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糖肝康对糖尿病慢性肝损伤大鼠肝脏组织光镜病理结构、电镜超微结构和肝功能、细胞色素P450( CYP450)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糖肝康小剂量组、糖肝康大剂量组、降糖甲组5组,每组10只。用链脲佐菌素和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慢性肝损伤大鼠模型。干预12周后,应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病理结构和超微结构改变,比较各组大鼠肝功能,比较各组大鼠CYP4501A1,CYP4502E1,CYP4503A1指标。结果光镜下,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大量脂肪变性、增生有异型性,可见核分裂象,肝小叶间有少量纤维组织增生;糖肝康大剂量组肝脏结构基本正常。电镜下,模型组大鼠肝细胞体积小,核变形、皱缩,有切迹,核仁明显,常染色质团块状,异染色质边聚,线粒体肿胀,亦可见线粒体空泡化,线粒体嵴模糊;内质网肿胀;可见大量脂滴。糖肝康大剂量组肝细胞结构基本正常。糖肝康小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ALT明显降低(P<0.05);糖肝康大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ALT明显降低(P<0.01);降糖甲组与模型组相比,ALT明显降低(P<0.01);糖肝康大剂量组与降糖甲组相比,ALT明显降低(P<0.05)。糖肝康小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AST明显降低( P<0.01);糖肝康大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AST明显降低(P<0.01);降糖甲组与模型组相比,AST明显降低(P<0.05);糖肝康大剂量组与降糖甲组相比,AST明显降低(P<0.01)。糖肝康小剂量组、糖肝康大剂量组分别与模型组相比,CYP4501A1,CYP4502E1,CYP4503A1的表达均降低(P<0.05);降糖甲组与模型组相比,CYP4501A1, CYP4502E1,CYP4503A1的表达均降低(P<0.05);糖肝康大剂量组与降糖甲组相比,CYP4501A1,CYP4502E1,CYP4503A1的表达均明显降低( P<0.05)。结论糖肝康对肝脏的病理改变起到一定改善作用,还可以通过调节肝功能,CYP4501A1,CYP4502E1,CYP4503A1的表达,起到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重组牛胰蛋白酶抑制剂(rBPTI)对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98只,随机分成7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rBPTI3个剂量组(20,40和80MU.kg-1)、抑肽酶组(80MU.kg-1)和促肝细胞生长素组(100mg.kg-1)。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皮下注射四氯化碳制备慢性肝损伤模型。8周后每天ip给药,给药4周后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白蛋白(Alb)含量、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唾液酸(SA)含量及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GPT和GOT活性、SA含量及肝组织Hyp含量明显升高,血清Alb含量和A/G比值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rBPTI各剂量组大鼠血清GPT和GOT活性、SA含量及肝组织Hyp含量降低,血清Alb含量和A/G比值明显增高。肝组织病理观察显示,rBPTI明显减轻由四氯化碳所致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纤维组织增生等病理改变。结论rBPTI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慢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和抗纤维化作用,在所观察的剂量范围内作用效果与抑肽酶相当。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护肝灵对乙醇诱导的大鼠肝脏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方法 以乙醇灌胃法诱导大鼠肝损伤模型,护肝灵高、低剂量干预,易善复为阳性对照,连续42 d,H-600Ⅳ型透视电镜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和糖原.结果 乙醇灌胃各组大鼠的肝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核固缩、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偶见酒精小体(Mallory小体);细胞内出现脂滴;细胞间出现胶原纤维;糖原减少或消失.护肝灵低剂量组与阳性药相当,肝细胞核轻微固缩;线粒体肿胀明显,嵴断裂消失,粗面内质网扩张;偶见糖原.高剂量组肝细胞超微结构清晰,优于阳性药,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护肝灵对乙醇诱导的大鼠肝细胞超微结构破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肝细胞大规模培养的一种简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义涛  陈钟  张鹤云 《江苏医药》2001,27(7):492-494
目的 探讨肝细胞大规模培养的简便方法。方法 采用改良Seglen原位两步胶原酶灌注法分离乳猪肝细胞,将肝细胞悬液接种到预先用1%多聚赖氨酸被覆的培养瓶中,置于37℃普通培养箱低速旋转培养,定期测定其活率、葡萄糖合成功能、G-6-Pase活性及上清中白蛋白、LDH浓度,电镜观察培养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旋转培养肝细胞保持较高的活率,葡萄糖合成功能和G-6-Pase活性明显增高;电镜下肝细胞形成紧密连接和胆小管样结构。结论 采用普通培养箱旋转培养能保持良好的肝细胞功能,本研究为人工肝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简便的大规模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用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国产阿克拉霉素A对HeLa细胞核仁及细胞表面超微结构的影响。阿克拉霉素 A0.5μg/ml处理 10分钟即可见核仁内出现多个核仁纤维中心,继而出现核仁分离及微球体,核仁的这些超微结构改变与该药特异性抑制rRNA生物合成相关。阿克拉霉素A0.5μg/ml作用8小时细胞表面微绒毛消失,继而细胞表面破裂,细胞崩解提示细胞膜可能也是阿克拉霉素作用的靶位之一。  相似文献   

6.
薄荷油致大鼠肝毒性时量关系及对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薄荷油致大鼠肝毒性的时效、量效关系以及对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大鼠按不同时间点或不同剂量分组,口服给药后检查血清ALT等肝功能指标,光镜或电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及肝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薄荷油组大鼠血清ALT等肝功能数值升高,于给药后24~48h达到高峰;随着剂量增大,ALT等肝功能指标相应升高(P<0.01)。薄荷油高剂量组对肝组织损伤明显,出现肝细胞核溶解等超微结构变化,与CCl4组相似。结论大鼠一次性口服大剂量薄荷油可造成急性肝脏毒性,并显示一定的毒性时效、量效关系;肝细胞损伤可出现脂肪变性、坏死等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日本鹌鹑(Coturnix coturnix japonica)雄性生殖细胞及间质细胞的超微结构。精原细胞呈椭圆形。核圆形,异染色质少,常呈小块状,多靠近核被膜,核仁明显。染色质周围颗粒及染色质间颗粒清晰可见。线粒体有时呈空泡状,嵴短而稀疏,均匀分布于胞质中。精母细胞的异染色质散在分布于核质中,由颗粒状物质聚成团块,核仁明显。线粒体数量不多,分布情况如精原细胞。这与鸡的线粒体分布位置存有差异。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发育良好,并可见环孔板。精子细胞核大而圆,异染色质少,呈稀疏的颗粒状分布在核被膜附近及分散于核液中。线粒体电子密度较高,内质网及高尔基复合体发育中等。间质细胞形状不规則,核仁清晰,内质网及线粒体丰富,二者有极性分布现象。线粒体嵴既有小管状,又有板层状。  相似文献   

8.
骨碎补对体外培养人牙髓细胞增殖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骨碎补对体外培养的人牙髓细胞增殖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组织块法体外培养人牙髓细胞。水提醇沉法提取骨碎补有效成分,以不同浓度骨碎提取液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牙髓细胞。MTT法检测骨碎补各浓度组对人牙髓细胞增殖的作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骨碎补对人牙髓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原代培养的人牙髓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各浓度骨碎补均对体外培养的人牙髓细胞有促增殖作用,其中以100mg.L-1质量浓度组促增殖作用最明显。电镜下实验组人牙髓细胞表面枝状嵴丰富,细胞周围可见细胞外基质;细胞浆内有丰富粗面内质网和游离的核糖体,核内常染色质均匀分散,异染色质少。结论:骨碎补对体外培养的人牙髓细胞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术后壁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最明显:分泌小管明显减少,管腔变小,管腔内微绒毛锐减;这些变化与泌酸度减少一致,表明壁细胞功能处于抑制状态。术后2~3年壁细胞结构虽恢复术前形态,但胃酸度在正常范围内,此时胃粘膜可能已适应新的内稳定环境。研究提示高选迷切不失为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一种可取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清肺口服液含药血清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后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方法制备清肺口服液含药血清,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将培养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p-2)分组,利用电镜观察呼吸道合胞病毒攻击后各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病毒攻击组细胞核增大,核质比增加,核仁凝聚,核膜凹陷成夹层,包涵体形成,线粒体凝聚,粗面内质网扩张,溶酶体增多,核染色质浓缩,细胞外可见病毒颗粒。含药血清感染时给药组细胞核大小基本正常,有的轻度增大,无核仁凝聚,无包涵体形成,粗面内质网形态正常,线粒体基本正常,偶有凝聚现象,细胞间很少找到病毒颗粒。含药血清感染后给药组细胞核增大,核仁凝聚,粗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凝聚,但程度较轻。结论RSV感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后,细胞可出现超微结构的改变,清肺口服液含药血清可以减轻这种改变。感染时给药比感染后给药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杨庆芳  刘辉  田静  李兆翌  蒋小琴  纪倩 《中国药房》2013,(47):4429-4432
目的:研究复方茵柏颗粒对四氯化碳(CCl4)肝损伤模型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等容生理盐水)组、模型(等容生理盐水)组、复方茵柏合剂(8.65 g/kg)组与复方茵柏颗粒高、中、低剂量(8.64、4.32、2.16 g/kg)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3周。末次给药2 h后一次性腹腔注射40%CCl4的玉米油以复制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的含量;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肝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并对大鼠肝组织作病理学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LDH活性显著增强,TBIL、DBIL含量显著增加,MDA含量显著增加,GSH活性显著减弱(P<0.01);与模型组比较,复方茵柏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ALT、AST、LDH活性显著减弱,TBIL、DBIL含量显著减少,MDA含量显著减少,GSH活性显著增强(P<0.01或P<0.05)。正常对照组大鼠肝小叶结构清晰,肝细胞索排列规则,肝细胞结构及形态正常,核大而圆,居中,核膜清晰;模型组大鼠大部分肝细胞明显水肿,气球样变,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肝小叶内中央静脉和汇管区出现弥漫性的炎细胞浸润;而复方茵柏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大部分肝细胞结构完整,排列整齐,肝细胞水肿、气球样变及炎细胞浸润均明显减轻。结论:复方茵柏颗粒对CCl4所致的大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魔芋精粉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14只)、魔芋精粉组(16只),用白酒灌胃的方式建立大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12周后,测定大鼠血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肝组织水平。结果魔芋精粉组中ALT、AST的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大鼠肝组织中丙二醛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魔芋精粉对酒精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柿寄生提取物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阳性组(150 mg·kg-1)、柿寄生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11.67,23.34,46.67 mg·kg-1),灌胃给药8 d后,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腹腔注射265 mg·kg-1对乙酰氨基酚,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眼球取血后常规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水平、肝匀浆生化指标和肝脏病理。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柿寄生提取物中剂量能明显降低AST、ALT活性水平,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表达水平(P<0.05),降低丙二醛活力水平(P<0.05),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微量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水平(P<0.05),改善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论:柿寄生萃取物能明显减轻APAP所致的肝损伤,其机制与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4.
陶玉峰 《中国药房》2012,(19):1747-1748
目的:研究水飞蓟醇提物对CCl4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等容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等容生理盐水)、益肝灵(95.2mg·kg-1)和水飞蓟醇提物高、中、低剂量(200、100、50mg·kg-1)组。皮下注射25%CCl4的植物油溶液(0.2mL·100g-1)以复制肝损伤模型大鼠。测定肝脏指数、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水飞蓟醇提物高、中剂量组肝脏指数显著降低(P<0.01或P<0.05);水飞蓟高、中、低剂量组AST、ALT活性显著减少(P<0.01);水飞蓟高、中、低剂量组SOD活性显著增强,MDA含量显著减少(P<0.01或P<0.05)。结论:水飞蓟醇提物可改善大鼠受损肝脏情况,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肝功能,提高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美洲大蠊提取物(PA-B)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Nrf2/HO-1通路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40% CCl4橄榄油溶液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48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秋水仙碱组、PA-B低剂量组、PA-B中剂量组、PA-B高剂量组,每组8只.治疗第4周末...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珠芽景天具有抗肝损伤作用的活性部位。方法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法对珠芽景天7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段富集,依次洗脱得到珠芽景天的水、50%乙醇、95%乙醇洗脱部位。将120只K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20 mL/kg)、模型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20 mL/kg)、双环醇组(阳性对照组,0.2 g/kg),以及水段高、中、低剂量组(以生药量计分别为16.38,10.92,5.46 g/kg),50%乙醇段高、中、低剂量组(以生药量计分别为10.08,6.72,3.36 g/kg),95%乙醇段高、中、低剂量组(以生药量计分别为2.46,1.64,0.82 g/kg),每组10只,每天1次,灌胃7 d。末次给药2 h后,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玉米油10 mL/kg,其余各组腹腔注射0.1%四氯化碳(CCl4)-玉米油混合液,成模16 h后摘取小鼠眼球取血,分离小鼠肝脏组织。测定不同组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与肝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观察其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活性显著升高,肝组织中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双环醇组和50%乙醇段高、中剂量组小鼠血清中ALT和AST的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合病理学切片观察,50%乙醇段高、中、低剂量组小鼠急性肝损伤均有不同程度减轻。结论珠芽景天70%乙醇提取物的50%乙醇洗脱部位为其具有抗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作用的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17.
番茄红素对急性肝损伤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来  赵春景 《中国药房》2007,18(4):258-260
目的:探讨番茄红素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蒸馏水)、模型组(蒸馏水)及番茄红素低、高剂量组(10、20mg.kg-1),各组预防性给药(或蒸馏水)7d后除正常组外以CCl4制备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24h后测定大鼠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及肝脏指数,以及血清及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活性,并且取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评分。结果:番茄红素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AST、ALT活性及肝脏指数(P<0.05),降低血清和肝组织匀浆中MDA活性(P<0.05),升高SOD活性(P<0.05),减轻肝组织变性、坏死程度,缓解肝组织的病理改变。结论:番茄红素对CCl4所致的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肝细胞凋亡及Caspase-3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为3组:实验对照组(C组,6只)、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18只)、丙泊酚干预组(P组,18只)。各组根据再灌注时间分为1,3,6h三个时相。通过夹闭肠系膜上动脉制作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结束后即刻取肝左叶做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量,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与C组比较,IR组和P组肝组织Caspase-3蛋白含量、AI均增加(P<0.05);与IR组比较,P组Caspase-3蛋白表达减少、AI减少(P<0.05)。结论丙泊酚可以下调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时Cas-pase-3蛋白表达,使肝细胞凋亡减轻,从而对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