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2 毫秒
1.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疗效。方法:收集6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及家庭氧疗等常规治疗,气促严重可配合口服多索茶碱片或(和)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三伏天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急性加重的次数和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肺功能均改善,组间比较无差异。结论: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能够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改善肺功能,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并评价其有效性。方法选取肺病科门诊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氨溴索片、复方鲜竹沥液,雾化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均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症状及改善肺功能,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穴位贴敷可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整体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综合康复护理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方法按数字随机法将该院于2011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2组各24例。采用常规治疗、常规护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综合康复护理为观察组。对照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FEV1/FVC)]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FVC、FEV1、FEV1/FVC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肺肾气虚型COPD患者70例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各35例。西医治疗组患者予西医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30 s坐立次数和动脉血气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30 s坐立次数和动脉血气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30 s坐立次数改善优于西医治疗组(P0.05),动脉血气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能改善肺肾气虚型COPD患者肺功能和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双息咳喘膏穴位贴敷对肺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中医辨证属肺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三伏天双息咳喘膏穴位贴敷;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和安慰膏贴;观察该贴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临床证候积分及肺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FVC%、呼出75%、50%、25%肺活量时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MEF25%、MEF50%、MEF75%)均有改善;其中观察组FEV1%和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临床证候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息咳喘贴能减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贴敷1个三伏(初伏、中伏、末伏)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随访1年。比较2组急性发作次数、住院次数、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指数(m MRC)评分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结果:治疗组的急性发作次数、住院次数、m MRC评分及CAT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可减少COPD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和住院次数,提高COPD患者的活动耐受力,改善其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中药外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30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是临床上以持续性呼吸困难为主症 ,有持续性阻塞性肺功能障碍一组慢性疾病的总称。我院自 80年代始 ,根据祖国医学“内病外治”的原理 ,采用中药外敷穴位治疗 COPD患者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将近 4a来临床资料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 30 0例 ,为 1995年 6月至 1999年 7月本院门诊或住院病人 ,均处于临床缓解期。其病史、临床表现、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肺功能检查符合1995年美国胸部疾病学会 (ATS)制定的 COPD诊断标准[1 ] 。所有患者均常规理化检查 ,且排除其它影…  相似文献   

8.
目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约有30%合并高血压.本研究旨在探讨替米沙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肺功能的影响,为该类患者选择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筛选符合COPD及高血压诊断的患者80例,按随机的方法分为替米沙坦治疗组和氨氯地平治疗组.在COPD传统治疗的基础上,替米沙坦治疗组应用替米沙坦进行降压治疗,氨氯地平组则以氨氯地平进行降压治疗.观察周期为24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血压控制及肺功能(FEV1)情况.结果 替米沙坦治疗组更有效地控制血压,且肺功能改善要优于氨氯地平组,P<0.05.结论 COPD合并高血压患者,替米沙坦有较好的疗效,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属于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临床特点为病情反复发作且呈进行性加重趋势。本文将选取2012年7月—9月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给予临床研究,探讨中医冬病夏治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应用效果,为提高患者疗效及预后提供可靠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般资料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44例,年龄51~89岁,平均(69.82±2.14)岁,病程1~9  相似文献   

10.
加味己椒苈黄汤治疗肺动脉高压1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加味己椒苈黄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1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同时伴有肺动脉平均压升高、中医辨证分型为肾阳虚的患者 ,口服加味己椒苈黄汤治疗两周 ,观察其临床疗效、肺动脉平均压、肺功能、血气分析等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论 :加味己椒苈黄汤能明显降低 COPD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动脉平均压 (P<0 .0 1) ,改善临床症状 ,提高生存质量 ,并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开展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噻托溴铵施以联合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0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选择数字奇偶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组;对照组: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观察组: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以及肺功能变化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98.04%)与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76.4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施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噻托溴铵治疗,在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大幅度改善的形势下,显著优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由于其缓慢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2008年7月-2012年8月,本院开展冬病夏治"三伏贴"防治COPD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冬痛夏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将2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拔罐、耳穴埋豆治疗与护理,3年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0%,对照组为7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病夏治”治疗与护理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发病次数,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肺纳气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63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6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补肺纳气汤治疗。两组均以4wk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改善情况,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咳嗽、咯痰、喘息、哮鸣及气短积分及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肺纳气汤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患者临床症状,延缓肺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参苓白术散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诊断标准,属于肺脾气虚型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COPD稳定期常规疗法,治疗组服用参苓白术散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证候、症状、体征、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的改善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加味己椒苈黄汤治疗COPD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加味己椒苈黄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平均压的影响。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肾阳虚同时伴有肺动脉平均压升高患者,随机分为加味己椒苈黄汤治疗组和硝苯地平对照组(各30例),治疗14天,观察临床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积分、肺动脉平均压、肺功能等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 6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40% (P<0 01);两组均能明显降低COPD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动脉平均压(P<0. 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 05);但是对肺功能的改善两组都不明显(P>0. 05)。结论:中药加味己椒苈黄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具有良好的疗效,其作用优于硝苯地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补肺化痰健脾膏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从荆州市中医医院门诊及住院部门在2015年9月—2018年9月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随机选取,共选取120例患者纳入研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补肺化痰健脾膏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均治疗3个月。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FEV1值和FEV1在预测值中所占的百分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2、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CA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 05)。2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将补肺化痰健脾膏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肺功能水平提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0例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证的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三白汤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并对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肺功能指标变化以及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表评分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1个月治疗观察组在疗效、生存质量评分、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均好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于肺脾气虚型COPD的患者应用西药联合三白汤的治疗方法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肺功能和生存质量,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冬病夏治"理论在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治疗原则。方法:通过分析"冬病夏治"的理论基础及COPD的中医病机,制定COPD稳定期基本治疗原则。结果与结论:"冬病夏治"中所蕴含的"温阳驱寒"和"预防"的思想对在临床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辨证属阳虚阴盛者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临床发病群体多为中老年人(40岁以上)。本院针对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观察治疗220例,均为2010年01月-2012年12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诊断标准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1],其中男119例,女101例;年龄平均为(6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