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0年5月至2010年7月我科共收治各种腹外疝患者并行开放无张力修补手术734例,合并局部感染、疝补片暴露患者7例,均经保守治疗保留了疝补片而治愈。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合并局部感染、疝补片暴露的病例包括结肠造口疝3例,腹壁切口疝2例,腹股沟区斜疝2例,患者最大年龄77岁,最小年龄34岁,男5例,女2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巴德15 cm×15 cm网片行腹股沟入路GPRVS手术修补单侧复杂性腹股沟疝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2000年3月至2006年3月应用巴德15 cm×15 cm网片行腹股沟入路GPRVS手术修补单侧复杂性腹股沟疝20例的经验.结果 本组男性15例,女性5例.右侧17例,左侧3例.其中1例女性病例为腹股沟区肌纤维瘤切除术后形成疝,4例女性病例为嵌顿性股疝.男性病例中有8例复发疝,其中2例为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6例巨大原发疝,1例巨大滑疝. 术后随访3~60个月,无复发.结论 巴德15 cm×15 cm网片行腹股沟入路GPRVS手术修补单侧复杂性腹股沟疝是有效的,同时比较经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中治疗的经验教训。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04年21例老年腹股沟疝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切口疼痛14例,用镇痛剂5例,其中1例顽固疼痛而再次手术。尿潴留致导尿3例,切口异物感6例,阴囊积液2例,切口积液4例,无切口感染。随访1~3年,无复发病例。结论 疝环充填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简单,损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尤其对老年患者具有较宽的手术适应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巴德15 cm×15cm网片行腹股沟入路GPRVS手术修补单侧复杂性腹股沟疝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2000年3月至2006年3月应用巴德15 cm×15cm网片行腹股沟入路GPRVS手术修补单侧复杂性腹股沟疝20例的经验.结果 本组男性15例,女性5例.右侧17例,左侧3例.其中1例女性病例为腹股沟区肌纤维瘤切除术后形成疝,4例为嵌顿性股疝.男性病例中有8例复发疝,其中2例为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6例巨大原发疝,1例巨大滑疝.术后随访3~60个月,无复发.结论 巴德15 cm×15cm网片行腹股沟入路GPRVS手术修补单侧复杂性腹股沟疝是有效的,同时比较经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肝硬化腹水合并腹股沟疝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收治肝硬化腹水合并腹股沟疝患者29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本组29例疝修补手术均顺利完成,腹股沟疝单侧手术平均(42±4)min,术后切口感染2例,阴囊积液4例,切口疼痛和异物感3例,轻度肝性脑病1例,以上并发症经积极对症治疗后治愈。未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无死亡患者。29例患者通过电话及门诊随访,随访时间为4~36个月,平均18.5个月,随访期内无患侧疝复发,但术后出现2例另一侧腹股沟疝。结论局麻下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对于肝硬化腹水合并腹股沟疝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腹股沟疝手术修补方法很多,但都不能彻底解决术后复发问题。我院1963~1981年共收治752例腹股沟疝,术后随访390例(随访率51.86%),其中27例复发(占6.92%)。本文就复发原因做一分析。临床资料本组病例随访年限为2~18年(表1)。年龄分布(表2)。其中男355例,女35例。本组斜疝348例,直疝42例。疝发生在左侧者120例,右侧者216例,余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三位一体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方法分析2003年8月至2007年8月行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的56例腹股沟疝。观察手术效果,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及复发率。结果本组56例腹股沟疝全部治愈。手术平均时间45min。全部采用持续性硬脊膜外麻醉,12例采用术后镇痛泵,术后伴轻微切口疼痛9例,伴切口内异物感2例,术后发生阴囊积液2例,2例术后切口稍微红肿,住院平均时间7d,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未见疝复发及切口感染。结论利用三位一体疝修补片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对人体生理功能影响小、术后恢复块、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好的珲想术式。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70年以来共收治小儿腹股沟疝682例。男650例,女32例。手术年龄:1岁以内24例,2~3岁285例,4~7岁306例,8岁以上67例,最小者26天。本组病例经手术证实均为斜疝,合并鞘膜积液者15例;Litter氏疝(憩室症)1例;Richter氏疝(肠管壁疝)1例,嵌顿性疝64例,隐睾合并斜疝未计在内。本组均采用择期或急诊手术治疗,其中单纯高位结扎均取皮下环皮肤横纹处横切口。皮下环松大者在外环处缝合1~2针紧缩。有552例用横切口,130例作疝修补术均用腹股沟韧带上方平行斜切口。本组术后有8例复发,占1.2%。关于手术年龄问题:Gross认为,修补术可用于任何年龄的儿童和婴儿,不做手术可能发生嵌顿或绞窄。过去认为6个月以内小儿腹膜鞘突有自行闭合可能,但事实上这种机会极为难得。相反,年龄越小,嵌顿率亦越高。本组64例嵌顿疝中有50%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局部麻醉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高龄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2年5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对146例高龄腹股沟疝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并发症、复发率等项目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全部治愈,平均手术时间为42min;平均住院时间4.1d。术后发生尿潴留2例,阴囊积液2例,阴囊血肿1例,无切口感染。随访6个月至2年,均无复发。结论局部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可显著减少高龄腹股沟疝复发率,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手术适应证相对拓宽,尤其适合于治疗高龄股沟疝患者和(或)伴有其他疾病者。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3年来,我院成功地开展了十余种腹腔镜手术,其中腹腔镜切口疝修补6例,疗效满意。该法操作安全,修补准确可靠,病人痛苦少,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6例病人中女性4例,男性2例,年龄45~62岁,原手术切口均为左下腹,有术后伤口感染史5例,疝囊最大20cm×15cm,最小5cm×5cm,病程3年至32年,疝孔最大直径约6cm,最小3cm。合并胆囊结石1例,合并Ⅱ型糖尿病及高血压病1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人腹壁疝和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手术治疗的60岁以上腹壁疝和复发性腹股沟疝共29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患者手术后无皮下积血、无切口感染,出院随访6个月至4年无疝复发。结论腹壁疝的手术方式很多,对于老年人复杂、巨大腹壁疝和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全身和局部情况,采用创伤小、效果确切的个体化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腹膜透析病人合并腹壁疝者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方法:2002年1月至2008年7月间28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腹膜透析者中,有45例(15.8%)并发腹壁疝,研究其诊断与治疗方法。其中单侧腹股沟疝20例,脐疝17例,切口疝4例,白线疝1例,腹股沟疝合并脐疝2例,双侧腹股沟疝1例。所有病人均施行腹壁疝无张力修补手术,术后24h后即进行自动化腹膜透析,不常规进行临时替代性血液透析。结果:45例病人共施行了48例次疝修补术,平均手术时间(63±38)min,术后住院4(1~26)d。48例次手术中有7例(14.6%)术后出现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2例、切口出血2例、阴囊水肿2例、腹膜炎1例,经相应治疗后均痊愈。45例病人均得到有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9±21)个月。术后有38例(84.4%)病人继续行腹膜透析,随访中无病人出现腹壁疝复发或腹透液渗漏。结论:行腹膜透析中病人合并存在腹壁疝者应使用补片进行无张力修补术。术后过渡期内使用自动化腹膜透析可有效避免使用临时替代性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加强固定的前入路腹膜前补片修补术治疗高复发风险的腹股沟疝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2月~2019年2月,有高复发风险的腹股沟疝病人25例,均采用加固的前入路腹膜前补片修补术治疗,通过腹壁小切口置入补片于腹膜外间隙并缝合固定,同时附加Bassini法,以达到最大强度的修补。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包括3例疝囊直径超过30 cm的巨大腹股沟疝和1例双侧大腹股沟疝并耻骨上疝,手术切口中位数5.0 cm(最小切口3.5 cm),手术时间平均85分钟,术后30天内并发症发生率20.0%,无严重并发症,随访平均42个月,无术后复发。结论对于有高复发风险因素的腹股沟疝病人(包括巨大腹股沟疝病人),加固的前入路腹膜前补片修补术效果良好;对于瘦弱的直疝病人,还可以采用小切口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14.
前列腺增生合并腹股沟疝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合并有腹股沟疝进行一次性手术方法。方法:20例采用下腹部正中切口、腹股沟斜切口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及腹股沟疝,13例采用疝修补术后再行TURP手术,共33例。结果:随访1月~2年,未见有疝复发及尿失禁,仅有4例出现尿道狭窄,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腹股沟疝可进行一次性手术,使患者免除二次手术的打击和痛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归纳并分析小切口无张力疝修补日间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普外科2016 年5 月—2018 年5月日间模式下小切口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77 例。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35~55 min,平均45 min。术后切口及阴囊血肿2 例,切口感染4 例,术后疼痛5 例,术后随访6~12 个月,复发1 例。结论:日间模式下小切口无张力疝修补术有操作安全简单,术后恢复迅速,住院天数少,并发症和复发率低的特点,是治疗腹股沟疝可供选择的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4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近几年来极力推崇的腹股沟疝修补新技术。我院自 2 0 0 2年 9月至 2 0 0 4年 8月利用该技术治疗可完全坠入阴囊底部的腹股沟疝 46例 ,近期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46例男性患者 ,年龄 2 7~ 89岁 ,60岁以上患者 3 4例。病程 2~ 5 2年。斜疝 43例 ,其中单侧 40例 (嵌顿性 6例 ,复发性 2例 ) ,双侧 3例 ;直疝 3例 ,均为单侧。本组病例疝囊大 ,属完全阴囊疝 ,按照中华医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 2 0 0 3年腹股沟疝分型标准 ,Ⅱ型 5例 ,Ⅲ型 3 9例 ,Ⅳ型 2例。46例行本术式 48例次。合并心脑血…  相似文献   

17.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162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03年8月至2009年5月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162例腹股沟疝,观察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恢复情况和复发率等。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平均45min,95%以上的患者术后8~12h即下床活动,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d。术后并发尿潴留6例,阴囊水肿5例,切口渗血1例,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也无明显异物感,随访2~3年,全组无复发病例。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具有操作简单、患者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是治疗腹股沟疝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8.
腹部手术时经腹修补腹股沟疝2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0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共收治患腹部疾病伴腹股沟疝 2 4例。在腹部手术同时经腹腔内行腹股沟疝修补术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4例均为男性 ,其中小儿 3例 ,成人 2 1例 ,平均年龄 32 4(2~ 6 3)岁。腹部疾病伴右腹股沟斜疝 2 2例 ;伴右腹股沟直疝 2例。腹部疾病为 :急性阑尾炎 6例 ;粘连性肠梗阻 4例 ;外伤性肠穿孔、肠扭转、肠伤寒穿孔、结肠癌、美克尔憩室并发症、右斜疝嵌顿手法复位后肠穿孔各 2例 ;肠套叠、肠系膜囊肿各 1例。1.2 手术方法   从右中腹或右下腹经腹直肌切口入腹 ,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67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侧斜疝43例,单侧直疝22例,双侧斜疝2例。结果本组患者切口疼痛轻微,仅有10例(14.9%)需肌注镇痛剂1次。无切口感染发生。2例(2.9%)患者有局部异物感,2~3个月后消失。术后发生尿潴留4例(5.9%)。未发生补片排斥的病例。随访2~30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附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复发性腹股沟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我院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5min,术后1例出现阴囊积液,2例切口脂肪液化,无切口感染病例,平均住院5天,随访12~36个月均无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较理想术式,具有安全、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满意,尤其是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