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局部枸橼酸抗凝(RCA)在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高危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87例高危出血患者随机分为RCA组、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组和无肝素抗凝组,每组29例.记录滤器平均使用时间,体外循环凝血及出血发生情况,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电解质、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变化.结果RCA组滤器使用时间为(38<.98±10.25)h、LMWH抗凝组为(28.56±7.25)h、无肝素抗凝组为(22.02±8.58)h,RCA组滤器使用时间显著长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CA组体外循环凝血率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出血发生率低于其他2组,与LMWH抗凝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CA组治疗后滤器后离子钙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其他2组,无肝素抗凝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其他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解质及酸碱指标趋于稳定.结论 RCA技术应用于CRRT的高危出血患者,抗凝效果优于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及不使用抗凝剂者,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抗凝首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PICCO监测在急性呼吸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共38例,均予以带有温度感应的专用PICCO动脉导管进行监测,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操作,观察患者的疗效、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本组38例患者中,死亡3例,其余患者均成功脱离呼吸机支持,PICCO导管留置时间为(6.4±2.6)d,平均住院时间为(20.5±6.7)d,检测过程中均未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结论 在急性呼吸综合征的治疗中早期实施PICCO监测可有效反映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并协助液体的管理,从而有助于患者尽早脱机,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连续血液净化治疗ICU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31例ICU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治疗期间动态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同时对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电解质及酸碱等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本组31例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等无明显变化,治疗后K^+、尿素氮(BUN)、肌酐(Cr)及HCO3^-较治疗前有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例患者中,18例存活患者和13例死亡患者的年龄、器官衰竭数目及APACHEⅡ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血液净化治疗ICU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可显著改善患者体内酸碱及水电解质紊乱,给患者救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赢得了救治时间,患者预后与年龄、器官衰竭数目及APACHEⅡ评分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约有30%合并高血压.本研究旨在探讨替米沙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肺功能的影响,为该类患者选择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筛选符合COPD及高血压诊断的患者80例,按随机的方法分为替米沙坦治疗组和氨氯地平治疗组.在COPD传统治疗的基础上,替米沙坦治疗组应用替米沙坦进行降压治疗,氨氯地平组则以氨氯地平进行降压治疗.观察周期为24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血压控制及肺功能(FEV1)情况.结果 替米沙坦治疗组更有效地控制血压,且肺功能改善要优于氨氯地平组,P<0.05.结论 COPD合并高血压患者,替米沙坦有较好的疗效,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血管通透性指数鉴别诊断急性肺水肿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于2014年到我院治疗的急性肺水肿患者32例,经临床诊断而确诊,分为心源性肺水肿者(对照组)和非心源性肺水肿者(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监测Pi CCO等,对比两组的PVPI均值、心脏指数、中心静脉压等血流动力学结果。结果观察组的PVPI均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中心静脉压、体循环阻力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心脏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VPI有助于重症患者肺水肿类型的鉴别,对于诊断与鉴别诊断急性肺水肿具有相当大的临床意义,具有可靠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联合血液净化在脓毒性休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09年5月~2014年5月对62例脓毒性休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羟乙基淀粉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血液净化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后的血清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进行羟乙基淀粉联合血液净化的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清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氨溴索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 的影响.方法 ①按AECOPD 诊断标准随机纳入80 例AECOPD 患者,分为氨溴索治疗组(40 例)和对照组(40 例);同时纳入30 名稳定期COPD 患者作为非治疗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主要给予抗感染及解痉平喘的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氨溴索注射液(30mg )静滴,连续给予10 天为1 疗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测CRP 及ESR 水平.结果 AECOPD 患者CRP、ESR 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COPD 患者,P<0.01 ;与对照组比较,氨溴索治疗可显著降低CRP 和ESR 水平并可提高临床疗效,P<0.05.结论 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可显著降低AECOPD 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PICCO容量性指标用于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在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41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传统体液复苏治疗,实验组21例通过PICCO监护仪监测指导治疗,观察2组患者乳酸水平、中心静脉氧饱和度指数、排尿量、使用呼吸机时间、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和病死率等指标。结果当患者复苏后12 h、72 h,2组乳酸水平、中心静脉氧饱和度指数、排尿量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患者使用呼吸机时间、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和病死率比较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PICCO监护仪对感染性休克体液复苏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能实现快速有效的组织灌注治疗目标,纠正感染性休克,避免盲目补液对机体造成的损害,可以正确、快速的提供治疗依据,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醒脑静治疗对心肺脑复苏(CPCR)后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CPCR成功救治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40 ml,静脉滴注,2次/d;观察组给予参麦注射液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各40 ml,静脉滴注,2次/d。观察两组CPCR后72 h、120 h内SIRS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CPCR后72 h、120 h内SIRS发生率分别为19.51%、29.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46%、53.6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CPCR后患者在建立自主循环后早期应用参麦注射液联合醒脑静治疗,可明显降低SIRS发生率,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