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栀子提取液经过不同方法处理后对超滤膜膜通透量的影响。方法以栀子苷转移率及固含物为参考指标,对栀子提取液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除杂处理,确定各种除杂方法的最佳参数;并以膜污染指数为参考指标,找寻栀子提取液超滤前的最佳处理方法。结果高速离心、滤过及壳聚糖絮凝后的提取液对超滤膜的污染指数分别为0.7016、0.8825、0.6514。结论采用壳聚糖絮凝法除杂所得到的栀子提取液对超滤膜的污染程度最小,故此方法可作为栀子提取液超滤前的最佳除杂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超滤技术分离中药有效成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通过实验,研究膜分离主要影响因素与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转移率、药液的膜通量和干膏(固体物)降低率3个指标的关系,探讨膜分离技术分离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先进性、适用性与经济性。以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转移率、药液的膜通量和干膏(固体物)降低率3个考察指标作为评价的标准,对中药苦玄参、黄芩、黄柏水提液进行超滤实验。结果表明,超滤技术不仅能除去大部分杂质,而且能较为有效地保留有效成分。在实验中并对膜孔径、操作温度、料液浓度和操作压力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黄芩的指纹图谱,并对黄芩药材和饮片及其水煎液的量值传递规律进行了研究。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以汉黄芩苷作为参比峰,建立了黄芩的指纹图谱。对20批黄芩药材和饮片及其20批水煎液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进行相似度评价并研究其主要成分在药材和饮片及其水煎液之间的量值传递规律。结果 建立了黄芩的指纹图谱,结果显示黄芩药材及饮片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91,黄芩药材和饮片及其水煎液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66,黄芩药材和饮片匹配得到17个共有峰,而水煎液有12个共有峰,减少了5个。黄芩有效成分在药材-饮片之间的转移率范围为95.2%~102.7%,药材-饮片水煎液的转移率为20.1%~139.6%,药材-药材水煎液的转移率为18.9%~115.2%,饮片-饮片水煎液的转移率为20.9%~139.8%。结论 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专属灵敏,明确反应了黄芩药材和饮片及其水煎液的量值传递规律,可用于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为今后黄芩复方制剂的研究奠定了基...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评价化痰解郁合剂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化痰解郁合剂中试复方煎液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相似度评价,并进行聚类分析;测定各样品中辛弗林、芍药苷、橙皮苷和固形物的含量,并计算前三者的转移率。结果 10批复方煎液的HPLC图谱中共确定20个共有峰,指认出其中9种成分,包括辛弗林、芍药苷、橙皮苷等;复方煎液、浓缩液和离心液与小试样品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分别为0.936,0.886,0.865;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批复方煎液与10批小试样品中的8批可聚为一类;辛弗林、芍药苷和橙皮苷的转移率分别为80.13%,51.36%,9.97%;固形物在复方煎液、浓缩液、离心液及中试产品中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46,148.03,137.53,141.60 g/L。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简单、可行,重复性、稳定性良好,适用于化痰解郁合剂中试复方煎液、浓缩液、离心液及中试产品量值传递规律的相关性考察,可用于其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白芍饮片标准煎液的质量评价方法,以其分析不同产地白芍饮片的差异性。方法 根据标准煎液的制备要求,制备15批不同产地的白芍饮片标准煎液,采用HPLC法建立指纹图谱,同时测定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成分含量以及转移率、标准煎液出膏率,并以标准煎液的含量测定结果对所有样品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15批不同产地白芍标准煎液的出膏率范围为15.39% ~27.81%,平均出膏率为23.15%,标准偏差为4.44%;氧化芍药苷含量范围为0.017% ~ 0.052%,转移率为70.04% ~ 129.26%;芍药内酯苷含量范围为0.378% ~ 1.225%,转移率为70.77% ~ 119.80%;芍药苷含量范围为2.094% ~ 3.010%,转移率为67.84% ~ 99.16%;苯甲酰芍药苷含量范围为0.072% ~ 0.229%,转移率为56.11% ~ 88.00%;指纹图谱包含共有峰14个,标定4个,相似度大于0.97。结论 不同产地白芍饮片和标准煎液的成分基本一致,白芍标准煎液中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无差异,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有差异。实验制备了不同产地的白芍饮片标准煎液,建立指纹图谱,并从主要成分含量测定和转移率、出膏率以及方差分析全面控制白芍饮片的内在质量,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奥斯曼生眉液的超滤工艺。方法采用截留相对分子量分别为6000和30000的聚丙烯中空纤维膜,以超滤前后药液中吲哚苷和鞣质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实验方法优选超滤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30000的超滤膜有较好的分离提纯效果,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加水稀释5倍,调pH至6.0,常温、操作压力0.10Mpa的条件下膜分离3遍。结论超滤工艺能有效提高产品有效物的含量和解决产品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覆盆子药材指纹图谱评价体系。方法 采用Agilent 5TC-C18色谱柱,柱温25℃,流动相为0.1%磷酸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360 nm;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年版)计算相似度。结果 9批覆盆子样品的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3个共有色谱峰,相似度在0.933~0.992之间。结论 建立的不同产地覆盆子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符合技术要求,为覆盆子的质量控制与资源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南药学》2015,(9):943-946
目的考察无机陶瓷膜微滤精制山茱萸水提液过程中,不同孔径的膜对该体系的适用性,并优化膜微滤过程。方法测定0.8、0.2和0.05μm孔径膜和不同参数下山茱萸水提液高分子截留率、指标成分转移率、膜污染程度及特征指纹图谱的变化。结果孔径为0.05μm的无机陶瓷膜有较好的分离效果,最佳的操作压差为0.1 MPa,过膜温度为60℃。结论采用0.05μm的陶瓷膜对山茱萸水提液进行微滤,在适当操作条件下可取得较好的精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舒筋活血片(Shujin Huoxue tablets,SHT)中的质量标志物(Q-maker)。方法 建立SHT的指纹图谱,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12年版)进行分析;采用网络药理学筛查和分析指纹图谱共有峰的作用靶点和通路,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预测SHT中潜在的Q-maker。结果 通过代表性样品建立了SHT的指纹图谱,并测定了相似度,部分批次<0.8,推测可能为生产工艺差异所致。指认共有峰9个,分别为5-羟甲基糠醛、原儿茶酸、原儿茶醛、紫丁香苷、绿原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络石苷、4-甲氧基水杨醛和杠柳毒苷;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出9个活性成分、30个核心靶点和10条关键通路;基于Q-maker"五原则"分析预测羟基红花黄色素A、原儿茶酸、原儿茶醛、4-甲氧基水杨醛、络石苷、紫丁香苷为其潜在的Q-marker。结论 通过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SHT中的Q-maker,为全面控制SHT的质量提供依据,为进一步研究SHT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酸橙枳壳的HPLC指纹图谱,测定共有峰中10个化合物的含量,结合化学模式分析技术对不同基原枳壳质量的一致性与差异性进行评价,以期为枳壳的质量控制和标准提高提供参考。方法 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30 nm,建立10批酸橙枳壳共有模式图谱,指认出共有峰中的10个化学成分,同时测定其含量。相似度结果联合分析化学模式分析技术评价枳壳药材的质量。结果 建立的酸橙枳壳指纹图谱共有模式中获得共有峰22个,指认出共有峰中10个化学成分,分别为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橘皮内酯水合物、木樨草素、橘皮内酯、川陈皮素、桔皮素和葡萄内酯水合物。酸橙枳壳的相似度结果均>0.92,朱栾枳壳相似度结果<0.21。通过化学模式分析技术,将全部24批样品区分为3类,并筛选出导致药材差异密切度高的5个化合物,分别为新橙皮苷、葡萄内酯、桔皮素、芸香柚皮苷和柚皮苷。结论 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简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可以为不同基源枳壳药材的质量评价和标准提高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配伍稳定性评价方法考察银杏达莫注射液与7个药物的配伍稳定性,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建立评价指标:外观及可见异物、pH值、渗透压、含量、HPLC指纹图谱的余弦夹角相似度S、定量相似度P和含量相似度C,评价其配伍稳定性。结果:在本实验考察范围内银杏达莫注射液与吡拉西坦、维生素B6、硝酸甘油和多索茶碱4个药物配伍前后各评价指标均无显著差异,配伍过程中理化性质稳定;而三磷酸胞苷二钠、尼莫地平和奥扎格雷钠配伍药液的颜色、含量、P值和C值均有显著变化,不宜与银杏达莫配伍使用。结论:结合指纹图谱建立的配伍稳定性考察方法全面准确,适宜于中药注射剂稳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吐温-80与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助溶丹皮酚的超滤适用性。方法 以压力、温度、浓度及膜孔径4因素进行正交设计,成分含量为检测指标,测定超滤前后药液成分浓度,通过计算透过率来观察吐温-80及HP-β-CD助溶丹皮酚前后的含量变化。结果 压力、温度、浓度及膜孔径4个考察因素对HP-β-CD的透过率无显著影响,溶液浓度对吐温-80透过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考察因素对二者助溶丹皮酚的透过率无显著影响,但吐温-80助溶的丹皮酚透过率较低。结论 HP-β-CD助溶类似难溶性有效成分进行超滤的适用性较好,而吐温-80不适于助溶难溶性有效成分进行超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预测经典名方温胆汤(Wendan decoction,WDD)中药材枳实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 建立枳实药材和WDD基准样品的指纹图谱,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12年A版)进行相似度分析和共有成分指认;采用网络药理学筛选共有成分的相关靶点和关键通路,并建立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预测枳实发挥祛痰止呕,清胆和胃功效潜在的Q-Marker,并测定其含量。结果 建立了15批枳实药材和15批WDD基准样品的指纹图谱,15批枳实药材和WDD基准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0.9,指认出5个化学成分,分别为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川陈皮素、桔皮素;网络药理学筛选分析得到5个化合物的TP53、MAPK8、EGFR、JUN、MMP9等32个核心靶点和癌症通路、内分泌抵抗通路等10条关键通路,构建了“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预测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川陈皮素、桔皮素为WDD中枳实的Q-Marker。WDD中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川陈皮素、桔皮素的含量≥0.011 7%,0.025 3%,0.025 7%,0.010 4%,0.010 7%。结论 WDD中枳实的Q-Marker预测分析为建立完整的WDD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也为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考察氧化铝无机陶瓷膜精制金茵利胆胶囊水提液的最佳膜孔径及最优操作条件。方法 以金茵利胆胶囊水提液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以绿原酸转移率、膜通量等为评价指标,优化在不同药液浓度及不同操作压力条件下水提液的精制效果。结果 针对本体系,选用孔径为0.2 μm的无机陶瓷膜,药液浓度0.05 g·mL-1,操作压力0.6 MPa条件下,膜通量和绿原酸的转移率都较高。结论 无机陶瓷膜在精制金茵利胆胶囊中药水提液过程中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为后期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雪菊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测定4种成分含量,评价不同产地雪菊质量。方法 采用依利特SinoChrom ODS-BP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6 mL·min-1;检测波长为295 nm;柱温为30℃;建立不同产地雪菊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合变量重要性投影值筛选指认主要差异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12批雪菊指纹图谱含21个共有峰,所有样品与对照图谱相似度均≥0.942;经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12批雪菊聚为3类;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与聚类分析一致,变量重要性投影值筛选的4个主要差异成分含量分别为马里苷40.05~61.25 mg·g–1,黄诺马苷7.44~19.82 mg·g–1,芦丁0.85~2.03 mg·g–1,绿原酸2.56~9.73 mg·g–1结论 建立的指纹图谱分析与含量测定方法可靠、重复性好,为雪菊的整体质量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红花龙胆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52批红花龙胆药材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52批药材样品进行相似度评价,并测定药材中芒果苷含量,再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结果 建立了52批红花龙胆药材样品的UPLC指纹图谱,标定了17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6个,分别为马钱苷酸(1号峰)、新芒果苷(3号峰)、獐牙菜苦苷(5号峰)、当药苷(6号峰)、芒果苷(7号峰)与异荭草苷(9号峰)。52批药材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聚类分析结果显示,S1~S46、S48~S52聚为一类,S47单独为一类;PCA结果显示,前6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2.928%;OPLS-DA结果显示,獐牙菜苦苷、芒果苷以及4、14、15、16号峰所代表的化学成分是影响红花龙胆药材质量差异的主要标志性成分。52批药材样品中芒果苷的含量在18.2~101.0 mg/g之间,大多符合202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 所建立的UPLC指纹图谱和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结合...  相似文献   

17.
肖静  朱梦军 《医药导报》2013,32(12):1641-1645
目的 建立不同栽培品种山药的拉曼光谱指纹,比较分析其差异性,为山药质控体系提供方法 学依据.方法 收集于河南、广西、广东和温州等产区不同来源山药20批次,采用显微共焦拉曼光谱技术,在785 nm下建立不同品种山药的拉曼光谱指纹;根据相关化合物特征拉曼频率和初步指定表,初步确认山药拉曼谱峰主峰成分;运用Matlab指纹图谱分析软件进行相似度分析,并运用统计学方法 和主成分分析法,比较不同品种山药的指纹差异.结果 山药的拉曼谱峰显示出了酰胺类、氨基酸类、蛋白质类、碳水化合物类等拉曼光谱特征,可以粗略判定山药中含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等物质;不同来源山药拉曼指纹差异显著,其中河南、广西和广东产山药相似度较高,均在0.95以上,而温州产山药相似度较低,在0.82以下;主成分分析可以将参薯和其他3种不同种属的山药区分.结论 拉曼光谱技术可以把参薯与其他3种不同来源种属的山药药材进行有效的区分,可作为参薯的质控方法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6 k D和10 k D截留分子量中空纤维超滤膜对羟乙基淀粉130/0.4的洗滤能力和去除小分子羟乙基淀粉的能力。方法通过恒压试验,考察过膜压力、通量及水通量恢复率。以重均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为检测指标,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法检测不同洗滤倍数下的变化。结果恒压试验下6 k D和10k D超滤膜平均通量分别为13.8 LMH和13.3 LMH,基本一致。经6 k D超滤膜8倍洗滤,重均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可符合《欧洲药典》要求。经10 k D超滤膜洗滤,重均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无法同时满足《欧洲药典》要求。结论截留分子量为6 k D的中空纤维超滤膜更适合羟乙基淀粉130/0.4的超滤精制。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分析检测不同采收季节甘肃肉苁蓉HPLC指纹图谱,比较采收季节对其药材质量的影响,并建立相应HPLC指纹图谱。方法:以松果菊苷为参照物,超声提取样品成分,采用Agilent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0~70 min内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30 nm,柱温为30℃。结果:春季、秋季采收季节肉苁蓉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分别标定了22、23个共有峰,相似度分别为0.837~0.991、0.879~0.979。结论:不同采收季节甘肃肉苁蓉化学成分的含量及种类存在差异,通过本研究,确定采收季节为春季。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基于指纹图谱及化学计量法综合分析不同产地知母质量差异,根据质量标志物的理论依据,进一步结合网络药理学对知母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方法 采用HPLC建立6个产地20批知母药材的指纹图谱,对其进行相似度评价,结合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筛选组间主要差异成分;基于质量标志物“五原则”,对差异性成分进行分析,进一步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知母药材成分的相关靶点和通路,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预测知母药材的质量标志物。结果 建立了20批知母药材的指纹图谱,标定10个共有峰,共指认出7个共有峰,分别为新芒果苷、芒果苷、异芒果苷、知母皂苷BⅡ、知母皂苷BⅢ、知母皂苷Ⅰ、知母皂苷AⅢ,相似度均>0.934。HCA、PCA和OPLS-DA将20批样品分为2类,河北、内蒙古为一类,山西、安徽、陕西、山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