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1 临床资料 48例休克患者均为我院急诊抢救和留观病人,全部符合1982年全国急性“三衰”会议提出的休克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40~70岁,平均52岁;其中感染性休克10例,心源性休克6例,低血容量休克6例,过敏性休克2例。对照组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39~71岁,平均53.1岁;其中感染性休克9例,心源性休克7例,低血容量休克7例,过敏性休克1例。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针对不同休克病因进行常规抢救和抗休克治疗。治疗组加用参附注射液100ml(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加生理盐水100ml,每日1次,疗程3~5d。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动态观测血压、心率、尿量、微循环灌注等情况,及测定血气变化及酸碱度、电解质。  相似文献   

2.
感染性休克是一种危重症,治疗十分棘手,其预后较差,且临床并不少见。近年我科应用参附汤治疗9例,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性别:男5例,女4例;年龄:20~73岁,平均44岁;分类:慢性支气管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心病、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各1例,肾病综合症、败血症各2例,尿路感染1例。 (二)诊断依据 1.有感染证据;2.有休克临床表现;3.收缩压<80毫米汞柱,脉压<20毫米汞柱,原有高血压者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收集老年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56例,其中男38例,女18例,平均年龄(65±7.6)岁,整理分析其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56例患者,经手术治疗32例,治愈23例(71.88%);术后死亡9例,5例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2例死于低血容量休克,1例死于败血症,1例死于糖尿病肾衰竭;非手术治疗24例,治愈12例(50.00%),死亡12例,7例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2例死于败血症,2例死于低血容量休克,1例死于心功能衰竭。主要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共12例占死亡例数的57.14%。结论:合并感染性休克的老年急腹症患者发病率高,而且多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病情复杂,早期不易诊断,治疗较困难,但只要掌握扎实的理论临床知识,就能够找出病因作出正确诊断,然后在抗休克同时积极抗感染,选择合适的时机采取手术治疗能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参附注射液治疗休克6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休克 (厥脱 )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 ,近 2年来笔者用参附注射液治疗休克 (厥脱 ) 64例 ,并与多巴胺治疗的 64例作对照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64例 ,男 44例 ,女 2 0例 ;年龄 1 8~ 82岁 ,平均 (5 6.3 4± 1 1 .2 6)岁 ;病程 4~ 72h ,平均 (2 3 .8± 2 .3 )h ;其中感染性休克 3 3例 (5 1 .5 6% ) ,心源性休克 1 7例(2 6.5 6% ) ,失血、失液性休克 1 4例 (2 1 .88% )。对照组64例 ,男 42例 ,女 2 2例 ;年龄 1 8~ 79岁 ,平均 (5 5 .64±1 1 .2 )岁 ;病程 4~ 72h ;平均 (2 3 .6± 2 .4)h ,其中感染性休克 3 2例 (5…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肉苁蓉对感染性休克肝线粒体ATP酶的影响.明确肉苁蓉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假手术组;12小时对照组;12小时给药组;16小时对照组;16小时给药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败血症模型,比较各组存活率和平均动脉压(MAP),肝线粒体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大鼠在复制感染性休克模型后,肝线粒体ATP酶活性降低,24小时存活率明显下降。给予肉苁蓉后肝线粒体ATP酶活性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与大鼠死亡率的降低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感染性休克线粒体ATP酶活性下降,细胞钙超载和水肿坏死是败血症大鼠死亡的直接原因,肉苁蓉能增强ATP酶活性是肉丛蓉治疗感染性休克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性收录分析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的35例老年休克患者的病历资料,评价参附注射液治疗休克的作用.方法 收录35例患者资料,分析比较应用参附注射液前后,患者生命体征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参附注射液对老年性休克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血气分析pH值与氧分压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心率、二氧化碳分压、BNP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血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变化不大(P>0.05).显效20例(其中心源性休克7例、感染性休克10例、失血性休克1例、低血压2例),有效8例(其中心源性休克2例、感染性休克6例),无效7例(其中心源性休克1例、感染性休克6例),总有效28例(80.00%).其中心源性休克患者有效率90.00%高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72.73%(P< 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在治疗老年性休克患者中临床疗效肯定,尤其在治疗老年性心源性休克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7.
休克是急性循环功能不全 ,是维持生命的重要器官得不到足够血液灌注而产生的综合征。它常是严重疾病或外伤的并发症。能否及时防治对预后有重要影响。笔者以参脉注射液治疗休克 3 2例 ,疗效显著 ,现报道结果如下 :1 一般资料5 2例休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及急诊抢救患者。全部患者符合《实用内科学》 (陈灏珠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 1 0版 )制定的休克诊断标准。 5 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 2例 ,其中男 2 0例 ,女 1 2例 ;年龄 1 6~ 81岁 ,平均年龄 46岁 ;其中低血容量性休克 1 0例 ,感染性休克 3例 ,心源性休克 1 6例 ,过敏性休克 3例。…  相似文献   

8.
笔者自 1998~ 2 0 0 0年 ,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感染性休克5 3例 ,获得满意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文共总结了感染性休克 83例。其中中西医结合组 5 3例 ,男30例 ,女 2 3例 ;平均年龄 4 2 .3岁 (16~ 70岁 ) ;细菌性肺炎 18例 ,细菌性痢疾 15例 ,病毒性肺炎 3例 ,慢性支气管炎并肺内感染 12例 ,化脓性扁桃腺炎 5例 ;轻度休克 2 7例 ,中度休克 2 1例 ,重度休克 5例。西药组 30例 ,男 16例 ,女 14例 ;平均年龄 4 1.4岁 (15~ 6 8岁 ) ;细菌性肺炎 10例 ,细菌性痢疾 8例 ,病毒性肺炎 1例 ,慢性支气管炎并肺内感染 8例 ,化脓性…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48例休克患者均为我院急诊抢救和留观病人,全部符合1982年全国急性"三衰"会议提出的休克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40~70岁,平均52岁;其中感染性休克10例,心源性休克6例,低血容量休克6例,过敏性休克2例.对照组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39~71岁,平均53.1岁;其中感染性休克9例,心源性休克7例,低血容量休克7例,过敏性休克1例.  相似文献   

10.
<正>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诊治疾病的重要原则,也是中医学有别于其他医学的重要特点之一。笔者从1例感染性休克的验案中深感辨证论治的重要性,兹将验案及体会总结如下。1感染性休克治验1例患者,女性,72岁,病案号1082370,主因"头晕乏力1月,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预防反复发生的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IDH)的效果。方法对25例透析患者每日静推生脉注射液75 mL,1个月为1个疗程。透析处方不变,观察透析中血压变化和IDH发生情况。结果25例血液透析患者生脉注射液治疗前后血液透析中脱水速度、透析液钠浓度和温度、透析前血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总脱水量、Kt/V、透析结束血压均高于治疗前(P<0.05),透析过程最低血压与透析前血压的差值低于治疗前(P<0.01),IDH发生例次、症状性IDH发生例次均低于治疗前(P<0.01)。其中显效11例(44%),有效10例(40%),无效4例(16%)。结论生脉注射液可有效预防IDH的发生,明显改善透析中低血压症状。  相似文献   

12.
生脉注射液对围生期心肌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对围生期心肌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应用生脉注射液对 2 0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静脉滴注治疗 10天 ,观察其对患者临床表现、体征、血液流变学影响。结果 :患者临床表现、体征改善明显 ,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压积等均显著降低 ,而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及心率血压无变化。结论 :生脉注射液疗效确切 ,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在治疔结核性胸膜炎中的作用。方法:6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正规抗痨方案,治疗组加用生脉注射液。结果:治疗组胸腔积液吸收时间缩短,胸膜肥厚粘连发生率低。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3种不同方法对脑血栓患者低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脑血栓病人伴低血压者68例,由CT或MRI确诊,排除心排血量不足、血容量不足所致低血压及基础血压偏低者,观察电针、静滴生脉、口服管通过血压的作用及对脑血栓的疗效。结果:病程第7日血压开始明显回升,第14日达高峰,以生脉组最为显著;病程第28日,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比较,以电针组效果最好。结论:电针及生脉疗法对血压的提升有较好疗效;电针对及血栓病人的预后优于生脉组。  相似文献   

15.
董芳 《中医临床研究》2012,4(9):58+60-58,60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分水岭脑梗死(CW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颈内动脉(ICA)系统的CWI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生脉注射液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CWI)和对照组(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CWI)各46例,疗程14d。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其疗效、神经功能缺损(NDS)和ICA系统脑血管收缩期血流速度(Vp)等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是治疗急性CWI特别是血压偏低患者可供选择的有效药物,未见明显毒副作用,与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应用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师静璐 《河北中医》2001,23(9):708-709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对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壁心肌梗死血压、心率及尿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下壁、右室壁心肌梗死患者5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低血压及过缓型心律失常,在常规心肌梗死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尿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和P<0.01)。结论 生脉注射液对急性下壁、右室壁心肌梗死合并低血压及过缓型心律失常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陈五海  屠文俊  杨彬 《河南中医》2011,31(11):1255-1257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并继发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糖尿病综合治疗和HRZV强化抗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生脉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结果:两组临床疗效、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情况、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痰菌转阴情况、肺部病灶吸收情况等方面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并继发性肺结核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疗效。方法对16例发生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自身配对分组,先后给予50%葡萄糖静脉滴注+常规治疗及生脉注射液治疗低血压,并连续观察两组各5次的治疗效果。结果生脉注射液治疗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在改善症状和副作用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生脉注射液治疗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疗效确定,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参麦、生脉注射液及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共1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对照组72例。对照组采用急性心梗常规处置,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40~80mL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点,1次/d;或生脉注射液6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点,1次/d。并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加服中药汤剂,2次/d。治疗6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血清酶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72%,对照组总有效率68.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提高疗效,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生脉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大鼠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大鼠血压的影响。方法采用内毒素合并D-氨基半乳糖造成大鼠感染性休克模型,观察生脉注射液对模型大鼠不同时刻SAP,DAP,MAP的影响。结果生脉注射液使血压维持在一定水平或血压下降速度变缓。结论生脉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动物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