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三无流浪精神病患者患传染性疾病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流浪三无精神病患者370例,进行采血检测艾滋病病毒Anti—HIV、梅毒抗体,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370例流浪精神病患者血清检测结果,其中梅毒32人(8.6%),艾滋7人(1.9%)。结论:三无流浪精神病患者其起病原因主要为环境不良、营养缺乏及社会支持因素不足,对于此类患者的护理主要加强入院卫生管理、人院检查及入院后的隔离工作,同时加强营养供给及社会支持,从而减少传染疾病对三无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损害。  相似文献   

2.
符爱琴 《海南医学》2010,21(15):151-152
目的探讨流浪“三无”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便以更好地指导流浪“三无”精神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优质服务,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2000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285例流浪“三无”精神病人人院后进行临床护理分析,总结出流浪“三无”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与有家人、监护人的精神病患者相比较,流浪“三无”精神病人为无姓名、无家人、无住址,以精神分裂症患者多见,为230例(80.70%),精神发育迟滞18例(6.31%)。这些人主要表现有:病史不清、病情复杂多变、检查不合作、沟通困难、全身污垢、衣着不整、言语紊乱、行为活动不正常、生活料理能力差、随处而睡、随地大小便等,合并躯体疾病较多,如有先天智力障碍、严重躯体疾病、肺部感染18例(6.31%),外伤及皮肤感染86例(30.17%),乙型肝炎32例(11.22%),肺结核13例(4.56%)等。临床症状:阴性症状多见,以少语、少动、孤独、懒散等阴性症状为主187例(65.61%);以猜疑、幻听、冲动、伤人、毁物行为等阳性症状为主98例(43.38%)。结论流浪“三无”精神病人是社会危险人群,也是需要社会关怀、救助的弱势群体,护理及管理难度较大,根据流浪“三无”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特点,配合治疗,提出相应的护理及管理,及早控制精神症状及躯体疾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帮助他们早日康复回归家庭,回归社会,过上正常生活,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贡献。因此,在护理上更需要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三无精神病患者指无生活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赡养扶养人的流浪精神病患者。这类人群如不进行及时的收管与救助将会严重影响市容,甚至对社会治安造成威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无精神病患者逐年增多,渐渐地引起了政府与各层级医疗单位的重视。三无精神病人的产生是生理因素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靠药物无法根治,因此治疗之外的护理在对三无精神病患者的救助中显得极为重要。我院根据自身条件,在对三无精神病人的护理中采取了一些力所能  相似文献   

4.
聂翠华  田玉莲 《新疆医学》2013,43(7):114-115
我院隶属于民政系统,主要承担"三无"(无依无靠、无家可归、无生活来源)、流浪乞讨等精神病患者的救助。由于患者的特殊性,增加了护理安全管理的难度。2012年,护理部对人手少、技术力量薄弱的中夜班实施了风险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郗小玲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4):3097-3098
目的:分析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特点及护理对策,以指导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方法:对我院2004年4月1日~2006年4月1日入院的197例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采用自编情况调查表调查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特点,并提出护理措施。结果:与普通精神病患者相比,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存在资料缺乏、交流困难、合并躯体疾病多、个人卫生差、安全隐患大的特点。结论:应根据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伴躯体疾病流浪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更好地指导护理工作。方法将102例流浪精神病与同期住院的102例一般精神病患者进行临床比较。结果与一般精神病患者比较,流浪精神病患者合并躯体疾病较多,以皮肤感染、创伤、贫血、黄疸为主;精神症状以思维紊乱、行为异常为主,合作性较差(P〈0.05)。结论流浪精神病比一般精神病患者护理和管理难度大,需在入院处置、消毒隔离、心理护理和病房管理等方面加强。  相似文献   

7.
陆怡  杨栋元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1):1375+1377
2006年12月,根据上海市政府要求,由市民政局等六局办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精神病患者救治工作的实施办法》。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承担了城市流浪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救治工作,在"迎世博"和"世  相似文献   

8.
汪建萍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4):3180-3181
目的:探讨流浪无主精神病患者的护理特点,以便能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收集467例流浪无主精神病患者人院后存在的护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与一般住院精神病患者相比较,流浪精神病患者大多病史不详,蓬头垢面,衣衫不整,行为紊乱,语言不通或者弱智,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合并躯体疾病较多,甚至有的女患者已怀孕。结论:流浪无主精神病患者是一类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护理及管理难度较大,所以,在护理上更需要特别注意,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流浪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的管理与护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贺楚梅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7):2056-2057
目的:探讨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管理及护理特点,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将128例流浪精神病患者与128例一般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一般住院精神病患者比较,流浪精神病患者大多病史不祥,多由警察送入院,合并躯体病多,临床表现以行为紊乱为主,生活处理能力较差,(两组比较P〈0.01)。结论:流浪精神病患者护理及管理难度较大,需要严谨、合理的护理与管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患者、精神病患者救治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结合对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救治工作的实践,对目前救治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展开了讨论,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意见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赵莹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3):120-122
目的:探讨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合并梅毒的有效护理方法,减少交叉感染,提高治疗依从性。方法:分析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合并梅毒的护理难度,采取及时入院常规检查和早期预防,做好消毒隔离和健康教育,加强基础和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合并梅毒的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得到精心护理,无交叉感染和意外事件发生。结论:加强合并梅毒的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的安全管理,有效健康指导,切断传播途径,严格消毒隔离措施,可减少交叉感染,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2.
王红 《吉林医学》2010,31(21):3555-3555
目的:探讨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护理技巧及要点,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1名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病情特点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得出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流浪精神病患者症状明显好转。结论:根据流浪精神病患者不同阶段出现的护理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3.
秦丽 《中国民康医学》2012,(20):2529+2554
目的:探讨流浪精神病患者临床特点和现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以利于流浪精神病患者早日回归社会。方法:对近年来收治的流浪精神病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分析,归纳其特点。结果:流浪精神病患者病史不清,生活自理能力差,常伴有躯体疾病,抵触情绪强烈,治疗依从性差。结论:根据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病情特点,提出相应的护理问题并给予及时、正确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流浪精神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早控制精神症状及躯体疾病,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田玉莲  聂翠华 《新疆医学》2013,43(6):105-107
护理质量是护理业务技术管理的核心,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1]。护理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护理质量管理方法的有效性,也依赖于护理群体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监控的参与情况[2]。民政部门在精神卫生方面承担的主要任务是收养、治疗、管理民政工作对象中的精神病人[3]。入院患者主要为"三无"(无依无靠、无家可归、无生活来源)公费患者及流浪乞讨患者。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是护理工作的中心任务。2012年在全院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特点,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有利于为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2006年至2007年收治的102例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分析,总结出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病情特点.结果:1病史不清、病情复杂多变:患有精神病的同时,大部分伴有其他疾病如:先天智力障碍、严重躯体疾病、传染病、怀孕、冻伤、外伤等;2治疗依从性差:患者受精神症状控制难以配合检查、治疗,又无家属陪伴左右协助沟通;陌生环境也容易产生紧张、不合作等不良情绪;3生活不知料理,卫生习惯极差:蓬头垢面、衣着脏乱、不知洗漱、拣食垃圾、抓抢食品、睡觉不知上床随处而睡,随地大小便等.结论:根据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病情特点,在治疗的几个不同阶段,提出相应的护理问题并给予及时、正确的护理,能够提高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早控制精神症状及躯体疾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帮助她们早日康复,过上正常化生活,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潘朝霞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7):2072-2073
目的:了解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特点,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有利于为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2006年至2007年收治的102例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分析,总结出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病情特点。结果:1病史不清、病情复杂多变:患有精神病的同时,大部分伴有其他疾病如:先天智力障碍、严重躯体疾病、传染病、怀孕、冻伤、外伤等;2治疗依从性差:患者受精神症状控制难以配合检查、治疗,又无家属陪伴左右协助沟通;陌生环境也容易产生紧张、不合作等不良情绪;3生活不知料理,卫生习惯极差:蓬头垢面、衣着脏乱、不知洗漱、拣食垃圾、抓抢食品、睡觉不知上床随处而睡、随地大小便等。结论:根据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病情特点,在治疗的几个不同阶段,提出相应的护理问题并给予及时、正确的护理,能够提高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早控制精神症状及躯体疾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帮助她们早日康复,过上正常化生活,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民政精神病院具有负责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抚养人和赡养人的"三无"精神病患者的收、治、管理;公安部门负责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的管理治疗,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需要力求更细、更到位、更有特色、更加人性化护理,云南省昆明市精神病院通过对选定一个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现将活动过程中难点进行汇总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护理风险及防范.方法:识别和评估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护理风险,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不断完善相关制度,采取科学的防范措施.结果:结论:需大力加强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护理风险意识及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女性救助精神病患者护理难点及护理应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女性救助精神病患者护理难点,进一步研究女性救助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129例女性流浪救助患者进行一般情况调查,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年来救助的女性流浪救助患者(129人)占同期住院精神病患者(5 535人)的比例为2.3%.占同期所有流浪精神病患者(215人)的比例为60%.所有女性流浪救助患者均受到良好的治疗与护理.结论:女性救助精神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她们流浪在街头,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加强对该类群体的救助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了解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特点,探讨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得出结论:(1)根据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病情特点,在治疗的几个不同阶段,提出相应的护理问题并给予及时正确的护理+能够提高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早控制精神症状及躯体疾病.(2)加强女流浪精神障碍患者的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社会交往技能训练、行为治疗及工娱疗活动,对改变患者原有不良行为、减轻缺损程度、促进社会功能恢复起到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