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164例脑卒中患者,根据是否于脑卒中后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56例)与非感染组(108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以找出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34.1%(56/164),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年龄、脑卒中性质、意识障碍、合并有慢性疾病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60岁)、出血性脑卒中、有意识障碍、合并有慢性疾病是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60岁)、出血性脑卒中、有意识障碍、合并有慢性疾病是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具有上述临床特征的患者,应加强监护,在早期做好预防感染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王莉 《西部医学》2017,29(6):850-853
【摘要】 目的 筛查脑卒中高危患者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为脑卒中防控措施提供依据,减少高危患者的脑卒中发生率。方法 对我院2015年1月~3月年龄≥40岁的住院患者的信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类、分析,并以脑卒中风险评分卡为依据,进行脑卒中高危患者筛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结果 我院住院患者2750例中,其中男性1521例,女性1229例,筛查出脑卒中高危患者1026例(373%);脑卒中中危患者827例(301%);脑卒中低危患者897例326%。高血压、高血脂、缺乏体育锻炼、吸烟是脑卒中高危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我院脑卒中高危患者比例较高,且男性高危患者比例高于女性,其比值为124:1。医护人员应加强住院患者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筛查,并对脑卒中高危患者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减少脑卒中的发病率、降低复发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分水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分水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 n=30)和非复发组( n=70),探究其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收缩压≥140mmHg、脑血管狭窄≥90%、斑块性质不稳定、积极降压治疗、无扩容治疗、无植入支架的分水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率较高(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脑血管狭窄≥90%( OR=5.960,95%CI=1.985~12.896)、斑块性质不稳定( OR=4.614,95%CI=1.415~11.043)、积极降压治疗( OR=3.377,95%CI=1.303~8.754)是分水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脑血管狭窄≥90%、斑块性质不稳定、积极降压治疗是分水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男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相关风险,为有效二级预防及针对性共患病控制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已有病例及定期会诊或随访,采用x2检验和t检验统计分析所有男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1年的复发情况调查,患者被分类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结果 225例男性脑卒中患者(平均年龄68.31±24.04岁)中,总复发率为11.56%(26/225,平均年龄74.83±21.54岁),明显高于男性对照组的0.24%(11/4651,平均年龄69.56±19.32岁).脑卒中的复发率随年龄和BMI的增长而增加(P <0.001).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中,老年、身高、BMI、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和心房颤动等对脑卒中复发率有显著影响(P <0.001).结论 在开展一定的二级预防措施下,男性脑卒中患者仍有较高的复发风险.大力开展二级预防及严格控制相关并发症对于预防男性脑卒中复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上海地区2201例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上海地区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在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和浦东、普陀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脑卒中专病门诊连续就诊的资料完整的脑卒中患者2 201例,记录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个人疾病史和不良生活方式,分析各个危险因素的百分比及危险因素的累积数目.结果 2 201例脑卒中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1 770例(占80.4%),出血性脑卒中431例(占19.6%),平均发病年龄为(67.2±11.6)岁.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76.9%),血脂异常(55.0%),缺乏锻炼(47.7%),吸烟(33.9%),脑卒中史(28.8%),心脏疾病(24.1%),糖尿病(22.9%),饮酒(22.7%),脑卒中家族史(21.7%).90.8%的患者合并2个以上的危险因素,平均每例患者合并(3.4±1.4)个危险因素.结论 上海地区的脑卒中患者以老年患者为主,多数合并2个或更多的危险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缺乏锻炼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在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中应该重视全面的危险因素筛查和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影响首发缺血性脑卒中幸存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建立复发预测模型并使用列线图将预测结果可视化。方法 收 集2010年1月~2018年12月入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且符合纳入标准的首发缺血性脑卒中幸存者,共821例幸存者纳入研究,利用R软件对初始人群进行随机抽样,70%纳入训练集建立模型,30%纳入验证集。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影响首发缺血性脑卒中幸存者复发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并使用R软件的rms包构造列线图,建立可视化的预测模型。利用C-index和校准曲线来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 821例幸存者中,患者3年复发率为16.81%,5年复发率为19.98%;训练集经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年龄>65岁(HR=2.596,P=0.024)、年龄45~64岁(HR=2.510,P=0.006)、mRS评分≥3分(HR=2.284,P=0.004)、冠心病史(HR=1.353,P=0.034)是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并由此建立列线图,3年(5年)复发预测模型的C-index为 0.640(0.671)。结论 首发缺血性脑卒中幸存者复发的影响因素是年龄、mRS评分和周围血管病史,列线图在首发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预测中有较高的区分度和预测力。  相似文献   

7.
背景 糖尿病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复发、致残、致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糖尿病患病现状,开展综合防控,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目的 了解辽宁省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糖尿病现状,为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7—2018年,通过分层抽样、整群抽样、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辽宁省6个县区28个行政村/社区≥40岁的9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糖尿病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辽宁省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糖尿病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率分别为29.5%(289/980)、63.3%(183/289)、56.4%(163/289)和47.2%(77/163)。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居住地为城市〔OR=1.818,95%CI(1.317,2.508),P<0.001〕、有糖尿病家族史〔OR=2.790,95%CI(1.922,4.050),P<0.001〕、高血压〔OR=1.813,95%CI(1.160,2.834),P=0.009〕、高三酰甘油〔OR=2.312,95%CI(1...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宁德市蕉城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现况及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为脑卒中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宁德市蕉城区4个乡镇≥40岁常住人口为筛查对象,共筛选11588例,将其数据录入计算机并加以分析。结果经过脑卒中风险评估,低危8508例(73.42%),中危1107例(9.55%),高危1960例(16.91%)。在40~79岁年龄段,高血压病、心房颤动或心脏瓣膜病、糖尿病等因素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而吸烟则呈现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50岁组人群体力活动最少(79.33%)。高危人群中,男性1206例(61.53%),女性754例(38.47%)。结论宁德市蕉城区≥40岁人群中,脑卒中危险因素整体暴露水平较高,前3位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病、血脂异常、体力活动少;高血压病、心房颤动或心脏瓣膜病、糖尿病等因素在40~79岁年龄段呈现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人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及转归,以提高临床预测性,及时给予合理治疗.方法 将100例老年复发性脑卒中患者,总结年龄、性别、脑卒中类型、复发时间规律,并分析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脏病四种危险因素对脑卒中复发的影响,对比首发与复发脑卒中预后转归.结果 老年脑卒中复发多见于老年前期(60~69岁),占65%,以男性多见.男:女=2:1.首次脑卒中后1年内复发占40%,3年内复发达78%.4种危险因素分析,以高血压、高血脂为高危因素,高血压占70%,高血脂占38%,其次高血糖占28%,心脏病占18%.对比脑卒中首发与复发后转归,可见首次脑卒中预后明显优于复发预后,两者治愈显效率有显著差异(P<0.01),即脑卒中复发后死亡率增加,致残率增加,幸存患者生活多不能自理,生存质量下降.结论 老年人脑卒中复发多见于老年早期(60~69岁),复发后预后差,生存质量下降,脑卒中复发多发生在首次脑卒中后3年内,以高血压、高血脂为高危因素.故在首次脑卒中后3年内,积极控制高血压与高血脂能减少老年人脑卒中复发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找高血压病合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脑卒中的相关干预对策。方法:急性脑卒中患者70例。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病、饮酒、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体重指数(BMI)异常。采用多因素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前进法)显示,高血压病为脑卒中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依次为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饮酒和体重指数异常。结论:高血压是脑卒中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但其他的危险因素如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饮酒和体重指数异常亦不可忽视,并且各危险因素在不同性别中危险程度有所不同,应该加以区别对待和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生化分析仪、心电图机、脑电图机、计算机断层扫描仪(CT)、一般情况调查表、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问卷(MMPI)、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生活事件量表(LES)、防御方式问卷(DSQ)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6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研究组)以及6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测查,分析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组不成熟防御方式评分[(4.04±0.89)分]高于对照组[(3.43±0.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述情障碍量表中TAS总分、因子Ⅰ、Ⅱ、Ⅲ、Ⅳ[分别为(86.20±11.15)分、(21.12±3.28)分、(26.08±3.86)分、(18.21±4.69)分、(23.44±5.60)分]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5.00±10.12)分、(12.43±5.18)分、(15.64±5.57)分、(15.56±3.16)分、(18.71±4.30)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MPI量表中疑病、抑郁、癔症、男性-女性化、偏执、心理变态得分[分别为(72.79±10.50)分、(68.46±13.63)分、(79.03±12.12)分、(51.72±7.74)分、(57.98±10.60)分、(54.98±8.83)分]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1.66±10.11)分、(47.96±9.42)分、(51.47±11.90)分、(43.66±8.77)分、(47.67±6.69)分、(47.48±8.67)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事件总分与负性事件总分[(89.66±68.60)分、(82.65±65.16)分]均高于对照组[(56.00±56.79)分、(39.14±46.05)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成熟防御方式、述情障碍总分、负性事件总分、MMPI中的疑病、抑郁、癔症人格是躯体形式障碍发病的危险因素(优势比OR分别为6.84,9.12,5.83,2.69,1.81,11.20,P<0.01).结论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生理状况基本正常,有一定的人格基础,存在明显的述情障碍,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尚可,但多有一定的负性生活事件,防御方式主要以不成熟的防御方式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患者胆汁凝血、抗凝和纤溶指标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ELISA和发色底物法测定2 0例胆囊结石和 17例非结石患者胆汁中凝血、抗凝和纤溶指标。结果 :胆囊结石组胆汁高凝、抗凝活性减低、纤溶活化。结论 :胆囊结石患者胆汁中凝血、抗凝、纤溶功能异常与结石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3.
生物心理社会因素与恐怖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恐怖症与其他心理障碍一样,其发生率有明显增加的势头。因此,了解其成因,进而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尽管不同研究者对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恐怖症的发生意见各异,但目前又都倾向于认同心理病理学中的“生理-心理-社会”三维立体模式。  相似文献   

14.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在发病及诊治中的社会心理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组临床综合症,目前已居为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为了提高人们对慢必旬腺炎的认识,本文论证了社会与心理因素在该病发生和诊治中的作用,认为饮食习惯的改变,和性病的蔓延及错误的宣传导向是导致慢性前列为发病率增高的原因之一,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不足和紧张焦虑心理,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由于慢必表列腺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仔细分辩各种前列腺炎的临床特点,准确作出诊断、及时给予治疗的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违法行为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犯罪行为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了解青少年犯罪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发生。该文对青少年犯罪的生物、心理及社会若干影响因素进行总结,以期有助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16.
调查≥40及≥60岁组居民WHO核心测试组合(NCTB)的各项内容。方法:用NCTB测试两组居民的心理功能。结果:除情绪状态中愤怒、有力、疲备仅受年龄影响,简单反应时、数字广度、提转敏捷度、数字译码、视觉记忆、目标追踪Ⅱ均明显受年龄及性别的影响。≥60岁组大学文化程度男性高于女性3倍。结论:初步提出≥40及≥60岁居民的NCTB各项指标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17.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佳 《医学综述》2013,19(6):972-974
在发展中国家,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是导致脑梗死发病及致死的主要因素。然而,它是由许多基因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复杂病变,是一个由慢性的炎症性进展导致的血管疾病,并最终出现相应部位的临床表现。近年来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被逐渐运用到临床诊疗中,该文对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及保护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哈尔滨市儿童近视眼发病的家庭因素做了分析,并重点讨论了遗传和环境因素在近视眼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有6个因素为近视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以出生体重和看电视距离最为重要。该研究可指导儿童家长直接参与预防近视工作。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我国目前畸胎出生率较高的实际出发,介绍了遗传因素造成的遗传性疾病的种类、病因和发病率。之后从环境因素出发,阐述各种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造成的各种畸胎,介绍了遗传学的一般知识。  相似文献   

20.
费利霞  陈洁  田刚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2):1594-1596,1601
目的:探讨糖代谢异常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方法:74例拟诊冠心病患者行冠脉造影(CAG),57例空腹血糖正常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根据CAG结果分冠心病组(CAD)、非冠心病组(非CAD),分析危险因素的差异;冠心病组分为糖尿病组(DM)、糖调节受损组(IGR)、正常血糖组(NGT),观察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结果:糖代谢异常在冠心病与非冠心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6.14,P<0.05)。冠心病IGR组和DM组多支病变患病率,分别75%和50%,NGT组单支病变患病率55.6%,重度病变患病率DM组80%,NGT组77.8%。男性、DM、IGR、吸烟、危险因素累计数在CAD组与非C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病率高,48.6%通过OGTT诊断,OGTT应列为心血管病的常规检查;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和糖调节受损病变以多支病变为主,病变重而弥漫,正常血糖以单支病变多见,病变重而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