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抑郁与卒中急性期患者早期康复的关系。方法选择卒中急性期并发抑郁(PSD)患者144例,随机分为抑郁干预组及抑郁未干预组,并与同期卒中急性期不伴有抑郁患者72例(单纯卒中组)作对照。全部患者均按卒中常规治疗,抑郁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或抗抑郁剂合并心理治疗;各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4周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国卒中量表(CSS)、改良Barthel指数记分法(MBI)评分。结果卒中急性期PSD患者(抑郁干预组及抑郁未干预组)与单纯卒中组相比,神经功能恢复较差(P〈0.05,P〈0.01);抑郁未干预组CSS及MBI的改善明显低于抑郁干预组(P〈0.01)。结论卒中急性期PSD能严重影响患者的早期康复,可作为卒中预后的评估方法之一。早期抑郁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及卒中后抑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住院24小时内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组3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40例,仅进行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均于入院24小时内及一月,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对比观察二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及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CSS、ADL、HAMD评分及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在护理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护理一月后,与护理前比较,CSS评分降低、ADL评分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HAMD评分较护理前均升高。早期康复护理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早期康复护理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CSS、ADL、HAMD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一月后两组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分别为13.89%、35.0%,两组同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明显促进作用,且能降低卒中后抑郁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氟西汀早期干预对卒中后抑郁(PSD)症状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同时应用脑血管药物及进行原发病治疗,治疗组加用氟西汀(20mg qd po)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4周治疗组HAMD量表评分和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42例中有4例出现失眠,经对症处理后缓解,2例出现食欲不振,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无异常改变。[结论]氟西汀早期干预能明显改善PSD患者的抑郁和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氟西汀合并尼莫地平对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55例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联合应用氟西汀与尼莫地平,对照组单用氟西汀,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4周及8周HAMD、MMSE及NIHS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氟西汀合并尼莫地平治疗卒中后抑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住院的104例PSD患者(脑出血45例,脑梗死59例)随机分为2组(n=52),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干预组除常规的治疗和健康教育外,增加心理社会因素的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采用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谈心、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对患者进行心理卫生指导。神经功能评价量表(NIttS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抑郁情绪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2组间的HAMD评分及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后在相同的观察时间点(干预后2周、4周、6周)干预组的HAMD评分及NIHSS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且在观察终点(干预后6周)时2组间最终的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比较,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地促进PSD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及改善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治疗组40例和常规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予早期康复和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实施心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 AMD)、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量表(MESSS)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分别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进行评定,并进行康复依从性评定.结果 两组治疗后HAMD、MESSS、ADL评分及康复依从性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HAMD评分及临床总有效率、MESSS、ADL评分及康复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P<0.01).结论 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在早期康复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康复依从性,促进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抑郁与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 将4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根据病情常规给予改善脑循环、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药物强化降脂以及营养神经药物,干预组在进行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和帕罗西汀药物治疗.分别于干预第1天和干预后2周、4周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和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对患者进行评定.分析干预治疗对患者抑郁程度及NFD程度的影响.结果 干预2周、4周时干预组的HAMD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HAMD评分逐渐降低,干预2周、4周时与干预第1天相比,干预4周与干预2周时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时两组患者的NFD评分和ADL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2周、4周时NFD评分较干预第1天明显降低,ADL评分均较干预第1天明显升高(P<0.05).HAMD评分与NFD评分呈正相关(r=0.418,P<0.05);HAMD评分与ADL评分呈负相关(r=-0.402,P<0.05).结论 PCID的存在可能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早期干预治疗对于PCID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及ADL的提高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PSD)症状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PS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性心理干预.于干预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经过8周的干预,干预组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综合性心理干预对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状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氟西汀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 PSD)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102例老年急性缺血性P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西汀,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SSS)及日常生活能力( ADL)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MD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者SSS分值均明显降低,ADL分值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改变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氟西汀能缓解老年急性缺血性PSD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其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
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钟美容  马秋平  朱秀丽 《广西医学》2009,31(10):1553-1555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在我院老年公寓住院的PSD患者53倒为干预组,选取2003午8月至2005年8月在我院老年公寓住院的PSD患者47例为时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行干预,观察8周。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D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明显减少(P〈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明显升高(P〈0.01),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PSD患者早期进行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抑郁状态加快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维度深度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合并抑郁急性期治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评估。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评分变化。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ADL和HAMD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ADL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 而HAMD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干预后ADL评分升高程度和HAMD评分降低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结论:多维度深度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合并抑郁急性期治疗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邱小鹰  陈红  杨明秀  肖岩  韦懿  陈炜  廖书胜 《广西医学》2014,(10):1404-1407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精神障碍的影响。方法 21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108例)和对照组(105例),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患者同时接受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未进行系统的早期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等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明显减轻(P均〈0.05),但康复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康复组患者BI高于对照组(P〈0.05),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焦虑、抑郁症状,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病人肌力、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脑梗死偏瘫病人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病人给予分期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后的肌力、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2组病人干预前肌力、NIHSS和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的肌力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上升,NIHSS评分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病人各指标的改善均较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2组病人干预前的总依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干预后的治疗依从率均上升,且观察组病人的总依从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1).2组病人干预前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上升(P<0.01),且观察组病人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1).结论 :分期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脑梗死偏瘫病人的肌力、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并可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卒中并发卒中后抑郁(PSD)与病人血脂之间的关系,为脑卒中的临床干预提供指导。方法随机选取脑卒中病人200例,按照是否发生PSD分为PSD组88例和非PSD组112例。分别进行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检测并进行比较,对脑卒中病人各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分析其与脑卒中病人抑郁评分的相关性。结果PSD组血清HDL-C水平明显高于非PSD组(P < 0.01),2组TG、TC和LDL-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病人HAMD、HAMA评分与NIHSS评分、卒中次数、TC和HDL-C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P < 0.05~P < 0.01),与ADL评分均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 < 0.01)。ADL评分和HDL-C水平均为脑卒中病人HAMD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1)。结论脂质代谢异常与PSD存在一定联系,对卒中病人进行血脂调节治疗过程中,应警惕PSD发生,及早识别PSD并进行干预以期改善卒中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于我院接受脑梗死治疗的患者共80例,通过电脑随机分配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康复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2组 ADL 评分、NIHSS 评分以及临床恢复效果。结果治疗组平均 ADL 评分为(71.3±15.4)优于对照组(51.6±8.9);治疗组平均 NIHSS 评分为(2.9±0.7),优于对照组(6.1±1.4)(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优于对照组62.5%(P <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护理过程中,中医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赵玉娟 《重庆医学》2015,(9):1226-1228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急性脑梗死诊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和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疗程为2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Barthel指数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7.59±4.46)分,ADL评分为(63.44±9.35)分;对照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14.34±6.17)分,ADL评分为(54.46±9.06)分。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而AD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2个月后,观察组的基本痊愈率为44.64%,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的基本痊愈率为23.21%,总有效率为64.29%。观察组的基本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可进一步提高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更好地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MOTOmed运动系统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改善和生活能力提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 61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只进行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MOTOmed letto2和viva 2运动系统进行肢体重复性运动训练。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FMA)量表、 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ADL)及改良痉挛评定量表(Asworth)、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2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经8周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 93.33%,对照组70.97%,2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治疗后FMA及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Asworth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2组治疗后Asworth和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和P<0.01),且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MOTOmed运动系统对脑梗死患者的偏瘫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抑郁症状的改善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训练联合百忧解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效果,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浙江省舟山市中医骨伤联合医院86例急性脑卒中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百忧解治疗,观察组加用早期康复护理训练。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的抑郁情况;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量表(BI)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NIHSS和BI均优于治疗前(P〈0.05或P〈0.01);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的HAMD评分分别为(24.46±5.71)分和(12.62±1.8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5.68±3.82)分和(26.15±2.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和BI评分分别为(16.45±3.21)分和(71.27±8.25)分,均优于对照组的(23.83±2.36)分和(58.43±7.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训练联合百忧解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效果较好,不仅可缓解抑郁症状,而且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循环综合治疗仪对脑梗死后抑郁的影响。方法:在常规治疗脑梗死的同时,随机将86例脑梗塞后抑郁分为脑循环综合治疗仪治疗组42例及抗抑郁药物舍曲林对照组44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和病程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HAMD、CSS及BI指数量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4周末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HAMD及CSS评分在2、4周末均明显下降(P<0.05),BI指数评分升高(P<0.05),表明两组抗抑郁治疗均有效,其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所恢复。两组间比较,治疗组HAMD、CSS降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BI指数在2周末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治疗组在控制抑郁及恢复神经功能上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恢复日常生活能力上要快于对照组(P<0.05)。经4周治疗,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脑循环综合治疗仪治疗脑梗死后抑郁具有疗效肯定、起效快及安全的特点,尤其对恢复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对脑卒中功能恢复影响。方法:81例脑卒中患者被分成舍曲林+多奈哌齐治疗组(25例)、舍曲林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9例)3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及8周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精神状况表(MMS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指数评定,并对3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HAMD、MMSE、NIHSS、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舍曲林+多奈哌齐组及舍曲林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3组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舍曲林+多奈哌齐组及舍曲林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P〈0.05)。治疗8周舍曲林+多奈哌齐组及舍曲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8周舍曲林+多奈哌齐组Barthel评分高于舍曲林组及对照组(P〈0.05,P〈0.001),舍曲林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使用舍曲林与多奈哌齐可明显促进脑卒中患者病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