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侧卧位中断肋骨前外侧小切口肺叶切除术8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侧卧位中断肋骨前外侧小切口行肺叶切除术的优越性。方法:自2002年3月至2006年8月,采用侧卧位中断肋骨前外侧小切口行各式肺叶切除术82例。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延长成标准后外侧切口病例,均口长度12~14cm,切口暴露范围达16cm×12cm,进胸时间4~7min,关胸时间15~18min,开胸过程失血量均小于20mL,术后疼痛Ⅰ级45例,Ⅱ级34例,Ⅲ级3例,术后住院时间10~31d,平均12d。结论:采用侧卧位中断肋骨前外侧小切口行肺叶切除术不切除肋骨,保留胸肌,切口距肺门近,暴露满意,深部操作方便,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改良Muscle-Sparing剖胸切口在治疗周围型肺部肿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改良Muscle-Sparing(MS)切口在治疗周围型肺部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1年4月-2004年5月,应用此切口治疗周围型肺部肿块共62例,另选择同期月常规切口行肺部手术者62例为对照(SP),对两组病例的开关胸时间、手术时间、术野面积等进行分析。结果:全组病例均无大出血、肺不张、肺部感染、胸腔感染或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平均开胸时间:改良MS组11min,SP组13min;平均关胸时间:改良MS组14min,SP组22min;施行肺叶切除术时,改良MS组术中操作时间平均为142min,长于SP组;改良MS组术后引流量平均为550ml,少于SP组;改良MS组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7.8d,短于SP组。结论:只要注意病例的选择,对肺楔形切除术和中、下肺叶切除术,改良Muscle-sparing切口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具有美观、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3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和可行性。方法1998年2月~2000年6月本院在胸腔镜辅助下采用7~9cm小切口,行解剖性肺叶切除术36例,与同期施行的常规剖胸肺叶切除术39例作对比分析。结果胸腔镜辅助组手术时间与常规剖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在手术切口长度、术后胸腔引流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与常规剖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在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亦少于常规剖胸组(P<0.025),但手术费用较高(P<0.001)。结论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行肺叶切除术可以达到同常规剖胸肺叶切除术同样的效果和质量,在减少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早期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及符合美容要求等方面优于常规剖胸组,手术安全可行,可以替代部分常规剖胸肺叶切除术。但手术费用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切口技术在全髋置换术中的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4-08/2007-06我科采用后外侧入路小切口技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113例。结果:切口长度7-11 cm,平均8.5 cm,平均术中出血360 ml,平均手术时间70 min,术后24 h平均引流量110 ml,平均住院时间12 d,术后Harris评分90分。结论:小切口技术在全髋置换术中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患者易接受,确实可行等优点,值得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5.
超声刀在开放性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开放性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技术及效果。方法:612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均采用超声刀行开放性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分析术后的疗效。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手术切口2~5 cm,平均4 cm;手术时间25~90 min,平均40 min;术中出血3~60 ml,平均10 ml;术后引流量0~60 ml,平均25 ml;术后住院时间1~3 d,平均2 d。术后无1例出现永久性喉返神经麻痹、低钙性抽搐等并发症。结论:运用超声刀进行开放性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不仅安全、有效,而且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从而减少创伤,同时具有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改进传统切口,探索微创切口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旨在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改善肺功能。方法:采取腋下纵形、横形或“L”形切口行肺大疱切除、肺叶切除、贲门失弛缓症Heller术。结果:32例胸部手术患者切口长度11.5cm,关胸时间短。减少术中输血及围术期输血,切口入路不横断胸壁肌肉、不切除肋骨,并且关胸时不缝扎肋间神经,术后伤口疼痛轻.术后肺功能损伤小,并发症少。结论:微创切口不离断肌肉对肌肉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程度轻且时间短,术后肩关节和上肢活动受影响少,肺功能损伤小,恢复快,切口位于腋下,隐匿、美观。对于青年或老年患者是比较适宜的。  相似文献   

7.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6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08~2007—08小切口胆囊切除术6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0例痊愈出院。切口长度4~5cm,手术时间50~65min,最短住院时间3d,最长5d,平均住院时间4d。无切口感染,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该术式比传统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切口瘢痕小、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又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少,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腋下小切口在肺大疱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肺大疱36例,其中左侧21例,右侧13例,双侧2例,均合并气胸。采用经腋下4—8cm小切口手术治疗,行肿大疱切除缝扎术或肺叶切除术。结果:全组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术后疼痛轻、无肩关节活动障碍,且切口隐匿,随访3—36个月复发。结论:腋下小切口行开胸手术治疗肺大疱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肯定,可以作为肺大疱切除术的常规切口应用。  相似文献   

9.
经胸微创小切口治疗贲门失弛缓症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胸小切口食管肌层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8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手术经胸左后外侧改良小切口,切口长10—15cm,行食管肌层切开加膈肌瓣成形术。结果 全部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23min;无一例死亡,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均得到随访。吞咽困难症状均消失,无食管胃反流症状。结论 改良小切口行Heller手术加膈肌瓣成形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采用左胸前外侧小切口与胸骨下段小切口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单纯左前降支病变冠心病患者86例,均行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其中采用左胸前外侧小切口入路者48例为左胸前外侧组,采用胸骨下段小切口入路者38例为胸骨下段组,术中均行左乳内动脉与左前降支吻合单支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切除术中,中间入路的操作方法及其优势.方法:2011年2-10月,我科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中间入路组(n=54)和外侧入路组(n=56),分别由两组资历相当的医师完成手术.比较术中切断颈前带状肌的例数、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切断颈前带状肌的例数在中间入路组和外侧入路组分别为3例和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间入路组和外侧入路组的切口长度分别为(4.9±0.7)cm和(6.5±1.1)cm,手术时间分别为(66.4±12.6)min和(87.5±10.4)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观察到有并发症.结论:与外侧入路的方法相比,中间入路的甲状腺手术所需的切口小、时间短,操作更安全、简单.  相似文献   

12.
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通过患者术后住院时问评价电视胸腔镜行肺叶切除术的微创意义。方法:总结2001.5~2002.5我院通过电视胸腔镜技术所行肺口叶切除术30例。患者年龄6~66岁。良性病变14例,肺癌16例。行单肺叶切除28例,双肺叶切除2例,肺癌病例均行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中辅助一7~9cm切口作为操作切口。结合内镜器械和常规器械解剖肺门结构及肺裂,推结器结扎肺血管,切割缝合器处理支气管。术毕用0/4可吸收线皮内缝合切口。结果:术中无中转大切口开胸,除1例术后反复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无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疼痛轻,多数口服止痛药即可。术后恢复快,最早第三天即户外活动。6例术后5天出院,23例术后7天出院,1例术后9天出院,平均术后住院6天,较本院开胸肺叶切除术后常规9天出院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为微创伤手术,术后患者恢复快,疼痛轻,住院时间较普通开胸手术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微创技术可以达到心脏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疼痛轻、美观等目的。方法:本组23例,在全麻、体外循环小,应用微创技术,行先天性心脏病畸形矫治21例,其中单纯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8例,室间隔缺12例,肺动脉瓣狭窄1例,室缺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2例,均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微创技术主要包括美容切口(右胸外侧小切口、右腋下直切口、右胸前外侧切口、胸骨下段小切口)及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体外循环20-72分,主动脉阻断时间8~60分,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7~16天出院。结论:在手术熟练,严格掌握手术指征,保证手术安全的前提下,采用不同的微创技术,即可以使心脏疾病得到根治,同时又可以达到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疼痛轻、美观等目的。  相似文献   

14.
超声刀在电视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电视胸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自2001年6月-2002年4月我们在33例电视胸腔镜手术中使用超声刀。其中行脓胸清除、纤维板剥脱术4例,肺叶切除术12例,肺楔形切除术7例,纵隔肿瘤切除术7例,贲门失驰缓症手术1例,食道平滑肌摘除术2例。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40—240min,平均90min;术中出血10-420ml,无需输血;术后两例轻微漏气,胸液引流量100—550ml。无死亡记录,住院时间9—46d,平均16.5d。结论:在电视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中超声刀止血可靠,可以减少出血,减少线头残留,手术视野清晰,无烟无味无刺激地弧光无废气,对术者的影响小,操作简便,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VAMT)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48例早期周围型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均为非小细胞型肺癌(NSCLC),按术式分为两组.VAMT组(研究组)21例,应用VATS辅助胸壁小切口行肿物楔形切除术,术中快速病理检查证实为NSCLC,行相应的肺叶切除、系统性的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标准开胸组(对照组)27例,采用后外侧切口进胸,其他处理与VAMT组相同.两组术后均未加辅助治疗.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P<0.01),住院时间短(P<0.05),淋巴结清扫与标准开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近期随访无复发或转移.结论 早期周围型肺癌采用VATS辅助小切口治疗,技术可行性高,可以替代传统的开胸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我们自1996年5月~1997年10月共施行食管癌根治术16例,全部采用颈胸腹三切口,而胸部切口改良为后外侧小切口,使胸部切口平均长度约16cm。且不需切断肋骨,不需大块切断背阔肌及前锯肌,不游离及牵拉肩胛骨,缩短胸内操作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并能清晰暴露胸内术野,提高肿瘤切除率及淋巴结清除率。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全组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44~65岁,平均58岁,其中脑上段食管癌2例,中段9例,下段5例,Ⅱa期3例,Ⅱb期5例,Ⅲ期8例,所有病人病理检查为食管鳞癌,术后食管切端均未发现癌细胞。病变范围最…  相似文献   

17.
小切口辅助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附21例报告)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小切口辅助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指证和方法。方法在小切口(腋前线肋间6-8cm)辅助下用电视胸腔镜行肺叶切除术,肺癌病人通过小切口做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清扫,其中3例中心型肺癌为方便安全地处理肺门血管将小切口扩大至12-15cm。结果20例病人均手术成功,1例晚期肺癌病人中转常规开胸完成手术,7例良性病人手术后恢复良好,15例肺癌病人随访1a未见复发癌及转移癌。结论小切口辅助VATS肺叶切除术完全适合于良性病变及早中期恶性病变,疗效确切,可明显减少病人的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和手术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近年来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58例,术前均行彩超或CT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均采用小切口,不横断颈前肌肉,自峡部起向两侧游离切除腺体的手术方法。术后常规口服甲状腺片40 mg,1次/d,共6个月,预防复发,并定期随访。结果:本组行甲状腺一侧腺叶切除术16例,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9例,一侧腺叶、峡部、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17例,双侧腺叶次全切除术10例,一侧腺叶次全切除术6例。手术时间36-85 min,平均55 min。术中出血量25-150 ml,平均45 ml。患者对颈部切口的愈合均较满意,均未发生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损伤,随访3个月-3a,未见复发,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既可以保证手术切口小,又可以很好地避免甲状旁腺的切除和喉返神经的损伤,可有效地防止术后声音嘶哑和手足抽搐等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报告67例小切口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临床经验。方法经胸骨上段小切口行主动脉瓣置换6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9例。右胸前外侧小切口二尖瓣置换26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瓣置换1例,右腋下小切口二尖瓣置换25例。结果本组病例无死亡,与同期180例正中开胸瓣膜置换术相比,心脏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延长,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无显著差异,胸液引流量明显减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小切口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疗效好、安全、可靠。经胸骨上段小切口适合于主动脉瓣置换:右侧腋下、前外侧小切口适合于二尖瓣置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3月至2009年8月开展的32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2例均痊愈出院。切口长度4-6 cm,手术时间50-60 min,最短住院时间3 d,最长7d,平均住院时间4 d。无切口感染,无严重术后并发症,无再次手术的病例。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切口瘢痕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在尚未普及腹腔镜的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