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主要介绍在体外循环手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危害,并提出了应对低体温相关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术后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水平,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方法 对88例患者做好术后相关护理管理.结果 88例中有1例因心衰而死亡,1例发生低体温,其余均好转或治愈.结论 为体外循环术后病人进行严格的监护管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保证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发生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的相关危险因素、治疗及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发生CLS患儿的治疗、护理过程及效果.结果 术后并发CLS的发生率为5.26%.患儿经积极正确的治疗(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保证组织供氧、保证重要脏器灌流等)后,5~8 d水肿消失,心率、血压、CVP正常,各项检验结果正常.结论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发生CLS后,应在手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尽量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和避免过低体温对患儿的不利影响,一旦发生CLS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提高心脏病患儿的术后存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中低体温预防以及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5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对患者实施术中低体温预防综合护理来最大化的减少低体温的发生.结果:50例手术患者中,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6%,远远低于临床文献报道的发生率.结论:对手术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术中低体温预防以及护理是降低术中低体温发生率的有效保证,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手术期间患者低体温的预防性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7年12月10日至2018年12月10日收治的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60例),全部120例患者均通过术前检查,对照组将60例患者推入手术室进行手术,使用普通被单对病人进行遮盖,使用室温液体进行冲洗以及输液;实验组则在手术期间进行低温预防,使用保温毯,并使用加温液体进行冲洗以及输液。讨论手术期间低体温原因以及手术期间低体温危害,分析手术期间低体温护理,包括术前预防、重要的护理措施以及心理疏导。结果实验组的低体温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53.33%),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得出了手术期间低体温原因并得出了手术期间低体温的危害,通过分析手术期间低体温护理,得出了术前预防、重要的护理措施以及心理疏导等有效的护理措施。结论手术期间患者低体温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低体温的发生率,效果十分显著,安全性有保障,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6.
针对手术中低体温的危害,分析了形成低体温的原因,并对预防手术中低体温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体外循环(CPB)手术中为预防重要器官缺血、缺氧,提高灌注的安全性,常在低温下进行[1]。术后极易发生体温不升、发热、反跳性高热现象。无论是低体温还是体温增高,均可影响病人的恢复,甚至危及生命导致手术失败。故手术后必须动态监测体温的变化,并通过各种护理措施来保证体温能处  相似文献   

8.
早产儿低体温的预防和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产儿低体温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21例发生低体温的新生早产儿护理,分析早产儿易发生低体温的原因,针对原因给予积极保暖,促进复温;有效喂养,保证供能需要;加强病情观察,积极治疗并发症等护理。结果:21例低体温患儿除1例死于新生儿硬肿,余体温均逐渐恢复正常,7例因疑新生儿脑出血或新生儿肺炎转儿科治疗,13例健康出院。结论:胎龄、日龄越小,体重越低,发生低体温机率越大,对于这些高危儿以及已发生低体温的患儿,加强保暖措施,重视母乳喂养是维持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发生,提高早产儿生存能力有效而重要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经皮肾镜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雪萍  赵菲  莫志芳 《吉林医学》2010,31(16):2519-2520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给予护理干预后取得的效果。方法:取经皮肾镜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按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易发生低体温的原因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低体温及寒战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毕与术前体温比较,对照组体温下降显著(P<0.05);术后观察组低体温发生率及寒战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经皮肾镜手术患者术中进行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术中低体温及寒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早产儿发生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早产儿发生低体温患儿中选取32例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采用专业护理措施,对照组常规护理,调查患者胎龄和体重情况,分析其出现低体温原因和相应护理措施的效果。结果:胎龄越小、体重越轻其出现低体温现象发生率越高,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结果的概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龄、日龄同早产儿发生低体温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医护人员应采用相应护理措施对患儿进行护理,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烧伤患者削痂植皮术中发生低体温的应用,为预防术中低体温提供科学依据和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96例烧伤削痂植皮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烧伤患者削痂植皮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来评估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62.5%,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是66.7%;观察组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16.7%,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综合护理干预可大大降低烧伤患者削痂植皮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对提高患者治愈率具有重大意义,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陶爱玲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3):124-124,127
目的:探讨小儿心脏黏液瘤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对6例小儿心脏黏液瘤行低体温体外循环下黏液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要点进行总结。结果:术前患者准备充分,物品器械、环境准备得当,术中护士配合娴熟、默契,传递器械准确快速平稳是护理配合的重点。结论:重视术前访视,全面了解患儿身心状况,正确熟练的护理配合,充分发挥护士在手术配合中主动性,熟练应用无瘤技术,确保了该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手术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经尿道电切术中老年病人术前、术中发生低体温的原因;简述了低体温对机体的影响;通过阅读60多篇文献,总结了防止术中低体温应采用的的多项护理措施;得出了综合护理措施对于经尿道电切术中低体温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复杂手术在临床开展,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低体温可影响凝血功能、药物代谢、肾脏功能和心肌收缩力,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手术病人的危害较大。现对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的原因、低体温对机体的危害及预防低体温发生的各种方法和护理措施综述如下,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围手术期低体温是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ransurethral prostatectomy,TUPR)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如何有效预防TUPR患者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已成为近年来术中护理的焦点问题。本文基于国内外TUPR围手术期并发低体温的研究现状,综合评述了低体温的概念、热舒适度及低体温发生的相关因素,归纳总结了降低低体温发生率的干预措施,为低体温预防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并对TUPR围手术期低体温预防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术中低体温护理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胃肠手术的106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体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体温、认知水平(PQRS量表)、低体温发生率、麻醉恢复期寒颤发生率、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体温和PQR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低体温、麻醉恢复期寒颤和POCD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术中低体温护理有利于维持老年患者术中体温,且可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手术患者低体温的原因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分析患者手术影响体温的主要因素以及并发症,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护理防护。结果手术患者低体温的发生率有效减少了,术后并发症也减少了。结论引发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因素有很多,护理人员要加强每一个环节的护理干预,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并减少患者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术中低体温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进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给予低体温手术室护理,比较分析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进行过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患者的低体温护理中采用手术室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的有效性,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总结1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唇裂同期手术矫治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 10例患儿先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联合低体温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畸形矫正术,随后继续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唇裂修复术。术前需了解患儿基本情况,准备手术器械齐全,术中注意患儿保暖,细致操作,严防心脏、神经、大血管的损伤,尽量缩短麻醉及体外循环时间,手术结束后快速将患儿安全平稳地送入重症监护室。结果手术护理配合顺利,手术时间缩短为2~3 h。10例患儿手术效果满意,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护理人员熟悉手术的全过程,术前对患儿手术的风险进行评估,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术中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和ICU低体温的原因,总结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98例手术患者,术后均送入ICU观察和治疗,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9例,对照组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低体温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和进入ICU后寒颤与低体温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寒颤与低体温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8.1%vs26.5%,4.1%vs16.3%),P0.05,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围手术期和ICU低体温的原因需加强临床护理干预以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