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研全国采供血机构与临床医疗机构合作、开展临床用血监管现状。方法以发放问卷调查表的方式,对全国省市两级采供血机构所在城市2012~2014年的相关临床用血管理工作进行调研,内容包括:采供血机构开展临床用血管理现状、采供血机构与临床合作情况等,所得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和整理分析。结果 2014年全国采供血机构供血医院总数超过21 343个,170家血站所在城市设立中心储血室863个,对中心储血室进行体系化管理、定期检查、血液调剂的血站分别达89%(151/170)、96%(164/170)、87%(148/170),全国40%(140/350)的血站成为各地输血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开展临床用血监督管理的血站达41%(142/350)。2012-2014年临床向采供血机构反馈输血不良反应例数、采供血机构为临床解决疑难配血数目均不断增长。结论采供血机构与临床医疗机构应有良好的沟通,建立互助合作关系,提高服务质量水平,加强输血监管,确保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2.
《血站管理办法》内容之一是实行输血工作“三统一”:统一规划设置血站、统一管理采供血、统一管理临床用血。而当前乡村医院输血工作存在着局部混乱现象,为此高邮市中心血库于1996年5月在临泽、三垛、送桥三家镇中心卫生院设立了贮血供血点,报告如下。1贮供血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研全国357家省、市两级采供血机构的供血情况,预期全国临床用血总体发展趋势,为全国采供血机构制定新的无偿献血发展战略提供依据.方法 2009~ 2011年,采用问卷调查与电话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国31个省会城市32家血液中心及非省会城市325家中心血站,共计357家采供血机构进行供血情况调研.结果 2011年全国人均用血量增加到2.80ml;临床对全血的需求呈逐年递减趋势,至2011年全国全血供应率已降至红细胞总量的1.13%;去白和非去白红细胞悬液是临床用红细胞的主要品种,且非去白红细胞悬液的用量稳步提高;全国临床供血情况存在地区差异,华东地区临床供血量居全国首位,华北地区人均用血量全国最高.结论 全国临床供血情况持续增长,但增长速度趋于放缓;科学、合理用血理念基本形成;全国临床供血情况存在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4.
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采血机构工作规范化管理程度的不断提升,人们对采供血工作质量的关注焦点已转向用血机构一医院,与此相关的输血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其主要原因是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未能发挥应有的职能。如何发挥好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职能,有效提高输血工作的安全性、有效性,避免输血医疗纠纷已成为医院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依据卫生部<关于组织对采供血机构质量管理规范贯彻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的通知>精神,为全面了解我市各储血点工作现状,督促落实<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进一步加强临床用血的管理,规范临床供血安全、有序进行,保证临床用血得到及时、充足供应.本市于2007年根据各用血单位的地理分布、级别、类型、用血规模重新规划设置供血网络,经过3年运行在安全输血的重要环节中起到了安全、高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全国采供血机构保密性弃血现状.方法 以发放调查表的方式对全国357家省、市2级采供血机构2009 ~2011年的保密性弃血情况进行统计,将收回的有效数据按采血量吨数分类整理分析.结果 2009~2011年3年中,357家采供血机构采血总人次分别是10447 775人次、11 113907人次和11 641 881人次,保密性弃血人数分别为222人、320人和375人,其占采血总人数的比例是0.002 1%、0.002 9%及0.003 2%,呈现逐年增长现象.其中保密性弃血的原因以危险性行为居首,在给出合理回复的161家血站中,有79家提及此项,比例高达49.07%.结论 保密性弃血比例的高低受诸多客观因素影响.2009~2011年保密性弃血人数和比例的逐年增高说明了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献血回告保密性弃血工作的宣传力度、献血者的道德水准逐年提高.现阶段保密性弃血比例的增高对于降低输血的潜在风险意义重大.应加强血站员工对保密性弃血概念认识的教育力度,以提高保密性弃血统计数据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7.
<正>卫生部对于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规定"三级甲等以上医院设置独立输血科"医院设置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输血科对临床用血有培训指导的作用"。卫生部对于采供血单位的规范大大提高了临床用血的安全性,而目前困扰我国输血的问题就是临床医生如何有效的利用有限的资源,合理的使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长沙市各级医疗机构对采供血服务的需求情况,为进一步加强采供血机构服务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现场走访,填写调查问卷表,50家各级医疗机构对血站血液领取方式、血液供应满意度、输血指导等情况进行调研。其中三级医院20家,二级医院20家,一级医院10家。结果在供血服务方面:约血接听电话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及时性、血液运输抵达时储血箱温度、送血服务及时性的平均满意度分别为90%、76%、68%。在血液质量、对出现的血液问题的反馈和处理满意度分别为88%、72%,血液供应满足临床需求的平均满意度为86%。临床医院对本中心的服务需求体现在输血技术的指导和培训上。结论临床用血医疗机构满意度及服务需求调查结果应作为衡量采供血机构血液质量及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确保血液中心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输血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采供血机构(以下简称血站)除了向用血医疗机构(以下简称医院)提供各种血液成分制品外,还应当为医院提供与输血相关的业务服务,开展输血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同时医院应将临床输血治疗的需求和患者输血反应的情况及时反馈到血站,利于血站有针对性地满足临床输血治疗的需求;在科研上二者应积极配合,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输血服务质量与技术水平,促进输血事业发展[1,2].血站与医院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15 002例受血者发生64次输血反应的回顾性总结分析,为临床减少输血反应,规范输血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2008年1月~2012年6月输注各类血液成分的输血反应情况.结果 15 002例受血者中发生输血反应64例,发生率为0.43%,其中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NHTR)和过敏性输血反应(ATR)占93.75%.常用的血液成分中,输注悬浮红细胞、冰冻血浆和单采血小板的输血反应所占比例分别为0.30%、0.43%和1.56%.95.12% (39/41)的过敏反应患者既往有输血史.结论 输血反应主要以过敏性输血反应和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为主,科学合理用血、加强输血反应的监测和报告是保证输血安全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练正秋  邬文婧  康凯  邓琳 《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2):1306-1307
目的 了解最近2年本院临床输血的规范性、合理性现状.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本院各临床科室输血治疗的372份病历,就“合理用血”(包括临床使用的各种血液成分的合理性)、“患者知情同意”、“输血传染检测报告”、“输血或交叉配血记录”和“输血反应记录”等项目,作回顾性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 本院2年间“合理用血”的比例达到了88.7% (330/372)、“部分合理用血”占7.5%(28/372),“不合理用血”为3.8%(14/372),其中“合理用血”手术科室为81.3% (148/182)、非手术科室为95.8% (182/190)(P<0.05).临床使用的4种主要血液成分中,红细胞、血小板、冷沉淀“合理输血”的比例分别为93.5% (290/310)、93.8% (76/81)和95.6% (43/45),只有血浆不足9成[83.6% (199/238)];手术科室4种血液成分输注的合理性比例均低于非手术科室,尤其是红细胞,手术科室和非手术科室分别为85.5% (106/124) 、98.9% (184/186)(P<0.05).临床输血不合格病历数占7.3%(27/372),其中缺《输血治疗同意书》占0.3%(1/372)、缺输血传染检测报告占1.1%(4/372)、输血前后评估不全占3.5%(13/372),输血记录不全或交叉配血记录不全占0.3%(1/372)及输血反应无记录占2.2% (8/372),而手术科室中上述情况明显高于非手术科室(P<0.05).结论 本院临床输血尚存在不合理现象,手术科室表现较为突出;不合格病历书写及书写不规范现象也存在,且手术科室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基层医院输血科(血库)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医院输血科(血库)是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有效的一个重要环节,输血科的发展建设与管理,输血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医院整体医疗工作的质量和病人的生命安危[1].输血科的工作模式,已由过去的单纯采血、发血,转化为现今指导临床治疗用血、推广成分输血及科研用血的工作新模式[2].输血科/血库,在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领导下,负责本单位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储存血液,对本单位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参与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与科研[3].但输血科/血库建设与发展缓慢,与卫生部的要求不相适应,影响了临床医学和输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输血科的现状有待改善,发展有待加快,管理有待加强.现谈谈基层医院输血科(血库)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海南省基层医院临床输血管理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1997年创建“海南省血液中心辐射型采供血网络”以来,海南省血液中心率先实现了全省血液事业“三统一”,同时还肩负着规范全省医院临床输血秩序,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及时、有效”,杜绝医疗用血机构自采自供血液的重任。为了贯彻上级指示精神,本中心依据《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成立了5个临床输血现状调查小组,于2006年3月2日-16日分赴本省各市、县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农场医院及乡镇卫生院,进行临床用血情况实地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我国采取了定点专供的中央化采供血政策,有效地保证了血液的质量和安全.采供血机构和医院按照法规的要求形成了紧密的业务关系.为临床用血机构提供优质的服务是采供血机构主要职责[1].输血服务网络的建立,实现了对整个血液从采集到输用的完整血液信息链监控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现状。方法调研在杭州的14家三甲医院、5家三乙医院、5家二甲医院、4家二乙医院、7家未分类医院的输血科(血库)建设和临床输血管理情况,采用现场填写《医疗机构输血工作相关基本情况调查表》的方式,调查内容包括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的建立、输血科软硬件建设、输血信息系统的建立对接和使用等;现场考核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临床用血知识,并对反馈的《调查表》数据汇总和做统计分析。结果调研组专家现场填写《医疗机构输血工作相关基本情况调查表》100%(35/35)回收;在输血文书管理执行情况方面,各类(级)医疗机构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患者输血前临床表现评估以三甲医院得分最高,输血后临床疗效评估以二甲医院得分最高,医生输血记录完整性以三乙医院得分最高;医护人员在临床用血知识考核情况得分,三甲医院、三乙医院以及二甲医院明显优于二乙医院和未评级医院(P0.05);抽查的350份输血病历,考虑分析输血前后的实验室指标,病历有效率70.57%(247/350);各类医疗机构的内科、外科在输血指征(Hb指标)掌握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浙江省各级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及输血科(血库)建设和管理尚需加强。尽快出台全省临床用血管理与输血科(血库)建设基本标准及考核细则,通过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以及输血专业知识的上岗培训,有助于实现临床用血管理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医院可以对临床用血全过程实时监控的闭环式管理模式。方法由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临床用血管委会)整合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移动护理系统、手术麻醉系统、输血管理系统以及临床用血评估系统,输血科应用信息化手段管理输血申请与审核、库存预警、血清学相容性检测、血液发放、临床输血、自体输血管理、输血不良事件上报、申请用血评估以及输血后评价各个步骤,使全院的临床用血全过程处于临床用血管委会和输血科实时监控的闭环管理中。结果临床用血过程闭环管理实施前后3年的平均数据显示住院患者人数增加15.11%的情况下,临床用血总量减少4.44%,人均用血量减少14.64%;手术台数增加14.09%的情况下,手术用红细胞减少18.45%,手术科室自体血输血比例增加9.02%;临床用血过程闭环管理规范医院临床科室的用血行为,规范了输血科的用血管理,减少了手工录入环节导致的人为误差,保障了临床用血信息的准确性,提高了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可控性。结论临床用血闭环式管理有效提高了医院临床用血安全性、可控性会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基层医院血库管理工作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输血疗法作为临床治疗方法之一,应用较广泛。输血医学的发展也逐渐受到医学界的关注。输血工作质量对医院的医疗质量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临床输血是血站及医院医疗、医技、护理众多人员先后参与共同完成的一项治疗任务,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或不规范的操作都可能影响输血治疗,甚至产生严重后果,而血库工作人员是第一直接责任人。因此,基层县医院血库管理工作面临着挑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其管理工作提些看法和建议。1血源供求紧张,存在潜在医疗隐患自1998年10月1日《献血法》颁布以来,各级医疗用血单位由采供血机构统一供血。当供血机构血源…  相似文献   

18.
血液被视为一种特殊的"药品","临床输血服务"是广义的"药学服务"范畴。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血液中心的工作也由单纯的"采血、供血"向参与指导医院医生开展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血方面发展。本文探讨了临床输血服务的现状、意义及目前进展,并提出血液中心开展临床输血服务有利于促进采供血机构与医院的沟通,可促进临床输血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以及经济性,必将成为临床输血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临床输血安全是医患关心的重要问题,也是采供血机构追求的首要目标,贮血库是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有效、及时的一个重要环节。卫生部要求贮血库业务上由中心血站指导。为改变以往中心血站与各贮血库之间简单的供需关系,中心血站技术指导科经常深入各贮血库进行调查督导。现将本地区各贮血库(输血科)现状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临床输血存在风险,主要有传播病毒性疾病的风险、有传播非病毒性疾病的风险,还有所输注的血液或血液成分本身引起的不良输血反应和输血过程的人为差错可能对受血患者造成危害的风险等诸多方面。因此通过对临床输血风险分析,加强管理,建立国家协调的采供血机构系统并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从低危人群无偿献血者采集血液,严格筛选检测血液,采取预防和控制输血传播病毒性疾病的措施,合理用血,杜绝人为差错,避免和尽可能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控制输血可能的对患者的负面影响,可进一步提高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