已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分别阐述了三种不同亚型的NOS在脑HI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和神经毒性作用,并展望了NOS抑制剂在HI脑损伤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观察一氧化氮(NO)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应用我院自行研制的NO吸入装置,对15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急性呼吸衰竭(简称急性呼衰)患儿进行NO吸入治疗。结果:7例有效,NO吸入前后比较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比值上升4.1±2.3kPa(30.5±17mmHg,1kPa=7.5mmHg)(t=4.52,P<0.05),氧合指数降低9±3(t=4.63,P<0.05)。对2例肺动脉导管压力监测显示,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明显下降,体动脉压和心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NO吸入疗法对部分急性呼衰患儿有效,宜在急性低氧性呼衰、心功能未受严重损害时应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时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机制及其临床意义。研究方法:ALRI患儿36例,正常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测定一氧化氮(NO)水平及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研究结果:NO的稳定代射产物一循环亚硝酸/硝酸根离子(NO^-2/NO^-3)水平,对照组为24.5±14.1μmol/L,ALRI组为44.6±22.6μmol/L,差异显著(P<0.05)。CEC数量对照组5.  相似文献   

11.
一氧化氮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氧化氮(NO)是由机体合成并可作用于多种组织器官的活性氮介质。NO既具有内皮细胞源性舒张因子活性,又具有神经递质功能,还可调节免疫反应。NO在败血症、休克、高血压、肿瘤和自身免疫等疾病中的诊断、治疗价值受到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吸入一氧化氮(NO)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对10例RDS患儿进行了吸入NO治疗,浓度以20ppm开始,4小时后降为6ppm,持续至24小时。同时在吸入前、吸入后30分钟及吸入后12~16小时动态观察平均肺动脉血流速度及体循环氧合变化。结果:吸入NO后有8例患儿血氧饱和度迅速上升;吸入30分钟后平均肺动脉血流速度显著增加(P<0.05),氧合指数显著改善(P<0.05);以6ppm浓度维持至24小时,氧合指数持续改善,肺动脉血流继续增加。提示:吸入NO能显著降低重症RDS患儿的肺血管阻力,改善氧合;采用无创伤性方法测定平均肺动脉血流速度对选择吸入NO适应证、评价疗效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一氧化氮(NO)是由机体合成并可作用于多种组织器官的活性氮介质。NO既具有内皮细胞源性舒张因子活性,又具有神经递质功能,还可调节免疫反应。NO在败血症、休克、高血压、肿瘤和自身免疫等疾病中的诊断、治疗价值受到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4.
应用化学发光法监测氮氧化物浓度,观察10只缺氧和急性肺损伤犬在吸入不同浓度一氧化氮(NO)时血液动力学和气体交换功能的变化。结果显示,5~50PPMNO均可降低缺氧犬肺动脉压25%±3%(P<0.01),降低肺血管阻力37%±5%(P<0.01),并使急性肺损伤犬的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PaO_2/FiO_2)比值上升33.4±2.3(P<0.05),肺内动静脉分流量与总血流量(Q_s/Q_T)比值下降5%±2%(P<0.05)。提示,低浓度NO(5~20PPM)即可有效降低缺氧性和急性肺损伤犬肺动脉高压并改善其动脉氧合功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一氧化氮(NO)的合成和代谢,着重介绍NO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并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一氧化氮(NO)是由机体通过一氧化氮合酶(NOS)合成作用于多种组织器官的活性氮介质。本文对小儿肺炎血清NO和NOS的检测,探讨其在肺炎患儿中的变化和意义。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肺炎患者60例。男28例,女32例。平均4a2mo,符合肺炎诊断标准[1]。系我科1999年2~7月住院病人。采血前2wk内无激素治疗史,排除心脏病、肝病、肾病和肿瘤。正常对照组20例。男10例,女10,平均6a6mo。近2wk无感染史。二、方法 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提供的NO和NOS检测试剂盒,用化学比色法检测…  相似文献   

17.
一氧化氮吸入疗法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氧化氨(NO)吸入可选择性扩张肺动脉和改善急性肺损伤病人的动脉氧合,但其氧化产物二氧化氮(NO2)可直接造成肺损害。用自行研制的NO吸入装置,在模肺、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中观察了不同浓度氧、NO吸入及NO在不同部位给入,对NO2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吸入氧浓度的提高可使NO2生成明显增加,NO给入的部位对NO2生成无明显影响,玻璃炭可将NO2完全转化为NO,钠石灰可吸收NO2。  相似文献   

18.
文摘     
文摘001呼出气中一氧化氮作为儿童哮喘的一项监测指标[英]/NelsonBV…//JPediatr.-1997,130(3).-423~427一氧化氮(NO)是一氧化氮合酶(NOS)的产物,由诱导型NOS产生的大量NO可以导致细胞毒性产物的形成。对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一氧化氮(NO)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肥厚肌中的改变,血中含量及术前术后的改变,探讨CHPS的发生和病理生理改变,方法:用还原性辅酶Ⅱ(NADPHd)组织化学染色测定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用比色法测定血中NO含量,21例CHPS术中取幽门肥厚之肌层;5例非幽门疾病幽门肌层。结果:CHPS组肥厚之环状肌层无NADPHd(+)神经纤维染色,偶见扭曲,变形,染色线的神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时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比色等方法测定32例HIE及30例正常新生儿血浆NO、NOS活性水平。结果 HIE急性期NO、NOS水平较正常新生儿明显升高(P〈0.05),中、重度HIE升高更显著(P〈0.01), 中、重度HIE患儿NO、NOS较轻度HIE患儿明显升高。结论 NO、NOS水平高低与HIE患儿脑损伤程度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