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持续有效抑制HIV复制下AIDS儿童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方法 16例AIDS儿童患者接受HAART治疗1年以上,病毒载量检测低于50 IU/ml,在有效抑制HIV复制时M0和跟踪治疗3个月M3时用NucliSens EasyQ病毒载量检测仪检测血浆病毒载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CD4+、CD8+T淋巴细胞及其相关亚群的变化.结果 16例儿童患者继续治疗3个月后血浆病毒载量持续低于50 IU/ml,在血浆病毒载量被持续有效抑制的情况下CD4+T淋巴细胞数、CD4+/CD8+T无明显增加.结论 有效抑制HIV复制下AIDS儿童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短时间内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HIV/AIDS患者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后低病毒载量与免疫重建的相关性,为HIV低病毒载量人群在临床治疗和病毒学失败方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17—2020年在云南省传染病医院抗病毒治疗12个月后且HIV病毒载量<1 000拷贝/ml的所有HIV/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HIV病毒载量和CD4+、CD8+T淋巴细胞数;对不同的CD4+T淋巴细胞数分组,用Spearman分析HIV低病毒载量与CD4+、CD8+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低病毒载量组与免疫重建之间的组间差异。结果 2017—2020年云南省传染病医院抗病毒治疗12个月后的HIV/AIDS患者共741例,按照治疗完成后CD4+T淋巴细胞数分为3组:免疫无应答(INRS)(<200个/μl)79例,免疫应答不足(IIRS)(200~500个/μl)289例和免疫应答(IRS)(>500个/μl)373例。统计分析发现,HIV低病毒载量与CD4+T淋巴细胞存在负相关性(r=-0.484,P&l...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2011年宁波艾滋病毒(HIV)感染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效果及耐药变异。方法:收集272例HAART的HIV-1感染者抗凝血,检测CD4+T淋巴细胞和HIV-1病毒载量,病毒载量>1000 copies/ml的样品扩增HIV-1的pol区,测序结果使用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分析。结果: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为311±160个/μl。19份样品病毒载量>1000 copies/ml。10条序列出现耐药突变,总耐药率为3.73%(10/268)。8条产生针对核苷酸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和非核苷酸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的突变。2条只产生了针对NNRTI的突变。结论:宁波HIV抗病毒治疗人群耐药毒株流行处于较低水平,该人群对目前使用的抗病毒药物敏感。但耐药突变呈多样化趋势,应加强耐药监测的研究以减少耐药突变株的产生与传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福州市1 073例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和耐药情况,为进一步完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福州市接受抗病毒治疗的1 073例HIV/AIDS患者的资料,评价抗病毒治疗后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以及耐药情况,评价抗病毒治疗效果、免疫功能、抗病毒药物耐药情况。结果 1 073例HIV/AIDS患者中,抗病毒治疗后病毒完全抑制798例(74.37%),抗病毒治疗失败39例(3.63%)。免疫功能正常411例(38.30%)。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存在负相关关系(rs=-0.166,P<0.001)。39例抗病毒治疗失败患者中,耐药发生率为20.51%(8/39),对核苷酸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和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的耐药发生率分别为15.38%(6/39)、17.95%(7/39),对NRTIs和NNRTIs的多重耐药发生率为12.82%(5/39)。结论 福州市HIV/AIDS患者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HIV感染者/AIDS病人CD4+T淋巴细胞与HIV病毒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使用NASBA方法(Easy Q)和流式细胞仪绝对计数法检测30名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HIV病毒载量和CD4+T淋巴细胞数。结果:经过对115对有效数据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IV病毒载量与CD4+T淋巴细胞数二者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184 P=0.049)。结论:研究结果为观察和了解HIV感染者/AIDS病人感染状况或病程发展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浙江省宁波市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HIV/AIDS)抗病毒治疗(HAART)效果和发生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156例HIV-1型阳性病例血样,包括114例AIDS病人和42例未治疗感染者,检测CD4+T淋巴细胞数和HIV病毒载量,通过测序获得pol基因序列,经美国斯坦福大学HIV国际耐药数据库分析,获得毒株耐药情况.结果 成功获得42例病例的pol序列;在HIV感染者中,HIV毒株对蛋白酶抑制剂分别有8例潜在耐药和2例中度耐药;在艾滋病人中,病毒载量低于最低检测限(50 IU/mL)的有100例,占87.7%;HIV毒株对核苷类和非核苷类抑制剂分别有4例和5例高度耐药;该人群的CD4+T淋巴细胞绝对数为14~1 060个/μL,平均为(314±28)个/μL.结论 宁波市多数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对现有的抗病毒药物敏感,抗病毒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未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艾滋病患者(AIDS)耐药情况,进行病毒载量结果相关性分析,为黑龙江省艾滋病精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黑龙江省132例未治疗HIV/AIDS进行基因型耐药及病毒载量检测,分析耐药突变位点及耐药发生情况以及病毒载量结果相关性。结果 132例未治疗的HIV/AIDS中,11例存在原发性耐药情况,占总检测数的8. 3%(11/132)。其中,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耐药率为36. 4%(4/11),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耐药率为18. 2%(2/11),蛋白酶类(PI)耐药率为45. 4%(5/11)。原发性耐药患者的病毒载量平均值为3. 04×10~5拷贝/m L(最高值为8. 65×10~5拷贝/m L,最低值为1. 41×10~2拷贝/m L),未发生原发性耐药患者的病毒载量平均值为4. 59×10~5拷贝/m L(最高值为1. 00×10~7拷贝/m L,最低值为1. 31×10~2拷贝/m L)。结论证据显示耐药毒株已经开始在黑龙江省进行传播。在开展抗病毒治疗前有必要进行治疗前耐药检测,同时应将艾滋病也有耐药毒株传播情况增加到艾滋病防治宣传内容中,进一步加强黑龙江省艾滋病防控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性传播感染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抗病毒治疗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HIV载量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通过性传播途径感染HIV/AIDS 160例,分别使用流式细胞仪和依赖核酸序列的扩增技术(NASBA)方法检测抗病毒治疗前及6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结果 1治疗前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262.7±21.8)个/μl,治疗后为(316.4±208.9)个/μl,治疗前患者病毒载量为(4.55±0.91)log/ml,治疗后病毒载量为(1.48±0.47)log/ml,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不同性别、年龄分组研究对象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治疗前后均有不同;3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病毒载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486,P0.01)。结论性传播感染HIV/AIDS抗病毒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上升,病毒载量下降,应结合指标变化制定合理方案开展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河南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高效抗病毒疗法(HAART)后HIV-1基因耐药性及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河南省部分HIV/AIDS进行问卷调查,采集抗凝血,检测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HIV-1病毒载量,用扩增/测序(In-House)法扩增HIV-pol区基因并测序,和斯坦福耐药数据库对比得到基因耐药结果 .结果 使用一、二代一线治疗方案的基因耐药率分别为32.21%和29.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38);治疗时间>2年的耐药率(33.20%)与<1年的耐药率(18.97%)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1).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年龄(OR=0.68)和领药间隔时间(OR=1.93)与耐药性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治疗方案(OR:0.51)、耐药(OR=3.20)和近1个月按时服药比例(OR=0.51)与抗病毒治疗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河南省部分HIV/AIDS出现基因耐药性,应加强在发药时间、机构或人员及医生询问服药情况等方面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河南省部分地区HIV-1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病毒载量分布及耐药性毒株存在情况的调查。方法用流式细胞技术对CD4+T淋巴细胞计数,使用NASBA方法测定病毒载量,用RT-PCR方法扩增HIV-1pol区基因,进行基因型耐药性分析。结果该地区HIV感染人群中68.57%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患者病毒载量对数平均值为4.364±1.052,检测样本中有3例出现基因型耐药。结论河南省部分地区HIV-1感染者已进入发病高峰期,但HIV-1耐药株的产生和传播水平还较低,应在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同时作好耐药性监测工作,起到良好的抗病毒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