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长鞭红景天细胞悬浮培养体系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莉  管江红  史玲玲  刘玉军 《中草药》2012,43(11):2272-2278
目的 优化长鞭红景天Rhodiola fastigiata细胞悬浮培养体系及生长条件.方法 研究基本培养基、激素、碳源、氮源等因素对长鞭红景天细胞生长和红景天苷产量的影响,建立高产红景天苷的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结果 MS培养基+BA5.0 mg/L+2,4-D 0.1 mg/L+蔗糖30 g/L为长鞭红景天细胞悬浮培养的最适培养条件.结论 对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为利用长鞭红景天细胞大规模生产天然活性成分奠定基础,为缓解野生长鞭红景天资源的匮乏提供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红景天对冻害胁迫的抗逆性。方法以狭叶红景天(R.kirilowii)、大花红景天(R.crenulata)、唐古特红景天(R.Algida)、长鞭红景天(R.fastigiata)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和实验室检测,研究冻害胁迫对不同品种的红景天出苗时间、出苗持续时间、出苗率、成活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冻害在出苗前发生时,对狭叶红景天的出苗情况影响最大,长鞭红景天最小。幼苗期发生冻害时,狭叶红景天成活率最小、抗逆性物质SOD和POD的活性升幅最小,冻害最严重;长鞭红景天成活率最大、SOD和POD的活性升幅最大,冻害最轻。4种红景天抗逆性强弱顺序依次为:长鞭红景天大花红景天唐古特红景天狭叶红景天。结论在甘肃省甘南地区引种栽培红景天时,选择长鞭红景天和大花红景天较易成功,其中以长鞭红景天为最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技术~1H-NMR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的大花红景天和长鞭红景天的鉴别方法。方法以~1H-NMR技术测定大花红景天和长鞭红景天的特征性全成分信息,并转化成数据矩阵,采用化学模式识别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法进行模式识别分析。结果基于核磁共振技术~1H-NMR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方法能有效地分类与鉴别大花红景天和长鞭红景天。结论~1H-NMR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红景天分类与鉴别方法,为红景天属药用植物的质量控制和品质评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长鞭红景天毒理学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课题需要,对怒江资源植物长鞭红景天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和致诱变试验,经过数理统计,无毒性反应,证明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红景天属4种植物RAPD分析与分类鉴定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胡挺松  陆一鸣  马兰青  李彦舫 《中草药》2004,35(11):1286-1289
目的 用RAPD技术对红景天属(Rhodiola L.)的大花红景天R.crenulata、长鞭红景天R.fastigiata、狭叶红景天R.kirilowii和高山红景天R.sachalinensis 4种药用植物进行分子水平鉴定。方法 CATB法提取红景天属原植物总DNA,以200条随机引物进行随机扩增。结果 用OPA4(AATCGGGCTG)、OPB7(GGTGACGCAG)、OPB18(CCACAGCAGT)、OPX14(ACAGGTGCTG)和OPZ13(GACTAAGCCC)作随机扩增引物进行随机扩增时,可得到识别这些物种基因组DNA的多态片段。结论 RAPD法能有效地鉴别红景天类药材,把大花红景天、长鞭红景天、狭叶红景天和高山红景天区分开。  相似文献   

6.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西藏红景天挥发油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景天为景天科Crassulaceae红景天属RhodiolaL·植物,为藏族用药。目前从各种红景天分离得到的主要化学成分有酚类、黄酮及二者的苷类,此外还有香豆精、有机酸、蒽醌、甾类、萜类、生物碱、内酯、鞣质、脂肪、蛋白质等。在我国,西藏是红景天的产区之一,其资源非常丰富,约有30多个品种,包括圣地红景天R·saera、西藏红景天R·xizangS·H·Fu、长鞭红景天R·fassigisaMaxim·、大花红景天R·crenulataS·H·Fu等[1]。作者采用气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了解藏药狭叶红景天的资源现状,分析野生狭叶红景天的适生生境,保护狭叶红景天的野生资源,促进狭叶红景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该文采取走访与野外样方相结合的调查方法以及蕴藏量估算法对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4个省16个县的狭叶红景天野生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4个省的野生狭叶红景天种群密集程度有很大的差别,很多地区野生资源蕴藏量逐渐下降。根据调查结果估算,4个省16个县当前狭叶红景天野生资源蕴藏量约1 100 t,目前四川省的野生狭叶红景天资源量最大。同时,狭叶红景天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调查中发现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建有防沙治沙狭叶红景天基地。通过调查,为狭叶红景天资源的开发及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红景天属药用植物资源现状进行评价,考证藏医用药品种,提出合理化的保护利用建议。方法:通过文献调查、野外实地调查和市场调查,对收集的资料和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结果:详细描述了青海8种红景天属药用资源分布特点及资源现状,编制了红景天属植物检索表,制订了红景天属药用植物的分布表,确定了青海红景天商品药材主流品种来源,并对保护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结论:大花红景天、狭叶红景天和唐古红景天为当地藏医药用红景天的主要基原,且蕴含量较为丰富,应合理利用开发这一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9.
对采集自我国西藏自治区3个地区,分别属于3个不同种的红景天离体枝条在昆明的室温条件下进行新梢生长、根的发生及开花的观测,在昆明室温(室内散射光照;温度17~26℃)条件下,离体枝条均能够长出新梢,并很快开花,水培第7天新梢长度平均达到2.7 cm,2.3 cm和5.5 cm。水培5天后就喜玛红景天和齿叶红景天能观察到开花的新梢,至水培第7天有根生长的仅为长鞭红景天,其余两种红景天至第10天也未观察到生根现象。这些特性对于了解红景天的生物学特性,尤其是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快速转化,以及为今后红景天的资源保护、人工繁殖、遗传生理、人工栽培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红景天是我国传统藏药,为景天科红景天属多种植物的干燥的根及根茎。青海地处青藏高原,是我国红景天属植物的主产区之一。结合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调查研究了青海红景天属植物资源分布和商品药材流通使用情况,对青海红景天的资源现状及青海红景天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为红景天资源合理保护、研究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藏药红景天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红景天是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高山红景天(RhodiolaSachalinensis.A.Bor.)或狭叶红景天(R.Kirilowii(Regel)Regel[SedumKirilowiiRegel])的干燥全草[1]。最早载于《四部医典》,为常用的藏族用药,藏名“扫罗玛尔布”,民间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咳血、白带、跌打损伤等[2]。西藏红景天药用植物种类甚多,有长鞭红景天、喜马红景天、圆齿红景天、全瓣红景天(圣地红景天)、背药红景天[1]等。红景天具有扶正固本、调和阴阳、益气补血、通脉养心、健脑益智、滋补强身[3]的功效。近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红景天制剂具有抗衰老、抗疲劳、抗病毒、抗缺氧、…  相似文献   

12.
《中药材》2017,(5)
目的:摸清濒危药用植物大花红景天野生分布资源和人工栽培资源现状,分析野生大花红景天适宜生境。方法:采用文献调查、走访调查、样方调查及市场调查等方法,对四川、西藏、青海、云南、甘肃5省区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大花红景天进行相关资源调查。结果:大花红景天主要分布在西藏的那曲、林芝、山南,四川的红原、康定、马尔康、小金,青海的玉树、久治,云南的德钦、迪庆等地,甘肃暂无分布。分布地区与历史文献记载分布地差异不大,然而种群密度发生较大变化,大部分地区野生资源蕴藏量严重下降,部分地区濒临灭绝。结论:应加强对大花红景天的合理限量采挖管理,宣讲传播资源保护知识,发挥地方村民保护资源能动性,同时应开展大花红景天资源利用价值的评价,并加快发展大花红景天的栽培生产技术研究,保障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3.
云南常见药用红景天的RAPD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云南常见药用植物红景天的遗传背景。方法采用RAPD技术对3种6个居群59个红景天样品进行了遗传关系研究。结果大花红景天3个居群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PB)分别为37.97%、46.15%、39.45%,Nei's基因多样性(h)分别为0.1103、0.1437、0.1371,Shannon's信息指数(I)分别为0.1736、0.2221、0.2067,物种水平的PPB为70.47%,I为0.2583,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2630;长鞭红景天2个居群的PPB分别为43.67%、44.42%,I分别为0.2153、0.2174,物种水平的PPB为65.51%,Gst为0.3132,I为0.3139;云南红景天的PPB为36.97%,I为0.1881。结论RAPD分子标记可很好地用于红景天物种的分子鉴定和遗传背景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建立同时适用于红景天正品(大花红景天)、习用品(唐古红景天、狭叶红景天)和代用品(长鞭红景天)鉴别的特征图谱;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深入研究不同红景天药材中化学成分差异和规律。方法:采用UPLC,以红景天中含量较高的红景天苷和没食子酸为对照品,采用ACE Excei 2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2μm),流动相为0.1%磷酸水溶液-乙腈,柱温为30℃,流速为0.4 mL·min~(–1),检测波长为275 nm,进样量为5μL,得到红景天正品、习用品及代用品特征图谱;采用化学计量学软件Chem Pattern 2017对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结果:不同批次的红景天正品特征图谱相似度高,对比发现红景天习用品、代用品特征图谱相似度较低,成分有一定差异;聚类分析所建立方法可区分4种红景天药材;主成分分析较好地展示了不同品种成分的差异性。结论:建立的UPLC特征图谱方法专属性强、准确性高,为红景天药材及其饮片或中成药投料的鉴定、质量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藏药红景天是我国珍贵的药材,享有"高原人参"的美誉。近年藏药红景天成为新药和保健品研究的热点,从而使其市场需求量急增。目前由于盲目采挖,导致藏药红景天野生药材资源濒危,加之记载混乱,出现近缘品种代用情况。文章通过对藏药红景天及其常用近缘品种的本草考证、化学成分和药效、种质资源及品质评价现状进行分析,探讨藏药红景天资源利用及质量控制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药用植物高山红景天的资源与开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红景天资源丰富,有73种品种,高山红景天是其中研究较多的一种。目前国内人工栽培已获成功,但在资源利用,产品开发方面尚处于初级阶段。为了开发红景天,我们红景天科研协作组近期专程赴长白山地区,就红景天的资源,生态环境进行实地调研考察。本文从概况、民间应用状况、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开发前景四方面简要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濒危物种大花红景天Rhodiola crenulata的野生抚育和人工栽培是保护其野生资源的重要方式,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通过查询标本馆及实地采样调查,收集大花红景天野外分布点经纬度信息,综合气候、土壤、高程等相关生态因子,利用Maxent模型对大花红景天进行适生性分析,研究其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潜在分布区域以及主要生态特征。Maxent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大花红景天生长的潜在分布区域在西藏东部、四川西部、青海南部,以及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部分区域;对大花红景天生长贡献率大的主要生态因子为海拔(61.8%)、最暖季度降水量(19%)、降水量变异系数(4.7%)、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4%)和最干季度平均温度(2.5%)。测试集和训练集ROC曲线下的AUC均大于0.9,表明所建立的大花红景天Maxent预测模型准确度高。应用Maxent模型,对大花红景天进行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准确度高,可为大花红景天野生抚育与人工栽培选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滋补强壮中草药红景天属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综述近年对红景天属植物研究成果。红景天有似人参样作用,有效成分为红景天甙及甙元酪醇等。药理研究证明红景天有抗缺氧、抗寒冷、延缓机体衰老等功能。我国为红景天属植物的主产区之一,种类多,资源亦丰富,很有开发利用价值。本文为有关研究及生产部门开发利用国内资源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野生红景天产量少,从红景天中提取红景天苷资源十分珍贵。本文通过查阅了近5年来,与红景天苷药理作用相关的文献,对红景天苷的心脏保护、防治肺纤维化、防治糖尿病肾病、抗肿瘤、和降血压和增强学习能力6种常见药理作用,以及抗炎和抑制哮喘等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红景天苷的继续研发和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红景天药材来源复杂,临床用药品种混乱。为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该文对近十年来红景天药材的鉴定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为红景天药材的品种、品质研究及该属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