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光藤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 :研究中药通光藤Marsdenia tenacissima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溶剂提取和硅胶、SephadexLH-20等色谱方法对云南昆明产通光藤的醋酸乙酯可溶部位进行分离纯化 ,通过化学和光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 :共分离得到 8个化合物 ,已鉴定出其中 5个化合物 :大叶牛奶菜苷丁 (Ⅰ) ,大叶牛奶菜苷乙 (Ⅱ) ,牛奶菜醇 (Ⅲ) ,二氢牛奶菜醇 (Ⅳ) ,喙柱牛奶菜苷乙 (Ⅴ)。结论 :这 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通光藤的醋酸乙酯可溶部位含有较多的甾体酯苷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王菊英  阮金兰 《中草药》1996,27(A09):41-42
又从萝摩科植物大叶牛奶菜Marsdenia koi Tsiang的地上部分分得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牛奶菜醇,二氢牛奶菜醇。  相似文献   

3.
大叶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陈萍  孙静芸  谢年庚  施荫玉 《中草药》1995,26(8):397-399
从大叶菜Selaginelladoederleinii中首次分得5个化合物,经光谱分析、化学反应、熔点和与文献对照等方法分别鉴定为大叶菜酸(doederleinicacid,Ⅰ),芹菜甙元(apigenin,Ⅱ),异茴芹素(isopimpinellin,Ⅲ)、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Ⅳ)、硬脂酸(stearicacid,Ⅴ)。其中大叶菜酸为首次发现的新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4.
丝瓜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从丝瓜中分离到4个结晶,经化学与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丝瓜皂甙C,丝瓜皂甙H,α-菠甾醇及Δ7,22,25豆甾三烯醇的混合物,α-菠甾醇甙及Δ7,22,25豆甾三烯醇葡萄糖甙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5.
人参叶中微量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人参叶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IR,MS,H-NMR,13C-NMR及化学方法等分别鉴定为20(R)原人参三醇,胡萝卜甙,人参皂甙-F2,人参皂甙-F3和珠子参甙-F4。其中珠子参甙-F4为自本种植物首次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川东獐牙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川东獐牙菜的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UV,IR,1H-NMR,13C-NMR,MS等光谱分析方法。结果 鉴定4个化合物,分别为苦龙胆酯苷(amarogentin,Ⅰ)、雏菊叶龙胆苷(swertianolin,Ⅱ)、去甲基雏菊叶龙胆酮(demethylbellidifolin,Ⅲ)和雏菊叶龙胆酮(bellidifolin,Ⅳ)。结论 Ⅱ,Ⅲ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首次利用2D-NMR实验技术对amarogentin的波谱数据进行了系统归属。  相似文献   

7.
星宿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星宿菜95%乙醇提取物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分离化学成分,根据NMR数据和参考相关文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24-烯-环阿尔廷酮(1),24-乙基-Δ7,22-胆甾二烯-3-酮(2),正三十五烷醇(3),β-豆甾醇(4),24-乙基-Δ7,22-胆甾二烯-3β-醇(5),棕榈酸(6),异鼠李黄素(7),山柰酚(8)和槲皮素(9)。结论: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化合物1,2,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8.
尾叶香茶菜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张宁  李春 《中药材》1998,21(7):347-349
从尾叶香茶菜(Rabdosia excisa)的茎叶中分离得到四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及光谱分析鉴定为Kamebakaurin、乌索酸、胡萝卜甙和甘草甙。甘草甙为首次从香茶菜属植物中获得,其~(13)C-NMR数据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叶香茶菜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大叶香茶菜叶的乙酸乙酯部分分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Rabdophyllin H(Ⅰ),Lushanrubescensins F(Ⅱ),Maoyecrystal J(Ⅲ),Taibaijaponicain A(Ⅳ),Rabdosinate(Ⅴ),胡萝卜甙(Ⅵ)。结论:化合物Ⅱ~Ⅳ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0.
双边栝楼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从双边栝楼果皮中分离出9种化合物,鉴定为棕榈酸、木蜡酸、蟥酸、蒙坦尼酸、蜂蜜酸、L-(-)-α-棕榈酸甘油酯,Δ7-豆甾烯醇,Δ7-豆甾烯酮-3和Δ7-豆甾烯醇-3-β-D-葡萄吡喃糖甙,其中前8个成分系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11.
抱茎苦荬菜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苦荬菜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条件。方法:以苦荬菜叶片为外植体,应用正交设计方法,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培养基进行优化筛选。结果:最佳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4-D 1.5 mg.L-1+6-BA1.5 mg.L-1+NAA1.0 mg.L-1+IBA1.5 mg.L-1+KT1.5 mg.L-1,最佳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2,4-D 0.2 mg.L-1+6-BA0.5 mg.L-1+NAA 0.5 mg.L-1+IBA 0.5 mg.L-1+KT0.5 mg.L-1,不定芽经附加IBA0.1 mg.L-1的1/4 MS培养基生根后移栽成活,获得再生植株。结论:建立了一套有效的苦荬菜组织培养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12.
大孔树脂纯化盾叶薯蓣总皂苷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盾叶薯蓣总皂苷的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工艺,为盾叶薯蓣总皂苷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B-8树脂对盾叶薯蓣总皂苷进行吸附纯化,以总皂苷的收率、质量分数为考察指标综合评价。结果:优选纯化工艺为,上样液的浓度为0.5g·mL-1,吸附流速2BV·h-1,树脂径高比1∶8;洗脱剂为80%乙醇,用量6BV,洗脱流速3BV·h-1。结论:盾叶薯蓣提取物通过AB-8树脂柱,水洗脱后以80%乙醇洗脱盾叶薯蓣总皂苷部位,可使总皂苷的收率和质量分数达到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3.
建立以4种离子液体为萃取剂,结合超声辅助萃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定茜草中茜草素与大叶茜草素素含量的方法。采用Purospher star RP-C18柱(4.6 mm×250 mm, 5 μm),以B为甲醇、C为0.4%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85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为室温。结果显示,茜草素和大叶茜草素的最佳萃取条件均为0.6 moL·L-1的[HMIM]PF6甲醇溶液作为萃取剂,1∶80(g·mL-1) 作为最佳固液比;茜草素进样量在0.01~0.04 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12%;大叶茜草素进样量在0.41~1.35 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10%。该实验采取环境友好型试剂作为萃取剂,提高了萃取效率,避免了有机溶剂对环境的污染,减少了对人体的伤害,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对中药活性成分提取研究方法的创新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龙胆科 Gentianaceae 獐牙菜属植物狭叶獐牙菜Swertia angustifolia Buch.-Ham 9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采用各种柱色谱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4个化合物,包括4个 NFDE8 酮及其苷,7个芳香类,1个木质素和2个其他类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1H-NMR,13C-NMR,MS) 和文献对照分别鉴定为1,8-二羟基-3,7-二甲氧基 NFDE8 酮(1,8-dihydroxy-3,7-dimethoxyxanthone, 1),1,8-二羟基-3,5,7-三甲氧基 NFDE8 酮(1,8-dihydroxy-3,5,7-trimethoxyxanthone, 2),7-羟基-3,8-二甲氧基- NFDE8 酮-1-O-β-D-吡喃葡萄糖苷(7-hydroxy-3,8-dimethoxyxanthone-1-O-β-D- glucopyranoside, 3),8-O-[β-D-吡喃木糖-(1-6)-β-D-吡喃葡萄糖]-1,7-二羟基-3-甲氧基 NFDE8 酮(8-O-[β-D-xyl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yl]-1,7-dihydroxy-3-methoxyxanthone, 4),(+)-丁香脂素((+)-syringaresinol, 5),阿魏酸(ferulic acid, 6),松柏醛(trans-coniferyl aldehyde, 7),芥子醛(sinapaldehyde, 8),松柏醇(trans-coniferyl alcohol, 9),3,4-二羟基苯甲酸(3,4-dihydroxybenzoic acid, 10),邻羟基苯甲酸(2-hydroxybenzoic acid, 11),间苯二甲酸(isophthalic acid, 12),2-糠酸(2-furoic acid, 13),2-甲基-4(3H)-喹唑酮(2-methyl-4(3H)-quinazolinone, 14)。其中化合物 2~14 为首次从狭叶獐牙菜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优选楮叶总黄酮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 方法: 以楮叶总黄酮为指标,通过大孔树脂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试验筛选树脂型号,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上样液质量浓度、洗脱剂用量、洗脱流速等因素对纯化工艺的影响。 结果: HPD450型大孔树脂分离效果最好,其最佳工艺参数为上样液质量浓度4.4 g·L-1,径高比1∶8,上样量6 BV,吸附速度1 BV·h-1,加5 BV水洗除杂,用50%乙醇8 BV以1 BV·h-1的速度洗脱。总黄酮纯度由精制前的30.65%提高至75.75%,总黄酮保留率达79.89%,除杂率达64.88%。 结论: HPD450型大孔树脂纯化楮叶总黄酮的效果良好,且工艺合理稳定,可推广于工业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建立不同产地盾叶薯蓣药材中甾体总皂苷成分HPLC-ELSD指纹图谱的方法.采用Welchrom C18(4.6 mm ×250 mm,5 μm)色谱柱,乙腈(A)-水(B) 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室温;体积流速1.0 mL·min-1;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条件:漂移管温度90.0℃,载气(N2)流速2.8 L·min-1;进样体积10 μL.通过检测10个批次盾叶薯蓣药材,首次建立了盾叶薯蓣甾体总皂苷成分HPLC-ELSD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确定了25共有峰,并利用对照品对照法对其中的10个共有峰进行了成分指认.以共有模式对10批药材进行相似度评价,其相似度全部大于0.80.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全面评价和控制盾叶薯蓣药材的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大籽獐牙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升逵  普杰  陈永对  李尚秀  祝永仙  李干鹏 《中草药》2013,44(18):2493-2497
目的 研究大籽獐牙菜Swertia macrosperma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半叶枯斑法进行抗烟草花叶病毒(TMV)活性实验。结果 从大籽獐牙菜全草甲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9, 10-二羟基獐牙菜苷(1)、3′-O-(3-羟基苯甲酸酯) 獐牙菜苷(2)、芒果苷(3)、2, 6, 8-三羟基口山酮-1-O-β-葡萄糖苷(4)、1, 2, 3, 4-四氢-1, 6, 8三羟基口山酮-4-O-葡萄糖苷(5)、1, 2, 3, 4-四氢-1, 4, 6, 8-四羟基口山酮(6)、顺-4, 4′-二羟基二苯基乙烯(7)、反-4, 4′-二羟基二苯基乙烯(8)。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大籽獐牙菜苷A,其具有微弱的抗TMV活性,其中化合物278为首次从獐牙菜属植物中分到。  相似文献   

18.
川赤芍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川赤芍(Paeonia veitchi Lynch)根中分离出β-谷甾醇,谷甾醇-α-葡萄糖甙,芍药甙,氧芍药甙和蔗糖。其中β-谷甾醇-α-葡萄糖甙和蔗糖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脂溶性部位经GC-MS联用仪分析,鉴定出7种化合物:十九碳烷,棕榈酸乙酯,棕榈酸,顺Δ9.12十八碳二烯酸,二十四碳烷,二十五碳烷和二十六碳烷。  相似文献   

19.
藏药十味诃子丸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建立藏药十味诃子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没食子酸的含量。结果:通过显微可鉴别出红花和诃子;TLC法可鉴别出诃子、红花、山矾叶、紫草茸、獐牙菜和藏茜草及其活性成分的特征斑点;羟基红花黄色素A回归方程为Y=2.526 3×106X-1.1957×104r=0.999 7)线性范围0.013 6~0.271 7 μg;没食子酸方程Y=3.052 9×106X-9.392×103r=0.999 7),线性范围0.157 9~0.947 5 μ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99.1%;RSD分别为2.2%,1.6%(n=6)。结论:建立的方法可全面控制十味诃子丸的质量,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准确,可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醉鱼草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测定风轮菜属植物中醉鱼草甙的含量。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风轮菜属的几种原植物、风轮菜活性部位研究过程中呈现药理活性的几部分粗膏及断血流片进行醉鱼草甙的含量测定。色谱柱为Hi-TechC18柱(250mm×4.6mm),甲醇-水(70∶30)作流动相,检测波长在210nm。结果:不同样品所含醉鱼草甙的量有差异。平均回收率为101.3%,RSD为1.73%。结论:首次建立了醉鱼草甙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