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您注意了吗?儿童6岁左右开始换牙时,在前牙替换的同时,最后一颗乳磨牙的后方也萌出一颗新牙,这颗在儿童6岁左右萌出的牙齿叫做“六龄齿”,即第一恒磨牙。六龄齿对于儿童颌面部的生长发育、保持上下牙齿的咬合关系、维持面部的形态都至关重要。但由于六龄齿萌出最早,受口腔中致龋环境影响最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研口区高中毕业生第三磨牙的萌出情况,为口腔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口内直视法,对5969名学生的第三磨牙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第三磨牙萌出率为15.96%,男女萌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下颌第三磨牙萌出数占全部萌出的74.61%。近中方向的萌出牙数占52.70%,垂直、颊舌和其它萌出方向的牙数较少。结论第三磨牙因萌出位置出现阻生的发生率较高,高中生需要防治因第三磨牙阻生引起的冠周炎,避免危害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3.
第一恒磨牙是第一个萌出的恒牙,大约在六岁故又名“六龄牙”,先天缺失甚为少见,现将所遇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龋齿已成为世界性问题,已被WTO列为重点防治的第三位慢性复发性传染性疾病,儿童患病情况尤其受到社会关注,逐渐提高,六龄齿最早萌出的恒牙.儿童及家长不注意保护往往易患龋齿。  相似文献   

5.
上颌骨前部未萌出牙的X线定位范颖峰陈四清黄亚远(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南宁530021)临床上处理上颌前部多生的或阻生的未萌出牙时,需要选择手术进路的方向,未萌出牙的X线定位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手术结果。我们对98例未萌出牙的手术情况及各种定位片进行对...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牙槽植骨术后的唇腭裂患者行正畸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1日-2014年1月30日期间我院的60例唇腭裂患者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根据尖牙萌出状况分为萌出组(30例)和未萌出组(30例)。两组患者均被给予牙槽植骨术后的正畸矫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未萌出组的治疗成功率(96.67%)高于萌出组(50.00%),P <0.01,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牙槽植骨术后的正畸矫治对尖牙未萌出的唇腭裂患者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智齿冠周炎是指下颌第三磨牙在萌出过程中,常因间隙不足、位置不正造成不同程度的阻生而出现萌出困难,由于牙齿的萌出不全,牙冠末能全部暴露于口腔内,在已萌露的牙冠表面常有龈瓣覆盖,未萌露的牙冠周围仍被牙囊所被覆,龈瓣、牙囊与牙冠表面之间的间隙与口腔相同,食物残渣易于嵌入,一旦机体的抵抗力下降,龈袋内寄居的病菌乘机繁殖导致牙冠周围的软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炎症,并可进而发展为间隙感染。  相似文献   

8.
牙齿萌出是牙胚、牙槽骨以及诸多细胞及其分子相互作用的、复杂有序的生理过程。牙齿萌出过程中,任何一环节的改变均可引起牙齿萌出异常,如易位萌出、萌出延迟,甚至不萌出等[1]。但正畸治疗中发生未萌牙萌出道改变还未见有相关报道,本院就诊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上颌尖牙阻生的正畸治疗及相关问题。方法 根据患者的年龄和发育阶段,上颌尖牙的形态,位置以及萌出间隙等情况,对21例上颌尖牙阻生患者采取了不同的矫治方法。结果 拓隙助萌8例,减数助萌7例,开窗牵引3例,封闭牵引1例,拔除关闭间隙2例。结论 应用固定正畸技术,多数阻止上颌尖牙可通过获得足够间隙而自然萌出,或通过牵引导萌恢复正常位置得以保存,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下颌阻生第3 磨牙拔牙断根原因分析及拔牙技巧探讨罗小妹(江西省泰和县人民医院口腔科343700)关键词阻生牙,断根原因,拔牙技巧阻生牙是生长进程中萌出受到阻挡,以致牙冠有一部分或全部未能萌出的牙齿,临床中最多见的阻生齿是下颌第3磨牙。由于不能正常萌出...  相似文献   

11.
儿童第一恒磨牙拔除后第二恒磨牙替代萌出1例附属医院口腔内科葛志华,张少先关键词儿童;恒磨牙患儿8岁,龋坏严重,波及牙髓,修复困难且未萌出。拍片示:牙冠已形成,牙胚位置低于第一恒磨牙牙颈线水平以下。于19ss年8月局麻下拔除,现拔牙后5年,正常萌出至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确定上颌第三磨牙萌出与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轴倾度的关系。方法 研究样本分为两组,第一组的研究对象(n=30)具有完整的正常牙列,包括上颌第三磨牙。第二组的研究对象(n=30)存在上颌左右两侧第三磨牙阻生.在曲面断层片上分别测量上颌第一和第二磨牙与腭平面所成的角度。用U检验对两组测量角度的平均值进行比较.Spearman相关系数估计年龄凶素的影响,用Logistic回归分析第三磨牙的萌出与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的轴倾度、性别和年龄之间的关系。结果 上颌第三磨牙萌出组与未萌出组相比,上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更向近巾倾斜,而且随年龄的增加倾斜度也变大。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第一磨牙的轴倾度是第三磨牙萌出的一个预测因子。结论 第三磨牙萌出与上颌第一、第二磨牙较大的近中倾斜有关。  相似文献   

13.
左上颌多生牙异位萌出引起鼻衄1例王金元孟文慧(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上颌中切牙间多生异位萌出较为多见,但发生在上颌鼻腔萌出实属少见。现将一例报道如下。患者刘某,女性,21岁。自1992年开始左鼻腔反复多次自发性出血,到医院多次就诊均未查明原因,每次出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下颌第二磨牙中邻面龋与第三磨牙萌出方向病因关系。方法 根据临床诊断,通过X片检查进行回顾性观察,统计分析。结果 1721颗牙片中,有655颗牙是以第三磨牙萌出方向不正导致。结论 萌出不正、牙冠周围反复发炎,邻面形成楔状间隙,食物留造成嵌塞,口腔清洁不到位,细菌滋生,破坏牙釉质,继而形成远中邻面龋。  相似文献   

15.
韩延东  王卫平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9):781-781,783
智牙冠周炎是指智牙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其主要发生在18岁~30岁智牙萌出期的青年人和伴有萌出不全阻生智牙的患者。临床上以下颌智牙冠周炎多见。其治疗以智牙冠周龈袋的局部处理为重点,我们临床自制碘甘油明胶海绵用于龈袋内上药,效果较好,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应征入伍青年智齿萌出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lop年4月~IW3年11月,对此间在我县进行身体检查的应征入伍男青年“扣人进行口腔检查智齿前出情况.在封闭式体验站内,对所有参检查人员的方法逐个检查、记录,并将检查结果按18、19、对岁4个年龄组分别统计计算,结果见附表。附表的叨人智齿萌出情况本表所列前出多数为上下颌均有前出现象,但下颌萌出多于上颌萌出。通过上表可以看出,被检人员年龄由厂岁开始,其智齿萌发率占119%,至兀岁年龄组智齿萌出率明显高干问岁组。2讨论智齿,在口腔临床学被称为第三磨牙。我国古代医书曾把青年是否长有智齿做为是否成人的标志。现代医学以…  相似文献   

17.
赵宇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0):894-894
目的探讨智齿萌出与邻牙龋蚀的关系。方法通过门诊病例及大学生查体,对智齿进行拔除,对邻牙龋齿或并发症给予相应治疗,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智齿萌出后邻压龋蚀及相应并发症增多,拔除智齿后邻牙龋及并发症明显减少,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早期诊治。结论智齿萌出与邻牙龋蚀及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18.
星汉 《大家健康》2014,(10):29-29
你是否觉得孩子的乳牙无关紧要,迟早都要换的?因为这个误区,引发了另一个更严重的错误——让孩子失去了“咀嚼能手”。 在口腔科门诊,许多家长发现学龄期孩子的大牙烂了,以为是乳牙,但实际上这有可能是最早萌出的恒牙,即所谓的六龄牙。  相似文献   

19.
梁力  李潇  萧锐  吴静  范晓红 《北京医学》2008,30(7):421-423
目的 对北京市海淀区6~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以下简称六龄齿)萌出情况、患龋率及龋病的病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 采用整群、等比、分层抽样方法,对海淀区城乡64所小学、2880例儿童(6~9岁)的六龄齿进行龋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总患龋率为10.35%(298/2880),女生(12.78%)明显高于男生(7.92%)(χ2=18.341,P<0.01),城乡儿童(8.75%)明显高于农村儿童(13.54%)(χ2=16.89,P<0.01);女生第一恒磨牙萌出率明显高于男生(χ2=165.82,P<0.01).结论 6~9岁儿童恒牙萌出时间与1995年调查结果相比有所滞后,但女生仍较男生为早,建议对六龄齿进行早期防龋治疗,实施窝沟封闭,最佳时期为7~9岁.  相似文献   

20.
第一恒磨牙又称六龄齿,因萌出时间最早,患龋率在牙列中占首位。青少年由于第一恒磨牙龋坏所致的残冠、残根被拔除后所遗留的缺隙,由于种种原因患者不在继续治疗。我们将1992年以来临床所见30例第一恒磨牙拔除后,缺陷自然调整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