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目的调查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的营养风险率,探讨其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手术的222例胃肠道肿瘤患者,采用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评分简表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营养风险筛查,同时对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方式、能量、营养素供给和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和药物费用进行调查。结果29.3%的患者术前存在营养风险,这些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x^2=10.12,P〈0.01)、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x^2=2.52,P〈0.01)均高于无营养风险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影响术后恢复,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营养风险评估对老年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对85例老年直肠癌患者进行术前营养风险筛查,根据筛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有营养风险组25例和无营养风险组60例,分别于术前1d、术后1d、术后7d检测两组患者的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LB)、血总淋巴细胞计数(TLC)和转铁蛋白(TFN),比较其差异。结果术前85例患者中25例NRS-2002≥3分,存在营养风险,营养风险发生率为29.4%。术前1d两组患者各血清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营养风险组PALB为(12.4±3.7)mg/L低于无营养风险组(14.3±3.9)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026,P〈0.05);术后7d营养风险组ALB、TFN值低于无营养风险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412,2.153;P〈O.05)。结论存在营养风险的老年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状况变化明显,临床护理人员应对该类患者进行相应的营养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对肝切除患者围术期营养风险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肝切除患者8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研究组43例。对照组术后常规给予肠内外营养支持;研究组NRS评分≥3分者,给予个体化肠内外营养支持,NRS评分<3分者,不行特殊营养支持。检测2组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B)和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平均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营养风险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43%比25.58%,P>0.05)。术后第7天,研究组CRP、PCT及AST明显低于对照组,ALB及P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2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拟行肝切除手术的患者,围术期行NRS2002筛查,评分≥3分有营养风险者术后联合肠外肠内个体化营养支持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对于NRS2002评分<3分的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营养支持是没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87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免疫营养组、普通营养组、对照组,各29例。免疫营养组术前5d开始连续口服瑞能,1000mL/d;术后第1~7天,空肠造瘘管滴注瑞能。普通营养组术前5d开始连续口服瑞素;术后第1~7天,空肠造瘘管滴注瑞素。对照组围术期不进行营养支持。各组患者术前5d、术后8d检测免疫指标、炎症指标、术后并发症、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免疫营养组和普通营养组术后IgA、IgG、IgM水平明显升高(P〈0.01或P〈0.05)。免疫营养组手术后CD4、CD4/CD8、NK、淋巴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比例升高明显,和普通营养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手术后CRP均明显升高(P〈0.叭),与普通营养组和对照组比较,免疫营养组CRP升高的最不明显(P〈0.01)。免疫营养组感染性并发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营养组和对照组(P〈0.05)。免疫营养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普通营养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围术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营养干预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响,探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围术期及康复期营养干预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住院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101例,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1例。对干预组建立营养档案,行营养状况评估,并对术前、术后、康复期进行营养指导、营养指标监测、营养咨询等个性化干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不施加营养干预。结果干预组营养指标、体格指数、生化指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尽早发现其营养不良并适时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预防并发症,促进癌症康复,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胃肠道癌住院手术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评价围手术期可能发生的营养风险,为临床进行营养支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胃肠道癌住院手术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测定血红蛋白、前清蛋白、清蛋白水平及体质量,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进行评分。结果 150例患者入院时40例(26.7%)患者血红蛋白水平降低,39例(26.0%)前清蛋白水平降低,32例(21.3%)患者清蛋白水平降低。115例出现体质量下降,占76.7%。根据NRS2002评分,术前评分〈3分者105例(70.0%),≥3分者45例(30.0%);术后评分〈3分者48例(32.0%),≥3分者102例(68.0%)。术前NRS2002评分〈3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2%,≥3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0.0%,两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术能增加胃肠道癌住院手术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若患者术前存在营养风险,则术后并发症增多。患者在手术前后应合理地进行营养治疗,保证各检测指标在参考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以健商为基础的营养管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围手术期行常规性营养指导。观察组围手术期实施以健商为基础的营养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营养相关指标及髋关节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营养指数、血清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营养风险筛查评估表2002(NRS2002)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健商为基础的营养管理能有效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营养状况,降低患者术后营养风险,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食管癌手术患者住院期间的营养风险及营养状况。方法采用人体测量、实验室检查、营养风险筛查、主观全面评定法对50例食管癌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22例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各测量指标的营养不足检出率为12.00%~66.00%;主观全面评定法评分显示11例患者存在中度营养不足。患者出院时较入院时,体质量、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上臂肌围均有显著下降(P0.01或P0.05)。50例患者中,入院时44例患者可进食普食或软食,而出院时30例患者仅能进流食或不能进食,需依靠其他途径给予营养支持。患者手术前后体质量、上臂围及上臂肌围的变化值与术后住院天数呈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前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发生率较高,住院期间营养状况进一步恶化,患者出院时饮食尚未完全恢复。因此应关注食管癌手术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营养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营养风险筛查的标准营养支持治疗对胃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5月收治的86例胃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采用基于营养风险筛查的标准营养支持治疗,持续至术后第7天。对比两组营养状况、机体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营养风险筛查的标准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改善胃癌手术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利于加快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0.
宁志超 《华西医学》2013,(11):1662-1664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强化免疫营养素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患者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3月-2012年12月间24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肠内免疫营养组(研究组)和常规肠内营养组(对照组),每组12例,进行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术前5d至术后7d。测定营养支持前后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等指标变化。临床观察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术后两组患者血清蛋白水平和免疫指标多有下降,但研究组术后8d的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和IgG、CD4/CD8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研究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结论围手术期应用强化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胃癌患者术后营养和免疫状况,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结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营养状况及肠外营养支持(parenteral nutrition,PN)的效果。方法采用微型营养评估法(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量表对某三级甲等医院2004年1月至2007年11月普外科住院128名老年结肠癌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和肠外营养支持效果研究。其中6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术后行PN治疗7d,另64例为常规治疗(对照组)。结果MNA量表评估老年结肠癌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观察组术前术后分别为28.1%和45.3%;对照组营养不良发生率术前术后分别为26.5%和71.8%;术前术后营养状况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8%;观察组患者术后体重和生化指标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潜在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术前术后分别为29.7%和34.4%,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应用PN具有改善营养状态、增加手术耐受力、促进切口愈合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作用。手术前后进行营养评估及营养支持对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恢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乳腺疾病患者营养状况的现状,探讨患者体质量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为预防和筛选乳腺癌提供循证依据。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2年6-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住院治疗的118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2002,NRS-2002)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调查,记录其实验室检查指标,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随访记录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结果1187例乳腺疾病患者中有乳腺癌676例(56.95%)和乳腺良性疾病511例(43.05%)。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中有营养风险患者的比例要高于乳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者中体质量超过正常者的比例要高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的白蛋白水平、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而乳腺癌患者的前白蛋白水平却高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乳腺癌患者中以临床Ⅰ期(33.38%)和Ⅱ期(53.06%)患者占多数;不同BMI组患者在其临床分期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中体质量高于正常者占多数,且超重或肥胖与乳腺癌的发生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3.
黄柳秋  李少军 《华西医学》2014,(10):1810-1813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无创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实施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与否分为呼吸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比较生命体征及血气分析变化、疗效及医疗费用。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及血气分析各项指标比较显示出逐渐好转的一致性趋势(P〈0.05);治疗3 d后,研究组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气分析各项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较之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增高,住院时间缩短,插管例数明减少,医疗费用减少(P〈0.05)。结论 BiPAP无创呼吸机在改善AE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指标、气管插管率、住院时间等方面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比较单切口和双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6例(138眼),其中行单切口术式组44例(72眼),双切口术式组42例(66眼)。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时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面积以及术后滤过泡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眼压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双切口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明显高于单切口组(P<0.05),两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均相应增大,但单切口组增大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切口和双切口两种术式的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并发症少;但双切口三联手术在角膜内皮细胞损失方面较单切口组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对外科危重患者的作用。方法将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来我院胸部和腹部外科就诊的210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围手术期给予营养支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营养支持前后轻、中、重度营养不良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78,P<0.005),营养支持后营养状况好转,处于负氮平衡者减少;患者的BMI、白蛋白和淋巴细胞总数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合理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是外科危重患者重要辅助治疗方法,增强患者手术耐受能力,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肠肿瘤化疗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和营养支持状况,为合理使用营养支持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对136例胃肠肿瘤患者化疗前营养风险进行评估,其中NRS3分64例(NRS阴性组),NRS≥3分72例(NRS阳性组)。根据是否进行肠外营养支持,将NRS阳性组中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比较患者化疗前后营养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136例患者中,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52.9%。≥50岁组患者NRS≥3分的比率为62.0%,显著高于50岁组的43.1%(P0.05);化疗4周期后,各组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水平较化疗前有所下降,NRS阳性对照组ALB、PA及HB水平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肝脏损伤的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肿瘤化疗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高,化疗期间给予营养支持能改善其营养状态,提高其对化疗的耐受性,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透析中低血压(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 IDH)的发生情况和原因,为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2月~2014年5月MHD治疗患者87例,连续30次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压下降情况,分为低血压组和无低血压组,回顾分析各个指标与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相关性。结果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共30例(34.5%),低血压组患者的年龄、透析龄、超滤量、血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无低血压组(P<0.05)。而低血压组患者的血浆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无低血压组(P<0.05)。低血压组糖尿病肾病比例显著高于无低血压组(P<0.05)。结论高龄、高超滤量、低血浆白蛋白、血NT-proBNP升高,均为引起透析中低血压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营养支持率及营养风险筛查与营养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方法( NRS2002)对消化内科139例入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分析筛查结果与客观营养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入院时营养风险( NRS≥3分)发生率为48%;应用营养支持率为37.5%。营养风险组前白蛋白(142.56±68.23) mg/L低于无风险组(208.45±59.6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5,P=0.023);营养风险筛查结果与营养指标中的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呈负相关( r=-0.882,-0.713,-0.689;P<0.05)。结论对新入院患者进行筛查,有利于了解患者现有的营养状况,操作简便,且NRS2002与血清前白蛋白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用NRS2002来预测消化内科患者营养风险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