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O2激光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跖疣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CO2激光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跖疣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给予CO2激光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对照组(34例)单用CO2激光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有效率为82.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4.80±3.84)d,对照组为(17.06±3.7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O2激光联合半导体激光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是治疗跖疣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5-氟尿嘧啶(5-FU)联合转移因子及中药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154例门诊和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四组:治疗组(5-FU联合转移因子及中药治疗);对照1组(单纯中药浸泡);对照2组(单纯5-FU疣体内注射)和对照3组(中药浸泡与5-FU疣体内注射联合).观察5-FU联合转移因子及中药治疗多发性跖疣的痊愈率、平均痊愈时间和复发率.结果:5-FU联合转移因子及中药治疗多发性跖疣痊愈率95%,平均痊愈时间(21.37±5.63) d,复发率5.3%,优于其他3种方法.结论:5-FU联合转移因子及中药治疗多发性跖疣的痊愈率高、疗程短、痛苦小、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
针刺法治疗多发性寻常疣、跖疣126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用针刺法治疗多发性寻常疣、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6例寻常疣、跖疣患者,应用针灸针法和针刀法(适用于跖疣或体积较大的疣)分别治疗。结果经过治疗,所有寻常疣或跖疣就自然萎缩消失,愈后局部皮肤无疤痕及色素沉着。经治愈1~5年,随访75人次均无复发,随访人数占本组人数的59.5%,所随访人数无复发率达100%。结论不论多发性寻常疣有多少个,针刺法治疗即只需针刺一个母疣就能使所有疣脱落,且治疗方法简便、痛苦少、易接受,治愈率高,无复发、无疤痕。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电刮除术治疗跖疣的效果。方法:对跖疣78例患者术前外敷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止痛,运用电刮除术治疗,电凝止血后创面外涂莫匹罗星软膏,凡士林纱布敷盖干纱布加压包扎。结果:跖疣78例中失访6例,随访72例均完全愈合,复发12例同样治疗后随访6个月均无复发。结论:电刮除术治疗跖疣复发率低,适用人群广,操作方便效果满意利于开展。  相似文献   

5.
于冬英  付赣民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4):1132-1132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跖疣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中药对57例跖疣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结果中药治疗跖疣临床效果显著。结论采用中药临床治疗跖疣的方法安全、方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天门县血防站白宗荣,采用高浓度普鲁卡因治疗跖疣170例,治愈率达98. 3%。治疗方法(1) 药物50%普鲁卡因溶液0. 5~1ml,根据跖疣大小。可酌情增减;(2) 注射方法先作普鲁卡因皮试阴性者方可采用。患脚先用热水浸泡,使足的皮肤变软,跖疣隆起。常规消毒皮肤,以左手捏起跖疣,针尖  相似文献   

7.
杨春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1):53-53
目的:观察10%福尔马林溶液外涂治疗跖疣44例临床疗效。方法:取医用福尔马林原液与蒸馏水按1:9体积比混合配成10%福尔马林溶液涂于患处。结果:1年后随访,有4例患者皮损复发,复发率为9.5%。结论:10%福尔马林溶液外涂治疗跖疣,不良反应较少,痛苦也较小,是治疗跖疣特别是镶嵌性跖疣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CO2激光治疗鸡眼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CO2激光治疗鸡眼、跖疣等疾病的疗效,将68例确诊的鸡眼与跖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CO2激光进行烧灼与汽化治疗,与用液氮冷冻治疗进行对比,观察两组创面愈合过程与复发率。结果,用CO2激光治疗后的创面,一次治愈29例,复发7例,二次愈合4例,总治愈率91.7%;用液氮治疗后的创面,一次治愈18例,复发14例,二次治愈5例,总治愈率71.9%。CO2激光在治疗鸡眼与跖疣疗效方面优于液氮冷冻治疗,两者在疗效方面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认为CO2激光治疗鸡眼与跖疣,安全、简便,复发率低,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9.
寻常疣与跖疣是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 ,在大学生中发病率较高。我院采用复方平阳霉素液局部封闭治疗寻常疣与跖疣 ,疗效显著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86例 ,男性 72例 ,女性 14例 ,年龄 12~ 45岁 ,平均2 1.5岁。单发疣 34例 ,多发疣 5 2例 ,共 2 5 3颗疣 ,其中寻常疣 96颗 ,跖疣 15 7颗。病程 1个月~ 4年 ,平均 1.5年。2 治疗方法2 .1 复方平阳霉素液的配制 平阳霉素注射液 8mg(河北制药总厂生产 ) ,2 %利多卡因注射液 5ml,0 .9%氯化钠注射液 5ml,混合备用。2 .2 注射方法 局部经碘酊、酒精消毒后 ,用 5号皮试针头在疣…  相似文献   

10.
跖疣俗称"足瘊",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足底部赘生物,为临床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跖疣患者因患处压痛而影响正常行走,给患者带来极大不便.目前单发跖疣多采用冷冻、激光等治疗方法去除疣体,而多发跖疣采用上述方法则效果欠佳,且治疗所引起的疼痛及副损伤也令患者难以接受,故临床根治较难.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多发跖疣3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用豆油灯烟熏治疗荨常疣,是民间流传方法。我院用此法治疗5例泛发性荨常疣(跖疣)疗效满意。典型病例患者王××,男,37岁,工人。自诉右脚跖部生长4—5个疣状物,已8年,走路时疼痛,曾用“鸡眼灵”等治疗无效。近2—3年发展较快,行走十分痛苦。于1982年3月来本院求治。检查:手足散在性疣状皮疹:右手11个、左手5个、左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艾灸对寻常疣及跖疣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68例寻常疣及跖疣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艾灸组和针刺组,每组34例。艾灸组:选取最大或最早出现的疣体(母疣),采用局部回旋灸手法,远端配穴取:关元、足三里。针刺组:选取最大或最早出现的疣体(母疣),采用向疣体根部围刺4~5针(15°平刺)。两组寻常疣及跖疣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抽取静脉血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结果 :(1)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艾灸组优于针刺组,尤其在复发率上艾灸组显著优于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T细胞亚群测定结果比较,艾灸组治疗后CD3、CD4及CD4/CD8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P0.01);针刺组治疗后CD3、CD4较治疗前也有升高(P0.01);但两组治疗后比较,艾灸组CD3、CD4及CD4/CD8比值明显优于针刺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艾灸治疗寻常疣及跖疣疗效显著,不仅可以破坏局部疣体,同时又可调节机体的免疫状态,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协助增强机体免疫系统。  相似文献   

13.
跖疣是发生于足底的寻常疣。初起为角质小丘疹,逐渐增至黄豆大或褐黄胼胝样斑块或扁平丘疹,表面粗糙不平,中央微凹,边缘绕以稍高的角质环,疼痛明显。局部治疗方法很多,但缺乏一种非常理想有效的治疗方法。又因为跖疣在足底部,长期处于受压以及潮湿不透气环境之中,所以治疗上更加困难。虽然二氧化碳激光及冷冻治疗有效,但有时受气候影响,比如夏季天热易发生局部感染,冬季天冷伤口愈合时间太长,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我们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跖疣。现将我们从2 0 0 2年2月至2 0 0 3年8月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跖疣18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14.
聚肌胞联合针刺治疗多发性跖疣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聚肌胞联合针刺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128例多发性跖疣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68例,注射聚肌胞,并对病变部位进行穿刺。对照组60例采用液氮冷冻疗法。二组均间隔20d治疗1次,连续2次治疗,观察二组有效率、复发率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复发率及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89.71%、2.94%、(15.6±2.8)d,对照组为68.33%、14.70%、(20.3±3.5)d,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聚肌胞联合针刺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可靠、安全、复发率低、恢复快,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唐文乐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3):1561-1562
目的:探讨氟尿嘧啶及病毒唑治疗跖疣的效果。方法:疣体内注射氟尿嘧啶组与疣体内注射病毒唑组治疗多发性跖疣250例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对照观察。结果:(1)氟尿嘧啶组的早期治愈率明显高于病毒唑组。(2)两组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3)氟尿嘧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病毒唑组(P<0.05)。结论:氟尿嘧啶治疗跖疣见效快、疗程短、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聚肌胞注射液联合针刺治疗多发性跖疣的效果。方法将门诊154例多发性跖疣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8例,注射聚肌胞,并对病变部位进行针刺治疗;对照组76例,采用液氮冷冻疗法,两组均间隔15d治疗1次,连续治疗3次。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创面愈合时间,对痊愈病人于治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复发率的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复发率及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87.18%、8.33%、(10.43±2.44)d,对照组分别为71.05%、22.58%、(13.46±3.20)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081、5.325,t=6.398,P<0.05)。结论聚肌胞注射液联合针刺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可靠、复发率低、创面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寻找一种治疗跖疣的高效方法.方法:采用冷冻后立即刮除跖疣与单纯冷冻及单纯刮除跖疣进行比较.结果:(A组)冷冻后刮除组治愈率92%,(B组)单纯冷冻组70%,(C组)单纯刮除组86%,A组与B组相比,A组C与组相比治愈率比较,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冷冻后立即刮除跖疣对跖疣治愈率较单纯冷冻及单纯刮除治愈率高,为治疗跖疣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转移因子病损内注射治疗跖疣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确诊为跖疣且皮损数目在 3个以上的 64例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 3 6例采用转移因子注射至母疣皮损内。对照组 2 8例采用电离子烧灼母疣并常规皮下注射转移因子。治疗 1个疗程后分析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83 .3 3 %)明显优于对照组 (3 9.2 9%) ,χ2 =13 .2 7,P <0 .0 1。结论 注射用转移因子病损内注射治疗跖疣效果确实 ,且患者痛苦少 ,不留疤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氟尿嘧啶及病毒唑对比治疗多发性跖疣效果。方法:疣体内注射氟尿嘧啶组与疣体内注射病毒唑组治疗多发性跖疣250例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对照观察。结果:(1)氟尿嘧啶的早期治愈率明显高于病毒唑组(P<0.01)。(2)氟尿嘧啶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病毒唑组(P<0.05)。(3)两组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氟尿嘧啶治疗跖疣见效快、疗程短、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90Sr-90Y敷贴治疗跖疣的效果。方法: 对62例跖疣患者采用8mm90Sr-90Y敷贴治疗,1次剂量为15~18Gy,每天1次,5次一疗程。结果: 随访6个月,跖疣治愈率98%;其中9例治疗靶周围出现皮肤粗糙,有细薄鳞屑样改变,6个月后均自行消退。结论: 90Sr-90Y敷贴治疗跖疣方法简单,治疗时间短,疗效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