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2 毫秒
1.
流浪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的管理与护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贺楚梅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7):2056-2057
目的:探讨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管理及护理特点,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将128例流浪精神病患者与128例一般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一般住院精神病患者比较,流浪精神病患者大多病史不祥,多由警察送入院,合并躯体病多,临床表现以行为紊乱为主,生活处理能力较差,(两组比较P〈0.01)。结论:流浪精神病患者护理及管理难度较大,需要严谨、合理的护理与管理。  相似文献   

2.
高春花 《中国民康医学》2013,(24):115-115,136
目的:探讨康复期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住院病例45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观察,查阅文献.结果: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康复期存在着严重的焦虑恐惧、抑郁自卑、自我概念紊乱、被歧视羞愧、敏感多疑、逃避现实、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问题.结论: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康复期存在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相云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4):3230-3230,3240
目的:提高对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应用PDCA循环方法对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进行质量管理。结果:实施PDCA管理后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护理质量有明显提高。结论:PDCA用于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健康教育中,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汪建萍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4):3180-3181
目的:探讨流浪无主精神病患者的护理特点,以便能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收集467例流浪无主精神病患者人院后存在的护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与一般住院精神病患者相比较,流浪精神病患者大多病史不详,蓬头垢面,衣衫不整,行为紊乱,语言不通或者弱智,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合并躯体疾病较多,甚至有的女患者已怀孕。结论:流浪无主精神病患者是一类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护理及管理难度较大,所以,在护理上更需要特别注意,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王雪荣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7):2170-2171
目的:对流浪精神病患者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为改进护理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从病区管理、疾病症状护理、精神科护理人员业务技能培训等方面着手,进行综合性描述.结果: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慎独精神,增强了识别流浪精神病人护理风险的能力,使流浪精神病人的护理风险逐渐减少,保证患者和病区管理的安全.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是回避护理风险,减少流浪精神病人护理缺陷和医疗纠纷的有效途径.流浪精神病患者的安全隐患具有多发性、隐蔽性、防不胜防的特点,需要护理上采取周密的病区安全管理、疾病管理、技能培训、护士责任意识培养等护理对策,才能保证医患安全,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三无流浪精神病患者患传染性疾病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流浪三无精神病患者370例,进行采血检测艾滋病病毒Anti—HIV、梅毒抗体,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370例流浪精神病患者血清检测结果,其中梅毒32人(8.6%),艾滋7人(1.9%)。结论:三无流浪精神病患者其起病原因主要为环境不良、营养缺乏及社会支持因素不足,对于此类患者的护理主要加强入院卫生管理、人院检查及入院后的隔离工作,同时加强营养供给及社会支持,从而减少传染疾病对三无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刘大荣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4):3182-3182
目的:重视对流浪救助女性精神病患者罹患性病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我院2008年7~12月新入院流浪救助女性精神病患者42例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检出性病8例,检出率18.1%。结论:应加强流浪救助女性精神病患者患性病的观察与护理。  相似文献   

8.
赵莹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3):120-122
目的:探讨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合并梅毒的有效护理方法,减少交叉感染,提高治疗依从性。方法:分析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合并梅毒的护理难度,采取及时入院常规检查和早期预防,做好消毒隔离和健康教育,加强基础和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合并梅毒的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得到精心护理,无交叉感染和意外事件发生。结论:加强合并梅毒的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的安全管理,有效健康指导,切断传播途径,严格消毒隔离措施,可减少交叉感染,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9.
王红 《吉林医学》2010,31(21):3555-3555
目的:探讨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护理技巧及要点,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1名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病情特点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得出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流浪精神病患者症状明显好转。结论:根据流浪精神病患者不同阶段出现的护理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0.
潘朝霞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7):2072-2073
目的:了解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特点,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有利于为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2006年至2007年收治的102例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分析,总结出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病情特点。结果:1病史不清、病情复杂多变:患有精神病的同时,大部分伴有其他疾病如:先天智力障碍、严重躯体疾病、传染病、怀孕、冻伤、外伤等;2治疗依从性差:患者受精神症状控制难以配合检查、治疗,又无家属陪伴左右协助沟通;陌生环境也容易产生紧张、不合作等不良情绪;3生活不知料理,卫生习惯极差:蓬头垢面、衣着脏乱、不知洗漱、拣食垃圾、抓抢食品、睡觉不知上床随处而睡、随地大小便等。结论:根据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病情特点,在治疗的几个不同阶段,提出相应的护理问题并给予及时、正确的护理,能够提高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早控制精神症状及躯体疾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帮助她们早日康复,过上正常化生活,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袁勤  邱正芳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0):2614-2616
目的:探讨流浪精神病患者存在护理安全的原因及安全管理对策。方法:分析近两年来流浪精神病患者护理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回顾相关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效果。结果:通过两年的探索与实践,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护理安全意识增强,识别护理安全隐患的能力增强,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对患者进行全过程护理安全管理。结论:护理安全管理有效规避了精神科护理安全的风险,降低了护理差错,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伴躯体疾病流浪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更好地指导护理工作。方法将102例流浪精神病与同期住院的102例一般精神病患者进行临床比较。结果与一般精神病患者比较,流浪精神病患者合并躯体疾病较多,以皮肤感染、创伤、贫血、黄疸为主;精神症状以思维紊乱、行为异常为主,合作性较差(P〈0.05)。结论流浪精神病比一般精神病患者护理和管理难度大,需在入院处置、消毒隔离、心理护理和病房管理等方面加强。  相似文献   

13.
秦丽 《中国民康医学》2012,(20):2529+2554
目的:探讨流浪精神病患者临床特点和现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以利于流浪精神病患者早日回归社会。方法:对近年来收治的流浪精神病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分析,归纳其特点。结果:流浪精神病患者病史不清,生活自理能力差,常伴有躯体疾病,抵触情绪强烈,治疗依从性差。结论:根据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病情特点,提出相应的护理问题并给予及时、正确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流浪精神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早控制精神症状及躯体疾病,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了解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特点,探讨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得出结论:(1)根据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病情特点,在治疗的几个不同阶段,提出相应的护理问题并给予及时正确的护理+能够提高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早控制精神症状及躯体疾病.(2)加强女流浪精神障碍患者的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社会交往技能训练、行为治疗及工娱疗活动,对改变患者原有不良行为、减轻缺损程度、促进社会功能恢复起到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莉  肖燕  殷月华  马三美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7):2297-2297,2300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社会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55例由公安部门送至本院住院的社会流浪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为单用药物组和药物结合护理干预组,在入院时和第8周末,对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分别进行评定。结果:在治疗第8周末,护理组的IT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的依从性比较: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社会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女性救助精神病患者护理难点及护理应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女性救助精神病患者护理难点,进一步研究女性救助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129例女性流浪救助患者进行一般情况调查,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年来救助的女性流浪救助患者(129人)占同期住院精神病患者(5 535人)的比例为2.3%.占同期所有流浪精神病患者(215人)的比例为60%.所有女性流浪救助患者均受到良好的治疗与护理.结论:女性救助精神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她们流浪在街头,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加强对该类群体的救助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流浪精神病患者接受救助治疗的人数不断增加,这部分患者主要由民政精神病院负责收治。我院作为昆明市民政局下属的精神病院,近几年救助流浪精神病患者的量也迅速增加,2010年7月统计显示,流浪精神病患者占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比例已接近80%。流浪精神病患者与一般精神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有相同之处,也有其特殊之处,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院系民政康复医院,承担本地区"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抚养人?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救治工作。在救治"三无"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不断摸索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在难度大、风险大、压力大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李文美 《中国民康医学》2013,(24):114-114,148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CCM)对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对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60例实行CCM模式.入组时和半年后利用NOSIE和SDSS进行效果评估.结果:半年后该组患者NOSIE量表中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抑郁等因子分和SDSS量表评分较入组时有明显改善(P〈0.05或0.01).结论:CCM能提高女性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有利于精神疾病患者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降低护理风险,保障救助患者的住院安全。方法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按照风险管理程序,实施护理风险鉴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督。结果住院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投诉、差错事件降低。结论对流浪救助精神病房实施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