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邓敏  解瑞飞  王惠 《肿瘤学杂志》2017,23(3):205-209
摘 要:[目的] 探讨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1(FGFR-1)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0例胃癌(24例腺癌,21例黏液腺癌,25例印戒细胞癌)组织中FGFR-1、CyclinD1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胃癌中FGFR-1蛋白的阳性率为61.4%(43/7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37.5%(15/40)(P<0.05);FGFR-1在浸润深度超过肌层2/3病例中阳性率为79.5%(31/39),浸润深度未达到肌层2/3病例中阳性率为38.7%(12/31)(P<0.05);伴区域淋巴结转移病例阳性率为69.4%(34/49),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病例阳性率为42.9%(9/21)(P<0.05)。胃癌中CyclinD1蛋白的阳性率为64.3%(45/7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25.0%(10/40)(P<0.05);CyclinD1在浸润深度超过肌层2/3病例中阳性率为79.5%(31/39),浸润深度未达到肌层2/3病例中阳性率为45.2%(14/31)(P<0.05);伴区域淋巴结转移病例阳性率为73.5%(36/49),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病例阳性率为42.9%(9/21)(P<0.05)。[结论] FGFR-1在胃癌中表达上调,与胃癌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其可能通过上调CyclinD1的表达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发现Vav1在一些恶性肿瘤中表达增高,但有关Vav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及意义的研究少见.本研究通过检测Vav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记录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Vav1蛋白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200例结直肠癌肿瘤组织和178例癌旁正常组织石蜡标本取自2011-10-01-2014-10-31在河北省人民医院(110例和90例)和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90例和88例)手术的患者.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Vav1、MMP-2、MMP-7和TIMP-1蛋白表达;记录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情况.取50例新鲜结直肠癌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上述蛋白的表达,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Vav1、MMP-2和MMP-7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5%、79.0%和63.5%,癌旁组织分别为20.2%、32.6%和20.8%,肿瘤组织Vav1、MMP-2和MMP-7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x2值分别为95.61、82.85和69.95,均P<0.01;而TIMP-1蛋白在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7.0%,低于癌旁组织的66.9%,x2 =33.59,P<0.01.肿瘤组织中Vav1蛋白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x2值分别为10.51和6.68,P值分别为<0.01和0.01;寿命表法生存分析结果显示,Vav1蛋白阴性者预后好于Vav1蛋白阳性者,x2=12.999,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显示,Vav1的阳性表达、临床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20和0.032.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Vav1蛋白与MMP-2、MMP-7蛋白存在正相关关系(r=0.301 2,P<0.001;r=0.272 5,P<0.001);Vav1蛋白与TIMP-1蛋白存在负相关关系(r=-0.237 6,P<0.001);MMP-2、MMP-7与TIMP-1蛋白存在负相关关系(r=-0.385 6,P<0.001;r=-0.204 2,P=0.004).蛋白质印迹法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一致.结论 Vav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增高,与部分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有关;Vav1蛋白可能通过调节MMPs-TIMPs参与了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3.
王晓磊  段文飞  吴飞 《中国肿瘤》2015,24(8):715-718
摘 要:[目的] 探讨Gal-3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Gal-3蛋白在60例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另取癌旁正常黏膜20例及结直肠腺瘤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结直肠癌中Gal-3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黏膜和结直肠腺瘤(55.0%,10.0%和25.0%,P<0.05)。Gal-3蛋白在侵及浆膜外、TNM 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未侵及浆膜外(P<0.05)、TNM Ⅰ+Ⅱ期(P<0.01)、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分化程度无关。Gal-3蛋白阳性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P<0.05)。[结论] Gal-3蛋白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其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中起作用,并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组织中层粘连蛋白β1(LAMβ1)、肌动蛋白相关蛋白2/3复合体4(ARPC4)及间隙连接蛋白26(Cx26)的表达及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如皋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收集的100例结直肠癌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LAMβ1、ARPC4、Cx26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LAMβ1、ARPC4、Cx26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AMβ1、ARPC4、Cx26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并分析LAMβ1、ARPC4、Cx26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RT PCR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LAMβ1、ARPC4、Cx2的mRNA表达相较于癌旁组织上调。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LAMβ1、ARPC4、Cx26蛋白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LAMβ1、ARPC4、Cx26着色主要分布于肿瘤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中。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结直肠癌患者LAMβ1、ARPC4、Cx26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结直肠癌患者LAMβ1、ARPC4、Cx2表达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LAMβ1、ARPC4、Cx26的mRNA表达量存在正相关性(P<005),其蛋白表达之间同样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LAMβ1、ARPC4、Cx26表达升高与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5.
程周扬  陶然  王瞿辉 《肿瘤学杂志》2019,25(12):1054-1058
摘 要:[目的]测定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LOH12CR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取72例直肠癌患者的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应用实时聚合酶联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直肠癌和癌旁正常组织LOH12CR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直肠癌组织LOH12CR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1)直肠癌患者癌组织LOH12CR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较癌旁正常组织显著下调(P<0.05);(2)LOH12CR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距肛缘距离无相关性(P>0.05),但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3)术后6个月时出现肿瘤复发/转移的患者其术前LOH12CR1 mRNA和蛋白较未复发/转移患者显著降低(P<0.05);(4)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OH12CR1 mRNA和蛋白水平、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Dukes分期、淋巴转移是影响直肠癌患者临床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抑癌基因LOH12CR1可能参与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并与患者术后临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6.
丁矢  郭玉凤  杜维 《肿瘤学杂志》2015,21(7):577-580
摘 要:[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GSK3β和CyclinD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胃组织芯片中(包括48例胃癌和对应正常胃组织及24例癌旁组织)GSK3β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结果] GSK3β和Cyclin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5.4%和45.8%;GSK3β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胃组织和癌旁组织(P<0.05),并与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yclinD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则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和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664,P<0.05);CyclinD1的表达则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GSK3β与CyclinD1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性(r=-0.331,P<0.05)。[结论] GSK3β和CyclinD1在胃癌的进展、分化、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是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1(special AT-rich sequence binding protein,SATB1)的表达情况与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39例结直肠癌及相应癌旁对照组织中SATB1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9例结直肠癌及相应癌旁对照组织中SATB1的表达,分析SATB1基因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癌组织中SATB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9.23%(27/39),SATB1 mRNA表达量为(1.178±0 644),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ATB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有淋巴结转移其SATB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00%,与肿瘤浸润深度和临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SATB1 mRNA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是否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与肿瘤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 SATB1基因在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显著增高表明其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而SATB1高表达预示结直肠癌恶性程度高临床分期较晚,可能存在淋巴结转移,预后不良,因此检测SATB1表达可作为临床上筛选结直肠癌高危转移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的一个新指标,并有望成为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8.
胃癌中Cyclin D1和p53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检测 72例胃癌和癌旁组织及 2 0例正常胃粘膜中的CyclinD1和p5 3蛋白 ,探讨它们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链菌素亲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法 (SP法 )。结果 胃癌组织中CyclinD1和p5 3蛋白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7.2 2 %和 5 2 .78% ,与癌旁组织或正常对照胃粘膜组织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二者均与胃癌分化程度有关 ,其中p5 3蛋白表达与肿瘤深度 ,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等因素有明显相关 (P <0 .0 1) ,但CyclinD1表达与之无关 (P >0 .0 5 )。胃癌中CyclinD1与p5 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 (r = 0 .45 )。结论 CyclinD1与p5 3蛋白过表达与胃癌的发生 ,分化有关 ,其中CyclinD1过表达是胃癌发生过程中一个较早的分子事件 ,而p5 3蛋白过表达是相对较晚的分子事件 ,可做为早期诊断 ,判断预后和胃癌分化程度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Myc-binding protein-associated protein 1(AMAP1)蛋白的表达,并探讨AMAP1与结直肠癌浸润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6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AMAP1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AMAP1在结直肠癌中表达率为61.8%,与癌旁正常组织(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AP1阳性表达在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脉管转移、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MAP1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E-cadherin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56例结直肠癌组织和56例癌旁组织中E-cadherin、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E-cadherin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00 0;低分化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低于高分化和中分化癌,P=0.000 0;浸润至或侵出浆膜层的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低于浸润至肌层的癌,P=0.000 8;有肿瘤出芽者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低于无肿瘤出芽者,P=0.006 1;淋巴结转移组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00 0.β-catenin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36 9;低分化结直肠癌组织β-catenin蛋白的表达低于高分化和中分化结直肠癌组织,P=0.023 8;浸润至或侵出浆膜层的结直肠癌组织β-catenin蛋白的表达低于浸润至肌层的结直肠癌组织,P=0.020 2;有肿瘤出芽的结直肠癌组织β-catenin蛋白的表达低于无肿瘤出芽的结直肠癌组织(P=0.025 7);有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β-catenin蛋白的表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P=0.013 3).结论:结直肠癌组织E-cadherin和β-catenin蛋白表达状况的变化标志着癌细胞在形态-分子表型上发生了改变,表达丢失时即意味着出现了上皮-间叶转化(EMT),后者预示着肿瘤趋向浸润和转移.E-cadherin和β-catenin在肿瘤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而调控E-cadherin和β-catenin的表达有望成为肿瘤的个体化干预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因子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70例大肠癌组织及距癌灶3 cm以外的癌旁组织,10 cm以外的正常组织中CyclinD1、CDK4、和p16进行检测.结果 CyelinD1和CDK4在大肠癌中过度表达,分别为36/70(51.4%)和28/70(40.0%),并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呈反比,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其CyclinD1和CDK4的阳性率分别为70.0%和60.0%,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阳性率分别为44.0%和32.0%,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16在大肠癌中为低表达33/70(47.1%),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p16的表达分别为57.1%和71.4%,CyclinD1与CDK4呈正相关关系(P《0.05).CyelinD1与p16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CyclinD1、CDK4的过度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CyclinD1的过度表达和p16的低表达在大肠癌发生中起协同作用;大肠癌的发生机制涉及CyclinD1、CDK4和p16调节环路中多个基因的异常.  相似文献   

12.
Yao CC  Lin CY  Hu MB 《癌症》2004,23(3):310-316
背景与目的: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histidinetriad,FHIT)蛋白表达缺失是胃肠道肿瘤的频发事件,但在大肠癌却有争议;最近研究表明FHIT蛋白表达失活可能是错配修复蛋白,尤其是mutS同种组织蛋白2(mutShomolog2,MSH2)改变的结果。本研究旨在探讨FHIT、MSH2蛋白在散发性结直肠癌(sporadiccolorectalcarcinoma,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手术切除的84例SCC及其对应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和23例肠腺瘤组织标本中FHIT、MSH2蛋白的表达。结果:FHIT蛋白在SCC组织、结直肠腺瘤组织、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48.81%、73.91%和100%,三者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FHIT蛋白表达水平与SCC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而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在浸润深度越深、分化程度越低、Dukes分期越晚和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FHIT蛋白低表达就越明显;而MSH2蛋白表达水平仅与Dukes分期有关(P<0.05)。SCC中FHIT蛋白表达与MSH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728,P<0.01)。结论:(1)FHIT蛋白表达水平与SCC的恶性程度有关,可作为预测SCC浸润转移潜能的一项有意义的生物学指标;(2)SCC中FHIT、MSH2蛋白表达二者之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秦长江  张琪  卜培龙 《中国肿瘤》2017,26(12):999-1003
摘 要:[目的] 探讨XRCC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01例结直肠癌患者的标本及临床病理资料,通过qRT-PCR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XRCC2在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qRT-PCR结果表明癌组织中XRCC2 mRNA表达水平高于相对应的癌旁组织(P<0.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67.3%(68/101)的结直肠癌组织XRCC2蛋白表达阳性。XRCC2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T分期、M分期、TNM分期、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肝脏转移有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高表达XRCC2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差,与XRCC2低表达的患者相比,XRCC2高表达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及无复发中位生存时间明显缩短(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XRCC2表达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XRCC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可能成为预测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摘 要:[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Notch1及其配体Jagged1、下游信号Hes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距癌组织>5cm)中Notch1、Jagged1、Hes1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Notch1、Jagged1、Hes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三种蛋白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qRT-PCR结果均显示Notch1、Jagged1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高于胃癌组织(P<0.05),Hes1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低于胃癌组织(P<0.05)。Notch1、Jagged1、Hes1的表达与肿瘤脉管浸润、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胃癌组织中Notch1与Jagged1的表达呈正相关(r=0.032,P<0.05),而Jagged1与Hes1的表达呈负相关(r=-0.862,P<0.001)。[结论] Notch信号通路中Notch1受体及其配体Jagged1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Hes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提示Notch1、Jagged1、Hes1的表达有望为胃癌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70例大肠癌组织及距癌灶3 cm以外的癌旁组织、10 cm以外的正常组织中CyclinDl、CDK4、p16和Pb进行检测.结果 CyclinD1和CDK4在大肠癌中过度表达,分别为36/70(51.4%)和28/70(40.0%),并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呈反比,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其CyclinD1和CDK4的阳性率分别为70.0%和60.0%,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阳性率分别为44.0%和32.0%,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16在大肠癌中为低表达33/70(47.1%),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p16的表达分别为57.1%和71.4%,Rb在大肠癌、癌旁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65.7%、78.6%和85.7%.CyclinD1与CDK4呈正相关关系(P<0.05).CyclinD1与p16、p16与Rb是负相关关系(P<0.05、P<0.05).结论 CyclinD1、CDK4的过度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16的表达可能受Rb蛋白的负调控;CyclinD1的过度表达和p16的低表达在大肠癌发生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FBXO31和细胞周期调节蛋白D1(CyclinD1)的表达和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FBXO31和CyclinD1在48例食管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48例食管癌组织中FBXO31和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2%(15/48)和70.8%(34/48),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表达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62.5%和25.0%,P<0.05),FBXO31和CyclinD1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瘤体大小和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无相关性;FBXO31和CyclinD1的表达呈正相关(r=0.658,P<0.05)。结论:FBXO31在食管癌中表达降低,CyclinD1蛋白在食管癌中高表达,二者可能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在食管癌的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 associated gene 1,MTA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8年至2013年期间在我院经病理科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10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定量PCR(RT-PCR)方法检测MTA1蛋白和mRNA在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情况。 结果:在101例结肠癌组织中MTA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其相应癌旁组织(P<0.01);MTA1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血管-淋巴管浸润、神经浸润呈正相关,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在19例结直肠癌组织中MTA1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其癌旁组织(P<0.05)。结论:MTA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相对高表达,其表达量的高低可影响患者预后,在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腺癌组织Notch1和Jagged1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09-01-01-2012-12-12泰山医学院附属莱芜医院60例胃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Notch1和Jagged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Notch1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1.7%(25/60),癌旁组织为81.7%(4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31,P<0.001;Jagged1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7%(43/60),癌旁组织为96.7%(5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7,P<0.001。Notch1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P=0.006)、淋巴结有无转移(P=0.005)和浸润深度(P=0.009)有关,Jagged1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P=0.004)、浸润深度(P=0.009)和淋巴结有无转移(P=0.006)有关。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胃腺癌组织中Notch1和Jagged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60,P<0.001。结论:胃腺癌组织中Notch1和Jagged1蛋白表达下调,且两者呈正相关,可能与胃腺癌的发生、浸润及转移等多个环节有关;检测Notch1和Jagged1的表达有助于判断胃腺癌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Cdc42蛋白(Cdc4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80例原发性胃癌患者的研究对象,患者均未接受放疗或化疗,手术提取患者胃癌组织及癌旁5 cm处正常组织,进行相应实验室检测,比较CHI3L1、Cdc42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对胃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直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进行比较,分析CHI3L1、Cdc42的阳性表达与其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分析CHI3L1、Cdc4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结果 CHI3L1、Cdc42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均有阳性表达,胃癌组织中CHI3L1、Cdc42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CHI3L1的阳性表达与胃癌患者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Cdc42的阳性表达与胃癌患者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 CHI3L1、Cdc42在胃癌组织中不同程度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越严重,CHI3L1、Cdc42阳性表达越高,临床...  相似文献   

20.
郭丽丽  郭胜利  郭炜 《中国肿瘤》2015,24(7):598-602
摘 要:[目的] 评价含凝血酶敏感素基序的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motifs 1,ADAMTS1)mRNA及其蛋白表达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RT-PCR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分别检测ESCC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ADAMTS1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 ①ADAMTS1mRNA在ESCC组织中表达量显著性低于癌旁正常组织(0.394±0.123 vs 0.895±0.276,P<0.01);ADAMTS1mRNA在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量显著性低于淋巴结转移组(0.298±0.102 vs 0.482±0.157,P<0.05)。②ESCC组织中ADAMT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性低于癌旁组织(38.9% vs 94.4%,P<0.01)。[结论] ADAMTS1异常表达可能与ESCC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