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式应用于复杂性肛瘘手术及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120例复杂性肛瘘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麻醉方式分别采用局部麻醉、骶管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比较3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的镇痛效果。结果骶管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术中镇痛效果显著好于局部麻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硬联合麻醉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好于股部麻醉和骶管麻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麻醉不适用于复杂性肛瘘手术及术后镇痛,骶管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的术中镇痛效果显著,且腰硬联合麻醉具有术后镇痛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开胸手术血流动力学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胸手术麻醉通常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存在着全麻药物用药量大、术后苏醒期延长、术后疼痛较重、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缺点,即使术后应用静脉镇痛也存在镇痛效果波动性大、呼吸抑制、排痰困难等问题,均可能造成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特别是对于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患者潜在着更大危险。自2002年以来,我科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术后实施硬膜外镇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异丙酚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效果。方法:用异丙酚麻醉镇痛行人工流产术22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采用利多卡因宫颈局麻行人工流产术2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术中出血量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等。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异丙酚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效果显著,操作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后应用自控镇痛对产妇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比较麻醉前心理干预同时应用术后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80例需要剖宫产孕妇分成三组,分别采取术前心理干预治疗同时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术后应用自控镇痛、与对照组比较,观察术后镇痛效果.结果麻醉前接受心理干预治疗结合术后自控镇痛手段的镇痛效果优于仅仅单一使用术后自控镇痛手段治疗的镇痛效果,使用术后自控镇痛治疗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不使用术后自控镇痛治疗手段的对照组.结论综合使用麻醉前心理干预治疗和剖宫产术后采用自控镇痛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地为剖宫产产妇解决疼痛问题,提高患者对麻醉术后镇痛的满意度,促进产妇的心理及身体恢复,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不同麻醉方法和术后镇痛对中老年手术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C反应蛋白(CRP)及其补体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中老年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实验组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和术后硬膜外镇痛,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和药物性镇痛。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开始后3h及术后镇痛3h检测两组血清cTnI、CRP及补体含量水平。结果两组血清cTnⅠ、CRP在麻醉后3h和术后镇痛3h有统计学差异。补体C3、C4在术后镇痛3h时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不同麻醉方法和术后镇痛对中老年手术患者cTnⅠ、CRP及补体水平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1958例剖宫产术的麻醉与术后镇痛方法,总结临床经验。方法统计分析1958例剖宫产术实施不同麻醉与术后镇痛方法的麻醉效果、术后镇痛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总结麻醉后并发症如低血压的处理。结果从起效时间看,CEA组比CSEA组、SA组明显较慢,有统计学意义(P〈0.01);麻醉效果3组产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后SBP下降30mmHg的例数CEA组比CSEA组、SA组较少,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各组内使用麻黄素干预与发生麻醉后SBP下降30mmHg后通过快速输液处理的例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麻醉后血压下降大多数病例都通过加快输液就能缓解;731例术后镇痛中大多数病例VAS评分均为优良,709例自控镇痛按压次数2~5次不等,发生恶心、呕吐等并发症29例。结论剖宫产手术麻醉及镇痛方法多样,椎管麻醉尤其是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因其效果确切、操作方便、并发症容易处理而且还能实施硬膜外自控镇痛是目前剖宫产手术麻醉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异丙酚和笑气在人流术中镇痛效果的对比.方法 对200例早孕妇随机分组采用异丙酚和笑气麻醉下行人流手术,对比两者的效果.结果 人流术采用异丙酚麻醉镇痛效果优于笑气吸入麻醉镇痛.结论 人流术采用异丙酚麻醉镇痛效果好,无麻醉副反应.  相似文献   

8.
赵玲  聂绪兰  冯勇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1,14(11):1161-1162
报告60例开胸病人术后安置了一次性持续微量麻醉镇痛泵,就其应用和护理情况做全面介绍。方法:为术毕保留硬膜外腔麻醉置管,并连结一次性持续微量麻醉镇痛泵,泵内麻醉镇痛药以每小时0.8mL的速度持续注入72h。结果:按照视觉模拟评分的方法,镇痛优良(<3分)者56例,占93.3%。全部病人均无呼吸抑制、血压降低、呕吐、尿潴留等副作用出现,并顺利康复。结论:认为一次性持续微量麻醉镇痛泵,对开胸病人术后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以麻醉医师为主体、护士辅助管理的术后镇痛管理模式下的术后镇痛效果,探讨该术后镇痛管理模式的有效性.方法 对2009-2010年4895例接受术后镇痛病例采用以麻醉医师为主体、护士辅助管理的术后镇痛管理模式,评价其镇痛效果、患者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镇痛包括静脉镇痛(3150例)、硬膜外镇痛(1677...  相似文献   

10.
郭楠 《吉林医学》2012,33(18):3830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产妇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将行剖宫产手术168例产妇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组与硬膜组,观察两组在镇痛效果等方面的不同。结果:麻醉起效时间、痛觉完全消时间及术后6 h、12 h咳嗽及按腹压疼痛VAS评分等比较,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组均显著优于硬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组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好,产妇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的麻醉和术后镇痛方式.方法 0.25%低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和术后镇痛.结果 低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和术后镇痛方式,对高龄患者的呼吸循环影响小,术后镇痛效果好.结论 低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和术后镇痛应用于高龄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异丙酚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效果。方法:用异丙酚麻醉镇痛行人工流产术22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采用利多卡因宫颈局麻行人工流产术2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术中出血量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等。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异丙酚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效果显著,操作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陈述了硬膜外麻醉与镇痛对人体大脑(是指术后的认知、脑血管发病率)、心血管系统(指心肌硬塞、失血、输血、深静脉血栓等)、肺(指肺部的感染、肺栓塞、呼吸状况等情况)、胃肠道、肾功能、应激反应等方面的影响,及在术后转归方面的作用,让我们了解到全身麻醉、全身性镇痛与硬膜外麻醉/镇痛间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来本院接受非心脏手术治疗的240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全身麻醉静脉镇痛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镇痛组各12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6 h内的疼痛程度、神经精神功能以及术前、术后7 d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术中的ECG、BP、HR、SpO2均在正常范围,无显著差异;术后36 h内,每隔12 h进行1次的VAS评分结果显示,全身麻醉静脉镇痛组的镇痛效果均明显优于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镇痛组(P0.05);通过两组手术期MMSE评分比较,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镇痛组术后12、24、36 h的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全身麻醉静脉镇痛组(P0.05);两组术前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数量均为0,而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镇痛组术后7 d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全身麻醉静脉镇痛组(P0.05)。结论:老年人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还需更深入的研究不同麻药、不同麻醉方法和镇痛方法对老年人术后精神和神经方面的影响,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选择性的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抗应激、镇痛等作用。在围术期,右美托咪定常用于辅助全身麻醉、局部麻醉以及镇痛等,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近年来,右美托咪定开始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心血管手术麻醉,其在镇静、镇痛、抗交感、抑制应激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等方面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该文就右美托咪定的药理学特点、药效学、围术期麻醉、围术期镇痛等方面进行综述,以系统全面地了解右美托咪定在临床方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非镇痛人流手术的临床表现,观察静脉麻醉下镇痛人流术的施治安全性、临床效果和患者体验。方法根据自愿原则,选取本院近5年来收治的198例入院止孕患者作为治疗组;病例资料库收集无镇痛组146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术治过程采取麻醉措施,静脉芬太尼及异丙酚推注,复合麻醉;对照组:术治过程不采取任何麻醉镇痛措施。比对观察归纳临床表现:手术过程的稳定性、安全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手术并发症;患者疼痛反应;人流综合症等。结果治疗组镇痛有效率达100%,手术过程以及手术之后的各项临床表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人流术采取静脉芬太尼及异丙酚推注复合麻醉,镇痛效果显著,整个施术过程安全、稳定,手术效果更好,不仅可消除患者疼痛反应,而且可大大避免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以及人流综合症等出现。  相似文献   

17.
张旸 《华中医学杂志》2007,31(4):319-319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下腹部及下肢手术中已广泛应用,但在剖宫产手术中因平面不易控制应用尚受限.以往剖宫产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术中常出现镇痛及肌松不满意,有时出现牵拉反应,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具有起效迅速、镇痛及肌松满意、无牵拉反应及头痛等特点,便于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不同麻醉镇痛方式影响单孔胸腔镜辅助肺手术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的程度以及术后镇痛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 收集2018年7-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择期行单孔胸腔镜辅助肺手术的患者354例,其中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的患者152例(组1),单纯全身麻醉的患者85例(组2),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患者117例(组3),术后组1患者予以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组2和组3患者予以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术后第1、2日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判定疼痛程度,并随访相关不良反应(包括呕吐、瘙痒、低血压、头晕、停泵率等),比较采用不同麻醉镇痛方式的手术中急性疼痛的剧烈程度,并对不同术后镇痛方式的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组1患者术后第1日疼痛程度(包括静息状态和疼痛状态)明显低于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第2日3组患者间疼痛程度未见明显差异。组1患者术后发生瘙痒的概率明显高于另两组(P<0.001),组1停泵率略高于另两组(P=0.019),余术后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低血压、头晕等)在3组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即使在手术创伤相对较小的单孔胸腔镜辅助肺手术中,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以及术后持续硬膜外镇痛仍是控制术后急性疼痛效果最佳的麻醉镇痛方式,但其术后不良反应瘙痒的发生率较其他麻醉镇痛方式略有增高。  相似文献   

19.
李早香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3):764-764
目的总结腰-硬联合麻醉及吗啡术后镇痛应用于剖宫产患者的体会。方法剖宫产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术毕硬膜外给予吗啡镇痛。结果效果确实可靠,无麻醉意外及并发症发生。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及术后吗啡镇痛临床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两种麻醉方法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方法按照患者的选择分为静脉注射丙泊酚加芬太尼组142例,宫颈旁注射利多卡因阻滞麻醉组47例,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人工流产综合症发生情况及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结果静脉注射丙泊酚+芬太尼在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肯定,完全无痛率100%,明显优于利多卡因阻滞麻醉组。结论静脉注射丙泊酚+芬太尼在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肯定,是目前主要的人工流产术镇痛方法;利多卡因阻滞麻醉也有较好镇痛效果,费用低,是经济差的早孕妇女人工流产术的适宜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