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淋巴管造影及淋巴闪烁造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Omnipaque脊髓造影与椎间盘造影不良反应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非离子性水溶性造影剂在脊髓造影中已广泛应用。Omnipaque是继Amnipaque之后又一新型造影剂。文献报道成像良好,不良反应轻[1~3]。脊髓造影后体位是否影响不良反应?脊髓造影和椎间盘造影不良反应的对比国内文献中尚未见报道。本文对比分析了Om-nipaque脊髓造影和椎间盘造影的不良反应。 材料与方法 1 病例选择:临床疑诊为腰椎间盘突出,计划进行手术治疗,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和确定突出之间隙行脊髓造影95例,其中72例脊髓造影10天后再行椎间盘造影。造影前常规行碘过敏试验。 2 一般资料:共95例,男51例,女44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0岁…  相似文献   

3.
结肠双重造影同步排粪造影4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同步排粪造影的可行性。方法:自近两年需做钡灌肠检查加排粪造影检查的108人次中随机抽取42人实施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同步排粪造影,并就各项指标进行对比检验。结果:108例中男22例,女86例;年龄2-73(平均42.93)岁。同步造影42例中男10例,女32例。分别检测组和同步造影组的七种常见疾病的阳性率分别为:直肠前突60.61%和61.90%;直肠黏膜税垂72.73%和64.28%;直肠黏膜套迭46.97和35.71%;耻骨直肠肌综合征,27.28%和37.10%;乙状结肠内疝18.18%和16.67%;盆底下降22.73%和21.40%;骶直分离12.12%和7.14%;小肠疝:0和9%;小肠下垂:0和7%。结论: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同步排粪造影与排粪造影比较排粪障碍病变的显示率大致相同。前者的优点是一次检查可了解结肠病变和排粪障碍病变。  相似文献   

4.
肝血管声学造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血管声学造影吕明德,梁力建当前普及的影象学检查大大提高了肝肿瘤的诊断水平,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1)对微小病变的检出仍不满意,B超、CT和血管造影对2cm以下的肝癌诊断率为75%,对1cm以下者则分别只有39%、44%和57% ̄[1]。(...  相似文献   

5.
椎间盘造影与脊髓造影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椎间盘造影与脊髓造影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对比分析方国华,欧阳甲自Lindbloml1948年首次报道椎间盘造影的临床应用以来,对其诊断价值仍有争论。有些国外学者比较推崇这种方法,认为它是一种较为可靠的椎间盘病理诊断方法。国内50~60年代有几位作者进...  相似文献   

6.
自1948年Lindblom描述了椎间盘造影以来,关于它的临床使用价值一直存在着争议。有些作者认为它是一种椎间盘病理可靠的诊断方法[1~7],另有一些作者则认为它是一种不可靠的、过时的方法,应该被抛弃[47,49~52]。近十年来,椎间盘造影后行CT扫描即CT椎间盘造影国外应用较多[26~31],尤其在脊椎造影、CT或核磁共振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例更有其独特的价值。现就CT椎间盘造影的方法、内容、指征和诊断作一综述。 椎间盘造影 Collis[1]总结了1014例椎间盘造影,手术证实的突出中,93%由此方法做出诊断。其诊断或者由图象,或者由疼痛再现,或者由二者…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术中胆道造影的简便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于2000年1月至2003年3月间应用一种简便的方法行腹腔镜术中胆道造影,总共83例。除了2例胆囊管闭塞外,其余81例均插管造影成功。平均插管造影时间仪8min,操作简便,插管成功率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脾门静脉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门静脉造影的临床应用河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450052)许培钦,卢秀波脾门静脉造影术,即经皮脾穿刺门静脉造影术(PercutanousTranssplenicPortovenography,PTPV)。早在1951年,Boulviu等曾穿刺...  相似文献   

9.
2003年11月~2004年8月,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50例,术中应用自制造影器械及碘造影剂,灌注法经胆囊行胆道造影(laparoscopic intraoperative cholangiography,LIOC)。全部造影成功,发现术前未检出胆总管结石1例,行腹腔镜胆道取石、引流,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的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胰管无创性检查———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RCP)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两者在胆胰疾病诊断中的敏感性文献报道结论不一〔1,2〕。本文就一组胆胰腺疾病病人的ERCP、MRCP结果 ,结合手术或病理情况作一分析 ,旨在客观评价两者的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 :83例胆胰腺疾病的住院病人 ,男 4 6例 ,女 3 7例 ,平均 5 1岁 ,其中上腹部疼痛、发热 4 8例 ,黄疸3 9例。所有病人入院后均先行MRCP ,间隔 6d左右行ERCP及相关治疗 ,分别由放射科医师和内镜室医师进行操作 ,最后诊断依据外科手术或 (和 )病理作出。2 .结果 :…  相似文献   

11.
12.
13.
术中胆道造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亮芳 《普外临床》1991,6(5):280-281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正常心脏血管造影与心肌微血管灌注区域之间的关系。方法:24例血管造影正常者,同时行左右冠脉声学造影,取左室短轴切面也头肌水平观察心肌回声增强的心肌节段数,评价左右冠脉心肌灌注区域的范围。结果:1、2、3、4、8、9节段心肌100%由左冠脉供血,6段100%由右冠脉供血,而5、7、10段心肌的供血血管有变异,下壁91.7%由右冠脉供血,而室间隔中部62.5%的血供源于左冠脉。结论:心肌表面  相似文献   

16.
刘辉 《护理学杂志》1992,7(5):193-194
经股动脉穿刺插管的全脑血管造影术是替代经颈动脉穿刺行脑血管造影的新技术。本文总结了90例经股动脉插管行全脑造影的护理体会。认为行全脑血管造影的病人术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备齐造影器械及有关药物:术中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神志变化及药物反应情况;术后穿刺局部压迫止血、观察足背动脉搏动及有无血栓形成。并提出了术中、术后各种反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水冲洗”再造影法在术中胆道造影中的应用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维林  赵翰林 《消化外科》2004,3(4):294-295,300
胆道手术应用造影较为普遍,而造影中采用盐水冲洗胆道,再一次注入造影剂的过程,对影像诊断细节增加了敏感范围,是提高影像诊断正确率及影像诊断质量与影像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依据排粪造影及钡剂灌肠大肠造影检查,将便秘分为弛缓型、痉挛型及混合型。192例中,男55例,女137例;年龄19~72岁,平均43.3岁;病程1个月至27年,弛缓型便秘134例,痉挛型便秘14例,混合型便秘44例。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调整心理状态,进富含纤维素的饮食,  相似文献   

20.
术中胆道造影的应用和价值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外科(201805)张庆宝胆道影像为胆道疾患的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已被外科临床医生普遍接受,但术中胆道造影在基层医院尚未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1992年以来的78例疑肝外胆道梗阻、有总胆管探查指征的手术患者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