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上腺肿块CT表现,初步评价CT在其良恶性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97例患者肾上腺肿块进行CT检查,同时行手术病理或活体病理检查.结果:CT对肿块的检出率为100%,定位精确,可对大多数肿块作出定性诊断.可以明确肿块与邻近组织结构的关系.结论: 肾上腺肿块病理结构是其CT表现的基础,CT对肾上腺肿块的定位、定性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68例患者资料.结果 良性肿块52例、恶性肿块16例.良性肿块组的最大血流峰值(Vmax)、阻力指数(RI)显著低于恶性肿块组,而良性肿块组的最小血流峰值(Vmin)显著高于恶性肿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FI对乳腺良恶性肿块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有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锋润  黄建 《河北医药》2006,28(7):579-580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CDFI)超声显像(高频彩超)在乳腺肿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在我院住院治疗乳腺肿块女性患者98例,共118个肿块进行高频彩超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频彩超检查的98例乳腺肿块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6.7%,特异性92.3%,敏感性80.4%.结论高频彩超在乳腺肿块的检查中,能直接或间接显示病变的结构,并能鉴别肿块的良恶性,是诊断乳腺肿块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块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患者79例临床资料,79例乳腺肿块中恶性47例,良性32例.结果:肿块的超声检出率100%.良、恶性肿块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7%(30/32)和91.4%(43/47).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二维超声的应用为乳腺疾病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但对部分良恶性肿块的鉴别尚存在一定困难.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分析乳腺肿块的血流信号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提高了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能力.本文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乳腺肿块,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丽华  赵刚  郭卫东  焦雷洪  师朝岭  安洋  王燕 《河北医药》2012,34(11):1635-1636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及三维成像技术对乳腺肿块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45例患者59个乳腺肿块在常规超声基础上增加弹性成像及三维成像技术,观察肿块声像学特征,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病理结果:良性肿块35个,恶性肿块24个;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符合率86.4%,误诊率13.6%;结合三维成像技术符合率91.5%,误诊率8.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结合三维成像技术综合评价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可以明显提高超声影像技术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江志文 《江西医药》2012,47(12):1099-1101
目的 探讨红外线乳腺诊断仪联合高频二维及能量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66例各类乳腺肿块,应用高频超声及红外线乳腺诊断仪分别进行检查,及联合两者进行检查,并分析对比良恶性肿块的声像图表现及血流特征资料.结果 通过与术后病理诊断对比,单独超声对良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73.7%,恶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71.4%;单独红外线乳腺诊断仪对良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71.4%,恶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67.9%,而红外线乳腺诊断仪联合高频二维超声对良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94.7%,恶性肿块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6.4%.结论 高频二维超声及红外线乳腺诊断仪对各类乳腺肿块有较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而联合应用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8.
王亚  李季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7):1004-1005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快速准确地鉴别乳腺肿块性质的效果.方法:对610例乳腺肿块患者通过询问病史、触摸肿块、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综合分析,作出诊断.结果: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块恶性病变的准确率达96%;良性病变的准确率达97.6%.结论:综合分析能提高乳腺肿块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曾敏  胡茂能  含笑  李华 《安徽医药》2014,18(3):471-474
目的 探讨在乳腺钼靶摄影中,选择性拍摄切线位对乳腺肿块检出率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触及乳腺肿块,但常规位置:头尾位(cranio-caudal,CC)+内外侧斜位(medial lateral oblique,MLO)显示欠佳者共计44例,均补充拍摄肿块切线位(tangential,TAN)片.统计联合摄影与常规体位摄影对肿块的检出情况,对加拍切线位片前后的肿块检出率做对比研究,并将两种方法检出的肿块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常规位的肿块检出率为68.18%,加拍切线位后的肿块检出率为90.9%(P<0.05),有统计学差异.两种方法对良性病灶检出的差异明显(P<0.05),而对恶性病变检出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对于临床触及乳腺肿块,但常规位置显示欠佳者,加拍切线位片,可提高肿块的检出率,为诊断及定位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研究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对卵巢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卵巢肿块患者67例,共73个包块,分别进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超声造影对卵巢肿块的诊断符合率94.03%,常规超声的诊断符合率86.57%.超声造影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灵敏度94.2%,特异度92.0%,阳性预测值85.8%,阴性预测值94.4%.结论 卵巢肿块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表现与患者的肿块性质有关.超声造影能客观反映卵巢肿块的血流灌注,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3例乳腺肿块患者,其中良性68例,恶性115例.对两组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比观察肿块内部血流,频谱多普勒检测血流参数阻力指数(RI值).结果 良性组与恶性组在肿块形态、边界、后方衰减、纵横比、有无微钙化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块血流RI >0.7.38例恶性肿块伴同侧腋下淋巴结转移性肿大,9例良性肿块同侧腋下淋巴结为反应性增生.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有效鉴别良恶性乳腺肿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技术在腹股沟肿块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于我院使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技术诊断腹股沟肿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临床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技术在腹股沟肿块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结果 120例患者经过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技术诊断之后,发现患有实质性肿块以及囊实混合性肿块患者86例,囊性肿块患者34例。所有患者经手术证实,术前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技术诊断均与实测相吻合。结论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技术在腹股沟肿块诊断中操作简单易行,不会对患者造成痛苦,而且能够对患者体内的肿块进行多切面、多方位的观察,能够得到更加确切的肿块信息以及诊断结果,准确诊断出患者腹股沟肿块的大小、分型以及位置,为患者进行手术提供科学的根据,提高患者手术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高频超声诊断腋下肿块的声像图特征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42例腋下肿块进行检查,结合手术或穿刺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恶性肿块26例,包括淋巴结转移癌19例,淋巴瘤5例,横纹肌肉瘤1例,鳞状细胞癌1例;良性肿块16例,包括副乳腺6例,慢性淋巴结增生5例,淋巴结核3例,淋巴管囊肿和皮脂腺囊肿各1例.结论 高频超声对腋下肿块的检查有临床实用价值,可作为腋下肿块的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例1,26岁.发现右睾丸有一蚕豆大小肿块并逐渐增大4月余.拟“右附睾头部肿块”于1989年9月收住.查体见右附睾头部可触及约3×2cm大小肿块一个,质硬,表面光滑,有触痛.睾丸,精索和输精管未检出异常.胸透:二肺未见异常,尿常规化验正常.否认有结核和睾丸炎以及阴囊外伤史.术中发现在附睾头部和精索之间有2个直径约1cm的肿块凸出于右睾丸近附睾头部处,黄白色,质硬,有包膜,表面光滑.睾丸其它部位未见异常,附睾和输精管未见异常.肿块与周围组织粘连,分离过程中包膜破裂流出黄白色干酪样脓液,切除肿块送病检.病理报告:右睾丸结核.例2,67岁.无意中发现左睾丸有肿块并逐渐  相似文献   

15.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装置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系统在乳腺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31例共377枚肿块采用B超"十字交叉法"引导下麦默通微创切除术,12例行肿块活检术,术后3个月体检、B超评价其疗效.结果 131例共377枚直径4~42mm肿块均在超声引导下完整切除.每枚肿块平均旋切13次,用时9min;术中出血极少,仅2例出血达150ml.术后局部青紫15例,均为双乳多发性肿块,术后2个月完全消退.术后残留肿块4例(3.1%),2个月后再次麦默通旋切术切除.12例活检,10例为乳腺癌,2例乳腺炎症疾病.术后仅留3mm的红点.结论 B超"十字交叉法"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能准确、微创切除乳腺肿块,对乳腺可疑肿块活检能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周海燕  李亮  陆启芳 《安徽医药》2013,(12):2066-2067
目的 探讨超声在乳腺导管内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乳腺导管内肿块病例,分析乳腺导管内癌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出现钙化灶,侵出导管,后方回声衰减,充填于导管内,累及较远导管,混合性肿块此6种声像图特征的肿块高度提示导管内乳头状癌.结论 乳腺导管内癌声像图具有特征性表现,该特征在乳腺导管内肿块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方法:应用高分辨率超声对351例乳腺肿块患者的双侧乳腺及双侧淋巴结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检测出乳腺肿块351例.其中乳腺癌46例,纤维腺瘤72例,乳腺增生202例,炎性肿块31例,良性肿块与乳腺癌之间的vmax与RI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刘建波  叶青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9):1398-1398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超对136例乳腺肿块进行检查并诊断.结果:136例患者中,乳腺纤维腺瘤82例,乳腺囊肿33例,乳腺癌21例,超声诊断符合率89.4%.结论:高频彩超对乳腺肿块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可作为乳腺肿块的首选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乳腺肿块与病理对照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16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并与手术病理检查对照,分析各类乳腺肿块的声像改变与病理诊断符合率.结果:116例患者共116个乳腺肿块,经病理证实良性肿块98例,恶性肿块18例,与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0%和66.7%.结论:常规二维超声检查乳腺疾病,对病变的原因、声像图特征、性质均有直观显示,是一种可靠的诊断论据,对临床治疗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30岁,因右眉弓无痛性肿块1月,进行性长大1周入院.一月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右眉弓一肿块约黄豆大、活动.近一周来,肿块增大明显.查体:右眉弓中份皮下扪及1.5×1.5×1.0cm之肿块,质中、活动,表面光滑、界清,与皮肤无粘连,无压痛.耳前及颈部淋巴结未扪及.于1993年8月4日在局麻下行右眉弓包块切除术.术中见肿块位于皮下,有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