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下颌骨恶性造釉细胞瘤1例报告李伟忠,李锐球,吴乃强,殷学民南方医院口腔科,广州市,510515关键词下颌骨;造釉细胞瘤;转移瘤恶性造釉细胞瘤是口腔颌面部较少见的牙源性恶性肿瘤。近来收治1例恶性造釉细胞瘤并颈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报告如下。患者,男,48岁...  相似文献   

2.
造釉细胞瘤又称釉质细胞瘤,1885年Malassez首先报道,当时称牙釉质瘤,1934年Chu-Chin正式命名为造釉细胞瘤,系来源于牙源性上皮组织即牙板造釉器或牙周上皮剩余组织等。献报道大多数发生于下颌骨,少数发生于上颌骨。长骨造釉细胞瘤亦有少量报道,但发生于脊椎的造釉细胞瘤国内外未见报道,我们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造釉细胞瘤是最常见的牙源性颌骨肿瘤,多发于成年人,下颌骨比上颌骨多,极少数可发生在胫骨或脑垂体内。下颌骨造釉细胞瘤多位于下颌骨体、角部。临床上表现为下颌骨缓慢地进行性膨大,如肿瘤发展很大,骨质破坏多时可发生病理性骨折,影响咀嚼功能,并致颌面畸形,本文对我科自1984年以来收治的12例造釉细胞瘤患者作一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4.
造釉细胞瘤具有浸润周围骨质的特点,刮治手术后容易复发。本文报告下颌骨造釉细胞瘤刮治手术后,配合液氮低温治疗,将骨壁中的瘤细胞冷冻致死,防止复发,避免了下颌骨切除。  相似文献   

5.
<正> 造釉细胞瘤为颌骨中心性上皮肿瘤,在牙源性肿瘤中较为常见。一般多发生于成年人,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别,多发生于下颌骨。关于造釉细胞瘤的组织来源,尚有不同的看法:大多数认为由釉质器或牙板上皮发生而来;但也有认为系由牙周膜内上皮残余或由口腔粘膜基底细胞发生而来;亦有谓由始基或含牙囊肿等转变而来。发生于颌骨以外的造釉细胞瘤可能由于口腔粘膜基底细胞或上皮异位发展而成。如发展较快,可能恶变为肉瘤。多发生于青壮年,以下颌骨体部及下颌角为常见。上颌骨的造釉细胞瘤很少  相似文献   

6.
造釉细胞瘤是最常见的牙源性良性肿瘤,易复发,好发于下颌骨,临床治疗手术为主,其术式有肿物刮治术,矩形或部分骨切除和颌骨切除术。我科用刮治加液氮冷冻的方法治疗一例下颌骨造釉细胞瘤,三年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莫小勤  黄丽群 《右江医学》1998,26(3):206-207
造釉细胞瘤是颌骨中心性上皮肿瘤,好发于下颌骨体和下颌骨角,瘤组织主要来源于造釉器或牙板上皮,生长缓慢,多为良性肿瘤,少数可发生恶变。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是将病变的下颌骨切除并植入同体肋骨,异体下颌骨或人工钛制下颌骨,效果满意。1986年以来,我科先后对...  相似文献   

8.
造釉细胞瘤是一种慢性生长的牙源性上皮瘤,它是一种良性但具有术后复发倾向的肿瘤。肿瘤发生率在颌骨占绝大多数,约80%发生在下颌骨,其中70%发生在下颌磨牙区和升枝部。造釉细胞瘤在临床上可分颌骨中心性和外周性两种,其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疗法。因此,在临床上就存在着术后复发问题。本文收集1978~1981年间下颌骨造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下颌骨造釉细胞瘤的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总例数 5 2例 ,其中 15例采用下颌骨造釉细胞瘤单纯刮治术式、11例局部刮治加体内液氮冷冻、4例采用下颌骨切除肋骨或髂骨游离移植或代用品植入修复、2 2例采用瘤体连同下颌骨一并切除 ,刮治干净 ,体外液氮冷冻后原位再植的术式 ,将上述 4种术式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单纯刮治的术后复发率达 2 6 6 7% ( 4/15 ) ;局部刮治加体内冷冻的复发率 18% ( 2 /11) ,而瘤体连同下颌骨切除的体外冷冻后再植入方法无一例复发。【结论】连同瘤体的下颌骨切除 ,体外刮治后液氮冷冻再植是治疗造釉细胞瘤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下颌骨造袖细胞治疗以手术为主,我院1995~19%年对8例下颌骨造釉细胞瘤采用了新技术一截骨煮沸后再植效果良好。下颌骨煮沸处理后不流塑型,骨断端接触而容易紧密对合,取替了以往的取自体骼骨或肋骨,不排要病人再次取骨移植,缩短了治疗时间,避免病人在术中多受痛苦及不必要的经济负担。本文对下颌骨截骨煮沸再植的临床应用和术中护理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1临床资料性别与年龄:8例下颌骨造釉细胞瘤病例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最/h12a,最大49a,左侧6例,右侧2例。病理诊断:8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下颌骨造他细胞瘤。2术前准备及护…  相似文献   

11.
造釉细胞瘤是牙源性肿瘤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多发生于青壮年.发生在颌骨者较多,下颌骨多于上颌骨,易复发,大多数为良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院应用显微外科技术 ,成功地为诸例下颌骨造釉细胞瘤患者施行下颌骨切除 +右腓骨肌辨游离移植术。手术后出院随访观察 ,均取得满意效果。本文着重总结了该手术的术前准备及术中护理配合  相似文献   

13.
刘华  高传平  郝大鹏 《当代医学》2009,15(20):111-114
目的探讨下颌骨恶性造釉细胞瘤CT表现,并与病理对比。方法2003年9月至2008年11月经病理证实的恶性造釉细胞瘤7例,6例行CT平扫,其中2例行三维CT重组;1例行CT增强扫描;分析CT表现并观察肿瘤组织学特点。结果7例恶性造釉细胞瘤发生在下颌骨体部4例,体部和升支交界区3例。病变横断面最大径的平均值为49mm(34mm~61mm)。7例恶性造釉细胞瘤均呈分叶状,破坏区边缘清楚,骨皮质破坏中断并有软组织肿块形成,其中5例(5/6)平扫时与肌肉相比呈等低混杂密度,1例(1/6)呈较均匀等密度,1例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4例(4/7)有不全骨性分隔,5例(5/7)牙根吸收。2例术后复发,时间分别为13个月和17个月。1例术后14个月后肺内转移。结论恶性造釉细胞瘤CT表现缺乏特征性,诊断应结合病理学、临床表现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4.
造釉细胞瘤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一种颌骨中心性上皮肿瘤,以下颌骨多见。治疗方法主要采取颌骨切除并自体骨移植术。但由于手术创口与口腔相通,因而易感染导致植骨手术失败。为了探索有效方法以促进创口愈合,降低感染发生率,我科于1989年10月-1990年12月对23例下颌骨造釉细胞瘤自体骨移植术后患者,应用WS-频谱治疗仪局部照射后对促进伤口愈合防止感染收到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及照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 造釉细胞瘤是最常见的牙源性上皮性肿瘤。本文结合我科治疗的造釉细胞瘤63例分析,就诊断和预防术后感染等问题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 1982年至1994年收治的造釉细胞瘤63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19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76岁,尤以35—45岁年龄段为多见,共37例,占58.7%。源于上颌骨11例,下颌骨52例,上下颌骨发病率比为1:5。发生于下颌骨者,其中角部27例,占51.9%;体部13例,占25.0%;颏部2例,占3.8%;下颌升支部7例,占13.5%;两侧同时受累3例,占5.75%。据63例X线片观察多囊型37例,单囊型19例,蜂窝型7例,其中11例肿瘤区有缺牙,19例  相似文献   

16.
李秀红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7):2340-2341
造釉细胞瘤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占颌骨牙源性肿瘤的63.2%,且80%~90%发生于下颌骨[1],造釉细胞瘤生长缓慢往往在就诊时肿瘤已侵犯大部分颌骨,已不适合行颌骨方块切除手术,单纯的保守性治疗术后复发率又高。近年来,开窗减压术日益受到颌面外科医师的关注,以其治疗角化囊肿、基底细胞痣样综合征和单囊型造釉细胞瘤可以明显缩小病变范围,恢复颌骨形态,避免颌骨切除,且术后复发率均比囊肿刮除术低[2]。行颌骨切除则可降低其复发率,但会带来面部形态改变、咀嚼功能下降、下唇麻木等并发症。在尽可能保留颌骨形态功能情况下降低术后复发率是治疗造釉细胞瘤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下颌骨单囊性成釉细胞瘤如何取得良好的预后.方法 对单囊性成釉细胞瘤采取开窗术治疗.结果 实验组12例均预后良好,无复发现象.结论 下颌骨单囊性成釉细胞瘤,经口内开窗术保骨性治疗能获得良好的保骨效果,下颌骨体得以保留,外形与功能恢复良好,其临床疗效满意.因此,口内开窗术是对下颌骨单囊性成釉细胞瘤保守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1 引言造釉细胞瘤是常见的牙源性肿瘤,约占牙源性肿瘤的63.2%,属于良性肿瘤,有浸润性,手术切除不彻底易复发,但复发于软组织的很少见,国内外报道不多,将收治2例报告如下。 2 病历摘要例1 游某,女,48岁。曾于8年前因左下颌骨造釉细胞瘤,行左下颌骨半侧切除术。术中植入塑胶支架,术后1个月因感染取出支架。近1年来左颧颞部逐渐隆起,局部不红,  相似文献   

19.
下颌骨成釉细胞瘤8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成釉细胞瘤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确诊依据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本文将我院1990~2007年手术确诊的88例下颌骨成釉细胞瘤的病人进行了分析总结。通过对临床检查、诊断、治疗情况的分析,说明下颌骨成釉细胞瘤临床表现多样、保守治疗易复发。结论临床诊断为成釉细胞瘤的病人检查要完善,诊断最终要依靠病理,应行根治性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恶性造釉细胞瘤和造釉细胞癌的病理学研究周志瑜,卢勇。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7;32(3)∶179为探讨恶性造釉细胞瘤和造釉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两个名称的自然历史和意义,我们对24例恶性造釉细胞瘤(造釉细胞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