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万州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与卫生现状,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为政府进一步实施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保障农村居民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万州区41个乡镇随机抽取14个监测乡(镇),选择74个农村生活饮用水工程点作为监测点,于2013年枯水期(2~3月)、丰水期(7~8月)进行水样的采集、检验、结果分析.结果 万州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共采集水样284份,检验合格102份,合格率35.92%.其中,集中式供水出厂水合格率为41.18%,末梢水合格率为33.82%;分散式供水合格率为0.微生物污染是影响万州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低的最主要原因.结论 应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卫生监管工作,保护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强化饮水的净化、消毒,特别是加强对分散式供水村民的净化消毒技术指导,以提高农村饮水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河南省南阳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状况,为改善农村饮用水卫生安全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230处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进行调查,并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于枯水期和丰水期分别采集并检测其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对监测结果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分析、评价。结果230处工程中,水源类型以地下水为主,占90.87%,检测的920份水样中,水质总合格率为57.72%,枯水期水质好于丰水期,以地下水为水源的水质好于以地表水为水源的水质,对水源水完全处理和仅消毒处理的水质好于经沉淀过滤和未处理的水质,单项指标检测以总大肠茵群和茵落总数合格率较低,分别为69.35%和84.24%,消毒剂余量合格率仅为39.94%。结论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不完善,水质合格率较低,微生物超标和消毒剂余量不足是主要原因,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应加强建设和管理,以保障农村饮水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3.
蒋兆峰  韩方岸 《职业与健康》2011,27(13):1459-1462
目的掌握镇江地区农村饮水的水质卫生状况,为制定饮水安全防护措施,保障群众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不同类型水源的10家农村水厂进行卫生调查,并对出厂水水质进行104项全分析卫生监测与评价。结果镇江地区农村饮水水质卫生合格率为50%,其中以长江为水源的农村水厂合格率为80%,水库为水源的农村水厂合格率为20%。不合格项目为浑浊度、铝、亚氯酸盐、游离余氯或二氧化氯、微生物等指标,不同类型水源的农村水厂出厂水水质总有机碳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饮水卫生与水源水质、生产工艺、企业管理等因素有关。长江为水源的农村水厂水质优于水库为水源的农村水厂,以水库为水源的农村饮水存在卫生安全隐患,建议实行区域供水,以确保饮水的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保障农村饮水卫生安全,及时掌握我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RDWSP)卫生状况。方法工程现场调查与水样检测,水质分析结果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表4评价。结果饮水安全工程水源类型以地表水为主,完全处理不到50%,部分处理中仅消毒的占16%,未处理的占17%;水质合格率枯水期高于丰水期,出厂水高于末梢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0年最高合格率仅为44.27%;主要不合格项目是微生物指标中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结论建成后的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欠规范,有的管理主体不明确,消毒制度执行不彻底,水厂缺乏自检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福建省永定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状况,探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及卫生管理策略.方法 对农村饮水安全供水工程水质连续监测2年,水质检验按GB/T 5750-2006规定进行,结果按GB 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 饮水安全工程水源地面水占66.7%,地下水占33.3%(其中山泉水19.0%);完全处理占11.9%,沉淀过滤占59.5%,未处理28.6%.2年水样总合格率26.8%,地下水合格率(41.1%)高于地面水(19.7%)(X2=17.48,P<0.01);主要超标项目是微生物学指标,水样合格率较低是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无消毒处理导致.结论 永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微生物超标严重,存在传播介水传染病的隐患,建议加强水源保护和饮水消毒工作,加强供水工程监管及日常卫生管理工作,加强水质卫生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安徽省农村饮水水质的卫生状况与动态变化,为制定《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要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卫生学词查、水质采样检验方法。结果被词查701家集中式供水水源监测点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源。2002年最低,占调查总数的12.08%;2003年最高,占35.29%。3年集中式供水合格现状,地下水以二级水为标准总合格率63.47%、三级水为79.80%。地表水以二级水为标准总合格率46.88%、三级水为65.26%。3年集中式供水水质单项指标检测中微生物指标合格率较低,感观指标和理化指标合格率均在90%以上。结论安徽农村集中式供水存在水源污染,水质不合格主要原因为微生物污染。需加强对集中式供水水源防护、水质处理和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7.
南通市农村饮水卫生与水性疾病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南通市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现况,为改善水质,减少水性疾病、保障人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南通农村开展水源类型,水质消毒等调查,对水质进行抽样检测,开展水性疾病调查。结果南通农村有75.80%的人口饮用地下水,输水管道漏水比例高,地表污染严重,大多数井水不进行消毒,饮水中细菌总教,大肠菌群、氨氮,亚硝酸盐氮,耗氧量超标严重。结论南通农村居民饮用水污染严重,加强“三废”处理,改善水源周围卫生环境,增设水质消毒设施,加强输水管网卫生管理,减少水性疾病,是当前南通农村改水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解商丘市农村饮用水卫生现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查找农村饮水水质污染隐患,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减少水污染事件和介水传染病的暴发流行[1]。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水质卫生质量。保障农村居民身体健康。方法于2016年5月至6月商丘市疾控中心与商丘市水利局联合,依据调查方案对全市在2005年到2015年建成的大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卫生现状进行了调查,并采集了每处工程的水源水和出厂水按GB/17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2]和G 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3]进行了常规指标的检测和评价。结果共调查185处供水工程。全部为深井地下水。供水方式全部为沉淀、过滤、消毒,部分有特殊处理(降氟)。其中水源水185份,合格数135份。合格率为72.9%,不合格项目主要为氟化物超标。出厂水185份,合格数18份,合格率为9.72%。不合格项目主要为消毒剂指标(包括余氯和二氧化氯)、氟化物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结论该市大型农村安全供水工程,水源水质基本良好,但是除氟和消毒设备不能正常使用导致除氟和消毒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部分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保障农村人口的饮水卫生安全,及时掌握饮水情况,水质变化动态,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在全省选择有代表性26个监测点开展农村饮用水基本情况调查,并对水厂水源水和出厂水,在丰、枯水期进行采样监测,参照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进行评价。结果水源水综合指标合格率较高的为深井水93.4%和93.9%,水库水为93.3%和94.1%;出厂水为水库水96.8%和97.2%;不同处理水厂的水质为完全处理水厂的水质为96.9%和97.5%。结论以水库水和深井水为水源水合格率较高,完全处理和消毒处理的水厂供给的水质合格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四川省地震灾后集中式饮用水卫生安全情况,及时进行饮用水健康危害因素的预警,保障人群的饮水卫生安全。方法对地震灾区集中式供水工程进行调查,并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枯、丰水期水质进行检测。结果356个工程中,地面水水源工程占62.08%,地下水水源工程占37.92%;332个工程中,水质完全处理的占55.12%,部分处理的占31.92%,未处理的占12.96%;检测的1844份水样中,水样总体合格率为64%,各水期内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无统计学意义;枯水期水质好于丰水期,有统计学意义(X^2=49.8,P〈0.01);地下水为水源的工程出厂水水质好于地面水,有统计学意义(x^2=12.79,P〈0.01),完全处理和仅消毒的工程出厂水水质好于只沉淀过滤和未处理的工程,有统计学意义(X^2处理与沉淀=9.59,X^2处理与未处理=35.11,X^2仅消毒与沉淀=7.94,X^2仅消毒与未处理=25.23,P〈0.01);单项指标检测中,除氯化物、砷和氟化物合格率达100%外,其余指标均有不同程度超标,游离余氯合格率为41.55%,二氧化氯合格率为64.85%,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为71.71%。结论地震灾区集中式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不完善,水质合格率较低,以微生物超标和消毒残留量合格率低为主,应完善地震灾区集中式饮水工程建设,制定长效管理机制,以保障农村饮水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弥勒市2008-2012年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今后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测,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标准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集中式供水水厂合格率为95.0%,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项目水经简易处理的水合格率为55.0%,未处理的水合格率仅为46.3%。结论弥勒市水厂、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存在设计不规范、消毒不规范、水质细菌指标不稳定的问题,有导致肠道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隐患,建议政府应加大农村供水设施建设的投入,科学规划,强化管理,以提高农村饮水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福建永定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状况。方法填写统一的农村饮水安全供水工程基本情况调查表,水质检验按GB/T5750-2006方法,结果按GB5749-2006评价。结果饮水安全工程水源地面水占60.0%,地下水占40.0%(其中山泉水36.7%);沉淀过滤处理占86.7%。细菌学指标合格率较低(超标率36.1%)。结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处理方式以沉淀过滤为主,无消毒设施或不落实。农村改水工程要加强监管及日常卫生管理工作,加强水质卫生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掌握四川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卫生状况,为评价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爱卫办《2011年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技术方案》要求,随机抽取具有代表性的饮水安全工程进行调查,并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枯、丰水期水质进行检测.结果 调查2 993个工程中,小型工程占94.85%;枯水期与丰水期(x2=78.94)、大型工程与小型工程(x2=18.76)、4种不同处理工艺工程(x2=176.21)、消毒设施是否使用的工程(x2=23.36)以及使用不同消毒制剂消毒的工程(x2=18.65)出厂水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类指标出厂水合格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毒理指标(98.96%)、一般化学指标(90.75%)、感官指标(82.79%)、微生物指标(52.72%)、消毒指标(41.29%).结论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小型工程为主,经完全处理、按要求使用消毒设施和用二氧化氯消毒的工程出厂水水质合格率高,影响出厂水水质不合格的指标主要是微生物指标和消毒指标,应加大大型工程建设,提高供水设施建设质量,加强卫生设施使用管理及推广二氧化氯消毒,以保障农村饮水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卫生学评价和水质卫生监测工作,探索建立水性疾病评估、预测体系。方法 2010年对定西市7县区的农村饮水安全饮水工程水水质进行了调查监测,通过查阅资料、现场查看与调查、电话核实补充等方式,填写国家制定的统一调查表。监测内容:一是供水工程基本情况,二是水样的采集与监测,有关指标20项。结果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地面水水源占55.56%,地下水为水源的工程比例44.45%。工程设计采用地下水直供方式的比例较大,设计采用完全处理的工程比例较小,部分处理的工程比例较大。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质总体合格率为50%。结论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合格率很低,水质卫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建议高度重视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宾川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对宾川县内建成的10个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点枯水期与丰水期的水源水、未梢水进行采样检测。结果枯水期综合合格率为45%,丰水期综合合格率为15%,枯水期合格率明显高于丰水期(χ2=4.29,P﹤0.05),不合格指标主要是浑浊度、肉眼可见物、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且多数安全饮水工程点未进行饮用水消毒。结论影响宾川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生活饮用水水质的主要因素是浑浊度、肉眼可见物和微生物指标;安全饮水工程点无人管理和饮水无消毒设施;存在介水传染病、地方病及人畜共患病发生与流行的隐患和风险。  相似文献   

16.
农村水质监测及饮水安全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开展农村水质监测及饮水安全工程调查,了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状况.方法 以水利部门提供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资料为依据,对浙江省44个县(市、区)的725处农村饮用水供水工程开展水质卫生监测.结果 浙江省农村饮水工程饮用水总合格率为52.93%,消毒合格率为34.51%;在丰水期出厂水不合格指标中,微生物指标占68.94%,感官和化学指标占29.43%,毒理学指标占1.62%.结论 浙江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是饮水安全问题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各有关部门重视下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掌握青岛市农村居民饮水现状,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对2010-2012年对全市涉农区市集中式供水工程进行水源类型、水处理方式等基础信息调查和水质采样检测。结果全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普及率达100%;2010-2012年农村饮用水平均合格率大约为43.44%。结论从2010-2013年水质结果分析,微生物指标是影响水质合格主要指标,原因是多数农村供水工程无相应的消毒设施,部分配备消毒设施的工程消毒不规范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陈喆霄 《职业与健康》2013,(24):3245-3248
目的了解宝鸡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及存在问题,提出改善农村饮用水卫生质量的策略与措施。方法对宝鸡市10个县区农村生活饮用水进行调查,并对抽取的225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水质监测评价。结果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和分散式供水人口分别占85.11%和14.89%;集中式供水点1265处,分散式供水点273处;采集枯水期、丰水期出厂水及末梢水共900份水样进行检测,总合格率为72.33%,枯水期水质合格率为78.22%,丰水期水质合格率为66.4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地表水合格率为49.32%,地下水合格率为76,8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水净化处理情况,完全处理水质合格率为80.43%,未全处理水质合格率为71.4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宝鸡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防护较差,微生物污染较重,要增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投入,配备水净化消毒设施,加强水源保护,加强供水管理和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质量,确保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进一步了解济南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和农民饮水安全状况,发现改水地区供水、管水及用水环节存在的问题,以便提出针对性措施和建议,为监管和实施部门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对济南市中央补助地方农村改水改厕项目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进行卫生学调查与水质分析。[结果]调查饮水安全工程104个。其中,解决缺水问题的占94.23%,水源均为地下水(深井水占81.73%),88.46%未消毒处理即供使用。检测水样416份,19项指标全部合格的占31.97%。合格率,长清区为8.33%,平阴县为44.05%,章丘市为82.61%,商河县为8.33%(P〈0.01);枯水期为36.06%,丰水期为27.88%(P〉0.05);出厂水为34.13%,末梢水为29.81%(P〉0.05)。全部水样中,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全部合格的占91.11%,毒理学指标全部合格的占90.87%,微生物指标全部合格的占38.46%。[结论]济南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合格率较低,主要是受微生物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云南农村中小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现状,为加强监督管理,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2017年对云南129个县451所农村中小学饮水供水工程基本信息进行调查, 同时采集饮水工程水样对水质进行至少31项指标的检测和分析,并通过国家农村饮水卫生监测网络上报。结果 云南省农村中小学校供水工程总合格率为57.7%;合格率最低的是微生物指标,尤其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仅64.8%;丰水期合格率高于枯水期;经过处理的合格率高于未处理的;有卫生许可证的合格率高于无卫生许可证的;日供水规模大于500m3合格率高于日供水规模小于500m3的;经消毒且消毒剂余量合格的合格率高于经消毒但消毒剂余量不合格及未消毒的。结论 云南农村中小学饮水最主要的问题是微生物指标超标,有潜在肠道传染病爆发流行的可能,应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完善水质净化工艺,强化监管,加强卫生宣教,保障农村学校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