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细胞毒性,采用能快速评定细胞增殖率和细胞毒性的比色分析方法-MTT比色法,分别检测三类医用高分子材料的浸提液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相对增殖率的影响,评价其细胞毒性。参照美国药典的评价标准,三类医用高分子材料均呈现出高的细胞相对增殖率,其细胞毒性为1级,即无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2.
背景:聚氨酯是一种研究热门的医用高分子材料,并在许多人工器官和医疗装置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的:制备并观察纳米载银磷酸锆抗菌聚氨酯生物材料对L929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及细胞毒性反应。 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各组抗菌聚氨酯对传代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的细胞毒性,L929细胞接种于96孔板,随机分为3组进行培养,实验组用抗菌聚氨酯浸提液处理,阳性对照组用苯酚溶液,阴性对照组用高密度聚乙烯浸提液,于24,48,72 h后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通过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的相对增殖率,并评价材料的细胞毒性。 结果与结论:实验组作用于小鼠成纤维细胞24,48,72 h后,相对增殖率分别为94.3%~97.9%,94.5%~99.8%和90.8%~96.3%,材料细胞毒性评级为Ⅰ级。提示添加低浓度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RHA-2(添加比例<5%)的热塑性聚氨酯,无细胞毒性,符合医用生物材料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3.
研究医用聚酯类材料的细胞毒性。采用目前国际上认可的细胞毒性试验方法——浸提液法,分别检测多种多用途医用聚酯材料的细胞毒性,按美国药典细胞毒性分级标准对其进行毒性分级,评价其细胞毒性。采用国际标准认可的试验方法,参照美国药典的评价标准,八大类不同用途的医用聚酯材料均呈现出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即无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医用聚酯类材料的细胞毒性。采用目前国际上认可的细胞毒性试验方法——浸提液法,分别检测多种多用途医用聚酯材料的细胞毒性,按美国药典细胞毒性分级标准对其进行毒性分级,评价其细胞毒性。采用国际标准认可的试验方法,参照美国药典的评价标准,八大类不同用途的医用聚酯材料均呈现出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即无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5.
环氧化合物制备丝素凝胶材料的细胞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环氧化合物与丝素蛋白在冰点以下或较高温度下作用可以获得两种不同结构和性能的凝胶材料。为研究两种材料在生物医用材料方面应用的可行性,本实验测定了两种凝胶材料的浸提液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增殖率的影响,初步探索了两种凝胶材料的细胞毒性,发现两种凝胶材料均呈现出较高的细胞相对增殖率,细胞毒性均为1级,都在可以医用的合格范围内;另外实验还对环氧化合物和戊二醛两种交联剂的细胞毒性进行了对比,发现环氧化合物的细胞毒性明显低于戊二醛,认为环氧化合物可以作为丝素蛋白材料改性的更为安全的交联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肝素结合改良聚氯乙烯材料的细胞毒性及临床应用安全性.方法对肝素结合改良聚氯乙烯、改良聚氯乙烯等材料进行体外细胞培养,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实验观察细胞的活性和相对增殖率.结果改良聚氯乙烯及肝素结合的改良聚氯乙烯在吸光度及细胞的相对增殖率方面,结果优于传统聚氯乙烯材料;MTT实验表明肝素结合方法未改变材料的相对增殖率.结论改良聚氯乙烯及肝素结合的改良聚氯乙烯较传统材料相比,具有更优的细胞相容性,毒性轻微,可安全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背景:BIOSSN4无镍不锈钢是一种奥氏体医用不锈钢材料,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通过了标准的溶血实验、细胞毒性实验和致敏实验。 目的:评价新型医用BIOSSN4无镍不锈钢的体外细胞毒性及抗腐蚀性。 方法:将小鼠L929成纤维细胞悬液以1×108 L-1的浓度接种于96孔板,分5组培养,分别加入BIOSSN4无镍不锈钢浸提液、316L不锈钢浸提液、金合金浸提液、铅材料浸提液(阳性对照)及RPMI1640培养液(阴性对照)。培养1,2,3 d,观察细胞形态,采用MTT法检测各组吸光度值,计算细胞相对增殖率,评价毒性分级。在模拟口腔环境中,检测BIOSSN4无镍不锈钢、316L不锈钢及金合金的自腐蚀电位、自腐蚀电流密度及极化电阻。 结果与结论:培养3 d内,铅材料浸提液组细胞皱缩,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相对增殖率低于其余4组(P < 0.05);其余4组细胞形态良好,增殖旺盛,细胞相对增殖率均在75%以上。BIOSSN4无镍不锈钢浸提液、316L不锈钢浸提液与金合金浸提液的毒性均为1级,铅材料浸提液的毒性为2至3级,表明BIOSSN4无镍不锈钢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BIOSSN4无镍不锈钢的抗腐蚀性高于316L不锈钢,低于金合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8.
纳米银抗菌凝胶细胞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纳米银抗菌凝胶的体外细胞毒性进行评价,为建立医用纳米材料生物评价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MTT方法和琼脂覆盖法对纳米银抗菌凝胶的细胞毒性进行测试.结果 纳米银凝胶的细胞毒性与银含量和接触时间以及测试方法有关.结论 评价纳米医用材料的细胞毒性时需要考虑其用途、使用方式以及细胞毒性试验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9.
通过检测一种新型无镍Zr-基非晶态合金Zr60.14Cu22.31Fe4.85Al9.7Ag3的体外细胞毒性,并与常用生物医用合金Ti6Al4V的细胞毒性进行比较,以评价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按照ISO 10993-5:1999及GB/T 16886.5-1997标准,将Zr60.14Cu22.31Fe4.85Al9.7Ag3、纯Zr及Ti6Al4V材料按试件表面积与培养液体积比为1cm2/mL和0.5cm2/mL分别提取浸提液,再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试剂分别检测以浸提液培养的人骨肉瘤MG-63细胞1、3、5d后的光密度(OD)值并计算细胞相对增殖率(RGR)以评价其细胞毒性。将人骨肉瘤MG-63细胞培养于合金样本表面3d后固定并分别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及扫描电镜(SEM)观察各组材料表面细胞生长形态。间接细胞毒性试验CCK-8结果提示,Zr60.14Cu22.31Fe4.85Al9.7Ag3组及纯Zr组与Ti6Al4V组相同,其1、3、5d的细胞相对增殖率均大于85%,经细胞毒性分级均为0或1级,符合国家医用材料合格标准;直接细胞毒性试验LSCM观察人骨肉瘤MG-63细胞在各组材料样本表面生长形态相似,并且各组与阴性对照组细胞数量之间无明显差别;SEM观察到人骨肉瘤MG-63细胞于各组材料表面贴壁生长及细胞形态均良好,基本符合医用材料标准,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生物相容性。因此,我们初步认为它可成为潜在的生物医用替代材料,尤其用于骨科植入材料。  相似文献   

10.
背景:Triton X-100、环氧氯丙烷联合改性处理戊二醛固定的牛颈静脉管道是一种新型抗钙化右心管道材料,其生物相容性方面的研究较少。 目的:评价新型抗钙化牛颈静脉管道的体外细胞毒性。 方法:通过CCK-8法检测新型抗钙化牛颈静脉管道(实验组)及单纯戊二醛处理牛颈静脉管道材料浸提液(对照组)对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的毒性作用,以第2,4天为检测时间点,计算细胞相对增殖率、对材料毒性进行分级。 结果与结论:CCK-8法细胞毒性试验显示新型抗钙化牛颈静脉管道材料浸提液第2,4天L-929细胞增殖率均在85%以上,毒性分级为1级,无细胞毒性,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提示经戊二醛、Triton X-100、环氧氯丙烷联合处理制备的新型抗钙化牛颈静脉管道材料无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1.
背景:具有抗菌活性的纳米Ag-SiO2导尿管可有效降低普通医用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其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很大变化,所以对其安全性需重新评价。 目的:比较纳米Ag-SiO2导尿管和普通医用导尿管浸提液对兔尿道上皮细胞的体外细胞活性影响,初步评价纳米Ag-SiO2导尿管的生物安全性。 方法:应用机械分离与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兔尿道上皮细胞,在体外行扩增后制成细胞悬液,将培养液更换为浸泡纳米Ag-SiO2导尿管及普通导尿管的培养液,采取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量化两组浸提液对兔尿道上皮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用酶联免疫检测仪分别测定两组体外细胞的吸光度值,并计算其相对增殖率(RGR),进行毒性评价及比较。 结果与结论:纳米Ag-SiO2导尿管和普通医用导尿管均毒性轻微。纳米Ag-SiO2导尿管与普通医用导尿管相对增殖率均数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表明,纳米Ag-SiO2导尿管对细胞的生长繁殖同普通医用导尿管一样影响轻微,无(或)低细胞毒性,符合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自制赝复体用硅橡胶材料的体外细胞毒性进行测定与评价,为后期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参照国标GB/T16886.5-2003,采用CCK-8法检测新型硅橡胶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的细胞毒性,计算细胞相对增殖率,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果表明新型硅橡胶材料的细胞相对增殖率为91.65%(24h)、87.03%(48h)和87.30%(72h),细胞毒性1级,存在轻微细胞毒性。电镜观察24、48和72h的细胞均呈现典型的长梭形、长三角形形态,细胞生长良好。结果显示,新型硅橡胶材料在细胞毒性方面,符合生物医学材料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聚氨酯发泡制备出能应用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聚氨酯敷料。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设计聚氨酯泡沫一步法发泡工艺,并对制备的聚氨酯泡沫进行物理机械性能测试和表面形态观察,从中选取出一组综合性能最佳的聚氨酯泡沫配方,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对优化配方制备的聚氨酯泡沫进行细胞毒性和溶血实验生物学评价。结果制备的聚氨酯泡沫的表观密度为20~35 kg/m3,拉伸强度为16~21 N。细胞体外毒性测试所得细胞相对增殖率为90.1%,符合国家细胞毒性安全标准。聚氨酯泡沫溶血率为2.53%,低于5%的国家标准。一步法发泡所制备的聚氨酯泡沫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结论聚氨酯泡沫作为医用负压引流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还需对负压引流效果及其他生物相容性进行进一步的测试。  相似文献   

14.
背景:采用不同方法评价材料的细胞毒性可能会得出不同的实验结果。 目的:采用3种比色法评价镍铬合金、钴铬合金、3铬13及纯钛等牙科金属材料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的细胞毒性。 方法:以镍铬合金、钴铬合金、3铬13及纯钛4种牙科金属材料的浸提液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L-929细胞24,72 h。以体积分数10%小牛血清+高糖DMEM培养液培养的L-929细胞为阴性对照组,以0.7%丙烯酰胺+体积分数10%小牛血清+高糖DMEM培养液培养的L-929细胞为阳性对照组,分别采用MTT、CCK-8及结晶紫3种比色法检测上述材料的细胞毒性。 结果与结论:①4种材料浸提液中培养的细胞形态正常,胞内结构清晰,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细胞大量增殖,与阴性对照组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异。阳性对照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形态完整性受破坏,形成大量细胞碎片。②培养24 h时,CCK-8比色法检测中钴铬合金组的细胞相对增殖率低于阴性对照组(P < 0.05),MTT及结晶紫比色法检测中钴铬合金组的细胞相对增殖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培养72 h时,MTT比色法检测中4种牙科金属材料组细胞相对增殖率低于阴性对照组(P < 0.01),CCK-8及结晶紫比色法检测中4组的细胞相对增殖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但材料细胞毒性均为0-1级。表明上述4种牙科金属材料细胞毒性均在临床应用的允许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对两种环氧树脂进行细胞毒性研究,探讨环氧树脂对L929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增殖影响,为其在植入式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封装应用提供依据.按照GB/T 16886制备样品及材料的浸提液,在48 h、72 h、96 h对细胞生长状况进行拍照观察,并通过MTT方法,检测材料浸提液对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根据细胞相对增值率,对材料毒性进行分级.细胞在两种环氧树脂浸提液中生长正常,细胞形态良好,实验期内浸提液对成纤维细胞的相对增殖率均在90%以上,材料细胞毒性分级为0-1级.说明实验选用的两种环氧树脂与L929细胞相容性良好,无细胞毒性,符合心脏起搏器植入材料的细胞毒性要求.  相似文献   

16.
研究聚乙交酯-丙交酯(PGLA)牙周再生片及其降解产物的细胞相容性。采用不同浸提温度、不同授提时间和不同授提比例对PGLA牙周再生片材料的细胞增殖情况进行实验研究I同时用材料在2、4、6、8、10周时的体外障解液与培养细胞接触,观察不同降解周期其降解产物对培养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浸提比例为0.1g/ml时,37℃下其畏提时间长短对材料的细胞毒性无明显影响l授提比例为O.1cm^2/ml时,随着浸提温度的升高(50℃或70℃),材料出现了轻度对细胞毒性反应;浸提比例为O.5cm^2/ml时,37℃浸提72h可引起细胞增殖率下降;浸提比例为6cm^2/ml时,即使是37℃、24h,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细胞毒性。材料浸泡2、4周,其降解产物对细胞无明显的毒性作用,材料浸泡后6周起,降解液对细胞相对增殖率作用明显降低。由此提示:在体外评价试验中,试样表面积(重量)/浸提介质的比例大小、浸提温度高低、浸提时间长短以及降解产物在浸提介质中的积聚等因素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细胞生长。该PGLA牙周再生片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本研究既为PGLA牙周再生片材料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又为生物降解类材料的生物安全性评价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医用可降解Mg-Zn-Sr合金材料的体内外生物安全性,初步探讨其作为骨科植入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参照国际ISO 10993标准和国内GB/T16886标准,对Mg-Zn-Sr合金进行小鼠体内急性全身毒性试验和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研究,记为合金组,对照组自小鼠尾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结果 Mg-Zn-Sr合金浸提液经静脉注射后,在即时、4、24、48、72 h后动物一般状态均良好,未见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合金组和对照组体质量相对增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各浓度浸提液组细胞生长状况良好,细胞数目和形态与阴性对照组相似,各浓度浸提液组A值与阴性对照组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细胞相对增值率(RGR值)介于(90.98%~107.15%)之间,毒性评价为0~1级。结论 Mg-Zn-Sr合金无急性全身毒性反应,无细胞毒性作用,符合医用生物材料安全性要求,有望成为新型骨科植入材料。  相似文献   

18.
MTT法评价肝素涂层医用聚氯乙稀的细胞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测 3种肝素涂层医用聚氯乙稀材料的细胞毒性。方法 采用肝素氯烃基二甲基代苯甲胺复合物(HBC)、肝素苯扎溴胺复合物 (HBB)和肝素聚乙烯亚胺复合物 (HPEI) 3种方法对医用聚氯乙稀材料进行肝素涂层 ;根据国家标准提取各种材料的浸提液 ;通过体外细胞培养 ,四唑盐 (MTT)比色法评价各种涂层材料的细胞毒性。结果 HBC和HBB方法涂层的医用聚氯乙稀材料具有较低的光吸收 (OD)值 ,而HPEI方法涂层的医用聚氯乙稀材料OD值高于其它 2组 (P <0 .0 1) ,并随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结论 HBC和HBB 2种方法涂层的医用聚氯乙稀材料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 ,而HPEI方法处理的聚氯乙稀材料细胞相容性好 ,具有进一步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BC—1型医用压敏胶粘剂的生物相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参照国内外有关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学评价实验方法,对BC-1型医用压敏胶粘剂薄膜作了系统的生物学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医用压敏胶材料浸提液动物体内实验无整体急性毒性,无皮肤原发刺激,不致敏,无热原反应。体外实验溶血率<5%,材料体外细胞培养无细胞毒性反应。因此,可以认为BC-1型医用压敏胶粘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20.
医用丝素蛋白皮肤再生膜的细胞相容性评价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评价医用丝素蛋白皮肤再生膜的细胞相容性。其方法是采用细胞增殖度试验和溶血试验,对医用丝素蛋白皮肤再生膜进行细胞毒性和溶血反应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再生膜无明显细胞毒性存在,溶血率为1.15%。医用丝素蛋白皮肤再生膜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